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痛風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效果

2021-01-12 08:42常瓊潔
關鍵詞:質量指標痛風常規

常瓊潔

(鄭州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3)

痛風屬于臨床中的常見病與多發病,因為關節炎的反復性發作特征,患者會有較明顯的的疼痛感覺,甚至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痛風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其可由尿酸代謝障礙以及嘌呤代謝異常所導致。慢性痛風的標志為痛風石,可使得患者出現關節畸、骨質破壞以及關節功能障礙等,對患者生活和工作形成嚴重影響。病情具有長期性和反復性的特征,在臨床中會對患者的身心形成嚴重影響,大多數患者都會存在嚴重的負面身心癥狀。傳統西醫治療雖然可以實現癥狀的控制,但是患者的整體預后效果并不理想。對此,為了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服務效益,本文對比總結中西醫結合治療對痛風患者的影響,具體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5月以我院治療的80例痛風患者作為案例進行分析?;颊咴谌脒x后以擲骰子方式分組并記錄,分成常規組和實驗組。記錄結果如下:1、實驗組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齡為39~68歲,平均(56.33±6.01)歲。常規組患者男20例,女20例,年齡為41~74歲,平均年齡為(57.38±6.75)歲。實驗組與常規組患者基線資料無對比價值 (P>0.05)。

1.2 方法

常規組采用西醫治療,主要是應用秋水仙堿進行治療,以首次1mg,之后間隔2h用藥0.5mg,以癥狀緩解為標準停用藥物。治療期間需保持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并囑患者多飲水,同時嚴格控制飲食,杜絕高嘌呤食物,同時禁忌飲酒。

實驗組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在秋水仙堿基礎上添加通風湯加減與外敷四色散治療,藥物基礎方劑選用土茯苓30g、威靈仙30g,澤蘭20g、澤瀉20g,秦艽15g、桃仁各15g。對于疼痛感強烈患者添加蜈蚣2條、全蝎10g、炒元胡10g,針對患者的病情特征加減藥物。針對虛癥患者加用藤杜仲+牛大力加減治療,以水煎制,一劑一天,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上述藥物每天煎煮1次并劃分為早晚兩次用藥。外敷四色散的治療藥物主要選用黃柏30g、白芷30g、紅花30g、青黛15g研磨成為粉末并攪拌蜂蜜制作成為糊狀敷在患處,每天用藥1次,每次持續6h。以7天為一個療程。

1.3 評判標準

采用ADL、Lysholm膝關節評分實現對患者生活質量指標、關節功能指標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的錄入、分析與處理均應用SPSS19.0軟件。數據錄入需要由2名專業工作者進行,錄入后進行1次核對。數據處理方式方面, t值檢驗計量資料,卡方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對比

在用藥治療之前生存質量指標相當,無對比意義P>0.05; 通過不同的藥物治療模式干預后,實驗組研究對象生存質量指標改善顯著,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對比(±s)

組別 例數 生活能力評分時間用藥前 用藥后 用藥1個月實驗組 40 21.21±3.52 41.25±3.12 50.33±3.18常規組 40 22.01±3.59 42.71±2.98 40.36±3.01 P值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關節功能評分

干預之前兩組患者關節功能評價結果相近,無對比意義,P>0.05; 通過不同的藥物治療模式干預后,實驗組研究對象的關節功能改觀明顯,改善指標優于常規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關節功能評分(±s)

組別 例數 關節功能評分時間治療前 治療后1周 治療后3周實驗組 40 9.56±2.56 6.39±1.53 5.52±1.67常規組 40 9.73±2.16 5.02±1.27 3.89±1.14 P值 >0.05 <0.05 <0.05

3 討 論

痛風患者因為疾病影響、治療方式的不了解往往會出現系列的生理或心理層面上的應激反應,進而導致嚴重的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這一些情志不僅會直接阻礙患者順利的接受醫護服務,同時還會加重患者的疼痛感,導致干預很難順利的進行,甚至阻礙治療的進行。痛風患者死亡風險可能因皮下痛風石形成以及血尿酸水平過高而上升,進而提示出痛風石形成因素諸多且較為復雜,建議針對痛風患者,需對自身血壓嚴格控制,注意運動及飲食規律,盡量減少受累關節,同時還需要酸進行長期維持,保持良好體重指數,從而對于延緩和預防痛風石形成起到良好的效果。中醫治療方面主要是以秋水仙堿進行治療,雖然藥物可以達到疼痛癥狀的緩解與控制,但是副作用比較多,再加上疾病容易反復,導致西醫治療的整體效果并不理想,用藥價值不高。對此,對于痛風患者而言,需要圍繞干預治療做好中西醫結合治療顯得非常重要。

當代醫學認為通風屬于一種長期性的嘌呤代謝障礙和血尿酸增高而引發的組織損傷性、異質性疾病。臨床中痛風的疾病特征癥狀在于高尿酸血癥,是一種以特征性為主的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性癥狀,在關節滑液的白細胞當中可以明確尿酸鹽的結晶,這也是痛風結石的形成主要原因。勞累、飲酒、受寒以及食物不合理選擇都是導致痛風發生、發展的關鍵,所以在平常生活中應當嚴格控制飲食。但是,對于痛風已經存在一定嚴重表現時,便需要借助藥物方式進行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 在用藥治療之前生存質量指標相當,P>0.05;通過不同的藥物治療模式干預后,實驗組研究對象生存質量指標改善顯著,P<0.05; 改善指標優于常規組,P<0.05。干預之前兩組患者關節功能評價結果相近,無對比意義,P>0.05; 通過不同的藥物治療模式干預后,實驗組研究對象的關節功能改觀明顯,改善指標優于常規組,P<0.05。這一結果充分證明借助行之有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措施可以有效的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疼痛感受,可以作為臨床常規治療項目。

綜上所述,針對痛風患者提供中西醫結合治療具備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可以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水平,可以作為常規治療方案推廣。

猜你喜歡
質量指標痛風常規
更正啟事
被痛風癥“纏上”,如何科學進食
基于移動護理下全院護理質量指標監控系統的探索研究
常規之外
痛風的治療
痛風:改善生活方式防復發
探討常規課的高效課堂
痛風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汽車潤滑用潤滑脂的主要質量指標及其意義
別受限于常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