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償獻血者發生獻血不良反應的原因分析

2021-02-02 05:20周思瑩孫彥妮隋融融
當代醫學 2021年4期
關鍵詞:獻血者血液發生率

周思瑩,孫彥妮,隋融融

(大連市血液中心體采科,遼寧 大連 116000)

獻血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公益行為。隨著無償獻血相關知識的宣傳,公眾對無償獻血的知曉率與認知率大幅攀升。然而,受諸多因素影響,采血過程中有部分獻血者會出現各類獻血不良反應,不僅給采血過程造成困難[1],也給獻血者造成一定心理陰影,影響其再次獻血的積極性[2]。為促進無償獻血行為健康有序進行,本研究對225人次獻血不良反應發生原因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中心登記的13 636人次無償獻血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 894人次,女4 742人次;年齡18~55歲,平均年齡(36.44±5.17)歲;獻血不良反應225人次。本研究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1.2 方法

1.2.1 采血過程 以肘部彈性好、充盈度高的靜脈血管為穿刺點,在距穿刺點5~8 cm處系止血帶。以穿刺點為中心,對周圍皮膚進行消毒,規范進行靜脈穿刺。穿刺成功后,維持穿刺帶和血袋間的高度差,確保血液順利流入血袋。采血期間,囑獻血者持續做握拳松手運動,確保血流暢通;結束后,持續按壓針眼5~10 min。

1.2.2 不良反應判斷 采血期間,醫務人員密切關注獻血者表情、面色,如發現不適則立即做出對應處理。依據《獻血者健康檢查標準》[3]中相關內容,判定不良反應情況:①輕度,包括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焦慮緊張、面色發白、惡心、嘔吐、眩暈、出汗;②中度,包括意識短暫喪失,呼吸表淺、呼吸淺快;③重度,包括抽搐、暈厥、血壓下降、明顯腦缺血癥狀、大小便失禁。局部不良反應包括穿刺點疼痛、血腫、出血和靜脈炎等。

1.2.3 資料分類 按照性別、體質量、職業、獻血量、獻血方式、獻血次數對登記在冊獻血者資料進行分類,按照獻血不良反應誘因對225人次獻血不良反應者進行分類。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獻血不良反應情況 13 636 人次無償獻血中出現225人次獻血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5%,其中212人次(94.22%)表現為輕度不良反應,11人次(4.89%)為中度,2人次(0.89%)為重度。

2.2 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的主要誘因分析 精神緊張是誘發獻血不良反應的主要因素,其次為空腹、操作不當、疲勞等,見表1。

表1 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的主要誘因分析(n=225)

2.3 獻血不良反應發生單因素分析 獻血不良反應發生受性別、體質量、職業、睡眠狀況、獻血時間、方式和次數等多種因素影響,不同特征獻血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見表2。

表1 不同特征獻血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3 討論

隨著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變率逐漸上升,臨床血液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因此,各醫療單位需儲備足夠的血液制品應對臨床救治的需要[4]。血站是采集、儲存血液,并向各醫療單位供血的服務機構。招募更多獻血者,提高血液合格率是血站工作的重點。然而,受知識水平限制,多數居民認為獻血會對身體造成重要損傷,或受抽血誘發的各類生理病理不良反應影響,導致獻血工作開展困難[5]。不良反應成為影響居民再次獻血積極性的主要因素[6]。

獻血不良反應是指獻血誘發的生理或病理性反應。標準群體參與獻血并不會對機體造成損害,但受某些主客觀原因影響,少數獻血者會發生諸如頭暈、惡心、面色蒼白等不良反應。本研究分析登記在冊的13 636人次獻血者資料發現,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3%,低于徐州市[7],高于南京市[8]。分析原因,可能由不同地區獻血群體不同所致。分析不同特征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率情況,①性別:不良反應發生率與群體性別有關,女性顯著高于男性(P<0.05),該結果與李彩蓮[9]研究結果相反。分析原因,本研究60.44%的獻血不良反應是由精神緊張所致,李彩蓮等[9]的分析中精神緊張占比僅為32.93%,女性遇事易緊張,因此,獻血反應發生率高。②體質量:不同體質量群體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吳惠彬[10]報道相符。獻血健康標準規定體質量需達到45/50 kg(女/男)。體質量與血容量成正比,體質量剛達標的偏瘦型群體不良反應發生率高。③職業:學生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社會人士(P<0.05)。社會人士社交范圍廣,心理素質、應變能力相對增強。④睡眠狀況:睡眠良好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睡眠不良者(P<0.05)。表明,睡眠狀況不良是引起獻血不良反應的重要因素,該結果與邱斌等[11]對廣州無償獻血人群的分析結果一致。分析原因,睡眠不良會導致居民情緒躁動,食欲不振與機體免疫力低下[12]。⑤采血時段和采血季節:本研究結果顯示,11∶01~13∶30期間的獻血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高于其他時段,12~2月份高于其他月份,該結果與洪淑芳等[13]分析結果略有不同。分析原因,2項研究納入對象所處地域不同,本研究所處冬季嚴寒的東北地區,冬季氣溫低下,空氣干燥,人體血液流動性相對較低,體質較差,寒冷易使人情緒躁動,導致獻血不良反應風險升高。⑥獻血方式:團體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街頭獻血者(P<0.05),該結果與預期結果相符,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首先,團體獻血屬于計劃時間,獻血者有足夠的生理和心理調整時間;其次,團體獻血者在獻血前均得到有效獻血宣傳,獻血者可依據要求進行自我排查。⑦獻血次數:獻血次數≥2次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初次獻血者(P<0.05),主要是首次獻血者對獻血相關知識了解不足,存在較大心理壓力,采血時過度緊張,因此,采血人員可在采血前對其進行適當心理干預。

綜上所述,獻血不良反應發生受性別、體質量、職業、睡眠狀況、獻血時間、方式和次數等多種因素影響,因此,在日常采血中應對獻血者做好針對性措施,給予不同獻血者相應護理干預,降低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率,加強獻血隊伍建設。

猜你喜歡
獻血者血液發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長和Beddington-DeAngelis發生率的隨機SIRS傳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發生率的meta分析
[聚焦6·14]世界獻血者日來臨前,了解一下無償獻血流程吧
影響單采獻血者保留的相關因素分析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分析重復獻血者與初次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比較
足月新生兒黃疸的發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預
報廢血液的初步分析
2013年各省貧困人口數量及貧困發生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