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南寧與東盟國家駱越文化交流研究

2021-03-08 06:06姜俏穗羅雁冰陸敏玉莫艷芳唐珂怡
文化產業 2021年9期
關鍵詞:駱越文化交流東盟國家

姜俏穗 羅雁冰 陸敏玉 莫艷芳 唐珂怡

廣西財經學院會計與審計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00

一、駱越文化概述

駱越古國北起廣西紅水河流域,西起云貴高原東南部,東至廣東省西南部,南至海南島和越南的紅河流域。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及氣候條件,為創造富有濃郁地域特色的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輝煌的駱越文化[1]。

駱越文化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駱越文化指駱越古國或古國范圍內的文化;廣義的駱越文化包括從駱越族群中分化演變而來,至今分布在中國各地的包括壯、布依、侗、傣、黎、水、仫佬、毛南等8個民族,以及分布在東南亞國家稱為臺語的民族,包括越南的岱、儂、拉基等族,老撾的佬族,緬甸的撣族,泰國的泰族,印度的阿薩姆族等創造的文化[2]。

駱越文化總體特征可概括為:語言文化;青銅文化;織錦文化;歌謠文化;干欄文化;以擬蛙舞、翔鷺舞及銅鼓等樂器為代表的音樂舞蹈文化;以巫麼、雞卜、圖騰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駱侯、駱將、駱民為標志的制度文化;以那、板、隴等地名為中心的地名文化。古駱越文化在獨特的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礎上,進一步吸收了中原等地以青銅器、鐵器為代表的先進文化,在制陶技術上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創造了更加燦爛的文化[3]。

二、廣西與東盟國家駱越文化交流研究背景

駱越文化對諸多地區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駱越文化中心武鳴坐落于南寧,且南寧作為我國“一帶一路”沿線連接東盟的橋頭堡,在文化“走出去”上有更多擔當和作為。塑造廣西特色及廣西品牌,這既是提升廣西文化軟實力、促進駱越文化發展的重要舉措,又是當前廣西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推動文化“走出去”的時代使命。

近年來,廣西與周邊東盟國家關于駱越文化的交流越來越密切。至2019年,廣西完成了重點文化交流合作項目68個。在文化藝術方面,舞劇、民族畫音等一批具有廣西地方特色的舞臺藝術精品工程不斷走向東盟,加大了駱越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和力度;在國際合作方面,中國積極與東盟各國達成許多重要共識,其中包括了與政府、政商及客商之間的合作,例如《南寧聯合宣言》《南寧倡議》等[4]。這些重要舉措促使雙方搭建起穩定的溝通渠道——“南寧渠道”。

廣西駱越文化“走出去”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但在發展基礎、品牌效應、傳播能力等關鍵戰略問題上仍然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短板。所以,文化對外傳播優勢不足、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不強、文化國際產業主體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

三、廣西與東盟國家駱越文化交流研究目的

文化交流主要以南寧舉辦的東盟博覽會為核心,通過調查南寧市民對于駱越文化的了解情況,了解群眾對駱越文化交流的認知程度,映射出廣西與東盟國家的駱越文化交流現狀,深刻剖析駱越文化在其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有利于加深駱越文化交流的對策,促進廣西與東盟國家的駱越文化交流,也借此機會傳導了與東盟國家間自由貿易區商機和雙方友好合作的信號,為打造責任共擔、利益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5]。

四、廣西與東盟國家駱越文化交流現狀

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廣西對文化交流越來越重視,廣西與東盟國家也成為了文化交流上的好伙伴。近幾年來,廣西南寧與東盟國家駱越文化交流日漸增多,其現狀主要概括如下:

(一)國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日益重視

近年來,習總書記特別強調我們要樹立文化自信,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作用。駱越文化屬于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理應受到重視。2006年壯族歌圩成為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16年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申遺成功,成功改變了我國巖畫類世界遺產為零的現狀。十余年來,駱越文化本身豐富的內涵和迷人的文明形態,引發了政府的日漸重視、學界的深入研究和媒體的廣泛傳播。

(二)廣西與東盟國家駱越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在政府、學界和媒體的影響下,近年來,在廣西舉辦了多次駱越文化交流活動,如2016年10月28日,在崇左舉行廣西駱越文化高端論壇;2018年4月,在崇左舉辦以“中國東盟民族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東盟民族文化論壇等[6]。這幾年東盟華裔學生回國尋根活動也越來越多。2018年7月,125名東盟華裔學生回國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親身尋找感悟中國與越南、中國與老撾文化的交匯融合。這些活動,都推動了廣西與東盟國家駱越文化交流。

(三)南寧市駱越文化建設日益增強

南寧是中國—東盟交流合作及“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目前已有多項行動成果。如廣西區博物館內“甌駱遺粹——廣西百越文化文物”的陳列、武鳴“壯族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游節的舉辦、武鳴大明山駱越文化生態旅游景區的項目的投資建設等,從博物館、旅游景點等各個方面促進駱越文化的交流與發展[7]。

五、廣西南寧與東盟國家駱越文化交流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廣西南寧市雖然在與東盟國家的駱越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較于廣西的其他城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尚未與“一帶一路”格局框架相對接

“一帶一路”依靠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建的合作發展機制,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合作理念,積極發展與東盟國家的經濟合作關系及文化交流,以達到構成區域國家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目標。廣西南寧,作為中國——東盟交流合作及“一帶一路”的核心節點,尚未將南寧市內的駱越文化的遺風地貌、遺址,全面納入“一帶一路”大思路、大格局、大框架之內,致使東盟國家難以了解南寧市駱越文化的風貌,不利于南寧與東盟國家駱越文化交流。

(二)首府文化影響力弱駱越文化研究起步較晚

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目前,我區的桂林、柳州等地已相繼成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而有著悠久的歷史、特色鮮明的文化的南寧卻是未被列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首府城市。這與南寧作為首府城市在文化上的首位度不相匹配,降低了南寧市的文化影響力。作為首府文化的一部分,駱越文化的影響力也相對較弱,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南寧與東盟國家的駱越文化交流。加之,南寧市駱越文化研究起步較晚,南寧市政府近幾年才開始重視駱越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因此,南寧駱越文化的對外影響力不夠深遠。

(三)駱越文化交流渠道單一

駱越文化的進一步交流與發展,需要多元化的文化交流渠道。但目前南寧與東盟國家駱越文化的主要交流渠道僅包括兩方面:一是民間組織發起的有關交流活動;二是東盟博覽會??傮w來看,交流渠道較為單一、相對傳統,缺乏網絡、國外社交媒體平臺等遠程交流渠道。

同時,政府方面缺乏具體的與東盟國家駱越文化的交流計劃,在南寧市內對駱越文化宣傳力度也較弱,因此,減少了文化交流的機會,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南寧市民對駱越文化的深入了解,限制了南寧與東盟國家的駱越文化交流。

(四)廣西與東盟國家之間文化認同感低

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廣西與東盟各國都保持著長期友好往來關系,但合作同樣面臨著不少困難與挑戰,廣西與東盟國家之間文化認同感低是導致這些困難與挑戰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大多數東盟國家都有不少華人居住,或多或少會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但東盟國家中只有越南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較大,其他東盟國家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較小,而駱越文化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小部分,在東盟國家居住的華人受駱越文化影響較少,僅占小部分,故駱越文化在東盟國家的認同感較低,不利于其在廣西與東盟國家之間交流發展與傳承。

六、對駱越文化交流中存在的問題所提出對策

廣西南寧是駱越文化的中心區域,為了國家文化傳播的需要,全面系統、扎實深入地開展駱越文化研究義不容辭。所以,廣西南寧可從以下幾方面進一步開展對于駱越文化的研究同時提升與東盟國家之間的駱越文化交流:

(一)促進交流與合作,對接“一帶一路”格局框架

廣西南寧各有關部門應在國家制定的各項與東盟國家合作有關的戰略大背景下,主動與東盟國家進行各方面往來,從而不斷地促進自身與東盟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此外,在“一帶一路”的各通道國之間,以及以南方區域與東南半島為代表的各地域之間,可集合各方面力量共同發掘、研究、創新駱越文化,并在文化、學術等多個層面相互配合,充分利用有關文化遺產的研究成果,開辟新思路,從而達成駱越文化圈的普遍共識,促成對接“一帶一路”格局框架的美好局面。

(二)以“南寧渠道”擴大首府文化影響力,深入駱越文化研究

目前,廣西正在加快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的新格局,實施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首府南寧應依托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東盟博覽會等平臺,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新一輪發展機遇,在提質增速上下功夫,打造“南寧渠道”升級版,充分利用中國—東盟音樂周、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等特色活動的影響力,進一步拓展南寧渠道的領域和空間,抓好主要著力點,以此擴大其首府影響力,進一步促進駱越文化的發展[8]。

與此同時,政府部門在人力、財力等方面應予以駱越文化研究大力扶持。一方面,政府可設立專門的駱越文化研究基金。另一方面,可以讓地處南寧各文化研究會繼續承擔駱越文化研究課題,而廣西高校和政府管理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應盡快建立駱越文化研究中心或研究基地,以利于全面系統地開展駱越文化研究。

(三)開拓多元的文化交流渠道

關于駱越文化交流渠道,政府方面,可建立有關網頁或政企合作設計有關APP供國內外人民進行交流。個人方面,人們可通過網絡上的各種新型媒介方式來進行駱越文化交流,例如新浪新聞、百度論壇等,以及其他各種更為快速便捷的微信公眾號、微博、騰訊QQ、SNS等即時通訊工具。

此外,線下的交流方式也是豐富多樣,如旅游開發、民俗節慶活動的舉辦等。廣西壯族聚居地區可以積極挖掘各自的駱越文化和民俗資源,打造駱越文化旅游產業和品牌,從而形成駱越文化旅游產業鏈,以吸引更多來自東盟國家的伙伴來桂參觀。同時,廣西壯鄉地區,可以舉辦大型國際性的節慶活動,通過多樣的文體活動和民俗表演來慶祝和傳承駱越文化。另外,廣西人民可組建駱越文化歌舞團,“走出去”將廣西特色駱越文化產品展現給東盟國家人民,讓東盟國家的人民深刻體會駱越文化的魅力。

(四)借助文化合作戰略,提升駱越文化認同感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已經深刻認識到文化認同在相互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已經著手準備各項文化交流與合作。從2006年至今,中國與東盟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二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2012年,首屆中國—東盟文化部長會議在新加坡舉行,會議規劃了文化合作方向。2014年,中國與東盟制定出臺了《中國—東盟文化合作行動計劃(2014—2018)》,該計劃已成為雙方開展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指導性文件。故廣西更是要積極參與到國家制定的各項與東盟文化合作的戰略中來,進一步發揮在中國—東盟文化交流與合作中的橋頭堡作用,借助這一些戰略,不斷提高駱越文化等傳統文化在東盟國家的認同感。

七、意 義

當前我國“一帶一路”戰略視野下,為找到契合時代發展精神、加強國內外文化認可與經濟往來的增長點,重新探索駱越文化的內容是至關重要的。在文化上構建二者互通的橋梁,深化廣西與東盟國家關系,增強了二者的黏性,有助于廣西和東盟在未來不僅在文化上,還能在經濟、政治等方面順利的開展合作,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滿足各國人民的利益,解決區域發展平衡問題。

八、結 語

廣西與東盟諸國有著若干相同文化因子,而廣西與東盟國家駱越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之所以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是得益于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帶領和推動,但與此同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廣西與東盟國家駱越文化交流所囊括的領域和交流的深度仍然有限,今后應繼續不斷深化促進廣西和東盟國家間能在各個領域都能有深度交流和高質量的合作,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一份力量。

猜你喜歡
駱越文化交流東盟國家
兩岸賞石文化交流線上展覽
以“春風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強兩國“心通意和”
充滿期待的中韓文化交流年
特殊時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續在線
駱越?印象系列設計
中國與東盟國家合作關系的博弈分析
“一帶一路”背景下海南-東盟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現狀與思考
東盟國家刑事審判制度綜述
南寧市博物館館藏西周銅盤賞析
駱越花山巖畫的稻作文化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