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詩詞大會》的文化傳播價值及啟示

2021-03-11 10:22趙曉麗
新聞愛好者 2021年1期
關鍵詞:中國詩詞大會文化傳播文化傳承

趙曉麗

【摘要】《中國詩詞大會》以詩詞為介質,實現了文化傳承與價值傳遞的雙重達成,其內在原因在于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內在關聯。借鑒《中國詩詞大會》經驗,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傳遞,探尋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有機融通、探尋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探尋傳統內容的現代傳播。

【關鍵詞】文化傳承;價值傳遞;中國詩詞大會;文化傳播

在當今的中國文化思想生態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兩個意義重大的關聯命題。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他還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強調,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主流媒體在文化建設中承擔著傳播文化、傳遞核心價值觀的重任?!吨袊娫~大會》就是主流媒體實現文化價值傳播和引領功能的一個重要且有重大影響的載體。

一、文化傳承與價值傳遞的雙重達成:《中國詩詞大會》的文化傳播效益

《中國詩詞大會》以詩詞為介質,通過多渠道、跨媒體聯動,吸引最廣大的詩詞及傳統文化愛好者參與、關注,在詩詞的賞析中浸潤心靈,在詩意和遠方中探尋中華文化基因,在生活之美的品味中感受濃厚的情懷。

(一)文化傳承

作為一檔文化益智或文化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的靈魂毫無疑問是文化。從節目本身來看,其定位為“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通過詩詞誦讀、比拼實現人們對曾經熟稔的古典詩詞的重溫和再識,同時將古詩詞或重置原時代場域或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引發人們對傳統文化本身及其現代轉化的體認和思考。同時,節目組通過種種設計實現了表現形式的豐富化、代入感和吸引性,比如,在開場環節設計了百人團齊聲朗誦開場詩詞的方式,并輔以卷軸、漢字、祥云等文化符號,給人一種濃郁的文化氣息,將人瞬間帶入傳統文化的氛圍之中。后面的幾季中,在場景布置上更加考究,通過牡丹、祥云、荷花、華表等元素的表達和立體聲光電等手段,營造出全方位的古典文化意境。從參與情況來看,從報名到百人團,從演播現場到微博、微信,從稚齡的學生到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可以說,《中國詩詞大會》充分體現了參與的全民性,無愧“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稱號??梢哉f,節目在大眾傳播過程中以極高的可視性和傳導性實現了其對以詩詞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二)價值傳遞

《中國詩詞大會》雖然是一檔詩詞類節目,但是并未僅僅停留在詩詞教育和傳播的層面,而是不失時機恰如其分地指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的傳播效果。節目不僅在詩詞的選取上傾向于傳達自強不息、樂觀豁達、忠誠國家、天人合一等價值觀念的文本[1],而且在一些環節或一些解讀中,將詩詞與某些價值觀念聯系起來。比如,第四季第十期開場,主持人引用了杜甫的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后,感慨“詩詞從來就不局限在詩人一方小小的書齋里,它更包含著心憂家國、胸懷天下的一份情懷”。將詩詞與家國情懷、愛國主義緊密地聯系起來,實現了由詩詞而精神而價值觀的遞進。另外,節目還挖掘參賽者的故事,他們身上自強不息、誠信、友善、樂觀豁達等精神特質在潛移默化中為受眾傳遞著價值導向。

(三)文化傳承與價值傳遞的完美結合

從傳播效果上看,《中國詩詞大會》實現了文化傳承和價值傳遞的完美結合和雙重達成。節目以詩詞為介質,不僅進一步喚醒了大眾的詩詞記憶,也讓人們感受到了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更通過詩詞及傳統文化元素為人們傳遞了和諧、文明、愛國、友善等主流價值觀念。從節目的文化意蘊和底蘊來看,該節目一反當前影視綜藝節目泛娛樂化的傾向,致力于傳統詩詞的普及和傳統文化的傳承,因此與同系列的其他節目一同被視為“清流”。從媒體的價值傳遞來看,該節目一反傳統主流媒體在價值傳播方面給人留下的“高冷”印象,用生動的、豐富的、易于為人接受的形式和方式,在詩詞的審美、文化的享受和競技的角逐中讓受眾放松戒備,接受節目融會的主流價值信息,從而實現潤物無聲的價值傳遞?!吨袊娫~大會》在詩詞的盛宴中為大眾呈上的傳統文化和主流價值的“硬菜”,并通過傳統文化的浸潤實現價值的熏陶,達成了文化傳承與價值傳遞的雙重效果。

二、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關聯:《中國詩詞大會》實現雙重達成的內在原因

《中國詩詞大會》之所以能達到文化傳承與價值傳遞的雙重效果,不僅得益于節目的全方位意境營造、嘉賓點睛解讀、人員參與的廣泛性等因素,更為重要的是,以詩詞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內在的關聯,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的有機融通;而二者內在關聯的基礎,則在于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是特定民族的文化,體現為文化發展的連續性?!坝擅褡逍哉宫F的文化的民族內容,則相對穩定且多姿多彩,它使文化得以形成自己特有的思維方式、抒情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以及文化諸因素的結構方式,即形成自己特有的類型”[2]。文化的民族性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標志,其一旦形成便具有較為恒久的穩定性,并通過民族習俗、民族性格、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形式深深地影響感染本民族的每一個個體,且在代代相傳中保存并強化。文化的民族性決定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必須繼承傳統、保持根本,“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3]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其實講的就是中華文化在歷史發展中的傳承與創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思維理路、人文關懷、目標價值、實踐品質等方面都有著內在的一致性。

在思維理路方面,修齊治平是中華傳統文化一貫的人格實踐要求,這不僅是對生命個體德性提升和完善、個體圣賢人格追求的要求,同時也體現為對國家、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情懷和擔當精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個人層面的要求,齊家是社會層面的要求,治國平天下是國家層面的要求”[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包含了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社會層面的價值訴求,也包含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標準,這種“三位一體”的價值體系正好契合了中華民族家國一體、家國同構的文化傳統。

在人文關懷方面,對人的關注和重視一直是傳統文化的風格和精髓,中華傳統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關于人、為了人的學問,因而也是最具人文關懷的學問,無論是積極入世的儒家、墨家,還是清靜無為的道家、禪宗,無一例外把人看作終極目的,延而伸之,對天地萬物的珍視和愛也是傳統文化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是以人為核心,通過國家維度的價值目標為人文關懷描繪藍圖,通過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為人文關懷營造氛圍,通過個人層面的評判標準為人文關懷提供規范,換言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其最終目的就是尊重人、關心人、發展人,這也是人文關懷的直接體現。

在倫理價值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的價值體系,指向著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及人與自身的和諧。而優秀傳統文化也將價值指向定位于人內在維度和外部維度的和諧統一,強調通過個人修為、立身處世、社會愿景等方面的自覺追求,達到和合中庸、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實踐品質方面,優秀傳統文化堅持立足于實踐、服務于實際的務實精神,無論是諸子學說還是詩詞歌賦,抑或是民間信仰,都倡導“大人不華,君子務實”的精神和風格,“儒家思想和中國歷史上存在的其他學說都堅持經世致用原則,注重發揮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是基于實踐需求而產生,其弘揚與培育,也遵循著認知、認同、內化、踐行的實踐規律。

三、探尋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中國詩詞大會》文化價值傳播的啟示

文化傳承和價值傳遞是當今文化領域的重要內容,也是主流媒體應承擔的任務?!吨袊娫~大會》以及中國大會系列節目在這方面進行了成功的嘗試,也提供了有益鏡鑒。

(一)探尋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有機融通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脈”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在當代中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文化建設領域的重要使命,基于二者之間的內在關聯可知,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須借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和提升,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又須有優秀傳統文化的托舉。因此,深入挖掘、探尋二者的契合點,以此為基點開展文化創造和文藝創作,“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使自己的作品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6]。使二者有機融通、相釋相長,可以像《中國詩詞大會》以及央視的其他中國大會類節目一樣實現文化傳承與價值傳遞的雙重效果。比如將農村傳統勞作方式拍成充滿詩意的田園生活的李子柒現象,其實也是探尋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有機融通的很好嘗試,其在藝術地展現傳統生產方式的同時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善的沐浴,其中深蘊的和諧、敬業、自強、友善等價值理念也在不知不覺中為受眾所接受。

(二)探尋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

傳統文化活起來需要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探尋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使傳統文化融入生活、連接當下,可以激活大眾文化基因、喚醒受眾文化記憶?!吨袊娫~大會》采用國畫等形式,形象地配合和表達詩詞意境,助力人們理解、感悟詩詞原意。如在談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時,演播室大屏上呈現出群峰林立的國畫,很好地表達了詩中的意境,也為人們聯系到紅軍長征的艱險與勇毅提供了絕好的切入點。再如,點評嘉賓在解釋詩詞或古文化常識時,經常帶入當下時尚的流行語,如“寶寶心里苦”“高富帥”“鳳凰女”等,一下子拉近了受眾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距離,讓人們意識到傳統詩詞乃至傳統文化并不是故紙堆里的高冷物,而是可親可近的古人生活生產的體現。其實,除了中國大會系列節目,也有一些致力于傳統文化現代表達的嘗試和探索,比如通過移動漢字連成古詩就能“過關”的一款在線小游戲,通過精心的設計寓教于樂,深受人們喜愛;再如甲骨文手機表情包將意蘊深遠的傳統文化符號與“神馬”“贊”等網絡流行語嫁接,在斗圖圈引起熱捧等。這些嘗試都將傳統文化置于時代脈搏的跳動節律之中,通過創新實現表達方式現代化、年輕化,讓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現代社會生活。

(三)探尋傳統內容的現代傳播

文化、價值的傳播效果與傳播手段和方式息息相關,要實現文化傳承和價值傳遞的雙重達成,亦必須探索傳統內容的現代傳播?!霸诿襟w融合深化改革的今天,充分利用新技術手段,創新視聽表達與呈現,能夠使電視新聞作品在新媒體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7]?!吨袊娫~大會》就充分運用了跨媒體、融媒體手段,將微信、微博等傳播手段“一鍋燴”,注重線上線下交流互動,把傳統文化、思想精華和價值觀念轉變為大眾易于接受的形式,因而激發了全民關注和參與的熱情,也豐富和提升了節目的表現力。北京故宮、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單位,積極適應互聯網技術重構的社會空間以及信息化社會帶來的文化生態、文藝生態的巨大變化,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以互聯網思維開展數字化工程,讓文化在現代技術手段下“活”起來,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現代化傳播方式的有益嘗試?!皞鹘y文化要想進行更好的傳播,必須適應當下人們的信息接收習慣,在傳播過程中優化渠道,并增加符合時宜的表達形式”[8]。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需要研究當下的文化市場特點和傳播環境,如借助于當下人們熟悉喜歡的常用網絡移動終端等傳播方式,營造兼具舒適性和私密性個性化需求的傳播場所,將傳統文化和主流價值植入人們更易接受的大電影、大IP劇中等,如此才能更好地實現傳播效果。

參考文獻:

[1]柯云豐.詩詞競技類電視節目的文化價值傳播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2]龐樸.繼承五四,超越五四[A].楊朝明.孔子文化獎學術精粹叢書.龐樸卷[C].北京:華夏出版社,2015:397-398.

[3]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25.

[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9.

[5]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25.

[6]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1(2).

[7]高紅波,郭京.新時代視聽傳播提升輿論引導能力的發展路徑探析:兼評第29屆中國新聞獎電視新聞獲獎作品[J].新聞愛好者,2020(7).

[8]顧曉.多屏時代傳統文化傳播的創新路徑研究:從《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收視率談起[J]新聞愛好者,2018(11).

(作者為河南建筑學院高級講師)

編校:鄭艷

猜你喜歡
中國詩詞大會文化傳播文化傳承
《中國詩詞大會》火爆背后
“中國詩詞大會”喚醒民族精神
試論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文化傳播與藝術人才外語能力培養創新
關于傳統戲劇文化傳承的思考
淺談大學校園設計中的文化傳承意義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淺析《黃河晨報》對河東文化的傳播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掀起詩詞狂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