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建類專業BIM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21-02-21 08:39王彩華劉曉燕吳劍鋒
經濟研究導刊 2021年1期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

王彩華 劉曉燕 吳劍鋒

摘 要:建筑業迫切需求BIM人才,而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力軍,擔負著培養專業BIM人才的重要職責。從國內BIM技術應用現狀入手,分析土建類專業BIM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在頂層設計、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以及人才評價體系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并針對創新培養模式提出具體措施,以期為BIM技術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BIM;土建類;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01-0126-04

建筑業是規模最大的大數據行業,“BIM+互聯網+大數據”推動了建筑業的信息化變革。在《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中,住建部明確提出BIM應用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末,以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報綠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綠色生態示范小區的項目,其勘察設計、施工、運營維護中,集成應用BIM的項目比率需達到90%[1]。近年來,全世界的建筑業都在加強建筑信息整合,國內大力要求公共工程采用BIM技術,BIM的應用已是時勢所趨。

BIM人才培養是影響BIM深度應用的主要因素,高校擁有較為完整的培育資源條件,是系統培養專業BIM人才的主力。學者越來越重視BIM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基于BIM技術的土建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在教學體系和課程體系的構建上提出許多改革實踐措施[2~4]。為實現教育培養目標,BIM人才的定位和培養模式的創新都亟待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本文在教育思想、培養內容、培養方式以及評價方式上進行分析和探討,提出相應改革措施,為培養BIM人才提供參考。

一、國內BIM技術應用現狀及人才需求

BIM技術已助力于工程建設的方方面面。2020年為打贏抗疫攻堅戰,中建三局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中采用全過程BIM技術輔助優化施工方案。兩座醫院均使用具備防火性能的環保材料的集裝箱式構造,采用工業化裝配式建筑建造技術,并結合智能化信息化系統。未來的雄安新區,也將用BIM管理平臺打造智慧城市。各單位大力推廣應用BIM以來,力圖打造自有的BIM團隊。中建、中鐵、中鐵建、北京城建等大型建筑公司,國家要求必須組建BIM項目部。許多企業及項目都采取不一而足的BIM人才激勵政策,比如2019年起,國網上海電力公司要求設計承包商的所有備案設計人員都需取得中國圖學學會和人社部組織的“中國BIM技能等級考試”一級證書,設計總監應取得二級證書。中鐵十二局、中建一局六公司和中鐵建工集團對于取得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的員工給予物質獎勵。2019年11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公告,指出未來五年我國企業對BIM技術人才的需求總量將達到130萬??梢夿IM技術人才需求正呈井噴式增長。

2015年,DodgeData&Analytics公司針對我國施工和設計企業運用BIM技術情況,進行網絡問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未能采用BIM的主要因素如下圖所示。

上頁圖中顯示,教育訓練不夠是各設計和施工單位中未能采用BIM的重要原因。BIM人才的缺失仍是我國面臨的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據統計仍有60%的企業不能正常開展BIM應用工作,這跟人才的匱乏有很大關系。

對建筑業目前面臨的BIM人才缺口問題,培養高質量土建類專業BIM人才迫在眉睫。目前,各高校發揮專業和人才等資源優勢,積極推動BIM專業建設。而現階段許多從業者對BIM的認識,仍局限地將其理解為一種軟件工具,這充分說明高校對人才培養的規模和模式遠不能適應行業發展的需求。

二、國內土建類專業BIM培養模式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F有BIM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包括:設置BIM課程,開設BIM專業或成立BIM學院,設置BIM工作室和研發中心,與企業或行業協會聯合舉辦BIM大賽等。

國內土建類專業BIM培養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明確

國內建筑業缺乏的BIM人才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技術人才,比如BIM建模工程師和不同專業的BIM整合者;二是管理人才,包括BIM技術經理及BIM項目總監。管理人才需制訂實施計劃,代表甲方與合作單位進行協調溝通,基于BIM 技術可站在企業信息化戰略高度實施項目管理,運用BIM系統對企業的組織形態、崗位職責、工作流程進行再造和優化。他們除了要求掌握BIM相關的專業知識外,還需具備管理的組織實施能力。

有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才能制定清晰的培養模式。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尚未能結合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針對BIM技術人才和BIM管理人才的培養目標,進行相關課程體系的構建,在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上保障不足。土木類專業教學評估中也并未將BIM課程設置納入評估指標體系當中。對BIM人才的培養無針對性系統研究,缺乏評估人才的分級專業檢定機制,導致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無法有效對接。

(二)理論與實踐聯系不緊密

部分高校授課僅僅強調理論體系的完整性,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課程較少甚至缺乏。有些高職院校由于自身辦學條件有限,缺少BIM教學資料,學校的軟硬件設備未能及時更新,BIM軟件不配套、不齊全,軟件間的數據互用性不滿足應用要求,無法實現BIM模型數據的傳遞,BIM技術僅在工程算量、性能分析、施工模擬上有零散的應用,難以發揮BIM面向建筑全生命期的多方協同作用,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三)“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仍有待加強

BIM“雙師型”教師隊伍中,教師既要具備理論教學的素質,也應具備實踐教學的能力,對專業實踐技能、信息技術應用等能力要求較高。

而目前大多數高校的BIM教師素質亟待提高。既具備BIM理念與實務,又可進行系統教學的師資少之又少。許多授課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缺乏對BIM相應軟件的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缺乏參與BIM相關實際建設項目的經歷,缺乏學習新技術后的再生能力;而業界兼任方式的師資教學能力有限。目前有不少高校進行雙師型教師專業技能培訓,開展“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建設,一定程度上緩解此問題,但今后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上仍需要加大投入。

(四)BIM與既有專業課程的植入和融合不足

要發揮BIM的功效,很大程度上需要開發規劃、建筑和結構機電設計、綠能分析、營建勞務與質量管理、施工規劃與接口檢討以及營運維護管理等專業的知識與經驗,而絕不只局限于軟件操作。目前國內高校BIM教育中存在結構性問題,缺乏跨專業溝通整合能力的培養,缺少多專業基礎知識的集成。

對BIM專業人才的培訓內容,目前多數以軟件操作技能的提升為主,甚至被當成3D繪圖技術置入既有的計算機繪圖課程當中,與現有工程專業的融合與整合明顯不足。一些高校土木類專業有關BIM的教學,只設置了一些選修課,或是穿插在一些教學內容里,教學不成體系。BIM工作室和研發中心的學生多數只跟著導師做研究,課程設置不系統、不全面。

(五)政策的支持不夠,校企聯合培養仍需規范

高校的BIM實驗室所需購買軟件的支出占了重頭,每種軟件價格高昂,高校自身的經濟能力有限。政府劃撥的經費遠遠不足實際的開支,教學所需軟硬件投資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BIM教學和開發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有足夠設備資金的名校教學資源難與其他院校進行資源共享。對比國外齊全成熟的BIM技術軟件,我國BIM軟件開發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政府在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

校企合作的機制不健全,在人才培養目標上缺少法律和政策的支持,聯合培養機制中對責、權、利的規定比較模糊,因此學校和企業間難以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三、土建類專業BIM培養模式創新的措施

高校作為人才輸出的重要基地,對人才培養模式應有足夠的前瞻性。合格的BIM人才應具有廣泛的土建專業背景以及對BIM技術的理解和協調。高校須承擔人才培養的重任,順應技術發展趨勢,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實現BIM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的完美對接。

(一)政府做好頂層設計,加大BIM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

政府需制定積極政策加強BIM應用的推廣,提升普及率。推動學術單位和企業相互交流,規劃完善相關課程,從頂層設計上保證BIM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宏觀上建立健全政策制度,完善財政補貼,從國家層面上監督學校和企業,設立專門的人才培養管理制度;微觀上發揮校企行三方力量,加強BIM教育培訓基地的建設,促進現代BIM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完善。

積極加強與國際技術團體的合作,開展全球營建信息整合,與先進國家BIM信息交流接軌。比如可申請加入Building Smart International(建筑智能社區)之類的開放性全球社區,共享國際開放數據標準和學習數字化工作方式。成立類似香港建筑信息仿真學會的組織,每年召集建筑行業座談會,邀請世界各地的BIM技術專家來演講。同時與建筑師學會、工程師學會保持緊密聯系并開展合作。

參考國外BIM教育訓練方式,提出人才認證制度規劃草案。調整修訂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智能建造等專業培養目標,將建筑信息化BIM應用能力作為學生的通用能力加以培養??蓪W生參與BIM工作室企業真實項目中的情況作為學分認定,將參加相關BIM大賽、考取BIM資格證書作為畢業條件。

(二)做好課程體系的建設,實現BIM技術在專業課程中的深度融合

要在學校培養直接與企業對接的BIM人才比較困難,大學應更重視對基礎觀念與能力的養成,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在既有學科中逐漸融入BIM概念,再引導到軟件操作。建立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專業課程中涵蓋BIM思維。如在綠色建筑、結構設計和項目管理等課程中均涉及BIM概念及工具。因此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始終接受BIM理念,最終運用到工作中。

專業課程共分成基礎(BIM與Revit)、進階(建筑、結構、機電)、管理(施工管理、成本管理、模型管理)三個等級。推動信息技術與建筑工程管理課程的深度融合,促進BIM技術在工程設計、施工、運維等環節的應用。修訂原有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BIM課程作為專業核心課程,通過BIM新課程植入、原有課程整合改造及畢業設計方案保證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增大“BIM概論”“BIM土建、機電模型的創建”“建筑信息技術應用及原理”“BIM技術應用——施工管理及運維管理”等核心課的學時,并在原有“建筑識圖”“房屋建筑學”“施工組織設計”等課程中增加BIM理念的學習。在土木專業中普及“綠色建筑”“BIM技術發展在結構設計中的應用”“裝配式木結構建筑設計與施工”和“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與工程實踐”等課程。

整合與BIM 技術相關的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知識,融入教學內容中,形成系統全面的知識體系,BIM與跨專業結合可作為碩博士研究方向,進而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BIM人才。

(三)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關系,在人才培養、項目對接、產業聯合、軟硬件資源合作開發方面建立深度合作??啥ㄆ陂_展會議,就云平臺使用、軟件二次開發、全產業鏈深層次合作、裝配式建筑技術研究、橫向課題研究及學生融入項目化實踐等內容進行交流。

成立BIM俱樂部,通過主題活動在學校營造學習和應用BIM的氛圍,從理念和工具層面進行推廣普及。成立BIM工作室和BIM基礎教學研發中心?;贐IM類企業項目和商業項目,完成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建立起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創新能力,注重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通過舉辦大量BIM競賽,以賽促學,促進不同院校、院校與企業之間的交流,促進高校BIM人才的培養。

(四)加強高校BIM師資隊伍的管理

加強BIM教研室建設,充分發揮教師主動性。BIM團隊有很強的學科交叉屬性,教師應該由不同專業學科背景的師資組建。比如建筑、結構、機電、市政、路橋、裝飾、工程造價和管理、計算機技術、軟件開發等??沙闪⒐芾韴F隊,以層級式管理為主,涉及的每門課程設置1—2名主講教師,并可聘請校外人員如設計院總工、項目經理等加入團隊作為課程顧問,介紹行業發展動態。為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層次和水平,BIM團隊應經常舉辦教學研討活動、開展教改項目教研會、組織教學改革成果展覽,分享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中的先進經驗,促進專業課程間的交流與互通。

為加強BIM師資隊伍建設,定期聘請BIM軟件供貨商、專業組織及學術機構到校對BIM教師進行短期封閉式的講座培訓。組織專業教師參加全國高等院校BIM暑期師資培訓班、全國建筑院校BIM師資工程項目實操培訓、創新大賽暑期師資培訓班等。針對建筑與裝飾計量、全過程造價業務應用、水電安裝計量、項目管理、BIM招投標管理等進行深入的學習。提升教師應用技能理論、虛擬仿真能力和信息化教學實戰能力,為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奠定基礎。

(五)完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

目前評價體系以考核學生知識和能力為主,未對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進行評價,對學生的社會能力和實踐能力量化程度不夠。

可借鑒新加坡對個人BIM能力認證的方式,個人層面分成BIM專業培訓師、BIM專業顧問、BIM專業經理人、BIM協調人,其資格認定包含BIM軟件操作能力(參與相關軟件課程認證)、認可的與建筑相關學位、工作經驗及參與BIM項目證明等,且為維持個人BIM認證資格,取得證照后每2年接受一次BSS檢測。

鼓勵學生參加全國BIM等級考試、ICM證書、全國BIM應用技能考試、全國BIM專業技術能力水平考試。還可構建新的考察機制和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緊密圍繞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采用筆試和參與實際BIM項目相結合的評價方式。評價標準可靈活調整,能證明學生個人能力和水平的各類技能競賽獲獎情況、學歷證書、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等,都可納入評價指標,評價主體可以引入除學校和企業外的第三方機構。

四、結語

BIM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科技的跨界整合,使建筑行業走上了科技之路。BIM技術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相應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為有效提高BIM人才的輸出質量,土建類人才培養模式必須以培養BIM建筑信息化能力為核心目標進行改革。為順應土木產業發展趨勢,與時俱進地調整培養模式,以職業勝任能力和職業生涯發展能力培養為引領,依托“雙師型”教師隊伍和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以目標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完善多元化的評價機制,是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基本方向。

參考文獻:

[1]?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的通知[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5-06-16.

[2]? 梁騰飛,程英鴿.BIM技術在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9,(6):143-144+154.

[3]? 車偉,崔玥.土木工程BIM教育“四位一體”全過程融合教學體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9,(4):126-133.

[4]? 孫巍巍,周廣榮,范進.基于BIM技術的土木工程專業課程協同教學改革研究——南京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8,(35):138-139.

猜你喜歡
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