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節日與歷法系統

2021-03-07 14:55
文化學刊 2021年12期
關鍵詞:歷法節氣

魏 娟

對于節日制度來說,其本身是構成歷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依據一些傳統節日以及特定習俗,在某些特定日子里進行具有意義的民俗活動,這些日子如同一個個節點,將一個歲時周期劃分為不同的時間段,且賦予了時間段特定的周期規律。這些周期、節氣等構成了完善科學的歷法體系,這一體系被稱之為民用時間體系。本文擬從歷法這一角度對中國傳統節日做一綜合性地分析。

一、月望節日序列與太陰歷

月望節日序列是由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四個節日構成,特征是取正月、七月、八月、十月的月半亦即第十五日為節日。綜合分析來看,其標志主要是以作為“太陰”的節日標志,這一時節,月亮會轉變為滿月,在此條件下,其內部屬性及其明晰,包含“陰”性特征。月望節日序列的節日以太陰之月的滿月為標志,這一節點極其重要,體現了月陰陽變化的主要特點,而與太陰歷有關的一些特殊時日,例如滿月等特殊日子作為節日的情況較多,包括元宵節(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等。

上元節的起源說法較多,其中較為著名的有“佛教說”。上元節的民俗活動主要以燈為主,而燃燈這一習俗又與佛教密切相關,佛教典籍中有燃燈禮佛一說,因此上元節也有源于佛教一說。此外《史記》《歲華紀麗》等古籍中有記載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以此來祈求福氣保佑,“太乙神”,指的是“漢武帝祀太一”,當代徐連達、吳玉貴等學者均認同此種說法;有關上元節起源除了“佛教說”,還有“道教說”,“上元”一詞就與道教有關,屬于道教“三元節”之一,道教典籍對此也有記載。上元節在唐以前名稱為正月十五日,在相當一段時間里,它是作為春節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正月十五也就是正月的望日,望就指的是十五。在選擇節期時點以及確立節期時,主要是以天文歷法的基礎知識作為依據,朔望日為單位的是陰歷,而陽歷主要是以太陽年為基礎單位。查閱古代文獻資料,我國古代的歷法的陽歷同時兼顧朔望月與太陽年,屬陰陽合歷,在這一時間段,平年總共有十二個月份,閏年總共有十三個月份,而這種歷法的方式也凸顯出十五這個望日,這對其成為節日提供了較大的可能性,并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七月十五日在民間為祭祖之日,對于道教來說,這一節日為中元節,對于佛教來說為盂蘭盆節,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常常會將三者的內容混為一談,將核心內容定義為祭祖,同時也將超度亡靈定為核心的基本內容。從現今的傳統節日對中元節進行分析,中元節源于上古秋嘗習俗,在魏晉時期,佛教和道教也為其注入了宗教方面的因素,豐富了其內涵。其中佛教“盂蘭盆節”的說法最為流行,而以其為核心內容的理論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討論。到了隋唐時期,受唐朝統治者影響,中元節備受當時帝王所推崇,這時也已經取代佛教的盂蘭盆節,無論是帝王還是丞相,或是民間的百姓,或者是佛教的僧侶,都以七月十五為 “中元節”冠名。中元節經過了唐朝的發展,最終確定了自己的地位,明確了理論核心內容。在南宋之后,中元節也隨之發展到南方地區,在南方地區引起了當時人們的關注。在此基礎上也融合了儒教,道教等理念,結合了民間的基本信仰觀點,發展成為兼具娛樂性以及禮儀性的民間節日,其集結了宣揚孝道,追思亡靈等形式,一直延續到今天。

八月十五日“中秋”這一名詞在《周禮·天官冢宰·司裘·內樹》中就有所體現,《周禮》有云:“司裘掌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中秋,獻良裘,王乃行羽物。季秋,獻功裘,以待頒賜[1]?!本C合分析來看,周朝是處于“觀象授時”階段,“中秋”作為三秋之半,在成文歷法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之前,在此僅僅只有時間方面的概念,并沒有其他形式上的概念?!扒锓窒υ隆蓖伙@出帝王對于天象的敬重,其尊崇自然,敬畏自然,在統治人事時帶有強烈的政治性色彩,政治觀念濃厚。此時的“中秋”也僅僅只有時間方面的節點意義,并沒有節日的深刻內涵,也不能突顯出節日的具體表現形式。在夏朝時,夏歷隨之出現,以陰陽合歷的形式存在。結合史實來看,原本自周代以來,中秋節只是單純的祭月,到了唐朝之后就發展成為賞月觀賞的重大節日,中秋在此也逐步推演,轉變為百姓的佳節,現今依然沿用。

古代秦漢時期的方士、道家測算月歷時,另有“三元”之說,認為“天官”之神主管“賜?!?,生日在正月十五,是為“上元”,于是古代約定每一年的第一個望日為“上元節”。大慶大祭,發展成為“元宵節”。又認為“地官”之神主管“赦罪”。生日在七月十五,是為“中元”,古代約定為“中元節”,家家舉行祖先大祭,成為大節。又認為“水官”之神主管“解厄”消災,生日在十月十五,是為“下元”,古代約定為“下元節”,也曾發展為節日?!段骶╇s記》有記載:“戚夫人侍兒賈佩蘭……說在宮內時,嘗以弦管歌舞相歡娛,競為妖服, 以趣良時。十月十五日,共入靈女廟,以豚黍樂神,吹笛擊筑,歌《上靈》之曲,既而相與連臂,踏地為節,歌《赤鳳凰來》[2]?!?/p>

二、節氣節日與太陽歷

歷法的前身是觀象授時,節日的前身也就是節氣,節氣就是觀象授時時代的節日。依據在觀象授時活動過程中所觀察的現象以及確定時間的方式有所不同,在此可以分為不同的幾個階段,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二十四節氣源于物候歷,即根據自然現象的季節變化劃分時間,確定農時,現行的二十四節氣名稱大都與物候和氣象有關?!对娊洝て咴隆贰断男≌贰对铝睢返然A性文獻資料,也記載了與節氣制度有關的形態,重點記載了關于物候與農時的內容,直到漢代,才演變為統一的太陽歷。在中國古代農業社會,農民也致力于依據二十四節氣,并根據自然季節變化的情況作為基本標識來確定農作物的種植時間。二十四節氣制度作為一種農時制度安排,是對季節的進一步細分,源遠流長。二十四節氣無非就是中國陰陽合歷制度中的太陽歷成分而已。

清明屬于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節日之一,但其與純粹的節氣又有一些不同之處。節氣作為我國物候變化的具體標志,同時也是時令順序的基本標志。對于傳統節日來說,其包含一定的紀念意義,在節日期間會有特定的風俗活動。清明作為節氣的一種,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兑葜軙r訓》曰: “清明之日,桐始華?!钡搅斯?04 年,鄧平等制定《太初歷》正式確立了這一內容形式,給予了二十四節氣全新的名稱。清明作為一種節氣名稱,也逐漸為人們所接受和認可。清明作為節日名稱最早是出現于唐朝,并且與寒食節有機相連,隸屬于寒食節的重要構成部分。一直到南宋時期,寒食節逐漸被替代,清明成為了獨立的節日。清明成為主要節日的主要原因 一是時間與寒食節相鄰,二是民俗文化的不斷變遷。

在上古時代,冬至是一個季節周期開始的全新日子。在冬至時節,太陽運行到地球的最南方位置,這時日晷的影子較短,因而可以通過立表側影的這種方式來確定冬至的時節。結合古代文獻記載來看,在上古時代,每到冬至這天,全國上下都會縱情狂歡,所有的日?;顒尤勘煌V?,慶祝這一時刻,相當于如今的春節。在農耕社會,冬至是指導人民生產生活的基本坐標,人們極其敬畏節氣,這主要是來源于人們具有的一種原始敬仰,并且會以祭祖禱告等形式而表達自己對自然的這種敬畏之心。在先秦時期,人們在冬至祭祀時只是以官方的形式進行,民間的慶賀活動較為單一,不具備多樣化特點。在這一時期,冬至依然發揮其固有作用,也就是新舊時間交替的作用。直到漢代,漢武帝制定了夏歷,將正月和冬至分開。綜合分析來看,冬至節日的產生與上古民眾的一些基本活動有極其緊密的關聯,例如巫術信仰、崇拜祭祀等。這些夸張的儀式,表達了人們渴望祈福消災的基本愿望。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人們不能對自然現象做出科學理性的判斷,因而上古民間的節日具有神秘性特點。從陰陽觀念進行分析,冬至也是陰陽交替的關鍵時節?!岸琳邩O也,太陰之氣,上干于陽,太陰之氣,下極于地,寒氣已極,故曰冬至?!彼^極也,《孝經說》認為:“斗指子為冬至。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為至?!薄瓣帢O之至”是指冬至日的陰氣達到了極盛,陽氣相反處于最弱,兩者處于完全相反的極端。一方所弱,便是另一方興盛時期,陰氣盛行之時,太陽在此也處于南回歸線,對于北半球來說,此時的太陽光照時間較短,因此,冬至稱之為南至。

陰陽合歷這一制度隨之創立,也分裂了農事周期和紀時周期,兩者有了本質區別,原有的聯系被分離。一方面來看,農業在春耕或者是秋收的時間也會隨著太陽而轉,因此,節氣也會按照固有的運行周期而排列。從另一方面來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紀月還是紀日,都與月相的變化有關,前者隨后者而發生改變。為了更好地安排農業以及生產生活,協調社會人際交往以及集體方面的活動,例如祭祀,全民性慶典等,在此也需要確定其在歷法的紀時周期中的明確的日期。與節氣系統相互獨立的節日系統的形成,是陰陽合歷的結果。

除了冬至縱樂五日之外,“夏至之禮,如冬至之禮”, 夏至時節也要縱情享樂,為期五天。夏至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節氣,冬至和夏至就像傳統新年一樣,值得人們慶祝。

綜上所述,節氣制度產生于物候歷時期。其節氣也是根據特定物候的出現而最終確立。到了天文歷史階段,依據天體的運行和方位也確定了節氣等內容,將其與特定的天文現象有機相連,出現了與太陽歷法有關的一些節日,包括夏至,冬至等。

三、重數節日與序數紀日

自古以來,中國的農耕歷法一直使用的是極其繁復的方式,包括“干支”紀年等排列月日。后來,人們習慣性地選定相互重疊的月日數字,如五月五日、九月九日作為節日。因此,也就形成了“二月二”春龍節、“五月五”端午節、“九月九”重陽節等。在中國人的固有觀念下,其認為月日數字重疊是吉祥充滿希望的寓意,這類節日也被稱作為重數節日。池田溫在《中國古代重數節日的形成》中,重點分析了這一類節日的形成時間以及背景,最終確定其得以穩定并普及的時代為三國時期,其發展也使紀日方式與干支得以脫離[3]。

有關三月三日的起源,梁朝吳均《續齊諧記》記載:“晉武帝問尚書郎摯虞曰:“三日曲水,其義何指?”答曰:“漢章帝時,平原徐聲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4]?!?/p>

有關五月五日端午的起源,吳均《續齊諧記》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p>

有關七月七日的起源,吳均《續齊諧記》:“成武丁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迸@煽椗畟髡f起源很早,后代把牛女傳說和七月七日連到一起。如三國魏曹植《九詠注》記:“牛為夫,織女為婦。雖為匹偶,歲一會也??椗疇颗P?,各處河之旁,七月七日,得一會同也?!钡笼R梁之際,這一解釋已經非常流行,則是無可爭議的。

對于重陽節開始出現的最早時期可以追溯到秦時期,人們初步認識到重陽節這一說詞,并且一些特別性質的習俗開始萌生。據此前《禮記·月令》中所提及 : “季秋之月,鞠有黃華……”菊月是其陽歷九月的別稱,在重陽當天,因為,人們在這天有出門欣賞菊花的習慣,因此,菊花節這一稱呼就由此而來。在節日當天,大量的人會一同觀賞菊花所展示的美[5]。

節日系統由一年中的特定節日與觀念習俗共同構成,這也是歷法制度中重要構成部分,隨著時間推移,在后來,我國才出現了序數紀日,節日系統也是在此基礎上得以流傳。

四、結語

對于中國古代的節日排列來說,并不是對一年的時間做出單純的物理劃分,而是把一年的整體時間推移看作為陰陽的轉換和變化,有與太陰歷有關的,例如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作為節日的月望節日;也有與太陽歷相關的清明、夏至,同時也包括以冬至等一些節氣作為節日的狀況;更與序數紀日有關的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的重數節日。這些節日彼此互相關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這種關聯性特征,也使中國古代歷法的節日序列具有極為明顯的特征,這些特點也與自然的陰陽變化有緊密關聯,依托于農業生產文化以及文化特色積累等,這些文化積淀也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國古代歷法的節日序列從內部結構來看,與中國古代文化的內在精神有相符合之處,值得我們加以傳承,不斷發展。

猜你喜歡
歷法節氣
從走馬樓西漢簡歧異干支談漢初歷法混用問題
發明新歷法
歷史上最長的一年
管窺中國歷法中常用的物象
2013年8月節氣 處暑
《回回歷法》交食精度之分析
24節氣
24節氣
24節氣
24節氣一小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