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學科教學與高中職業生涯教育融合路徑探析

2021-01-31 02:13深圳市高級中學范亞輝李文婷
師道(教研) 2021年1期
關鍵詞:職業生涯家國學科

文/深圳市高級中學 勞 銳 范亞輝 李文婷

如何另辟蹊徑,在學科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教育,拓寬職業生涯教育的實施路徑,已成為高中教育教學工作的熱點問題。就歷史學科的角度而言,教師要充分利用歷史情景,以實現學科課程目標為核心,圍繞著“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大核心素養,在適當的時機,選擇適當的內容,通過適當的方式,在歷史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職業生涯教育,推動歷史學科教學和職業生涯教育融合的有效實現。

一、 學科能力與職業能力的融合

歷史學科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是個人綜合素養和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個人終生學習的重要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為學生未來從事某種工作所需要的職業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歷史信息處理能力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從史料中獲取有效的信息并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延伸工作上同樣需要高效的信息加工處理的職業能力。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歷史事物,運用歷史思維和科學的方法分析和闡述歷史事物,延伸到工作上同樣需要運用科學的思維和方法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分析利弊、周全考慮,進而做出合理恰當的工作決策。探究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發現和提出問題、論證問題,最終得出歷史結論,延伸到工作上同樣需要從工作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終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二、 歷史情境與職業體驗的融合

歷史學科從學習內容來講,從不缺乏“生活實踐情境”(與生活和生產實踐密切相關)。學生需要應用所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產實踐中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結合課程要求和教材內容,合理地創設一定的歷史情境,引導學生以角色代入的方式,融入到具體的歷史情境,進行職業體驗,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比如,學習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歷程時,通過創設歷史情景,學生化身為中國近代民族資產階級,以民族企業家的身份,回到那個紛繁復雜的歷史年代,運用跨學科的知識分析當時的社會環境,探析不同歷史階段影響企業發展的各種因素,進而做出正確的企業發展決策。

三、 學科精神與職業精神的融合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可以說是職業精神的精髓和基石。而歷史學科本身帶有的獨特的實證精神、求真精神、質疑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和創新精神,恰好與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職業精神相互補充相互融合。比如,歷史學科的實證精神,要求學生充分分析史料,甄別史料、解讀史料,運用科學的方法得出恰當合理的結論;歷史學科的求真精神、批判精神要求學生打破歷史的思維定勢,以求真的態度,敢于批判,敢于質疑,還原歷史的真相。這些精神的塑造,能夠幫助學生未來走上工作崗位時,更好地適應工作的需求,以崇高的“工匠精神”服務于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 家國情懷與職業價值的融合

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家國情懷,能夠引導學生準確理解家、國和世界的關系,明白個人價值實現和國家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厚植愛國主義情感,以追求國家富強和人類社會進步為己任。由此引申到生涯教育之中,就是用家國情懷來培育學生正確的擇業觀和職業觀。要實現這一目標,在操作路徑上,歷史教師需要精心選擇歷史人物,以歷史人物的職業生涯為素材,充分挖掘他們在個人職業生涯中展現出來的崇高的家國情懷。比如,中國先秦時期的先賢孔子、孟子、屈原等;西方的先賢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近現代中西方的政治領袖孫中山、毛澤東、丘吉爾等。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歷史人物事跡的引領,潛移默化之中感染學生,激發學生成長的動力,促進學生將個人的職業發展自覺或不自覺地與國家命運、社會發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樹立起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猜你喜歡
職業生涯家國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論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教育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詩人心底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
但為家國 無問西東
“超學科”來啦
曼巴傳奇 KOBE20
略談“家國情懷”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