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救路徑在老年急性腦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應用價值

2021-03-04 09:52潘鑫魏盈盈李岑曹俊輝趙剛剛楊聲遠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 2021年6期
關鍵詞:組間神經功能研究組

潘鑫 魏盈盈 李岑 曹俊輝 趙剛剛 楊聲遠

急性腦卒中是腦血管系統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主要因腦血管阻塞使局部腦組織血供不足或腦血管破裂所致,發病后常會導致腦部神經細胞發生永久性損傷,待患者進入康復期后常會引發各種功能障礙,使生活質量急劇下降[1]。急性腦卒中病情進展迅速,殘死率高,腦卒中發病3~6 h是急救的黃金時間,在該時間段內接受對癥治療可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改善預后[2]。急救路徑是腦卒中急救中尤為重要的環節,對促進患者日后康復、降低殘死率具有重要意義[3]。筆者選取我中心接診的104例老年急性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急救路徑的應用效果?,F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舌強言塞、口眼歪斜、四肢不利等癥,經臨床相關檢查確診為急性腦卒中,首次發病,發病后撥打“120”急救電話求救。排除標準:既往卒中病史、合并嚴重臟器功能障礙、精神疾病、認知及溝通障礙、現場或轉運途中死亡者。

選取鎮江市急救中心2017年8月至2021年8月接診的104例老年急性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受試者進行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2例。對照組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齡60~85歲,平均(75.41±3.38)歲;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lasgow coma scale,GCS)(6.75±1.08)分。研究組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齡62~84歲,平均(74.89±3.55)歲;GCS(6.81±1.12)分。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急救,接到“120”求救電話后在3 min內所有參與急救人員及司機到位出車,到達目的地后,初步評估傷情,快速開放靜脈通路,清理呼吸道,給予吸氧、完善氧飽和度檢測、心電監護等,待患者生命體征相對穩定后快速實施轉運進行院內系統救治。

研究組患者接受急救路徑:(1)專業培訓:制定由“120”接診至院內急救結束的腦卒中急救路徑,并安排相關急救人員進行專業培訓,考核通過后上崗。(2)到達現場前:接到“120”求救電話后在3 min內出車,路上與患者家屬進行電話溝通,初步了解患者既往病史、意識、癥狀等,初步評估病情,并指導家屬注意保護患者頭部,切勿隨意挪動患者,將患者頭偏向一側,清理口腔異物。(3)現場急救:抵達現場后,快速評估生命體征及GCS,給予吸氧、開放靜脈通路,GCS在8分以上者對癥處理后直接送去醫院,GCS在8分以內者可先給予125 mL 20%甘露醇靜滴降低顱內壓,待患者生命體征相對穩定后在送至醫院。(4)轉運途中:轉運中盡可能避免顛簸,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注意保護患者頭部,疑似腦出血者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同時電話告知急診科醫護人員,詳細向其說明患者情況以便提前做好接診及搶救準備。(5)入院后:患者入院后快速經卒中中心綠色通道進入搶救室實施進一步急救,“120”醫護人員與院內人員做好交接,最大限度縮短患者搶救時間。

三、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接診至院前急救時間、接診至接受專業救治時間、急救有效率、病死率及傷殘率、神經功能損傷及生活質量,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評價兩組患者神經功能損傷情況,評分0~45分,分值越低表示神經功能損傷越輕微[4];采用鎮江市急救中心自擬的簡易生活質量量表從心理、軀體、社會、物質生活方面評價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選擇百分制評分法,得分與生活質量成正比。

四、統計學分析

結 果

一、急救時間

研究組患者接診至院前急救時間、接診至接受專業救治時間較對照組更短,組間數據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急救時間的比較

二、急救及預后效果

研究組患者急救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死亡及傷殘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急救及預后效果的比較[例(%)]

三、神經功能缺損及生活質量評分

研究組患者NIH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各項目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及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

討 論

急性腦卒中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類腦血管疾病,該病發展非常迅速,對局部腦組織的損傷具有不可逆性,發病后最佳治療時間窗為3~6 h,但實際患者在發病至入院接受對癥治療過程常因途中、接診、檢查、確診、治療等環節浪費時間較多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從而導致不良預后[5]。以往常規急救常缺乏流程性及時間觀,在各環節浪費時間較多,常間接影響患者的救治效果。急救路徑是指在患者收治入院前的急救環節,由醫護人員及專業人士針對患者具體病情選擇適宜的急救方法,可使患者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診斷和治療,最大限度降低神經損傷程度,提高預后效果及生活質量[6]。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接診至院前急救時間、接診至接受專業救治時間較對照組更短,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急救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死亡及傷殘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NIH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各項目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急救路徑流程清晰有序,救治目標及時間規定明確,且經專業培訓使急救人員更加熟悉相關流程,盡可能減少各環節浪費的時間,在穩定患者生命體征、縮短救治時間、做好院內外各環節銜接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為患者日后恢復正常生活及良好預后打下重要基礎。

綜上所述,急救路徑有助于抓緊黃金搶救期,提高急救及預后效果,降低神經功能損傷,提高后期生活質量,在老年急性腦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本研究患者數量有限,理論方面還不夠成熟,路徑方案還不夠完善,今后筆者將進一步擴大研究患者,健全理論方法,完善路徑方案,以期得到更可靠的結論供臨床參考。

猜你喜歡
組間神經功能研究組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經功能康復的療效
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利培酮結合銀杏葉膠囊治療對神經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逐瘀祛痰法中西醫結合治療對腦梗塞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
立體幾何單元測試題
慢速訓練法助力體弱人群
2019屆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一)本刊試題研究組
優化課堂展示操作 促進有效生成
要背溝,不要“虎背熊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