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慧剛:技術、技能、工程、應用的關系與職教本科人才培養定位

2021-01-17 01:42
化工職業技術教育 2021年6期
關鍵詞:功能型知識型技能型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俞慧剛在《職教本科的根本使命:培育學生“技術適應性”》中認為,“技術適應性”是職教本科的本質特征,唯有“技術適應”,職教本科才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在工作世界中,“技術適應性”主要表現為個體對崗位及崗位群所需功能型技術的掌握、遷移和拓展。工作世界對“技術適應性”的要求與現有教育體系人才培養固化之間的矛盾是職教本科誕生的根本源泉?,F摘發文章第一部分的有關內容。

技術、技能、工程和應用是教育領域常見的四個概念。技術和技能主要出現于職業教育話語體系,工程和應用主要出現于普通高等教育話語體系。作為職業教育體系具有高等教育屬性的新型教育形態,職教本科的誕生讓四個概念前所未有地高度集聚,在孰輕孰重的人才培養定位之爭中共同演繹相互交織關系。根據職業帶理論及現有研究,人才可分為學術型、工程型、技術型和技能型四種類型。學界對職教本科的人才培養定位主要有:技能型、技術型和技術技能型。要想解決職教本科的人才培養定位之爭,根本途徑在于厘清技術、技能、工程和應用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技術”(technology)一詞源自希臘語techne,代表所有與自然相區別的人類活動。在《漢語大辭典》中,“技術”被定義為人類在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反復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有關生產勞動的經驗、知識以及相關技術裝備。此定義中的技術包含了經驗型技術要素、實體型技術要素和知識型技術要素三種成分。在近代工業革命之前的技術階段屬于人的經驗技能占主導地位的經驗型技術結構。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人的經驗技能在生產組織過程中的核心作用被技術裝備取代,技術結構演變為生產工具占主導地位的實體型技術結構。直到信息時代的出現,技術裝備在生產組織過程中的核心作用又被知識形態的技術要素所取代,技術結構演變為技術知識占主導地位的知識型技術結構。從最初的經驗型技術,到近代的實體型技術和現代的知識型技術,技術一直在促進人與自然之間有效地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

根據著名經濟學家布萊恩·阿瑟在《技術的本質》中闡釋的觀點,我們可以把技術細分為以組件及其集成為代表的實體型技術和以實現這種集成為目的的方法、手段及知識為代表的功能型技術。很顯然,這里的功能型技術就是前述的經驗型技術和知識型技術的綜合。相比技能、工程和應用,技術在生產實踐中具有本體性特征。技能、工程和應用是對技術本身的有效編程。首先,“技能”是指掌握和應用某種專門技術的能力,主要表現為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練習而形成的一定的動作方式或智力活動方式?,F有技術影響著技能的形成與發展,技能的形成與發展又會反作用于技術,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技術革新。在一定時間內,技術保持著相對穩定性,而存在于個體身上的技能卻處于不斷演化中,且演化的方向與個體的操作訓練強度緊密相關。因而,技能可進一步理解為個體掌握經驗型技術的熟練程度。其次,“工程”是指人類運用已有技術對自然界的物質、能源進行加工以形成對人類有用的實體技術的過程及其本身。工程的形成是人類對現有實體技術和功能技術進行有效編程的結果,人類對現有技術的編程方式決定了工程的邊界與范式,工程的形成過程也恰恰正是技術的自我革新過程。最后,“應用”將技能、技術和工程所指代的全部概念包涵其中,形成了更富實踐意義的綜合概念范疇。

可以看出,技能、技術、工程和應用具有一脈相承的關系,它們之間既有明顯的區分又有內在的聯系。在生產系統中,技能型人才側重于對經驗型技術的掌握和使用,技術型人才側重于對功能型技術的掌握和使用,工程型人才側重于對實體型技術和功能型技術的整合掌握和使用。這三類人才統稱為應用型人才。映射到我國教育系統,應分別對應為職業中等教育、職業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應用型)的人才培養。職教本科,作為職業高等教育中被賦予厚望的新生力量,應義無反顧地承擔起培養技術型人才的時代使命。

猜你喜歡
功能型知識型技能型
功能型黨支部發展的現實語境與發展展望
這個接口不一般
供給側改革驅動下高職院校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措施分析
新時代高職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徑探究
知識型員工的績效管理研究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三問”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三問”
基于心理契約視角的知識型員工績效管理策略
知識型員工激勵問題初探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知識型企業創新激勵體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