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音樂識譜教學初探

2021-02-22 00:07余麗敏
學生之友 2021年10期
關鍵詞:識譜教學方法探究小學音樂

余麗敏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技術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化,人們的工作、生活中都能看到信息技術的身影,教育方面也不例外。信息技術的運用給小學音樂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利用多媒體技術和各類專業化的軟件進行識譜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樂譜知識的興趣,還能夠加強學生的樂感和審美能力,幫助學生成為高素質人才。本文主要對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音樂識譜教學的實施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方法探究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音樂開始受到重視。其中帶領學生學習識別樂譜是小學音樂課堂上的重要教學任務。學習樂譜是學習音樂知識的第一步,也是培養學生樂感和音樂素養的基礎。樂譜是學生和音樂之間連接的橋梁,可以實現學生和音樂的交流,學習識別樂譜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幫助學生深入了解音樂,感受到音樂中所蘊含的真善美的力量。以往的教育很少重視音樂課的學習,更不要談系統的帶領學生從學習樂譜開始了解音樂知識。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種高端便捷的信息技術被應用在音樂課堂上,幫助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以達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的教學目的。

一、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音樂識譜教學中的意義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帶來了創新和改進的機會。以往的音樂課多采用教師領唱學生跟唱、重復讀記背樂譜中的符號含義這種略顯死板的教學方式,時間久了學生可能會感覺到枯燥無聊,尤其是小學生正處在活潑愛動閑不住的年齡,在課堂上容易出現分心、注意力無法集中、說閑話的現象。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授課,在學習樂譜時一邊學一邊利用多媒體進行講解,還可以利用專業的APP指導學生自己創造歌曲,在創造過程中鞏固對樂譜的認知。教師一定要明白,識譜教學不是簡單的將樂譜上的符號告訴學生,而是要利用教學和實踐,讓學生體會不同的符號排列順序所傳達出的不同的感情。利用樂譜中的符號,引導學生從感受樂譜中流轉的美到嘗試自己去創造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會提升。教師要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融入進識譜教學中,改善枯燥無趣的課堂氛圍,利用有趣的多媒體設備讓學生有學習樂譜的興趣和動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這種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大有裨益。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識譜教學中的應用

2.1善用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識譜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大多數學校的教室內都已經安裝了多媒體設備,以方便教師進行授課教學。教師在進行識譜教學時要善于利用多媒體設備,樂譜相對于小學生來講是比較難理解的知識板塊,樂譜中的音符和常用的音樂記號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難以快速理解掌握,就算是死記硬背記住了在應用時也很容易混淆用錯地方。因此教師可以將教室中的多媒體設備利用起來,通過放映圖片、視頻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樂譜中的符號含義,結合視頻講解音符所代表的音調高低,方便學生區分記憶,也能夠改變傳統跟唱教學模式下低迷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對樂譜學習的興趣。音樂的學習總是離不開欣賞樂曲,因此教師還可以在利用多媒體放映音樂的同時給學生展示樂譜,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的看見音樂唱到舒緩部分的時候所對應的音符是什么樣的,唱到激昂的時候音符又有什么不同,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進行比較記憶,在比較中獨立思考總結規律,理解樂譜中的符號含義。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音樂一年級下冊《小雨沙沙沙》一課時,首先放映一段春天下雨的視頻給學生看,讓學生總結下大雨和下小雨的區別。學生都能回答出來大雨的聲音是嘈雜的是噼里啪啦的,而小雨是輕柔的是細細的沙沙聲,由此引出對《小雨沙沙沙》這一樂曲的學習。先給學生放一邊音樂,讓學生體會一下音樂中飽含的情感。向學生提問:“這首歌是歡快的呢還是沉重的呢?”,學生都能夠回答出《小雨沙沙沙》是一首歡快活潑的歌曲。緊接著帶著學生學唱這首歌,在學唱過程中講解樂譜,讓學生在邊聽邊唱的過程中理解記憶樂譜中的符號含義。要想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看懂簡譜中各個符號的含義和所代表的節奏,可以利用沙錘來找樂曲中的節奏。樂曲中的節奏快,沙錘的搖晃就快,樂曲變得緩和,沙錘就只需要輕輕的晃動。如果沒有樂器,也可以用拍手替代,總之要帶領學生進行練習,在練習中對應著學習樂譜知識。

2.2鼓勵學生自主創作,在創作中鞏固對樂譜的認知

單純的學習是無法讓學生深入理解樂譜知識的,樂譜的學習應當是一個慢慢遞進的過程,從基礎認知到熟練應用不是只要求學生背誦記憶就能完成的任務。為了鞏固課堂學習的內容,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從一開始的單純跟唱樂曲發展到利用課上知識對原樂曲進行二次創作,或者是結合一些專業的軟件自由發揮創作出一段新的作品,并選擇優秀作品進行展示。創作是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最好方法,同時在創作過程中學生也能夠發現平時學習時沒有掌握的地方,能夠及時查漏補缺,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自主創新能力。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音樂五年級上冊《歡樂的鼓聲》一課時,為了在正式上課時學生可以快速進入學習氛圍,教師可以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在課前查詢關于木鼓的知識。教師先帶著學唱旋律,然后安排學生分組練習。在熟練掌握樂曲后,教師可以適當講解一些木鼓的基礎演奏方法。安排學生按小組進行分工合作,利用木鼓即興創造出一首新的樂曲。全班投票選出最好的一首樂曲,再結合其他組的優秀之處,由教師在一旁指導,利用音樂軟件加入更多樂器,調整節奏,豐富音樂層次,讓曲子更加完整。最后可以將這首結合了全班人想法的樂曲定為班歌,不僅讓班級更具凝聚力,還能讓學生產生自豪感,從而愛上音樂這門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創作能力和溝通能力也能得到鍛煉,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結束語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和普及的時代背景下,教師應當順應發展潮流,及時改變學習音樂沒用的傳統心態,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將信息技術融合進小學音樂課堂,在識譜教學中以信息技術為輔助,善用多媒體設備和網絡資源,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調動學生學習樂譜的積極性,將課堂主體部分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創作中學習進步,提高其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婭瓊.小學音樂課堂中的識譜教學思考[J].戲劇之家,2021(32):129-130.

[2]樂穎.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教學研討[J].讀天下,2016(16):12-13.

猜你喜歡
識譜教學方法探究小學音樂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識譜教學研究
淺談兩種國外教學法在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的適當運用
小學音樂識譜教學的重要性
營造小學數學教學環境探究
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職美術創新教學實施的方法探究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淺談成本會計中費用分配方法研究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