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恩格斯論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

2021-02-28 00:50任帥軍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2期
關鍵詞:工人階級資產階級恩格斯

任帥軍 肖 巍

(復旦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433)

一、 在爭論中還原馬克思恩格斯對工人階級、無產階級的論述

目前國內外在解讀馬克思恩格斯對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影響時,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混同使用工人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概念,遮蔽了馬克思恩格斯在具體語境中使用這兩個概念的不同意義;二是沒有意識到相對于同時代思想家,馬克思恩格斯提出從工人階級上升到無產階級的革命性意義;三是針對資本主義新變化出現了工人階級蛻化論、無產階級衰退說,沒有看到馬克思恩格斯探索無產階級革命具體道路的開放性。只有在還原中準確把握馬克思恩格斯對工人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相關論述,才能在“回到馬克思”中回答上述爭議。

1. 甄別關于工人階級、無產階級的若干爭論

“混同說”之所以把工人階級等同于無產階級,是因為混淆了階級劃分與階級立場。C.白蒂爾海姆區分了社會階級及其階級立場(1)C.白蒂爾海姆:《無產階級專政社會各階級和無產階級意識形態》,《每月評論》1971年11月。,從而看到處于相同社會階級卻具有不同階級立場的情況。相對于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階級而言,工人階級和無產階級都被歸入被統治階級??墒?,前者卻不一定具有后者解放自己乃至全人類的階級立場。K.普朗迪和R.M.布萊克伯恩就在同一企業調研中發現,對待工會行動,藍領工人支持社會團結的左翼階級立場,而白領工人則采取反對政治斗爭的保守階級立場。(2)K.普朗迪、R.M.布萊克伯恩等:《概念與尺度團結的范例》,《社會學雜志》1974年第8期。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紀上半葉考察工人狀況時就揭示了這一問題。舊工人階級在工場手工業時期就存在,他們靠紡紗織布耕地為生,“但是,他們至少不是無產者”(3)②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89、390頁。;而資本主義現代大工業發展中出現的新工人階級社會地位卻要低一等,因為他們已經淪為機器的一部分?!暗?,正因為如此,工業革命也就促使他們去思考,促使他們去爭取人應有的地位?!雹?/p>

馬克思恩格斯已經在新工人階級身上看到了其上升為無產階級的歷史必然性。這使他們超越了同時代思想家對工人運動的影響。作為曾經的青年黑格爾派密友,盧格與馬克思在批判黑格爾法哲學方面志同道合(4)姚遠:《盧格與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兩種書寫》,《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11月21日。,但是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改變了盧格的共產主義立場,使兩人從此分道揚鑣。蒲魯東是當時法國工人運動的一面旗幟,他對巴黎公社成立的影響要大于馬克思恩格斯。然而,巴黎公社作為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嘗試曇花一現,成為“蒲魯東社會主義學派的墳墓”。(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34頁。蒲魯東看不到,在沒有徹底消滅階級對立的情況下,無產階級不可能實行專政;并且馬克思恩格斯所設想的無產階級專政不是一種“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6)中央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巴黎公社》,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362頁。的國家形式,而是通過無產階級消滅國家來實現解放。

資本主義社會雖然制造了新工人階級,卻不會必然制造出無產階級。無產階級并不是資本主義的工業邏輯制造出來的,而是反映了以私有財產關系為中介的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進行政治統治的權力關系;工人階級只反映了資本家支配工人勞動的權力關系。在工人階級身上或許沒有自覺的政治呼聲,但是在無產階級身上卻存在自覺的革命行動。

然而無產階級革命并沒有首先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取得勝利,無產階級也沒有隨著這些國家的發展而壯大起來,西方社會(7)A.埃馬奴爾認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沒有工人階級,只有“工人貴族”。他看到由于國際勞動分工所造成的特權現象,但沒有看到這一分工并未在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建立起利益一致的關系;F.鮑恩和M.A.布爾涅認為技術發展改變了無產階級的革命立場。這是因為技術進步導致無產階級職業地位的下降,卻沒有改變整個社會的體制機制和意識形態;在馬爾庫塞看來,消費社會通過控制工人階級的需求,使無產階級陷入“革命革不起來的反常時期”。這是因為馬爾庫塞沒有從無產階級這個高度來看待革命事業,導致他過分低估了工人階級的反抗能力。參見H.韋伯爾:《工業社會中無產階級的革命性在衰退嗎?——評A.埃馬奴爾、F.鮑恩、M.A.布爾涅、H.馬爾庫塞的“工人階級蛻化論”》,《哲學譯叢》1979年第4期。就出現了工人階級被同化和無產階級革命性衰退等聲音。這些觀點雖然看到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客觀形勢對工人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現實影響,卻沒有看到這種影響到底具有何種意義還要取決于革命者自身。無產階級是在整個資本主義體系既有框架內確證自身被統治地位的,這就決定了它必然會具有的歷史使命。

2. 馬克思恩格斯的歷史洞見

馬克思恩格斯分別在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的歷史條件、上升途徑和現實指導三個層面作了開拓性探索。第一,馬克思恩格斯立足工業資本主義的歷史背景考察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第二,工人階級在成為無產階級之前會先淪為無產者,之后又存在一個極其艱難的轉變過程。在工人階級上升之后,其歷史使命是通過無產階級革命把握整個現代社會的歷史發展進程。第三,馬克思恩格斯把無產階級理論運用到對工人運動的現實指導當中。面對19世紀末英國工人階級斗爭陷入低潮的情況,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這是因為工人還沒有真正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而受資產階級控制所導致的。工人沒有被具有鮮明階級立場的無產階級政黨組織起來,“工人運動就不可能是政治性的”(8)關勛夏:《試析十九世紀末期英國工人運動衰落的原因》,《史學月刊》1992年第6期。,也不可能具有解放自己進而解放全人類的世界歷史意義。恩格斯在1881年反思這段歷史時就指出:“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對組織成一個整體的不列顛工人階級進行哪怕是一天的抵抗?!?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286頁。

從馬克思恩格斯終其一生投入到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來看,他們并沒有對工人階級喪失信心,而是努力打通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的諸多環節。因此,考察工人階級如何上升為無產階級的問題必須回到馬克思恩格斯及其所處時代的歷史語境當中尋找答案。

二、 馬克思恩格斯立足工業資本主義考察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的條件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早在14~15世紀的地中海沿岸就萌芽了。從16世紀開始,西歐各國陸續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掃清資本主義現代大工業發展的路障?,F代大工業存在的條件也是工人存在的條件。恩格斯直接從工人的實際生活觀察中探究工人生活貧困的原因,形成了《英國狀況·十八世紀》、《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等理論思考。受恩格斯的影響,馬克思通過介入政治經濟學對工人的社會狀況進行了初步的理論分析,集中體現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神圣家族》等早期著作當中。馬克思恩格斯立足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時代背景,探尋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的可能條件與關鍵要素。

1. 時代的鋪墊與歷史的抉擇

恩格斯通過現實的考察指出,現代工人生活在以“蒸汽力和機器”(10)②③④⑤⑥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6、368、93、368、370、157頁。推動生產力大發展的生產關系當中。英國作為當時典型的資本主義工業國,既通過“蒸汽力和機器”成全了英國資本家,又催生出了大量生活貧困的工人。這些工人為了生計不得不出賣勞動力。這種工業發展模式造就了這樣一種制度:“這個制度使文明社會越來越分裂,一方面是一小撮路特希爾德們和萬德比爾特們,他們是全部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的所有者,另一方面是廣大的雇傭工人,他們除了自己的勞動力之外一無所有?!雹趯Α吧a資料和消費資料的所有”使資本家作為一個階級享有對作為對立面階級即工人的勞動進行支配的權力?,F代工人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被壓迫階級,就誕生于機器大工業在分工上對人與人之間勞動關系的改寫當中。這就是工業資本主義興起的時代背景。

工人在機器大工業所帶來的自由競爭社會中被推向了萬丈深淵。一方面,在激烈的競爭中,資本主義生產必須擴張,否則就無法消化資本過剩和失業工人過剩所帶來的經濟危機;另一方面,資本過剩建立在無償占有工人在勞動中創造剩余價值的基礎之上,這直接導致了工人的貧困生活,而失業工人過剩則是一無所有的工人在市場上出賣勞動力時自由競爭的惡果。這就決定了工人不能簡單地爭取更多的權益,要想徹底改變悲慘命運就要全面推翻這種資本主義生產框架本身,這是工人所面臨的歷史任務。這樣就能理解,為什么恩格斯說“現代英國工人階級的貧困和窮苦卻具有全國性意義,甚至具有世界歷史意義”。③工人的歷史使命是被工業資本主義邏輯劃定的,也是消滅生活貧困不得不面對的歷史選擇。

青年恩格斯對英國工人運動的實際考察不僅從實證分析上對青年馬克思產生深刻影響,而且促使他與沉浸在思辨唯心主義當中不能自拔的青年黑格爾派主將布·鮑威爾等人展開論戰。青年馬克思恩格斯放棄了對純粹思辨理論的探討,轉而關注現實生活中實際的物質利益問題。這種轉向又使得他們與工人運動相結合,在參加工人的集會中深入了解工人的真實處境。他們很快就意識到,科學技術發展和工人斗爭都未能有效改善工人階級的惡劣處境,工人階級斗爭的目的只能用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框架所造成的對立狀況來解釋,“應當到資本主義制度本身中去尋找”。④作為工廠主的資本家在這種制度安排下“不但自己不感到有任何解放的需要,而且還全力反對工人階級的自我解放,工人階級就應當單獨地準備和實現社會變革”。⑤這就是青年馬克思恩格斯與工人運動結合的原因,其目的是使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把工人的自我解放運動提升到階級革命的高度。

2. 上升的可能條件與關鍵因素

異化勞動創造了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的可能性。面對資本主義大工業在早期發展中所造成的工人極端貧困的處境,馬克思從異化勞動視角剖析了工人對勞動的依附及其造成的異化現象。在資本主義大工業之前也有貧困問題,但工業革命卻使工人的貧困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并且導致貧富懸殊的兩級分化。在馬克思看來,工人貧困是與異化勞動相互纏繞在一起的。工人在勞動中與勞動產品的分離直接導致異化勞動的產生,“工人在勞動中耗費的力量越多,他親手創造出來反對自身的、異己的對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強大,他自身、他的內部世界就越貧乏,歸他所有的東西就越少”。⑥工人非但不能享有勞動產品,為了生存還要用微薄工資購買所生產出來的勞動產品,忍受二次剝削。這就為工人反抗現行經濟運行及其制度框架制造了一種可能性。

然而,異化勞動非但不會使工人團結在一起,還會激化工人陣營的分裂,加劇工人之間的相互競爭。因為工人要想得到工作,不僅會在異化勞動中服從有組織的剝削,還會利用各種競爭優勢(11)這種情況最典型的是:在同工同酬上,女工和童工會利用身體弱勢條件主動要求降低勞動報酬,達到排斥男工和其他女工、童工的目的。這種以低成本來增加自己競爭優勢的做法,不僅會在勞動中損傷身體,還往往會達到反人道主義的殘酷地步。參見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對這一現象的實證描述和分析?!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31~432頁。排斥其他工人,否則他就沒有工作,活不下去了。

雖然在矛盾激化的時候工人也會反抗,這種反抗也會成為資本主義危機產生的重要原因,但是危機也不會使工人自動上升為無產階級。因為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產物。資本主義一定會在其自身之內采取各種措施,化解、緩和、消滅危機的爆發。受到一系列改良措施的影響,資本主義非但沒有滅亡,資本主義社會還在各個領域通過改善工人條件,竭力同化工人階級。這就是滋生工人階級“終結論”或“消亡說”的重要背景。這種雜音之所以不正確,是因為它只局限于資本主義發展的現象,而忽視了工人自身的革命主動性,甚至有意否定工人斗爭的革命意志和決心。馬克思恩格斯不僅看到,危機會在客觀上迫使工人階級超越對立狀態,朝著具有普遍革命意識的無產階級過渡,而且認為工人階級要想上升為無產階級,必須是由工人自己來發動的!

《共產黨宣言》就特別強調了教育因素使“工人徹底超越了相互競爭的狀態,達到無產階級革命所要求的普遍性”。(12)張雙利:《論〈共產黨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探索與爭鳴》2018年第5期。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教育因素,一方面來自于資產階級本身。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的斗爭同時也促進了無產階級的發展。工人在參與資產階級領導的政治運動中,不僅援助了資產階級,而且在資產階級政治革命中爭取自身權益,從而借助于資產階級向無產階級轉化。也就是說,“資產階級自己就把自己的教育因素即反對自身的武器給予了無產階級”。(13)④⑤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1頁。教育因素的第二個方面來自于對資本邏輯辯護的超越?!肮I的進步把統治階級的整批成員拋到無產階級隊伍里去,或者至少也使他們的生活條件受到威脅。他們也給無產階級帶來了大量的教育因素”。④工人被工業資本組織起來,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淪為工業資本自我增值的犧牲品。但是,國民經濟學家們卻為資本的這種邏輯進行正當性辯護,完全忽視了工人物質生活條件的貧困。而工人的受教育恰恰需要從對這種物質生活條件的認識中獲得。第三個方面就是以馬克思恩格斯為代表的無產階級知識分子對生活貧困工人的思想教育。他們出生在資本主義大工業時代,卻看到了資本主義自我否定的發展邏輯,進而轉向能夠掌握未來的階級?!罢襁^去貴族中有一部分人轉到資產階級方面一樣,現在資產階級中也有一部分人,特別是已經提高到能從理論上認識整個歷史運動的一部分資產階級思想家,轉到無產階級方面來了?!雹葸@部分人把自己的思想與時代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在指導工人運動中成為工人階級上升到無產階級最為重要的思想環節和教育因素。

三、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的途徑

馬克思恩格斯已經從工業資本主義興起的時代背景中敏銳洞察到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的必然趨勢。那么,他們又是如何揭示出這一上升的歷史過程?只有對其中的上升環節有所把握,才能提煉出無產階級堅定的階級立場,呈現無產階級通過解放自身實現全人類解放的普遍性高度。

1. 自然人、工人、無產者、無產階級

伴隨著前資本主義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的是自然人向工人的身份轉變。工人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框架下淪為無產者,成為過渡到無產階級的中間環節,最終無產階級在革命中以“自己的面目”建構新世界。這一系列轉變反映了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具體歷史發展進程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變化,內在地揭示了資本主義自我否定的客觀發展規律。

第一,自然人成為工人,必然要經歷商品化階段。自由競爭的商業社會使自然人自由地出賣勞動力,成全了人與人之間自由買賣的關系,使自然人通過出賣勞動力順利地成為工人。其結果是資本主義社會使自然人商品化,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通過商品的中介形式來實現的。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從分工角度(14)劉紹唐、李雅君:《試論亞當·斯密的社會商品經濟理論》,《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1期。理解這一社會關系的實質。黑格爾則認為商品使人擺脫了傳統的血緣、宗法和等級關系,可以使人在商品面前建立起獨立人格??伤麉s沒有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平等只具有抽象意義,其實質是商品拜物教(15)夏林:《黑格爾的主-奴辯證法與商品拜物教的呈現》,《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的統治。這些理論家只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商品化世界中的形式,而沒有像馬克思恩格斯那樣看到商品形式背后的實質內容是工人被赤裸裸地剝削和壓榨,是被商品自由買賣所掩蓋的資本家支配工人勞動的經濟關系?!肮と藢趧拥年P系,生產出資本家——或者不管人們給勞動的主宰起個什么別的名字——對這個勞動的關系?!?16)④⑤⑧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6、262、390、261頁。

第二,工人淪為無產者。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勞動造成了人的普遍異化,在現實生活中又通過極端的貧富分化表現出來。貧富分化的直接表達形式是工人在絕對貧困中淪為無產者,而資本主義體系就是依靠支配和排斥絕大多數無產者才得以運轉的。這就導致無產者的反抗。無產者的身份之所以會徹底激活資本主義體系中被壓迫、被剝削的社會反抗力量,是因為無產者“直接被無法再回避的、無法再掩飾的、絕對不可抗拒的貧困”④逼向了死地。馬克思不僅指出了無產者的來源,還對無產者進行了甄別。工場手工業時期的舊工人階級不是無產者。他們主要是紡織工人,通過家庭紡紗和自主耕種過著愜意的生活。而之后的新工人只能通過出賣勞動力成為機器運轉的一個組成部分,完全靠工資生活?!八麄兇_實也不算是人,而只是一部替一直主宰著歷史的少數貴族做工的機器?!雹荼粍儕Z了作為人的最后一點殘余,促使這些轉化為無產者的工人思考爭取他們作為人應有的地位,這就掀起了工人的斗爭。

第三,工人的三重斗爭。工人被異化為機器,必然會產生對機器的憎恨,所以工人首先會發起反抗生產工具的斗爭。工人很快就意識到對機器的破壞并不能改變自身的處境。因為在資本主義的工商業社會之下所展開的是資本家對工人勞動的支配,是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權利關系,而不是資產階級理論家所向往的那種自由而平等的抽象關系。工人要想改變不對等的勞動地位,改善惡劣的勞動條件,就要展開爭取權利的斗爭。所以,工人的第二重斗爭就是在勞動中意識到實際權利之間的失衡之后所展開的爭取權利的斗爭。最后就是已經上升為無產階級的工人反抗整個資本主義體系的斗爭。隨著工人對資本主義勞動分工體系貢獻的不斷增加,必然會帶來對資本主義私有制所決定的整個資本主義體系的斗爭,也就是對資本主義框架本身的全面改寫。這是工人斗爭的最終走向。

第四,在階級劃分上討論工人斗爭有別于具有明確階級立場的無產階級革命。英國學者萊什發展了馬克思從生產勞動出發提出的階級斗爭理論。他認為在資本主義生產勞動中,工人與無產階級雖然都是“具有相同階級劃分的階級,其階級立場并不一樣”。(17)S.M.萊什:《生產勞動、階級劃分與階級立場》,《哲學譯叢》1979年第4期。兩者都屬于被壓迫、被剝削的社會底層階級,但是很顯然,工人卻不具備在無產階級消滅私有財產的同時消滅自己的鮮明革命立場。因為工業無產階級即工人階級(18)無產階級除了包括工業無產階級,還包括依靠土地也不能養活自己的農業無產階級,以及從資產階級中分化出來而具有無產階級立場的中間階級,這個中間階級是無產階級在革命中需要爭取的社會力量。的對立面是購買勞動力的資本家階級,其對立范圍只存在于買賣關系當中;而無產階級的對立面是支配私有財產(財富)的資產階級(有產階級),其對立范圍卻存在于整個資本主義私有制當中。這就決定了,“無產階級執行著雇傭勞動由于為別人生產財富、為自己生產貧困而給自己做出的判決,同樣,它也執行著私有財產由于產生無產階級而給自己做出的判決”。⑧無產階級不僅受到雇傭勞動的支配,更受到私有財產的支配。這種雙重支配決定了無產階級不是像工人那樣在斗爭中反抗個別資本家,而是旨在消滅整個資本主義私有制。這是它鮮明的階級立場。

2. 上升的三個環節和三個改變

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不僅僅是身份的轉變,以及階級立場的明確,還存在著極為復雜的上升環節。馬克思恩格斯正是基于對這些環節的把握,才能在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當中有效指導工人運動,促使工人階級向能夠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無產階級轉型。

第一,斗爭環節。資本家絕不會自愿取消對工人的勞動剝削,資產階級也同樣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工人所具有的無產階級立場是在階級斗爭中逐步獲得的。這里面所展開的斗爭不是資產階級革命中先行社會革命(工業革命)再行推翻封建專制的政治革命的歷史過程,而是先行推翻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的政治革命再行變革社會關系的社會革命。這是因為,在資本主義現代大工業剛興起之時,國家還只是為了社會而存在的上層建筑??墒窃诖酥?,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的關系就發生了轉變。市民社會無法解決人的異化問題和貧困現象,導致自身無法維系,政治國家就開始對市民社會進行統攝和引領。這樣的歷史境遇使得無產階級必須先通過暴力革命消滅資產階級國家機器,才能進一步對社會關系進行改寫。

第二,思想環節。工人在斗爭中需要教育介入才能避免分裂和對立。教育是為了培養工人的無產階級意識,使其在斗爭中具有無產階級的主體意識和階級立場。這是無產階級能夠聯合起來的前提。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之上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絕不會把工人當作社會的主體和國家的主人,造成工人主體意識的缺失(19)筆者曾專門從意識形態視域探討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缺失主體意識,企圖用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否定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歷史發展中所具有的主體地位。參見任帥軍:《〈神圣家族〉意識形態探究》,《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期。。通過來自資產階級社會三個方面的教育,尤其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對思辨唯心主義展開批判時,對體現無產階級思想和利益的意識形態(即無產階級革命思想)的確證,使他們的思想成為工人上升為無產階級的理論武器。工人一旦被“批判的武器”所掌握,就會讓“思想的閃電”“徹底擊中這塊樸素的人民園地”(2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頁。,從而使工人具有無產階級的主體意識和階級立場,進而自覺地實現“武器的批判”所具有的改變世界的現實力量。

第三,組織環節。由被機器主導的組織性與無產階級的組織性具有不同的社會意涵。工人是被捆綁在機器上的奴隸,其所獲得的組織性來自于機器。工人原本就是處于分離和競爭的狀態,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盤散沙,是被機器組織起來的勞動力。無產階級的高度組織性不可能在工人這里直接存在。馬克思恩格斯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直接目的就是把工人組織起來,使工人斗爭上升到無產階級革命的高度。工人在此之前雖然被資產階級組織起來反對封建專制統治,卻并未因為被組織起來而改變了被統治的命運。當工人要在資本主義框架下徹底改變自身的既定命運而有意識地自我組織起來的時候,就使這種組織性提升到了無產階級革命的高度。馬克思恩格斯在1847年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就是為了使工人上升為能夠擔當歷史轉型任務的無產階級。

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給整個資本主義體系帶來了三個方面的革命性改變。

首先是由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引發的革命。工人上升為具有主體意識和階級立場的無產階級,就會引發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對抗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革命。這場革命既體現為馬克思恩格斯與國民經濟學以及各種唯心主義歷史觀的斗爭,又體現在他們對歷史唯物主義的創建和科學化論證上。正是意識形態斗爭既反映又推動著時代的變遷,馬克思才說,“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式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2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0頁。

其次是由無產階級的貧困生活引發的革命。工人在勞動分工體系中創造的財富是社會性的財富,但是這些社會性財富卻無法返回和成全社會,造成了工人的貧困。工人只有轉變成與財富對立的無產階級,才能在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的革命中消滅以雇傭勞動方式對自己的出賣,消滅作為私有財產對立面的無產者的自己。無產階級在消滅私有制后不會成為新的統治階級,因為“無產階級在獲得勝利時,無論如何決不會因此成為社會的絕對方面,因為它只有消滅自己本身和自己的對立面才能獲得勝利”(22)②③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1、262、262頁。。

最后是由無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變革引發的革命。這是無產階級革命中最根本的內容。工人只是工業技術(機器)與私有財產(資本)合謀下的社會犧牲品。只有當工人上升為無產階級的時候,他才能在這一犧牲中明白自己的悲慘命運,明確自己改寫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使命。所以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不消滅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決定的社會生活條件就無法解放自己?!叭绻麩o產階級不消滅它本身的生活條件,它就不能解放自己。如果它不消滅集中表現在它本身處境中的現代社會的一切非人性的生活條件,它就不能消滅它本身的生活條件?!雹谫Y本主義生產方式使無產階級革命日趨成熟,因此馬克思指出“無產階級的目標和它的歷史使命已經在它自己的生活狀況和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的整個組織中明顯地、無可更改地預示出來了”。③

四、 馬克思恩格斯在無產階級身上看到了未來

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無產階級既是代表未來的力量,又是通向未來的力量。(23)筆者曾從未來視角對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進行探析,參見任帥軍:《重提無產階級的未來性》,《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年12月31月。無產階級革命不僅是對資本主義自我否定式發展的深刻把握,更以超越資本主義整體框架的方式把握著未來。只有著眼于未來考察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才能明白馬克思恩格斯在概念的高度把握無產階級所具有的時代超越性和思想開放性。

1. “兩條線索”奏響的“變奏曲”

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兩條線索”即工人階級和無產階級、“一個主題”即實現人的解放,考察資本主義發展初期展現的勞動支配關系,以及在發展中暴露的不可調和的內在矛盾。他們在探究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背后的物質動因時,揭示了資本主義自我否定式發展的歷史規律。

在第一條線索中,工人階級的斗爭始終是在資本限定工人的語境下展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用雇傭勞動這種形式建立了資本家與工人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在這種生產勞動中所展開的人對人的權力關系的實質是,資本家作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無償占有工人的勞動產品。所以,工人階級斗爭的核心始終圍繞著生產勞動展開。在第二條線索中,無產階級革命是在無產階級限定資本邏輯的語境中展開的。此時的無產階級已經意識到,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統治是被資產階級政治革命所終結了的統治,是被人與人之間在法律和政治上的平等關系所中介了的支配。而這種所謂的“平等”只不過是商品經濟在政治領域的表達,是資本邏輯在政治領域的延伸。因此,無產階級很清楚自己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在政治領域當中反抗它的經濟統治關系,改變內在于資本主義私有制當中的政治權力關系,進而改變整個資本主義私有制框架。這就清晰地揭示了工人階級上升到無產階級的目的是實現從資本限定工人到無產階級限定資本邏輯的轉變。

不管是工人階級的斗爭,還是無產階級革命,都旨在打碎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經濟統治。只不過兩者在消滅支配其存在的對立面上有不同形式的差異,但其本質都是要消滅以“物”(資本)的形式所展開的人對人的支配和統治,最終實現人的解放。所以,工人階級斗爭與無產階級革命共同敲響了資本主義自我否定式發展的“變奏曲”。

當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之后,工人階級斗爭就成為無產階級革命的當然組成部分。然而,工人階級可以在其主導的斗爭范圍內取得一定程度的勝利,無產階級革命卻并不一定會順利獲勝。馬克思恩格斯雖然堅信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終將實現全人類的解放,但是他們也沒有明確說過無產階級革命就馬上會取得勝利。這是因為,無產階級革命獲勝的物質條件是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達;主體條件是工人上升為無產階級;路徑條件是先行推翻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的政治革命,再行以國家為主導對社會關系變革的社會革命。然而在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那個年代,資本主義自我否定式發展的邏輯雖然以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形式呈現出來,但是資本主義在應對危機的同時不斷進行自我調整,不僅有效緩和了階級矛盾,還朝著壟斷資本主義方向發展。無產階級革命倒是首先在雖然不具備物質條件,卻積累起了足夠矛盾的俄國爆發,使社會主義從革命理論變成了國家類型。馬克思在19世紀80年代就提出“不通過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2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75頁。理論預見到了這個問題,使他對如何理解無產階級革命呈現出不拘泥于固定模式的歷史開放性。

馬克思強調在不同歷史條件下探索無產階級革命的具體道路,對誕生于舊中國的中國共產黨通過民族解放運動實現社會主義產生了深刻影響。在還沒有取得民族獨立的舊中國,無產階級的力量已經開始壯大。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就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無產階級相結合的歷史性產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先后在這片承受過深重災難的土地上完成,使新中國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氣。然而,“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25)《中國共產黨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頁。中國共產黨并沒有像資產階級執政黨那樣成為新的統治階級,而是將反帝反封建的最低綱領與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綱領相統一,不僅實現了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以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使命的政治革命,而且在實現無產階級革命與中華民族解放的內在一致中,通過制定“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深化推進社會革命,使社會主義在新的制度文明類型中熠熠生輝。這是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全新超越。

2. 無產階級及其時代超越性

馬克思恩格斯是著眼未來考察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因此就看到了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產階級的歷史必然性和時代超越性。他們看到了工人階級的斗爭是看到了當下,看到了無產階級革命是看到了未來。因為無產階級既屬于馬克思恩格斯身處其中的那個時代,又超越了工業資本主義正在興盛的歷史階段。無產階級不僅作為資本主義社會日益壯大的階級力量,代表著未來社會的全新發展方向;而且自身在概念上就具有一種超越資本主義的邏輯力量,相信通過自己的解放可以實現一切被壓迫者的解放,最終實現全人類的解放。所以,馬克思恩格斯在無產階級身上看到了未來。

無產階級代表著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馬克思恩格斯在無產階級身上寄予了對資本主義歷史局限性的超越。

第一,無產階級斷定的是資本主義走向自我否定式發展的邏輯本身。工人階級的斗爭還是在資本主義整體框架中進行的,而無產階級革命則超出了這個框架本身,對它的未來發展做出了一種否定式的判斷。在資本主義社會,“斗爭現在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被剝削被壓迫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斗爭,就不再能使自己從剝削它壓迫它的階級(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2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頁。,這就決定了無產階級必須通過實現政治解放的階級斗爭形式來實現自身的解放。另外,當生產過剩和工人貧困之間的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經濟危機,導致日趨尖銳的社會矛盾以政治斗爭的形式表現出來。于是,資產階級不得不借助國家機器有目的、有組織地緩和階級沖突,使得“赤裸的壓迫”被“虛飾的剝削”(27)徐偉軒、吳海江:《恩格斯晚年對資本主義變化的認識及其時代意義》,《馬克思主義研究》2020年第4期。所取代。資本主義的國家干預加強了對無產階級的社會控制,使資本主義的自我否定式發展更加隱蔽。這就更加需要無產階級以革命的自覺性完成自身的歷史使命。

第二,無產階級給出了自己對未來命運和現代世界發展趨勢的根本判斷。資產階級越是采取隱蔽的剝削手段,就越是暴露出它自身否定式發展的必然邏輯,否則早就“采用作為它早期階段的特征的那些小的哄騙和欺詐手段”(2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6頁。了。由此可知,面對資產階級同化無產階級的陰謀,無產階級從來就沒有在革命中妥協過。無產階級通過革命所要實現的絕不僅僅是工人階級對自身權益的正當訴求,而是對資本主義整體框架的歷史性改寫。因此,無產階級絕不會從對抗走向合作,而是要在革命中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隨著私有財產關系的消滅,無產階級也會因為自己的對立面——私有財產的消滅而自行消滅。但是,工人階級卻在這一解放過程中掙脫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束縛,從私有財產關系下人對人的勞動支配關系中解放出來,不僅通過革命提升了生活需求,而且實現了自己作為人的解放。在資本主義之后的更高發展階段,“工人”將不再作為謀生職業的稱謂,而是作為實現個性的稱謂而存在。工人為了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更加重視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未來社會,工人創造的財富也能變成滿足其他人需要的社會資源,人們將不會為了滿足基本生存需求而苦苦掙扎。這就是無產階級給自己下的定義。

第三,無產階級在概念的高度上具有時代的超越性和思想的開放性。首先,無產階級是在概念的高度之上統攝整個現代社會的發展邏輯。無產階級與其所處的時代之間具有雙重內涵的關聯。無產階級既是對工業資本主義興起的時代背景的直接回應,又同時在自身的革命中超越資本主義這個特定的時代。所以,馬克思恩格斯既在資本主義時代提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又通過無產階級革命把握資本主義的未來發展趨勢。無產階級的概念高度就在于,它是對資本的邏輯得以展開之后帶來的現代社會內在矛盾運動規律及其發展方向的深刻把握和科學揭示。因此,無產階級立足于它那個時代而能夠超越它那個時代。其次,無產階級是在概念的高度之上為思想與時代的互動預留了開放性空間。無產階級與之后的思想家對時代的把握之間也具有雙重內涵的關系。無產階級既通過對自身所處時代的回應啟發著后來的思想家,這些思想家又可以在新的時代之中根據新的現實要求不斷發展無產階級學說。只要在現實生活中還存在著被雇傭勞動和私有財產雙重異化的人掙扎在貧困線上,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革命學說就具有現實生命力。這也進一步印證了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中從概念高度對無產階級進行科學把握的深刻性:“完全沒有財產的階級,他們為了換得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不得不把自己的勞動出賣給資產者。這個階級叫做無產者階級或無產階級?!?2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77~678頁。

猜你喜歡
工人階級資產階級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作再評價
色彩的堆積——邁克爾·托恩格斯作品欣賞
重讀《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對當代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進行再認識
《曼斯菲爾德莊園》的政治經濟學:范尼·普萊斯與大西洋的工人階級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1920—1927年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對民族資產階級的認知及影響
論馬爾庫塞的階級一體化理論
恩格斯服兵役
毛澤東對資產階級軍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資產階級軍隊的創建者——克倫威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