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溪洋芋”鮮薯質量控制技術現狀及對策探討

2021-03-02 05:23田宗軒黃鶴梁峰銘蔡宇
南方農業·上旬 2021年1期
關鍵詞:質量控制

田宗軒 黃鶴 梁峰銘 蔡宇

摘 要 巫溪縣位于重慶市東北部,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溫濕適宜,是馬鈴薯生產的最適宜區域?!拔紫笥蟆狈N植歷史悠久,特定的自然條件和獨特的生產方式形成特定品質、聲譽。為了提升“巫溪洋芋”鮮薯質量控制技術水平,在總結現狀與成效的基礎上,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與運行模式,以及“遴選品種、調控土壤、創新栽培方式、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加強收貯管理”等措施。

關鍵詞 巫溪洋芋;鮮薯;質量控制;避雨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志碼:B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1.013

“巫溪洋芋”種植歷史悠久,于清嘉慶十二年從湖北恩施引入巫溪小規模種植,至今將近200年。巫溪縣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日照充足,溫濕適度。境內獨特的山地氣候,晝夜溫差大,土壤缺N、少P、富K,高山初夏和秋冬交季的云霧氣象,是馬鈴薯形成好品質的基礎。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目前巫溪縣已形成包括“選育品種、耕作模式、精細栽培、恢復種性、種薯繁育、晚疫病監測預警與防治”等內容的技術體系。要全面提升品質,做強品牌,必須鞏固提升這個體系,構建新模式和新機制,在品種遴選、土壤調控為前提的方式方法上,栽培方式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再出新版。

1 現狀與成效

1.1 建成先進的脫毒種薯三級繁育體系

以巫溪縣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心為平臺,將品種篩選、莖尖剝離、病毒檢測、組培快繁、無土栽培、水肥一體化等技術為載體,建立原原種生產、原種繁育和良種擴繁三級體系。

1.2 形成成熟的種植、貯藏標準化技術

種植環節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成熟的技術體系,如春馬鈴薯、秋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種薯催芽技術,馬鈴薯地膜覆蓋栽培技術,馬鈴薯與玉米(大豆、蔬菜、中藥材)套種技術等。貯藏環節形成了堆藏、通風庫貯藏、藥物處理貯藏、冷庫貯藏、抑芽防腐貯藏等技術。

1.3 擁有國內領先的馬鈴薯晚疫病監測預警系統

2000年以來,巫溪縣與比利時埃諾省農業技術中心(CARAH)在馬鈴薯晚疫病預警監測與防控、馬鈴薯脫毒種薯質量控制、科技人才培訓等方面建立了持續的合作關系。截至目前,巫溪縣有馬鈴薯晚疫病預警系統35臺,監測范圍達32個鄉鎮(街道),面積達2多萬公頃,監測覆蓋率達到80%以上,馬鈴薯晚疫病監測預警水平國內領先。

1.4 形成馳名中外的“巫溪洋芋”品牌

“巫溪洋芋”于2011年獲國家地理標志,品牌強度552,品牌價值8.59億元,進入農業部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2011年12月授權于巫溪縣薯光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使用。2018年“巫溪洋芋”獲得“重慶市名牌農產品“稱號,2020年成功入選首批中歐互認證的中國地標農產品。

2 思路與模式

2.1 工作思路

前提是遴選出高產、優質、抗病蟲品種,基礎是土壤達到清潔、衛生、肥沃、安全;科學合理選購、使用投入品;創新栽培方式,調控影響質量的限制因子;病蟲害綠色防控;科學收貯等技術路線。

2.2 運行模式

2.2.1 龍頭企業帶動面模式

龍頭企業與農民簽訂“農資供應—生產—購銷”合同,農戶按照企業提供的農業生產資料和生產方案進行農業生產,企業按照合同約定的農產品價格收購。

2.2.2 股份合作模式

農戶(或集體)以土地經營權、農機具等入股龍頭企業,或先入股農民合作社,合作社再入股或投資興建龍頭企業,農戶以股東身份獲得收益。

2.2.3 服務帶動模式

龍頭企業通過向農戶提供各種類型的服務,實現農戶增產提質、節本增效。如生產作業服務、技術服務、農資服務等。

2.2.4 其他模式

如推廣機構(科研院所、專家)帶動型,專業大戶型,小散農戶型。公司+專業合作社型掛鉤,在產業項目申報、品牌推選、農產品認證等實行掛鉤;政府+公司(專業合作社)責任、承諾機制,縣、鄉農業部門與生產單位簽訂質量責任書,生產主體簽訂質量目標承諾;實行統一供種,藥、肥,統一防病治蟲;生產主體與農戶合同協議機制,如簽訂土地流轉、承租合同等,協議采用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以及推廣機構提供的品種、技術規程、農藥肥料;推廣機構(科研院所、專家)培訓與示范等機制發揮引領性作用。

3 提升措施

3.1 品種遴選

3.1.1 遴選高產優質抗病蟲品種

從渝薯、青薯、希森、費烏瑞它、鄂薯、米拉、薯光、隴薯等系列選出抗病毒、高產、優質品種。

3.1.2 莖尖脫毒

選擇沒有病斑、蟲蛀及機械傷的健康并具有優良品種特性的薯塊為材料,待芽長為1~2 cm時,經消毒后,在超凈工作臺上用光學解剖鏡上切取帶有1~2個葉原基的莖尖分生組織并接種到馬鈴薯莖尖培養基上進行培養。莖尖培養成苗后,將試管苗接種到MS培養基中,對每個莖尖苗進行編號并擴繁,達到一定數量后,取每個編號的其中幾盒進行病毒檢測,經檢測不含病毒的無毒苗即可大量繁殖脫毒馬鈴薯試管苗。

3.1.3 脫毒種薯繁育

加強脫毒試管苗大量組培快繁、原原種生產、原種繁育、良種擴繁、商品薯種植體系建設,脫去病毒及種傳病害。

3.1.4 保護種質資源

“巫溪洋芋”有很多地方品種表現出極強的品種適應性和抗病毒、抗環腐病。例如: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巫峽洋芋(B76-43)、萬芋9號(“巫溪”作母本,多子白作父本雜交育成),1955年的疫不加(波友1號)、烏洋芋、紅窩洋芋、柴洋芋,20世紀70—80年代的德友1號(米拉)、巴山白(巫溪選育,高抗晚疫?。?,20世紀80—90年代的德芋系列。

3.2 土壤調控

3.2.1 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良好,無污染,避開污染源;有明顯的生物緩沖帶和物理屏障;有生物棲息地,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生產基地具有持續生產力。

3.2.2 調理土壤

清潔土壤、無污染;清除殘存物(作物殘枝、葉和梗,殘膜,廢棄瓶、肥料袋等);實行間套作(薯—玉—苕),病害嚴重的田塊,要改為他作或休耕,避免連作。耕翻暴曬冷凍。酸性土壤中適量施用石灰;施用土壤調理劑改善土壤結構,包括石灰氮、鈣質類土壤調理劑、鈣鎂磷肥等。上茬病害嚴重的土壤,進行消毒殺蟲處理;采取設施栽培,火灰調理,冬季土壤堆燒,煙霧,土壤消毒;培肥地力,冬季廣種豆類作物,增施有機肥,綠肥翻壓,秸稈還田。

3.3 栽培方式創新

3.3.1 調整播種期

改春播為冬播,低海拔區宜12月下旬播種,中海拔區宜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播種,高海拔區宜11月上中旬播種。

3.3.2 育苗帯薯移栽,種薯催壯芽

馬鈴薯收貨后,精選重40~50 g、純度高的健康塊莖作種薯,種薯薄攤架藏,借散射光抑制白色纖細長芽滋長,寒冬1~3 ℃注意防凍。選擇多年沒種植茄科作物,土質肥沃疏松有便于管理的田塊作苗床。床土要求消毒殺蟲。高中山區1月上旬,低山于12月底,挑選尚未萌芽的種薯播種育芽,也可肥團育芽,架低棚蓋膜。芽剛破土,頂端呈綠色,及時連土挖起,每個種薯保留頂端4個壯芽,移栽大田。

低山催芽,高山播種。開春后,海拔1 500 m以上的地區仍霜凍,選用中晚熟抗晚疫病的品種,為了早出苗、延長薯塊膨大期,采取低山催芽,霜凍解出后,搶時播種。

3.3.3 壟作

低山區平田槽地、平緩坡地,可實行“99.99 +83.33”的模式,其中壟寬83.33 cm,壟高10~15 cm,瓦背型。中山區平地、坡地,雙壟,壟寬83.33 cm,壟高20 cm。不規則地塊、窄等地、巴掌地,積水地等宜制作成高單壟、獨壟、大壟,圓形。

3.3.4 蓋膜增溫,齊苗揭膜

馬鈴薯出苗前1個月左右覆膜,有利于早生快發,提早出苗22 d,早結薯,減輕病蟲害,提早成熟14 d,比未覆膜增產15%以上。當齊苗后半個月,普遍揭膜。蓋膜增溫栽培可提高產品質量和大薯率。

3.3.5 施足基肥,看苗追施提苗肥

馬鈴薯生育期短,施肥以基肥為主,基肥的使用量占總施肥量的70%。適宜作基肥的腐熟有機肥包括豬糞、牛糞、羊糞,以及漚制堆肥、廐肥等,一般每667 m2施用腐熟有機肥1 000~1 500 kg、復混肥25~40 kg。出苗5 d后,每667 m2追施尿素5 kg提苗。

3.3.6 設施栽培

根據市場需要,可以發展馬鈴薯設施栽培,如小拱棚栽培,大棚栽培,“網室+小拱棚”栽培。出苗后有霜凍的地區,可以采用“蓋膜+小拱棚”,防霜凍死苗。作種用薯可以溫室栽培、無土栽培等。

中高山地區4—5月持續連陰雨,馬鈴薯正現蕾開花,薯塊膨大期,降水量超過馬鈴薯需水臨界值,采取避雨措施如加蓋拱棚遮雨,建擋雨設施、罩雨裝置,排除過多的水。平田槽地,地勢低洼,易積水田塊,要開設排水溝、排水凼,嚴防積水。

3.4 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3.4.1 農業防治

3.4.1.1 選用優良品種和高質量的脫毒種薯

脫毒2代、脫毒3代種薯出苗早、植株健壯、葉片肥大、根系發達、抗逆性強、增產潛力大。在采用脫毒良種的基礎上選用適合市場需求的優良品種,如渝薯、鄂薯、荷蘭、希森等系列。

3.4.1.2 清潔田園,減少病蟲基數

為消除連作障礙,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將病葉、病株帶離田間焚燒或深埋處理,以減少田間病源菌。冬前深耕30 cm左右,使土壤凍垡、風化,凍死越冬害蟲,減少蟲源基數。

3.4.1.3 種薯處理

1)消毒:將40%福爾馬林溶液稀釋200倍,噴灑種薯表面或浸種5 min,加蓋塑料薄膜悶種2 h后攤開晾干。

2)切塊整薯播種:以25 g的小種薯為宜,大塊種署可切為30 g左右的小塊,每塊上帶有1~3個芽眼,盡量帶頂部芽眼,采取縱切。切塊時采用兩把刀,遇到病薯立即換已經消過毒的刀,將帶病毒的刀放入5%石灰水中浸泡備用。切好的薯塊應放在陰涼通風處晾干,或沾草木灰,使切口干燥便于愈合。

3)防蟲防?。翰捎脫浜R?0 g+高巧20 mL(將50 g 50%撲海因懸浮劑混合60%高巧懸浮種衣劑20 mL),或安泰生100 g+高巧20 mL(100 g 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混合60%高巧懸浮種衣劑),加到1 L水中搖均后噴到100 kg種薯切塊上拌種。

3.4.2 物理防治

保護地栽培時,可采用防蟲網或銀灰膜避蟲、黃板誘殺害蟲。露地栽培時,全面安裝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害蟲,同時輔以人工捕殺。

3.4.3 生物防治

保護捕食螨、寄生蜂、七星瓢蟲等天敵,創造有利于天敵生存的環境、選擇對天敵無毒農藥,利用蘇云金桿菌防治鱗翅目害蟲。

3.4.4 選用低毒低殘留高效農藥防治

3.4.4.1 疫病

馬鈴薯晚疫病發病初期噴灑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每隔7~10 d噴藥1次,連續2~3次。馬鈴薯早疫病發病初期噴1∶1∶150的波爾多液,或80%代森鋅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根據發病情況5~7 d噴灑1次,共噴3~4次進行防治。

3.4.4.2 馬鈴薯環腐病

采取與選用低毒農藥防治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在苗期和成株期挖除病株,集中處理。田間發生病害可噴灑2%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或25%絡氨銅水劑 300倍液。

3.4.4.3 蚜蟲與夜蛾

發現蚜蟲為害時,可用10%蚍蟲啉防治。夜蛾為害時,夜晚施藥,可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防治。

3.4.4.4 地下害蟲

地下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蠐螬、金針蟲和螻蛄等,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劑400~500 g拌土,或3%辛硫磷顆粒1.5~2 kg毒土撒施。

3.5 加強收貯管理

南方陰雨天氣多,持續時間長,常造成病薯、亂薯嚴重。在馬鈴薯收獲時期應盡量提早搶晴收挖。收挖時應選用合適的工具,不得傷害薯塊。選擇表皮完整、健康的馬鈴薯裝袋貯藏,貯藏前用硫磺或百菌清 煙霧劑熏蒸消毒。

貯藏溫度是影響塊莖貯藏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環境溫度過低,塊莖會受凍;環境溫度過高,氣流不暢,會使薯堆發熱傷薯,導致爛薯。商品薯最適宜的貯存溫度是4~5 ℃,種薯為1~3 ℃,加工用塊莖為7~8 ℃。環境濕度是影響馬鈴薯貯藏的又一重要因素。保持貯藏環境的適宜濕度,有利于減少塊莖失水損耗。如果庫(窖)內過于潮濕,塊莖上會凝結小水滴,產生“出汗”現象。無論商品薯還是種薯,最適宜的貯藏濕度為空氣相對濕度85%~90%。商品薯貯藏應避免見光,因為光可使薯皮變綠,龍葵素含量增加,降低食用品質。

(責任編輯:敬廷桃)

收稿日期:2020-09-22

作者簡介:田宗軒(1966—),男,重慶巫溪人,本科,高級農藝師,從事農產品標準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E-mail:1041892805@qq.com。

猜你喜歡
質量控制
淺談機車總風缸的制作質量控制
血型實驗室的輸血檢驗的質量控制與輸血安全探究
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
關于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以及質量控制的思考
淺析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及質量控制措施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淺談石灰土基層施工及質量控制
黃土路基臺背回填的質量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