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某三級綜合醫院急診患者就診特點與急診管理思考

2021-03-04 09:52劉穎沈君華張云王芳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 2021年6期
關鍵詞:班次病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劉穎 沈君華 張云 王芳

急診患者按病情危重程度通常分為四級,根據急診分級診治原則,一、二級患者一般直接送入急診搶救室,三、四級患者一般在急診各??圃\室就診。病種統計根據各家醫院急診??圃O置略有區別,一般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耳鼻喉科、兒科等???病種分布受因素影響較多,主要包括地區、季節、時間、發生重大流行性疾病等。急診患者就診特點分析一般包括病情分級和病種等方面,急診患者就診特點是直接影響分診、助診、搶救室等護理人力資源配置的最根本因素[1-2],同時對急診??瓢l展、科室建設和人員培訓等也有重要影響。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影響,疫情前后我院患者病種與病情分級構成均發生變化,由此帶來的護理人力資源分配也發生相應改變?,F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與方法

一、資料收集

分別收集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2019年1月至7月疫情前103 033例和2020年1月7月疫情期間68 575例急診就診患者總數、專各科不同病種數量、各級患者數量、及不同分級患者中病種數量;同時收集相應的疫情前和疫情期間兩組時間內急診護理崗位各班次人力資源分配數據。

二、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總數、病情分級、各??撇》N構成比,一、二級患者數量、各??撇》N構成比及急診護理崗位人力資源總數、各班次人力資源分配占比。

三、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描述采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一、疫情期間與疫情前兩組急診患者總數及??凭驮\人次數據比較

急診患者總量疫情前組103 033例,疫情期間組68 575例。內科系統疾病就診占比顯著下降,外科系統疾病就診比例顯著上升(均P<0.001)。內科系統中,呼吸系統、環境傷害疾病占比顯著下降(均P<0.001),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風濕免疫系統及中毒占比顯著增加(均P<0.001),內分泌系統占比明顯增加(P<0.05),血液系統占比無統計差異(P>0.05);外科系統中,泌尿系統、血管系統及外傷占比顯著增加(均P<0.001),甲乳系統占比明顯增加(P<0.05),骨骼系統占比無統計差異(P>0.05);婦產科及五官系統占比顯著增加(均P<0.001),皮膚系統占比無統計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急診患者數據比較[例(%)]

二、兩組一、二級患者數據比較

一、二級患者中,疫情期間組內科系統疾病占比明顯增加,而外科系統占比明顯減少(P<0.05)。一、二級患者中,嚴重創傷疫情期間組占比下降明顯(P<0.05);婦產科系統占比下降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急診一、二級患者數據比較[例(%)]

三、兩組急診護理人力總數及各班次人力資源分配比較

疫情前組護理總班次6 177,疫情期間組護理總班次7 499。疫情期間預檢班次占比顯著增加(P<0.001);助診班次設置顯著減少(P<0.001);急救班次設置兩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急診護理人力資源崗位分配比較[班次(%)]

討 論

一、疫情期間的就診特點對真正急診需求更具有代表性

從病情分級來看,疫情限制了部分非急診患者的急診就診需求,合理使用急診資源仍有很大改進空間。疫情期間急診就診總人次顯著下降,與疫情前組比較,疫情期間組主要是三、四級患者總數下降,占比明顯下降(P<0.001);一、二級患者總數雖有所下降,但疫情期間組占比明顯上升(P<0.01)。疫情改善了非急癥患者占用急診資源現象,但三、四級患者占比仍高達93.03%,與以往天津地區二、三級醫院急診四級患者占比高達71.33%的調查結果相似[3],明顯高于32%的國外平均水平[4],以呼吸內科非急癥患者尤為突出。但調查結果說明民眾合理使用急診資源的認知有較大改善空間,仍需加強引導,衛生行政部門和醫院對急診資源合理分配也需繼續探索更為高效的措施。建議衛生行政部門進一步促進和落實分級診療制度,避免大量非急診患者占用急診資源,保障急診患者的安全[5]。

二、疫情期間急診患者病種結構可作為現階段急救需求的依據,對今后急診??圃O置與建設有一定參考價值

從病種結構來看,疫情影響后的就診情況體現了民眾在綜合醫院真實的急診需求,可作為今后急診??圃O置和建設的參考依據之一。疫情下急診內科各科三、四級患者數量呈明顯下降態勢,其中呼吸內科就診人次下降比例最高(P<0.001);內科一、二級患者構成無明顯變化,仍以心血管、神經、消化和呼吸系統疾病的急救需求為主(P>0.05)。外科病種的變化中外傷患者減少,這可能與疫情導致民眾外出活動和工業生產減少有關,且數據顯示非疫情期間創傷急救需求在外科的需求占比較大,這與天津地區二、三級醫院成人急診患者流行病學特征以往調查結果一致[3],具有普遍性。其他各??撇》N結構變化不大。今后較長時間內醫院仍應加強上述病種急救資源及相應住院醫療資源的配置與投入,尤其是創傷救治需求占急診外科需求之首,加速和強化創傷救治規范修訂和技能培訓,也是未來急診專業發展的重要方向[6]。

三、加強綜合醫院急診預檢處對流行性疾病篩查是亟待加強且切實可行

加強綜合醫院急診預檢處對流行性疾病篩查是此次疫情中凸顯的問題。疫情防控中急診護理人力資源調整的重點是加強了急診預檢分診(P<0.01),主要由于增加發熱預檢崗位,常規預檢崗位也增加了流行性病學史篩查職責,急診感染防控的重視和實施明顯得到提升。感染防控一直是急診室管理中的重要環節,我國疾控部門對急診篩查和上報傳染性疾病均有嚴格要求和規范,但以往綜合醫院急診科對傳染性疾病的預檢投入普遍較為薄弱,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此次疫情防控部署中對急診預檢人力資源的調整結果表明:加強綜合醫院急診預檢處對傳染性疾病篩查的人力資源投入切實可行。此次疫情現狀也提示急診是發現傳染性疾病暴發流行的前哨,加強急診感染防控資源投入也是社會剛性需求。但由此可能帶來的預檢時間延長導致就診擁堵給預檢護士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分診護士分診工作年限與患者急診停留時間負相關,經驗豐富的護士能了解更多的患者信息,需要的分診時間也就越長[7-8],但更能準確及時提供就診指引和分流, 可減少患者在急診的停留時間[9];且抗擊疫情的經驗提示根據流行病學史進行急診快速預檢分診,在疫情中反而體現出接診效率高,可最大限度減少誤診和預防院內交叉感染[10]。因此,進一步完善急診預檢分診制度、規范和人力資源管理是管理者亟需探索的問題,尤其在重大傳染病流行或擁擠期間通過更為合理的預檢措施, 保證預檢規范的同時減少擁擠對預檢分診的影響[5,11-12]。

四、疫情導致患者就診特點發生變化,對護理工作重點及人力資源安排提出更高要求

疫情對今后急診護理工作方式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護理崗位主要包括預檢、急救和助診三類崗位,其中急救崗位指在急診搶救室負責危重患者接診與急救,助診崗位指急診診室輔助醫療環境管理和醫療協助。疫情期間由于三、四級患者明顯減少,導致診室助診護理崗位工作量減少;疫情期間一、二級患者總數有所下降,急救班次的數量變化雖然無統計學差異,但略有增加,主要是由于受疫情影響,急救護士執行標準防護措施規范到位,防護和篩查相關工作量增加,對急救護士的工作方式產生一定影響,導致急救班次人力資源需相應增加。

COVID-19疫情前和疫情期間三級醫院急診患者就診特點的變化提示:人們合理使用三級綜合醫院急診資源仍有較大改進空間;疫情期間急診患者就診特點能反映本地區真正的急診需求,仍以內科系統的呼吸、心血管、神經和消化系統??萍巴饪频膭搨戎螢橹?,對本地區三級綜合醫院未來急診??圃O置與發展、急診專業技能重點培訓方向有一定指引意義;對以滿足患者急救護理、加強急診感染防控為前提的急診護理人資源調配有一定參考價值。

本組數據未對就診患者來源、年齡、性別、文化層次和患者去向等進行分析,未體現不同年齡、性別、文化層次人群對疫情下急診需求的認知分析,因此對急診就診特點分析尚不夠全面,今后需進一步細化就診患者信息分析,為探索更加精準的管理和急診發展思考提供依據。

猜你喜歡
班次病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考慮編制受限的均衡任務覆蓋人員排班模型①
基于分治法的多班次考勤管理算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CT影像特點及應用價值
疑似及確診新冠肺炎的臨床及胸部CT影像特點
曲靖地區1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中西醫結合診治初探
湖南?。喊床》N收付費新增胃息肉等54個病種
“新病種”等十五則
看病花錢,心里“有數”
我國全面推進按病種收費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