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動漫化傳承發展

2021-02-01 11:27徐金龍羅京京
歌海 2021年6期

徐金龍 羅京京

[摘 要]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動漫化是文化資源活起來的傳承發展策略,通過大眾傳媒實現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使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在當下。阿凡提故事在新疆地區廣泛流傳,20世紀80年代的木偶動畫電影《阿凡提的故事》使機智、幽默、勇敢的阿凡提形象走進全國民眾的視線,成為一代人童年的回憶。新時代背景下,《阿凡提之奇緣歷險》誕生,它既是對阿凡提動漫IP的再開發利用,又實現了少數民族“非遺”資源的創新性傳承發展。然而影片也暴露了國產動漫改編創新能力不足、全齡意識不強等問題。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動漫化傳承是一條可行路徑,但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不斷探索前進。

[關鍵詞]《阿凡提之奇緣歷險》;阿凡提故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動漫化

在人類歷史文明的長河中,我國五十六個民族共同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其中凝聚了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結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璀璨奪目的明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牢記,“不日新者必日退”,因此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傳承、要發展,要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就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動漫化就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對“非遺”資源的創新性傳承發展,以“非遺”為靈魂,以動漫為載體,以動漫化為媒介,以能力提升為旨歸,實現文化與科技、內容與形式、傳統與時尚、資源與產業的融合創新。少數民族“非遺”動漫化早在20世紀就已經開啟了自我探索之旅。20世紀80年代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發行的木偶動畫電影《阿凡提的故事》,就是根據新疆地區廣泛流傳的阿凡提故事改編而來的。2014年,阿凡提故事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阿凡提系列木偶片長達14集,通過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小故事塑造了一個勤勞、勇敢、樂觀、幽默、富于智慧和正義感的機智人物形象。至此,那個留著山羊胡子、頭纏“色攔”頭布、手拿彈撥樂器、倒騎小毛驢游走四方的智者阿凡提走出新疆,被全國民眾所熟知,成為80后、90后群體的經典童年回憶。

2018年,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又對阿凡提故事進行了再開發利用,創作了《阿凡提之奇緣歷險》,影片于2018年國慶節上線,最終取得7176萬元的票房收入?!段膮R報》評論:動畫大電影《阿凡提之奇緣歷險》用3D動畫技術替代了手工偶動畫制作,與8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原作相比,變得 “更加年輕”“更加燃”。影片用更大的格局與情懷來滿足觀眾升級的審美,通過對經典情節的合理重塑與巧妙嫁接,實現了對老版本的傳承致敬。此外,獨具一格的地域風貌亦是《阿凡提之奇緣歷險》的一大亮點。1總體來說,《阿凡提之奇緣歷險》是對新疆少數民族動漫IP“阿凡提”時隔30年之后新的創造性開發,樹立國產動漫品牌意識強烈。影片繼承了阿凡提身上所蘊含的倡導民族團結、謳歌倫理美德、詮釋民間智慧、批判假丑惡等深層文化內涵,對增強民族文化認同、促進民族團結有重要作用。但我們仍然要敢于直面影片的不足之處,7176萬元的票房收入相比于此前獲得9.56億票房的國產動漫電影《西游記之大圣歸來》、4.51億的《白蛇:緣起》以及2019年暑期檔上映并最終突破50億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還有很大的差距,更不提諸如《獅子王》《白雪公主》《冰雪奇緣》《千與千尋》《龍貓》等動輒上億美元票房收入的優秀外國動漫作品。然而,盡管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動漫化傳承是一條坎坷難行之路,但我們仍然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不懈努力,早日迎來國產動漫的崛起。

一、《阿凡提之奇緣歷險》的成功之處

(一)機智人物形象的塑造

民間文學中有許多機智人物故事,如漢族的徐文長故事、鄂東的陳細怪故事、蒙古族的巴拉根倉故事、藏族的阿叩登巴故事,以及新疆維吾爾族的阿凡提故事,這些故事在民間廣泛傳播,受到民眾的喜愛。機智人物故事多產生于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和地主階級以權勢和地位壓迫、剝削底層勞動人民,勞動人民在現實中的武力斗爭常常以失敗告終,故而民眾利用文學的心理補償功能創作了眾多的機智人物故事。故事往往以代表勞動人民利益的機智人物為主角,在民眾利益受損時,機智人物總是憑借著聰慧、機智、幽默的品性輕松戰勝惡勢力,維護了民眾的權益。在人們的口頭敘事中,機智人物成為凝聚民眾智慧與幽默的箭垛,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只要人們遇到了困難,就會出現這樣一個機智聰慧的人來幫助人們解決難題。

《阿凡提之奇緣歷險》沿襲了民間流傳的阿凡提機智人物故事原型,塑造了一個機智人物的形象。影片中,阿凡提是智慧、勇敢的化身,他總是在人們陷入險境時,臨危不懼,以聰慧的頭腦解決問題。如,古麗仙在表演達瓦孜時,達瓦孜桿被折斷,她站在高空搖搖欲墜,底下觀看的人都十分驚慌,手足無措,只有阿凡提腦筋一動立馬為她傳送了一根平衡桿,化解了困境。盜賊們為了挖掘寶藏,導致建筑坍塌,一個襁褓中的孩子危在旦夕,此時的阿凡提讓其他民眾趕快離開危險地區,自己在危急之中救下了孩子和古麗仙。葡萄城遭遇斷水危機,阿凡提在百姓的推舉下踏上了歷險之旅,在尋找水源時,他發現了哈孜等人才是事件的始作俑者因而被挾持,但是聰明的阿凡提卻能化被動為主動,迅速扭轉不利局面,讓一伙賊人成為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嘍啰。他能識古波斯語、通曉天文知識、懂得機關,克服重重阻礙,最后不僅找到了水源而且也懲罰了壞人,獲得了皆大歡喜的結局。

阿凡提機智、勇敢、幽默、富于正義感的個人魅力不僅使故事情節得以順利推進,而且在與敵人斗爭時,阿凡提的機智幽默也為影片增添了許多歡樂氣氛。影片開始時,阿凡提和同伴們在天臺唱歌,愛錢如命的巴依老爺言:“你的驢叫聲跑進我家里,把我的耳朵都污染了,你得賠償我?!卑⒎蔡釀t道:“在給您金幣之前,我們還有另外一筆賬要算呢。您烤羊腿的味道,也飄進了我家的天臺,污染了我的鼻子,您是不是也要賠償我幾個金幣呢?”幾句話讓原先盛氣凌人的巴依老爺瞬間閉嘴。在山洞中,阿凡提被兩個賊人抓住,他用巧妙的語言話術使得對方掉入自己的陷阱中,兩個賊人被騙得團團轉,自己也就順利逃走了。影片通過設置一系列阻礙和挑戰,讓阿凡提大展身手,成為民眾心中的英雄和偶像,成功地塑造了阿凡提機智、正義的英雄形象。

(二)民族特色的呈現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形成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有著鮮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在進行動漫創作時,應該充分挖掘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建筑文化、自然地理環境特點以及民族風俗等,在動漫中展現別樣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滿足其他地域和民族的民眾對該地域文化的想象。

《阿凡提之奇緣歷險》充分挖掘和展現了西北的地域文化,呈現出濃厚的民族風情,是一部具有新疆地域風味的影片。如影片中出現的沙漠、戈壁、綠洲、坎兒井、駱駝、彈撥樂器,以及色彩鮮艷的民族服飾、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人民、以沙漠顏色為主色調的房屋建筑等,都是新疆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葡萄城水危機的出現也源于西北人民對水資源的極度依賴。

同時,影片也積極融入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影片中傳承和發揚寶貴的文化資源。首先,阿凡提故事本身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廣大民眾口頭創作和流傳的民間文學,阿凡提代表了勤勞、樂觀、智慧、正義的新疆人民。其次,影片中兩次出現的達瓦孜也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維吾爾族達瓦孜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達瓦孜在維吾爾語中意為“高空走索”,它是新疆維吾爾族綿延千年的一種雜技藝術表演形式,達瓦孜表演多在露天進行,其特點是把多種多樣的雜耍技藝搬到數十米高空的繩索或鋼絲上演練。在維吾爾族民間樂曲的伴奏下,高空走索演員踏著節拍跳舞唱歌,迅速替換著高難技巧,表演幽默,場面熱鬧非凡,極富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歷史的積淀中形成,是民眾智慧的結晶,代表著民族的歷史文化,應該充分地保護和開發,實現文化遺產資源的創造性轉化。

新疆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無論男女老少都愛好音樂、熱愛舞蹈,民眾們通過動人的音樂表達對生命的熱情、對生活的熱愛,所以影片的敘事基調是輕快歡樂的,色彩是明亮清新的,故事也以大團圓結局,整體上給人一種愉悅的視覺、聽覺體驗。

二、《阿凡提之奇緣歷險》的不足之處

(一)改編創新能力不足

我國有眾多優秀的歷史文化資源,為動漫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20世紀50年代,“中國學派”扎根于傳統文化創作出了許多動漫精品,如《鐵扇公主》《大鬧天宮》《哪吒鬧?!贰逗贰毒派埂返?。到21世紀,《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白蛇:緣起》《大魚海棠》《姜子牙》以及成就國產動漫票房奇跡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都是取材于我國傳統的民間文學資源,民間文學資源成為動漫創作的文化寶庫。然而有了豐富的文化素材還不能成就一部影片,必須經過優秀的改編創新,編劇要會講故事,能講好故事,傳達出現代人的價值觀,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取向,這樣才能成就一部好的影片。

《阿凡提之奇緣歷險》取材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民間文學,利用民眾對故事的熟知而有了先天的優勢,然而其故事的改編創新能力還不足,講故事的能力有待提高。影片將故事改編成了一個中規中矩的英雄人物歷險記:原本平靜的生活突然遭遇了危機,英雄在使命的召喚下踏上了冒險之旅,旅途中困難與阻礙接踵而至,其他同伴都束手無策,而英雄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戰勝了惡勢力,完成了使命,英雄重新回到寧靜祥和的生活。這樣的敘事套路早已被觀眾所熟知,看到開頭就知道結尾,無法產生新的觀影熱情。對于人物的塑造也采用了傳統的二元對立模式,阿凡提是善的、正面人物的代表,哈孜是惡的、反面人物的象征,動漫角色過于模式化,人物個性不夠鮮明突出,沒有塑造出復雜、多元的人物特性,無法表現出現實生活中人性的復雜性。

此外,影片在部分情節的設置上也比較突兀,顯得刻板生硬。為了給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營造一種浪漫氛圍,影片插入了“一起去看?!钡那楣?。舞會上,古麗仙對阿凡提說:“你見過大海么?……聽說大海沒有邊際,像星空一樣浩瀚,真想親眼去看一看?!庇捌煲Y束時,兩人掉入深谷,阿凡提深情地對古麗仙說:“我還想帶你一起去看大海呢?!苯Y尾處,古麗仙說:“還愣著干嘛,趕緊出發,去看海?!笨春5那楣澵灤┝苏坑捌?,但卻是最容易讓人出戲的地方,“一起去看?!憋@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了這樣一個愿望,和全篇的故事內容以及西北地域文化都顯得格格不入。

(二)全齡意識不強

長期以來,國產動漫的一大弊病是將受眾定位于低年齡層的幼兒、兒童,而非全年齡層都可以看的影視作品。創作上總是盡量迎合小孩子的審美趣味,人物塑造上好人、壞人區分鮮明,情節內容上反面角色負責設置障礙,正面角色戰勝困難,打敗壞人。如《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都只是孩子們愛看的動漫作品,成年人幾乎不看。反觀日本、美國的動漫,創作者致力于打造出全年齡層皆可觀看的精品動漫,如日本的《龍貓》《風之谷》《千與千尋》,以及美國的《花木蘭》《功夫熊貓》《冰雪奇緣》等,這些作品都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受眾定位不只是幼兒、兒童,而是包括成年人在內的全年齡層群體。

《阿凡提之奇緣歷險》也存在受眾定位偏頗的問題,影片的宣傳文稿如下:“一場水危機打破了葡萄城的平靜生活,阿凡提在百姓的囑托下肩負起了尋回水源的重擔。冒險途中,變故接踵而至。他一路追尋真相,卻在真相浮出水面時為之錯愕。為了守護所愛之人,阿凡提必須激發起全部的智慧,直面險惡人心?!?文字中營造出很強烈的家長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畫面感。首先,影片選擇“奇緣歷險”主題,迎合了兒童對英雄歷險記的偏愛;其次,從人物的塑造、情節內容的改編到敘事基調的選擇,都明顯表現出這只是一部適合低年齡層的兒童觀看的輕喜劇。雖然編劇在創作中也試圖迎合成年人的觀影喜好,加入了愛情主題,讓男女主人公成為戀人,影片中有不少表現青年男女戀愛時的撒嬌、嬌嗔之態,但是愛情主題的加入并沒有增添影片的可觀看性,反而造成了兒童觀影時的障礙,對一些情節內容和臺詞懵懵懂懂不知其意。

(三)萌寵形象表現不夠

在國人心中,阿凡提的標志形象是頭戴民族花帽、留著山羊胡須、手拿彈撥樂器、坐著小毛驢走四方??梢哉f,小毛驢一直伴隨著阿凡提,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配角形象,從民間流傳的阿凡提故事到20世紀80年代的木偶動畫電影以及2018年的《阿凡提之奇緣歷險》,也都保留了小毛驢的形象。80年代的木偶動畫電影由于技術和木偶本身的特點,小毛驢顯得比較呆板,只承擔了坐騎的功能,對故事的敘事和人物形象的襯托沒有太大的益處。然而,到了21世紀,小毛驢的形象還是沒有任何改動,甚至連阿凡提的隨從坐騎的角色都被淡化了,在影片中只出現幾次,形象本身也完全是木偶娃娃的特點,在3D動漫技術下小毛驢既不可愛,也不呆萌。反觀其他影視劇中的萌寵形象,我們會發現萌寵角色成為影視劇的一大閃光點。美國迪士尼公司根據我國木蘭傳說改編的動漫電影《花木蘭》就加入了木須龍和幸運蟋蟀兩個萌寵,中國的木蘭傳說原本是沒有這兩個動物形象的,迪士尼創造了兩個萌寵形象,而且還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影片不僅將木須龍作為一個配角形象,而且為其設置了自我的成長線,它在花家原本是不受待見的,到最后實現了自己的華麗轉身,成為花家的守護神。此外,木須龍和蟋蟀與木蘭的互動也為影片帶來了很多歡樂,共同營造了幽默、搞笑的喜劇氣氛。對于中國觀眾來說,即使是新增的兩個角色,也沒有帶來任何的違和感,反而增添了觀影的歡樂感和喜劇感。2015年上映的《捉妖記》也加入了胡巴這一萌寵形象,小妖王胡巴呆萌的外形、軟萌的聲音,為影片增添了不少歡樂,同年播出的影視劇《花千骨》中一條綠色的蟲子糖寶也贏得觀眾追捧,而且胡巴、糖寶都成為影視劇的衍生產品在市場上獲得很高的經濟效益。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影視劇熱衷于加入萌寵角色,這不僅能增添作品的喜劇效果,而且也能俘獲兒童、成年人等一批觀眾,且線下衍生品的銷售,促進了動漫鏈的發展,可謂是一舉多得。阿凡提故事本來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長久以來小毛驢的形象卻一直沒有很大的改變,沒有達到木須龍、幸運蟋蟀、胡巴、糖寶等萌寵的同樣效果。

三、少數民族“非遺”動漫化傳承發展的啟示

《阿凡提之奇緣歷險》立足于民族傳統文化,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影片的創作,在保護開發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代語境下順應了時代潮流,積極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資本的有效路徑,是很值得肯定的。但是影片偏低的票房收入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和不足,即擁有了豐富的文化素材之后,如何進行創造性改編,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還需要中國動漫人在這條路上不斷地探索。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要更好地傳承發展下去,就應該努力實現從文化資源到資本的創造性轉化,結合時代特點對其進行文化重構,做到活態傳承,使其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的生命力。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靜態保護層面,分類、整理、歸檔、保管,作為展品陳列在博物館,這些措施僅限于對民族文化的保存,無法實現傳承和發展。當優秀文化被束之高閣、放在展館里展示而與廣大民眾的生活相脫離時,那么它必將失去生命力。因此,我們應廣泛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性傳承和創新性發展,以動漫為載體,傳播“非遺”文化。動漫是現代社會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非遺”是在歷史積淀中形成的,經過了人民群眾和歷史的選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二者通過大眾傳媒結合起來,能夠迅速走進人們的生活,既保護和傳承了“非遺”文化,又能產生可觀的社會、經濟效益,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一個雙贏之舉。而且,我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少數民族獨特的民族風情和豐富的“非遺”資源是進行動漫創作的天然藝術寶庫,國產動漫人應該利用得天獨厚的優勢,對文化資源進行創新性改編,打造全年齡層都可以觀看的精品動漫,形成成熟完備的產業化運作模式,促進動漫產業發展壯大,增強文化競爭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