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拖動物下水

2021-02-05 02:52喜旺
讀者 2021年5期
關鍵詞:鲇魚沙丁魚鴕鳥

喜旺

剛求職的時候,你肯定聽過這樣的說法:不要當團隊里“懶惰的沙丁魚”,要當“敢闖敢拼的鲇魚”;如果選擇了安穩的工作,就會聽到善意的警告:小心成為“溫水里的青蛙”;還有,不要當“把頭埋進沙子里的鴕鳥”,要當“勇于自我重生的老鷹”……這些說法有幾個共同特征:都和動物有關,都揭示了某個重要的人生哲理,都是老板愛講的故事。但這些故事是真的嗎?

鲇魚效應

鲇魚效應,據說來自北大西洋漁夫的捕魚小秘訣:在沙丁魚桶里放一條鲇魚。至于原理,據說是因為活的沙丁魚比死的貴,但沙丁魚懶,在桶里不愿意動,經常懶著懶著就懶死了……這時,如果有一只精力旺盛的鲇魚在桶里到處亂竄,就會讓懶惰的沙丁魚被迫翻涌起來,最終活著上岸,賣出比死魚貴好幾倍的價格。聽起來是不是很有道理?

每一個從底層員工榮升為主管的打工人,都受過鲇魚效應的荼毒。哪怕團隊算上自己只有三個人,也要想辦法創造出一條“鲇魚”,刺激一下懶惰的老員工。

不過,稍有生物學知識儲備的讀者就已經發現了問題:沙丁魚生活在近海,鲇魚則生活在河里。把兩種魚放在一起,桶里到底灌咸水還是淡水???

其實,非要雙魚同桶也行:確實有少數幾種鲇魚生活在咸水中。鲇魚雖然看上去老老實實的,卻是一種特別兇猛的雜食性動物,不僅小魚、小蝦,泥鰍,鯉魚和鯽魚也是它的盤中餐。如果活的鲇魚和沙丁魚在桶中相遇了,那么鲇魚一定會特別開心。

假設我們強行將鲇魚和沙丁魚放在一個桶里,并把鲇魚的嘴巴封起來讓它害不了魚,那是不是就能順利實現鲇魚效應呢?對不起,也不可能。

鲇魚效應的假設是,一條橫沖直撞的鲇魚,能讓懶惰的沙丁魚群活躍起來,實現續命的目的。

但如果你養過魚,或者短暫地喂養過待宰的活魚,那么你一定知道,魚命在于靜止。狹小空間內的劇烈活動,會極大消耗水中的含氧量。沒有氧氣,沙丁魚很快就會一命嗚呼。

相反,它們靜靜地待著也能活很長時間,實在不需要鲇魚來橫插一腳……這個故事最尷尬的一點在于,絕大部分講述者都把故事的背景放在挪威。但是,北大西洋沒有鲇魚(咸水鲇魚也沒有),挪威人也從來沒有聽過這個故事……在英文網站上搜索“鲇魚”和“沙丁魚”,絕大部分結果都和釣魚有關。唯一將二者聯系起來的是這樣一個問題:罐頭里的沙丁魚能不能當釣鲇魚的魚餌?

沒錯,這是一則中國人編出來的故事。至于為什么要把故事背景設在挪威,主角是沙丁魚,可能只是因為挪威足夠遠,沙丁魚又有一些異域風情吧。

溫水煮青蛙

將一只青蛙放進沸水中,它會立馬跳出來;但如果將它放進冷水中慢慢加熱,它將會因為察覺不到危險而被活活煮熟。

對熱愛遐想的人類來說,一切都可能是溫水:20世紀60年代,美國人擔心自己是被蘇聯煮熟的那只青蛙;而到了現在,世界大戰的可能性降低了,“全球變暖”就成了那鍋慢慢加溫的水。

不過,從生物學意義上來講,溫水煮青蛙是真的嗎?

首先,如果真的把青蛙丟進沸水,它們絕對蹦不出來。100℃滾水和高溫水蒸氣造成的傷害,會讓青蛙瞬間失去運動能力。什么亡命蹬腿逃離死亡,在現實中不可能發生。

那如果是緩慢加熱的冷水呢?最早決定嘗試這一實驗的,是德國生理學家戈爾茨。但他是個反面教材:在1869年的實驗里,他把一組青蛙放進逐漸加熱的水里,發現青蛙跳出來了……這和說好的不一樣??!

不過,1872年,一個叫海茵茨曼的人又做了差不多的實驗,這次青蛙沒有跳出來。這兩次實驗,到底區別在哪兒?答案在于,加熱速率不同。

戈爾茨的實驗模式比較接近我們認為的“煮”:10分鐘內,將水的溫度從17.5℃加熱到56℃,水溫平均每分鐘上升3.8℃。這個溫度變化下,熱刺激會激起青蛙的“跳走”反射。

而海茵茨曼的加熱速率特別慢:平均每分鐘不超過0.2℃,一個小時才上升12℃……用這個速率燒開水,大概6個小時。而且,讓青蛙跳不出鍋的,往往不是逐漸升高的水溫,還有可能是因為鍋的形狀不好跳,或者別的原因……

人類一廂情愿的想象

除了這些,人類往往還會將一些動物的行為放大,并賦予其特殊的意義。

比如有種說法是,鴕鳥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把頭扎進沙子,假裝自己看不見。其實,作為一種敏捷而兇猛的大型鳥類,鴕鳥在遇到危險時要么隱藏自己,要么邁開兩條大長腿遠遠跑開。如果實在避之不及,鴕鳥會勇敢地上去打一架!把頭埋進沙子什么的根本不可能存在。

另外一個迷思是,旅鼠在遷徙的過程中會集體跳海自殺:通過自殺,它們控制著種群數量,維護著脆弱的生態平衡。

描寫旅鼠這種神秘儀式的文章《旅鼠之謎》,甚至入選初中語文課本。其實,這種萌萌的小動物完全沒有自殺傾向。紀錄片里所謂的“集體自殺”鏡頭,其實是拍攝人員為了劇情造出來的。而且,就算想自殺,跳海也不是一種好的方式:旅鼠會游泳。

這么明顯的假故事,為什么還有許多人相信?與其說是對大自然好奇,倒不如說,是人類在為自己的行為“找相同”。遇到危險喜歡逃避的,不是鴕鳥,而是人類;沉溺在舒適溫水中不想出來的,不是青蛙,而是我們自己。我們一邊把自己的不聰明合理化,一邊提醒自己:千萬不能這樣!

自省是優秀的品質,就別拖動物們下水了吧。

(煜 月摘自微信公眾號“世界知識局”,謝馭飛圖)

猜你喜歡
鲇魚沙丁魚鴕鳥
鴕鳥
沙丁魚
鴕鳥為什么把頭埋進沙子里?
鲇魚捕老鼠
輕視的代價
大魚吃小魚
鲇魚釣老鼠
死于勝利的鯨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