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步愛時光

2021-01-24 07:06閔舒
幸福家庭 2021年19期
關鍵詞:小波教育資源筆者

閔舒

愛是黑夜中的星光,是酷暑中的清泉,是天上的彩虹,是寒冬里的火苗。愛是一種全情的投入和勇敢的付出。在成為融合教育資源中心教師的兩年時間里,筆者從一開始的迷茫到如今的堅定,從一開始的無助到如今的自信,從一開始的排斥到如今的認可,隨著時間的流逝,筆者和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的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起進步、一起提高。

三年前,筆者所在幼兒園成立了“愛時光”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筆者被園區領導選為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的教師。接到這個任務時,筆者猶豫不決,考慮到年級組的備課工作比較忙、管理內容比較瑣碎,加上家里還有孩子需要照顧,對融合教育資源中心教師這份工作一直心存顧慮。在領導的信任、同事的鼓勵、孩子的期待下,筆者決定走進這片陌生的特殊教育領域。

雖然筆者有著十幾年普教工作經驗,但是在特殊教育領域,筆者完全是一個新手。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不辜負大家的信任,筆者放棄了雙休時間,多次赴南京參加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的研修班。在培訓期間,筆者不僅認真傾聽培訓人員的講解,還及時記錄、整理各種筆記,在培訓結束后和資源中心的其他教師進行了資源共享。

只要有關于特殊教育的講座和活動,筆者都積極申報、踴躍參加。在第十二個國際自閉癥日,筆者聆聽了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關于《沙盤療法對自閉癥兒童的療法》的講座,這讓筆者受益匪淺。一系列專業的培訓讓筆者初步了解了九類障礙兒童的表現,對特殊教育的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解,這也讓筆者對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的工作有了一些頭緒。

筆者所在幼兒園的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在成立初期一共有7名特殊需要兒童,有的是輕微自閉癥患者,有的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征,有的語言、精神、智力發育遲緩,有的是弱視兒童。如今,經過筆者一系列的努力,5名幼兒已經升入了普通小學,他們能很好地適應小學生活,另外的2名輕微自閉癥孩子正在適齡幼兒園就讀。

在“愛時光”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筆者為特殊需要兒童創設了豐富、適宜的學習環境。在園區領導的帶領下,筆者和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的其他教師一起商量、一起策劃,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一塊塊地墊的鋪設到一本本專業書籍的購買,從一份份蒙氏材料的擺放到特殊需要兒童作品展示區域的構建等,為孩子們營造了輕松、溫馨、充滿愛意的學習氛圍。

筆者對7位特殊需要兒童進行了教育評估,根據他們的實際能力,為他們制訂了適合其身心發展規律的個性化課程。剛開始和這些特殊需要兒童接觸時,筆者發現最困難的事情是做教育評估。面對著厚厚一疊的專業類量表,筆者的滿腔熱情在孩子們一次次的不配合中逐漸喪失,但筆者始終沒有放棄,堅信可以取得孩子們的信任,從而順利地開展工作。

融合教育資源中心有一位特殊需要兒童,名叫小波,他患有典型的阿斯伯格綜合征,雖然智商很高,但是在人際交往和語言交流方面存在著極大的困難。小波進入資源中心的過程一波三折,一方面,小波的家長不愿意給孩子做任何的評估,他們也不承認孩子有任何的特殊之處。但是考慮到孩子未來的發展,幼兒園領導和筆者邀請了小波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開了一個座談會,針對小波的情況對家長進行了反饋,并根據家長的家庭教育方式為其提出了合理建議。同時,筆者還向小波的家長介紹了幼兒園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的工作內容。

另一方面,小波的家長帶著他去本地的婦保所做過醫學評估,筆者在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對小波又再次進行了教育評估。那是筆者第一次接觸小波,他那雙大眼睛時而望著筆者,時而呆呆地望著遠處,對筆者的任何問題都置之不理,導致評估工作無法正常進行。但是,筆者沒有放棄,用輕聲的話語、輕柔的撫摸逐漸打開了小波的心門。他慢慢地對筆者的問題開始有了回應,即使是最簡單的點頭、搖頭,筆者已是非常開心了??紤]到評估的時間太長,且和小波是第一次接觸,于是筆者將測評的工作分成幾天進行,最終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所有評估任務。

筆者每周會利用空班的時間為特殊需要兒童上課。在課前,筆者會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設計適合他的內容;在課后,筆者會針對他們課上的表現進行反思,調整下一次上課的內容。同時,筆者也會和他們所在班級的教師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活動反饋,為下一堂個訓課做好充分的準備。

資源中心初期只有幾位非專業的教師。為了上好每節個訓課,筆者和資源中心的另一位教師多次去特殊教育學校,觀摩他們的課堂教學,汲取他們活動的精華,和特校幼兒園部的教師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了解她們專業的意見和建議。后來,一位特殊教育學校的吳老師加入了資源中心。筆者經常去觀摩她的個訓課,向她討教各種專業問題,在她的指導下設計了一張張個性化的課程表、進行了一次次課后反思記錄。通過一次次的教育診斷評估,筆者積累了不少融合教育的經驗。

幼兒園的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先后接受了張家港市和江蘇省的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的視察。筆者準備了大量文檔資料、圖片資料和視頻資料。專家們對筆者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讓筆者備受鼓舞,油然而生一股不斷向前的力量。

筆者每天面對著不同的特殊需要幼兒,對他們進行個別化的個性教育。筆者一直用欣賞的目光看待孩子們,用寬容的心態面對孩子們,用充足的耐心、愛心陪伴孩子們。在兩年多的時間里,這些孩子慢慢地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蒲妹妹時,筆者想單獨把她帶到融合教育資源中心進行評估。她對筆者退避三舍,躲到了班級黃老師的身后。當時,黃老師好不容易把她抱到了三樓,還邊走邊哄她:“蒲妹妹,閔老師帶你去玩好玩的啦!”一到三樓,蒲妹妹在門口開始號啕大哭,怎么也不肯進入治療室。面對這樣的輔導對象,筆者產生了各種擔憂:以后筆者給她安排的課程,她能欣然接受嗎?她愿意在資源中心單獨和筆者相處嗎?一系列的問題在筆者的腦子里盤旋。

幸好,這只是一個小插曲。慢慢地,蒲妹妹在和筆者每天的接觸中開始熟悉彼此,她會笑瞇瞇地跟著筆者去融合教育資源中心上課了。在來回的路上,她會和筆者聊一聊她喜歡的小朋友和漂亮的衣服,有時她還能給筆者連貫地講述一個小故事,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強,這一切都讓筆者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讓筆者充滿了成就感。

慶仁是筆者所帶班級里的一名特殊需要兒童。在剛來園時,慶仁只會不停地喊“媽媽來呀,找媽媽!”慢慢地,筆者從和他媽媽的交流中找到了溝通方法。他喜歡筆者抱著他,喜歡趴在筆者的肩膀上,這能讓他慢慢地安靜下來了。如今,慶仁已經能很好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在課間休息時,他能自己去上廁所;在午餐時,他能自己自主吃飯、收拾飯桌;在戶外活動時,他能自主進行游戲,班里的其他孩子都很喜歡他。

在和這些特殊需要孩子相處的日子里,筆者隨時都能發現孩子們帶給筆者的小驚喜。例如:蒲妹妹能邊走邊笑著說,她要和妍妍一起玩耍;含含能一邊喊著“小哥哥”,一邊和其他孩子一起看書;小波經常在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玩得很開心;元元在粉紅塔操作中能用手劃定范圍選中目標:凝凝只要一聽到筆者的聲音就會四處尋找筆者并高興地拉起筆者的手;子菡能在晨會上大膽地給大家念古詩等。孩子們的點滴進步,都是對筆者工作的肯定,都讓筆者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作為融合教育的先行者,筆者將會帶著對特殊需要兒童濃濃的愛,帶著對融合教育的初心,不斷前行、不斷學習、不斷摸索,漫步在“愛時光”里,筆者堅信教師可以用愛來促進特殊需要兒童的發展,為這些孩子點亮不一樣的人生。

(本文系張家港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教改專項課題“輕微孤獨癥兒童在班級群體中的融合教育個案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花園浜幼兒園)

猜你喜歡
小波教育資源筆者
構造Daubechies小波的一些注記
老師,別走……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基于MATLAB的小波降噪研究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基于改進的G-SVS LMS 與冗余提升小波的滾動軸承故障診斷
面向數字化教育資源的Flash到HTML5轉換研究
自主學習視角下的開放教育資源文獻綜述(上)
基于FPGA小波變換核的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