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雙減,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有所作為

2021-03-16 07:25王艷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學區管理中心
未來教育家 2021年11期
關鍵詞:全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王艷/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學區管理中心

2021年,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提出“雙減”的根本目標就是要“堅持學生為本、回應關切,遵循教育規律,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梢?,無論是“雙減”還是教育部出臺的關于加強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的“五項管理”文件,其實質最終指向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回歸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是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

諸多研究表明,過重的學業負擔,占用學生課外活動和睡眠休息時間,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更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如給學生帶來焦慮、厭學以及煩躁、易怒等不良情緒和其他消極心理體驗。因此,面對“雙減”大環境,中小學校在積極探索減負提質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疏解壓力,助力“雙減”工作更好地落地。這就需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結合減負要求,選擇合適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和方式,積極開展針對學校減負提質的具體干預和調適工作,轉變學生的學習認知和學習行為,從心理角度幫助學生更好地“減負”,為學業“提質”增加心理動力。

以心理健康教育為抓手,服務學校減負工作,核心要以學生發展為根本,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科學開展教育?;诖?,筆者認為當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方式,需要回應“雙減”政策要求,回應學生、學校負擔狀況,回歸立德樹人主線,結合學生年齡特點、群體特性和個體差異因需施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雙減”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重點關注全體學生的減負認知,從思想上為學生減負

面對新時代,關注中小學生的負擔感受,用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導學生科學學習,降低學習焦慮和心理壓力,是當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和領域?!半p減”政策明確要求“有效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等,力求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學習負擔問題,為學生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學習負擔是指學生在當前學習過程中消耗的時間與精力,以及通過學習任務與考試評價引發的壓力體驗。[1]可以看出,學習負擔的實質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來源于外在的、客觀的時間花費和精力消耗;另一部分由學生過多的時間投入、精力消耗以及外在考試評價等引發的壓力體驗,是一種內在的、負向的心理感受。對于學校心理健康教師而言,如何幫助全體學生正確認知學習負擔,引導學生有效應對負向心理感受、緩解學習壓力,這正是心理健康教師服務“雙減”工作的特殊價值之所在。

作為心理健康教師,首先要正視學習壓力的客觀存在性,引導全體學生正確認識學習負擔、學習負擔產生的根源以及怎樣正確面對壓力和負擔等,這些都是“雙減”背景下需要重點向學生宣傳和引導的理念、內容。對此,心理健康教師要積極結合“雙減”工作要求,首先解決學生的負擔認知問題,讓學生對學習負擔有正確科學的認識,防止偏聽偏信。心理健康教師要積極選取有關學習負擔認知的內容,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宣講,引導全體學生正確認識學習負擔的來源和表現,區分客觀壓力與主觀負擔感受的關系,學習掌握常用減壓調試的策略方法。幫助學生以正確的觀念看待學習和競爭,以從容的姿態應對學習和挑戰。教師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和學校各種平臺,結合不同年級學生認知特點和學業任務的輕重情況,幫助學生分析學習的目的,剖析負擔的來源,評估自身壓力狀況,指導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基本減壓方法。

面向全體學生的減負認知,關注的是全體學生在思想觀念上的減負。對此,教師可以開展“減負”專題教育,精選內容素材,用學生身邊的真實案例、生動的活動體驗和入情入理的透徹分析,聚焦全體學生的基本需要,開展負擔原理與通識調適方式培訓。引導全體學生調節身心,釋放潛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目的,了解學習壓力的客觀性和減壓思路,學習掌握基本的減壓調適方法,激發學生主體性,凸顯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堅韌品格,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提升學習動機,使學生在正確認識學習價值和過程的基礎上減輕主觀負擔感受。

當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方式,需要回應“雙減”政策要求,回應學生、學校負擔狀況,回歸立德樹人主線,結合學生年齡特點、群體特性和個體差異因需施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雙減”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充分滿足部分學生的減壓需要,具體指導分層分類減壓方法

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大,導致學生學習負擔的因素也有所區別。為此,學校減負行動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需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個體能力、學習環境情況等因素進行分層分類,關注他們的需求,提升不同學段學生群體的心理品質,為減負提質提供正向的心理支持。這就需要學校心理健康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群體的不同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個性化方案,以提高減負工作的實效性。

一是分年級確定減負指導工作的重點內容和方向。在減負政策的強力推動下,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可以通過開展面向全體的入學適應問題和自主學習習慣培養的引導,從學習習慣養成、學習興趣培養以及與學習伙伴的正確交往方式入手,緩解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生活適應焦慮,幫助他們提高生活和學習的自主能力,進而緩解心理壓力,達到減壓的目的。針對小學中年級學生,需要重點關注學生學習習慣和問題解決方法的引導,比如課前怎么預習、上課如何聽講,有不懂的地方怎么及時找老師或同學弄明白等,重點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習過程中過多的低效行為和額外時間花費,從客觀上做好減負。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則更多注重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的指導,同時關注學生學習壓力的釋放,以及緩解壓力的技巧。比如,引導他們利用思維導圖總結梳理學習內容,指導他們學會復述、聯想、意義關聯等記憶策略,掌握基本閱讀方法,學會合理規劃學習生活,善于利用各種資源輔助學習等,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從主客觀角度實現減負。針對初中階段學生,要著力關注學生學習動力的維持、不良學習情緒的處理以及青春期帶來的各種生理、心理困擾和問題。初中高年級更多關注不同學科的學習方法指導以及與升學壓力有關的內容和主題,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考試壓力,掌握考試焦慮調節方法和壓力緩解技巧,為學生減壓提供技術支持。針對高中階段學生,要從學生的理想和價值觀的樹立、抗壓和耐挫能力的提升方面入手,引導學生做好未來人生規劃和生涯發展選擇,從思想信念角度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內生動力,從而減輕來自心理方面的主觀負擔感受。

二是在同一年級,也可以根據學生差異,分組開展減壓培訓。如在同一班級,由于學生性別、能力等差異,也會產生群體分化,使部分學生在學習方面面臨一些共性問題,需要教師給予針對性指導。簡單的做法是,可以按照學生學習狀況,將其分為資優生、潛力生和潛力較大生三個群體,了解不同群體學生的學習負擔來源和狀況,采取不同指導方法。如對資優生,其負擔可能更多來自過高的目標追求和過多的學習內容選擇,對此要引導和幫助其在綜合分析自身能力的基礎上,合理確定目標方向,對選學內容和活動參與做出有效取舍。對潛力較大的學生群體,則要更多地根據其實際能力和學習基礎,與學科教師配合,定制學習方案,選擇適合的層級作業,使學習過程符合自身能力要求,一步一個腳印。

更深一步的分層分類指導,還可以由學校心理健康教師借助一些專業的心理測評工具,科學評估學生負擔類型,將學生按學習負擔的內涵本質,分為高投入高負擔、高投入低負擔、低投入高負擔和低投入低負擔等不同類型群體,然后結合不同負擔類型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行為表現,進行有效指導,科學減負。如對高投入高負擔學生組,其共性是學生想學愿學,但可能存在方法低效等問題,所以教師要重在方法的引領;而對低投入高負擔學生組,則要更多關注其學習態度、學習動機的激發問題,教師可通過群體互助、個體交流等形式,了解學生內在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學習興趣培養和學習動機激發的活動,使學生逐漸確立人生價值目標,愿意自主學習、主動學習。

三是在服務減負時,心理健康教師還要密切配合學科教師,特別是在創新性作業設計、活動實踐作業內容方面,積極利用心理健康常用的放松體驗活動,創設形成一些可供學科教師選擇的活動作業,在學習之余,用于學生減壓放松。另外,心理健康教師還可以與學校的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形成合力,共同為學生創設綜合育人的實踐場域。如通過舉辦繪畫、書法、攝影作品展示,開展同伴交往故事分享,組織體驗式學習、運動治療、園藝放松、團體素質拓展活動等減壓放松方式,活躍學生校園生活內容、增添學習體驗樂趣,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緊張而又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發展,最終通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來實現有效減負。

聚焦個別學生的特殊問題,實施減壓方面的個性化指導與系統干預

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和關注個別差異相結合原則”,教師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共性,更要關注學生的個別性、差異性。由于學生個體存在家庭環境、生活背景、性格能力、競爭壓力等方面的諸多差異,其學業負擔的來源和表現差異也比較大。為此,需要心理健康教師及時關注學生個性化問題和需要,為部分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減壓指導和心理干預。個性化指導指向專題問題的專業化解決,如面向個別學生因學習壓力過大導致的厭學、焦慮過度等問題,需要心理健康教師及時關注,提供特殊幫扶,助力學生走出困境。

為此,心理健康老師要重點關注班里那些學業負擔感受過重的學生個體,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感受,觀察其行為變化,為他們設計個性化的減壓調適和學習指導方案。如對一些長期努力學習但成績卻不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關注,通過心理傾訴、談心共情、學習方法分析、走訪咨詢學科老師等形式,引導學生分析學習行為,剖析學習問題,設定合理學習目標,并引導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指導方案,使學生后續的學習活動能夠有所改善。同時,引導同學之間開展同伴互助和朋輩幫扶,提升學生個體的減負互助與自助能力。

除了師生之間的個別減壓指導外,對于有些因外部環境因素導致學習負擔過重的學生個體,心理健康教師也需要積極開展針對個別學生家長的個體訪談,了解家庭教育環境、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父母期待等,通過改變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形成家校共育鏈,助力學生個體更好地減壓,健康學習。為此,還需要心理健康教師積極與學生家長溝通,形成家校合力,協商建立共同減負的干預系統,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營造民主、寬松的大環境。當然,實現家校減負干預系統對教師的專業技能、育人責任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面對時代變化和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作為心理健康教師,唯有積極探索,敢于面對新問題、新挑戰,才能在不斷為學生提供有效指導和服務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專業發展之路??梢哉f,挑戰和問題也是心理健康教師今后不斷發展的源源動力。

總之,面對“雙減”要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要在開展原有心育工作的同時,積極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按需“配餐”,從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選擇、教育方式、團體輔導、個別指導等多個層面,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讓學生以正確認知面對負擔、以科學方法有效學習,用高質量的學習過程真正助力“減負”提質。

另外,在關注全體學生的同時,學校心理健康教師還要積極關注全體教師的壓力問題,面對“雙減”工作和課后服務新形勢、新要求,積極了解教師壓力的來源和影響因素,通過為教師提供心理服務,定期組織教師心理體驗活動等多種方式,開展教師心理健康觀測和疏導工作,探索緩解教師工作壓力的創新方式和途徑,為教師群體降壓賦能。

猜你喜歡
全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江蘇省淮安市繁榮小學活動掠影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小學英語課堂再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