?

高中化學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教學實踐研究

2021-01-11 09:23翟明剛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6期
關鍵詞:高中化學策略教學

翟明剛

【摘要】高中化學課程是與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緊密相結合的基礎教育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培養學生具備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2017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并于2020年再次修訂,新的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指出,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化學課堂、化學實驗和化學探究過程中所形成的核心素養,它反映了學生從化學的視角去看世界、去認識客觀事物,總結客觀規律,并反饋回來再應用到生產、生活之中去,從而創造出社會價值。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包括五個維度: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和平衡思想、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科學探索與創新意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感。隨著化學新課程標準實施的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學者和教師對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相關內容進行研究、探索。結合筆者對新課程理論的認識,以及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本文就化學核心素養的五個維度的教學實踐進行初步探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一、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能從宏觀角度去認識物質的性質、用途,總結出物質宏觀呈現的規律,還要能從原子、分子等微觀角度去對物質的結構進行微觀解析,揭示微觀結構與宏觀性質、用途之間的聯系,建立結構決定性質的事物認知規律。從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角度去認識事物,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方式,是我們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日常教學中,實驗呈現的一些現象、性質、結論,那都是一個宏觀的認識,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原子、分子等微觀角度去對相應的實驗現象、物質性質、教學結論進行微觀解析,建立宏觀與微觀相聯系的理論支撐。

二、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是指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過程中涉及質量、能量守恒、速率、限度等相關問題,屬于物質動態層面的問題?!白兓^念與平衡思想”是我們認識事物的基本規律之一,是我們能學好化學的必備手段,是化學教學能培育出具備核心素養人才的重要理念支撐?;瘜W變化的本質就是有新物質生成,化學變化的過程主要分為“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兩個過程,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必然伴隨著物質、能量變化,必然會涉及速率、限度等各方面內容,涉及質量守恒、能量守恒、電子守恒和電荷守恒等各種守恒規律,若我們能正確利用“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去認識事物的發展、變化、守恒規律,必然會使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對學科內容的掌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有利于培養出具備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人才。

例如,在我們的工業生產中,這些新材料和新物質是如何產生的?如何才能提升產品的產量、純度?如何才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這就要求我們理清化學反應的本質和規律,找出化學變化的條件、影響速率與限度的因素、反應與能量的關系,從而調節化學變化的發生與停止,以供我們使用化學方法造福于日常生產、生活。

三、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證據推理就是通過宏觀現象看本質,用化學運算方法提取實驗證據,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進行大膽的推理和解釋。模型認知是人們思維方式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可以是具體對象、抽象概念和復雜原則的簡化。模型有實物模型,如一些球棒模型、比例模型和不同類型的晶體模型;過程模型,如原電池形成過程中電子和離子的運動方向、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以及建立在恒溫、定容、定壓等條件下的數字模型。建模是系統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前提?!白C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是要求學生能根據學習、生活、生產中獲得對事物認識與發展的宏觀認識,建立相應的便于揭露、理解事物本質特征的模型,并能從微觀結構、實驗事實、科學史實等角度對建立的模型進行力證。例如,在研究原電池模型時,首先分析了銅鋅原電池的結構、反應原理和電子的得失、電荷的流向等,抽象地建構了最原始的原電池模型。其次,對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效率的證據進行了論證,對電極材料、電解質溶液、電極反應物進行了討論,最后才建立了原電池模型。

四、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科學探究是以所研究的問題為基礎進行猜想和假設,對所獲得的證據提出解釋和推理,從而獲得知識,理解科學思想的活動。創新意識是指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敢于對現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質疑,對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創造性意見。高中化學教學中,我們化學老師要嚴格以“立德樹人”作為教學根本任務,多創設與具體生產、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努力去探究事物的本質,培養學生具備探究與求真的意識。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科學探究中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提出合理的猜測和假設;最后,制定科學的探究目標和合理的實驗探究方案來驗證;通過高中化學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處理、描述和解釋信息的能力,獲得實驗結果。例如,平時我們可以多開展課外探究活動,特別是適合校園的活動。通過課外活動的實踐,幫助學生樹立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有著更加積極的影響。

五、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

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感具有滲透學科理念、蘊涵人文情懷的特點。高中生學習化學后,應逐步形成崇尚科學精神、嚴謹思維方式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具有終身學習、探索未知的意識;社會責任則傾向于培養社會責任感,它需要學生具備科學的知識和思維,能夠對化學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沈旭東.基于化學核心素養之社會責任感的調查與啟示[J].化學教育,2017.

[3]吳星.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建構視角[J].化學教學,2017.

猜你喜歡
高中化學策略教學
高中化學解題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構建高中化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初探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拾級而上 順流而下
教育教學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