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MHz B型超聲聯合相干光層析成像術觀察特發性黃斑裂孔臨床分析

2021-01-13 10:12夏丹皮雯宋瓊夏欽
臨床眼科雜志 2020年6期
關鍵詞:裂孔特發性皮層

夏丹 皮雯 宋瓊 夏欽

特發性黃斑裂孔是黃斑區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發于60~70歲老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是造成老年人視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臨床表現以視力下降、視物變形等為主,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1]。由于本病起病隱匿,病程進展緩慢,部分患者確診時裂孔已發展擴大。因此,早期對特發性黃斑裂孔進行診斷,有利于治療及預后[2]。傳統的診斷方式主要依靠眼底熒光血管造影、三面鏡及臨床表現等,但效果不理想,不能將特發性黃斑裂孔的形態直觀顯示出來[3,4]。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及設備的更新,超聲診斷儀及相干光層析成像術(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被廣泛應用于特發性黃斑裂孔的臨床診斷中[5]。因此,為探討20MHz B型超聲聯合OCT觀察特發性黃斑裂孔臨床效果,本研究對25例特發性黃斑裂孔患者分別應用20MHz B型超聲及OCT檢查,比較兩種檢查方式的診斷效果。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期間收治的25例特發性黃斑裂孔(均為單眼)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例,女性21例;年齡52~84歲,平均年齡(63.25±1.81)歲;并發癥: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6例,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4例,黃斑水腫8例,視網膜劈裂3例,色素上皮層脫離13例。

二、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1)經眼科常規檢查確診為特發性黃斑裂孔者;(2)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者;(3)臨床資料完整者;(4)依從性好,配合本次研究調查者;(5)年齡范圍在50~85歲之間者。

2.排除標準:(1)眼球震顫、高度近視及嚴重屈光間質混濁者;(2)視網膜變性類疾病患者;(3)既往有葡萄膜炎病史、眼底激光光凝史者;(4)近期內使用糖皮質激素者;(5)臨床資料不完整者;(6)依從性差,不配合本次研究調查者;(7)年齡范圍不在50~85歲之間者。

三、方法

1.20MHz B型超聲檢查:采用天津邁達公司的MD-2400S A/B型超聲儀,該設備同時配備10MHz和20MHz高頻探頭,選擇20MHz高頻探頭?;颊呷∑脚P位,將20 MHz高頻探頭置于眼表進行檢查,側向分辨率=200 μm,軸向分辨率=40 μm,聚焦深度=24~26 mm,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調節,必要時轉動眼球。

2.OCT檢查:采用TOPCON 3D-OCT-2000,3D掃描模式6 mm×6 mm,橫向分辨率10 μm,軸向5 μm,探測深度2.3 mm以黃斑中心凹為中心,進行全方位掃描。

四、觀察指標

觀察兩種檢查方式的的診斷符合率及圖像特點。

五、統計學分析

結 果

一、診斷準確率比較

20MHz B型超聲檢查診斷符合率為96.00%(24/25),OCT檢查診斷符合率為100.00%(25/25)。兩種檢查方式的診斷準確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檢查方法診斷準確率比較(n,%)

二、并發癥診斷比較

兩種檢查方式的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黃斑水腫、視網膜劈裂檢出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OCT檢查的眼底視網膜色素上皮層脫離檢出率明顯高于20MHz超聲檢查,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三、圖像顯示特點

(1)特發性黃斑裂孔:20MHz B型超聲圖像顯示黃斑區可見條索樣圓頂狀隆起回聲,其下內可見低回聲,條索樣回聲連續性中斷,且隨著裂孔直徑越寬越明顯,回聲中斷處越明顯,圓頂狀回聲中央表現為孔狀缺失,測量出裂孔最小直徑約為0.3 mm(圖1)。OCT圖像顯示中心凹神經上皮層反射全層缺失,邊緣腫脹,裂孔直徑為110~1335 μm,平均直徑(580.36±88.63)μm(圖2)。(2)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20MHz B型超聲圖像顯示黃斑區表面可見形態不規則扁平弧形帶狀回聲隆起,表現為中強回聲,其下表現為液性無回聲間隙,若裂孔較大,表現為回聲斷裂(圖3)。OCT圖像顯示眼底視網膜視網膜色素上皮與神經上皮層反射光帶隆起分離,其間隙為點狀中等反射或無反射暗腔(圖4)。(3)黃斑水腫:20MHz B型超聲圖像顯示黃斑區球壁表面可見表淺帶狀不規則或局限性峰樣中等回聲隆起,中間部分表現為不連續回聲,其下表現為無回聲間隙(圖5)。OCT圖像顯示黃斑區神經上皮層表現為反射光帶隆起,可見多個或單個低反射暗腔(圖6)。(4)視網膜劈裂。20MHz B型超聲圖像顯示黃斑區可見弧形條索樣或黃斑區峰狀隆起,可見中等回聲,其下表現為液性無回聲間隙(圖7)。OCT圖像顯示黃斑區神經上皮層層間發生分離,可見絲狀相連的反射光帶(圖8)。(5)眼底視網膜色素上皮層脫離:20MHz B型超聲圖像顯示黃斑區球壁表面可見帶狀回聲表淺隆起,表現為強回聲,光帶相對較厚,其下表現為液性無回聲間隙,部分患者表現為點狀弱回聲(圖9)。OCT圖像顯示眼底視網膜色素上皮層反射隆起,表現為脈絡膜反射,層間可見無反射暗腔(圖10)。

表2 兩種檢查方法并發癥診斷比較(n,%)

討 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特發性黃斑裂孔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給廣大患者的工作及生活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6]。特發性黃斑裂孔是指眼部無明顯相關的原發病變,如眼外傷、屈光不正等,而自行發生的黃斑裂孔。目前,特發性黃斑特發性黃斑裂孔進行診斷,對于臨床治療及預后具有重要意義。隨著頻率更高的20MHz B型超聲探頭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中,眼底疾病的診斷準確率得到顯著提高。更高的頻率可顯著提高圖像分辨率,在屈光間質混濁的診斷上,如玻璃體積血、白內障及角膜混濁等,其聲學特性可彌補OCT檢查的不足[8]。OCT是一種新型的光學診斷技術,可以對生物組織高分辨率的非侵入層析測量,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眼科疾病診斷中[9]。不同的檢查方式,顯示圖像的特點也有不同。

在屈光介質透明條件下,OCT可以將特發性黃斑裂孔的形態特征直觀的顯示出來,同時也可以將其大小測量出來,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顯示出獨特的優勢。而20MHz B型超聲的側向分辨率為200 μm,可以將≥200μm的裂孔顯示出來,但若裂孔表面有膜遮蓋,則其顯示效果較差。對于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OCT可以將神經上皮層反射帶隆起準確的顯示出來,對于判斷患者病情變化具有重要價值[10]。而20MHz B型超聲的軸向分辨率為40 μm,對軸位向上的隆起變化較為敏感,可以將黃斑中心凹的消失及隆起清晰的顯示出來,越遠離中心凹則隆起越低,顯示效果優于OCT。對于黃斑水腫,OCT表現為漿液性神經上皮層脫離、彌漫性黃斑水腫及囊樣黃斑水腫3種類型。20MHz B型聲可以將黃斑隆起變化的病變掃查出來,但由于其側向分辨率為200 μm,不能將細微的病變準確的分辨注20MHz B型超聲無法將黃斑水腫及黃斑視網膜劈裂準確區分開來[11]。對于眼底視網膜色素上皮層脫離,OCT表現為纖維血管性脫離、出血性眼底視網膜的色素上皮層脫離及漿液性眼底視網膜的色素上皮層脫離3種類型。20MHz B型超聲顯示黃斑區隆起帶狀回聲厚度、強度均明顯高于神經上皮層脫離及黃斑水腫。分析原因為眼底視網膜色素上皮層脫離包括眼底視網膜色素上皮層及神經上皮層的視網膜全層結構,眼底視網膜色素上皮層對聲波反射強度相對較高,可以對眼底視網膜色素上皮層脫離與神經上皮層脫離、黃斑水腫進行初步鑒別[12]。而20MHz B型超聲分辨率相較于OCT明顯更低,因此無法對眼底視網膜色素上皮層脫離進行鑒別及確診。

在診斷的過程中,我們的體會是:由于20MHz B型超聲檢查是通過聲波間接地進行判斷,因此其是一種“盲探”,其對操作熟練度、眼部局部解剖的理解及三維空間想象的要求較高。在操作的過程中應注意:20MHz B型超聲的頻率高,容易出現聲衰減,應根據具體情況適度提高增益,提高后極部成像效果。而OCT檢查存在穿透性相對較差、容易出現成像不完全、成像范圍有限等局限性,如其掃描深度為2 mm,發出的光線容易被虹膜色素所吸收,造成成像不完全,即使患者配合眼位轉動,避開虹膜的遮擋,但仍會有部分成像不清晰。

綜上所述,20MHz B型超聲探查范圍廣,在非后極部眼底疾病診斷上可彌補OCT的不足,在屈光間質混濁的條件下,對于眼底疾病的診斷、鑒別、病情評估中具有重要價值;而OCT分辨率更高,在病變識別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對于較難診斷的特發性黃斑裂孔,臨床應聯合20MHz B型超聲及OCT檢查,以提高診斷準確性,為臨床診斷、手術治療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裂孔特發性皮層
視皮層神經元結構可塑性研究進展
整體護理在全身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中的應用
維生素D聯合GnRHa在特發性性早熟患兒中的應用
玻璃體切割聯合晶狀體囊膜移植治療難治性黃斑裂孔的效果和安全性
D2DR影響運動疲勞后皮層信息輸出的作用機制
總是燒心,當心食管裂孔疝
有種胃病,用藥治不好
辛伐他汀對高膽固醇血癥大鼠APP、BACE蛋白表達的影響
特發性腹痛一例
為何不能回憶氣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