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文獻與微旅游的開發

2021-01-31 02:39廖新雨
韶關學院學報 2021年10期
關鍵詞:縣市文獻圖書館

廖新雨

(三明學院 圖書館,福建 三明 365004)

目前,“微旅游”已形成普遍發展的態勢,在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形勢下,地方文獻在微旅游中的作用不斷凸顯出來。本文試探討地方文獻對縣市微旅游開發的作用。

一、微旅游的特點及其發展的普遍性

(一)微旅游的特點

“微旅游”是微信流行以后對休閑式小型旅游的雅稱,它介于旅游和休閑之間?!奥糜问切蓍e活動的一種主要形式。休閑屬性是旅游的最基本的屬性?!保?]國內最早的“微旅游”定義出自沈敏嵐的《到不遠處曬太陽 都市白領選擇周末“微旅游”》,該文發表于2011年5月2日的《新民晚報》,具有典型的晚報文章語言風格,因而其給出的定義是描述性的,而不是一個嚴格的定義?!霸趪?,也沒有‘微旅游’的概念,只是籠統的稱為休閑旅游?!保?]筆者認為:微旅游是個體為了求得身體和精神輕松愉快,以近似于旅游與日常休閑的方式,短距離、短時間離開慣常環境的一種審美生活方式。其中,個體的審美是微旅游的動機,使其區別于學校組織的學生集體周游等活動;離開慣常環境,使其與一般居家休閑不同。微旅游重在“游”而弱于“旅”,與古代的“郊游”類似。其出行方式有徒步、騎行、自駕、乘坐公交,也有就便非遠距離乘坐普通火車、高鐵等。

(二)微旅游發展的普遍性

“微旅游”具有普遍發展的態勢,“是我國旅游產品的未來發展趨勢之一”[3],因為一般縣市都可以大力發展。本文的“縣”包括縣、縣級市和市轄區等,“市”指省轄市(自治州)。

從旅游資源來看,只有少數縣市旅游資源豐富、知名度高、市場潛力大,大部分縣市都不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旅游市場。因微旅游的“旅游者不為名勝所動”[2],對顯性的旅游景觀資源要求不高,如果環境舒適怡人,可以休閑,或有獨特的地方文化,就具有微旅游開發的潛質,吸引微旅游者的興趣和向往,也可以使很多知名度并不很高的地方文化顯現為文旅資源。從游客來看,我國絕大部分人不具備遠足旅游的條件,但是,他們同樣有旅游的需求和動機,微旅游對他們是一種很好的補償和替代。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閑暇時間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將會成為微旅游的客源。即使旅游資源豐富,發展全域旅游的縣市也需要發展微旅游,微旅游是全域旅游的組成部分,是主要旅游點的有益補充,可促進地方文化作用的發揮和旅游開發的全域性。

二、微旅游與地方文獻的開發利用融合

(一)文化與旅游的耦合和融合

國家大力推行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其內在機理是旅游和文化具有可耦合性,因為它們的主體都是人?!叭耸欠柣顒拥闹黧w,各種文化是符號活動的現實化、具體化,這樣,通過符號活動人與文化有機地聯系起來?!保?]微旅游也應是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尤其是地域與文化的融合。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內歷史形成并被人們所感知和認同的各種文化現象”[5]。地域文化包括各種社會和人文事象,也包括人化的自然物。例如,作為自然物的土地,因人的居住繁衍和社會活動而成為人化的自然物,便有“黃土地”“黑土地”“紅土地”等地域文化意象。古村落的風水林、被視為“龍脈”的山谷、河流,由自然景象與人文意象構成的古村落意境,也都是人化的自然物。所以,地域文化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形成的文化系統,地方文獻則是“記錄有關某一地方知識的一切載體”[6]。挖掘地方文獻是開發地域文化的主要途徑,將地域文化融入微旅游,游客可在旅游的休閑中體驗當地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

微旅游是建立在文化與旅游耦合機制上的文旅融合,這種融合是發掘文化資源、創意、產品化、營銷等一系列工作的過程。由于微旅游具有微型和普遍性,需要更加全面、深入、細致地發掘地方文獻,利用一切對微旅游有價值和意義的一切地方文獻。

(二)微旅游開發與方志資料

在地方文獻中,承載地方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最全面的是官修的地方志書。地方志書主要指州(府)志、縣(廳)志、鄉土志等,其中以縣志最多,因為縣是中國最穩定的基本行政區域,遠比州府變動少。清代是封建社會編修地方志最興盛的時期,因而各地留存的古代縣志多是清代編修的。

縣志相當縣域的百科全書,因為編修縣志要求“橫不缺項”,“舉凡輿圖、疆域、山川、名勝、建置、賦稅、物產、鄉里、風俗、人物、方伎、金石、藝文、災異,無不匯于一編”[7]。志書脫胎于史書,史、志文體分開以后,志書雖然不專門載史,但是離不開歷史,因而縣志是一個縣的歷史典籍。

縣志中都有山川風物的記載,多以“八景”“十景”命名,雖有某些牽強附會,但記載的卻是縣內最美的風景??h志有文物古跡的全面記載,如縣衙、文廟、學宮、書院、城隍廟、佛寺道觀、屯兵處、會館、驛站等;有歷任官吏的記載,如知縣、縣丞、縣尉、主簿、巡檢、典史、教諭、訓導等;有當地文化名人、鄉賢、科舉者、道德人物的記載;從小到風物特產,大到重大歷史事件的記載??h市開發微旅游,應多從縣志中挖掘文化資料,賦予微旅游的地方文化內涵。比如,各縣城都有一個以上的公園,這些公園風景優美,是休閑和微旅游的人們經常選擇的地方,但很多興建于20世紀初期或中期的公園,大多只有一些供市民和兒童休閑娛樂的設施,未將地方縣志和民間文獻中記載和流傳的有價值的地域文化在公園中進行展示,如福建省建寧縣城的東山公園,園內有陳巖(849-892)出任福建觀察使之前曾率當地軍民成功防衛建寧的關隘,還有書院、古炮臺、望江亭等歷史文化遺址,但開發利用得還很不夠。它們雖然在縣志和民間文獻中都有記載和流傳,可是一般居民和游客并不知曉。該縣在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建設中,對公園重新進行規劃,充分挖掘地方文獻,修復和重建古跡,賦予其文化內涵,定位為休閑和旅游并重,起到以微旅游景點充實全域旅游景點不足的重要作用。

(三)微旅游開發與民間文獻資料

“廣義上的民間文獻,是指保存在民間的承載著歷史文化信息的所有文獻,其中既有產生于民間的文獻,又有散失在民間的官方文獻?!保?]廣義上的民間文獻可以廣泛運用于微旅游開發。如牌聯匾額的文字內容多出自民間文化人、當地官員甚至皇帝,文化內涵都很豐富。牌聯匾額既是具有視覺感知的文化符號,又內含地方的某一段歷史或某一位地方人物,或宗族的歷史,是顯性的地方文化,微旅游者在觀看與解讀中,自然可以獲得某種歷史的感知和現實的啟迪。如建寧縣羅源村的黃氏先祖黃岳在全國大饑荒時,主動向朝廷捐獻10萬斤大米賑災,得到明英宗頒旨授匾褒獎,其匾文有100余字,現存于羅源村,羅源村在開發微旅游時,對這一資源進行了充分的挖掘,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图业貐^民間文獻中的族譜特別多,記載了家族的來源和發展歷史以及族規家風??图椅幕?、愛國志士、優秀企業家輩出,他們家族的族譜也可以作為鄉村微旅游的資源。民間文獻中的口傳民間文學最多,包含民間傳說、民間故事、民間歌謠等,內容或是描述人們改造自然的斗爭精神,或是歌頌人們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或是弘揚人們和睦相處的和合精神,或是推舉詼諧幽默的聰明才智等。微旅游者在聆聽這些口頭文學的過程中不僅能獲得地方知識,還可以增添微旅游趣味,如惠州流傳的蘇東坡巧遇麻仙姑的傳說就是一個典型的范例。

三、微旅游開發與地方文獻的文化創意

(一)促進地方文獻的創造性轉化

地方文獻的創造性轉化,基礎工作是搜集、整理,難度很大。這需要縣市文化和旅游局、黨史和方志辦等部門成立協調機構,地方政府要提供政策和財力支持。要動員公共圖書館、地方高校圖書館、博物館等事業單位和民間人士廣泛參與,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如貴州銅仁學院圖書館建立了地方文獻專庫,“該庫收藏有銅仁地區地方文獻1 586種,其中圖書1 144種,期刊46種,碑林294面,物件20件,光盤等39種(盤),報紙等43種?!保?]并將這些地方文獻開發為旅游文化資源,從而促進了銅仁市文旅產業的良好發展,對銅仁市一躍而成為貴州省旅游產業先進市發揮了積極作用。

創意是地方文獻創造性轉化的提升階段,需要科學技術、文學藝術與文獻融合開發。如深圳市將來自山區的客家山歌轉化為適應深圳大都市聽眾的客家山歌,并且保持了客家山歌風格,不僅適用城市文化活動,也適用于客家村落微旅游開發。在科學技術方面,現在各省的數字文化網均設有地方文獻專題,如廣東文化網的特色資源庫有孫中山文獻、廣州人物、經濟特區文獻、潮汕地方文獻、亞熱帶海洋經濟、潮汕美食等系列資源庫[10]。當前地方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發展較快,技術較為先進,并都重視地方文獻數字化共享平臺的建設,而縣級公共圖書館和鄉村文化機構(文化站、農家書屋等)的信息化建設較為滯后,地方高校圖書館要積極為地方服務,支援它們的信息化建設和文化創意,充分發揮地方文獻數字化共享平臺的功能。

出產品是地方文獻創造性轉化的顯示?!?004年我國首次將圖書館納入文化產業的核心圈層,圖書館從一個行業正式發展成為具有服務性質的產業?!保?1]在圖書館產業真正形成之前,要鼓勵和支持縣市公共圖書館和地方高校圖書館為地方文獻開發多提供創意產品。有些縣市圖書館已作了積極的嘗試,如福建上杭縣圖書館2000年在縣姓氏譜牒室的基礎上成立了上杭客家族譜博物館,現已收藏153姓,3 000多種,2萬多冊客家族譜,并對這些客家族譜等文獻資料以及實物進行開發,在臺灣地區客家縣市展示時,深受客家民眾歡迎,加深了海峽兩岸客家同根同源的認識。深圳原寶安縣有300多年的客家歷史文化,深圳龍華區大力開發客家人所喜歡的麒麟意象,挖掘麒麟在民間傳說、壁畫、雕塑、燈舞、音樂、體育等各個方面的文化內涵,深圳現有五支代表隊的麒麟舞入選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更多的麒麟文化融入客家社區的微旅游開發中。深圳市南山區圖書館為移民和本土居民建立移民城市文化共同體服務,“專門創立了‘南圖時空’這一系列文化創意內部刊物”,“重點展示了深圳南山圖書館收錄的經典文獻資源以及本地原創的文獻作品”[12]。這些創意產品使人們知道深圳也有深厚的地域文化,為深圳市民的微旅游增添了接“地氣”的內容。

(二)微旅游的文化創意

縣市發展微旅游,大體包括兩大方面:一種是具有旅游性的,如城市和縣城周邊游、鄉村旅游等。其中有直接的旅游市場行為,如交通、餐飲、民宿,廉價收費的體驗式采摘時鮮水果、釣魚等。另一種是具有公益性的,如城市文化街區、康養設施區、城市綠道、文化長廊、濕地公園等,以及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的開放部分等。后一種雖不是作為旅游產品開發的,卻是本縣市居民的休閑處所,如果富有文化創意,可以吸引微旅游游客,產生交通、餐飲等市場效益。如廣東梅州市提倡慢生活,梅州老城街巷保持20世紀30年代的客家風情,每一街巷充滿文化氛圍,既適合本地居民休閑也適合外來客源的微旅游??梢娢⒙糜闻c休閑的關系十分密切,“一種旅游如果是休閑旅游,那么它就可以成為一種旅游休閑;同樣,一種休閑如果是旅游休閑,我們稱其為休閑旅游也是沒錯的?!保?3]縣市發展微旅游,應是公共服務的休閑設施建設與微旅游開發融合發展,建設前者盡可能兼顧后者,注重文化創意。

各縣市要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文旅產業便是其一。微旅游雖然是微型的,如果全面開發,融入文化創意,就可以發展為文旅產業。比如清代是古代書院普及時期,鄉村書院數量最多,很多書院有遺址和遺跡。州縣書院環境幽靜,庭院古樸典雅,修復或重建后很適合微旅游。在開發鄉村微旅游中,可以在古代鄉村書院的遺址上創造性重建新型的現代鄉村書院,收藏和展示族譜等民間文獻,編寫村史和名人事跡,收藏有價值的農耕文化實物,展示本村特產。作為現代鄉村書院,展示鄉村振興規劃,收藏適用的科技文化圖書,在當地政府和圖書館的支持下加快信息化建設,擴大文化科技知識閱讀的信息量?,F代鄉村書院不僅要適應微旅游,也要為村民提供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相融合的休閑場合。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既是經濟發展的需要,又是人的精神追求的需要。微旅游開發不僅要深挖地方文獻內涵,融入地域文化,也需要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現代生活審美情境的創造。比如,現在各縣城大造燈光夜景,雖然有所創意,但是,每一縣城同樣化的燈光璀璨,容易造成視覺審美疲勞。如果某縣城的燈光夜景有文化創意,是“天上一個月亮,水里一個月亮”的現代科技與鄉愁文化的融合,便有了特色,便適合休閑和微旅游需求。

猜你喜歡
縣市文獻圖書館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小而美的“項目制”:縣市報發展的有效突破口
圖書館
統籌推進縣市“多規合一”規劃的建議
縣市報如何創新兩會報道——以浙江集團旗下縣市報的探索為例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圖書館
新傳播格局下地方媒體的創新與發展——縣市報觀察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