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熙的大擺錘

2021-03-21 03:58孫莉莉
幼兒教育·教育教學版 2021年12期
關鍵詞:圓盤積木同伴

孫莉莉

觀察故事是指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通過觀察、分析、解讀和反思,促進幼兒發展與自身專業成長的一種敘事性記錄。在多年的評價實踐中,撰寫觀察故事已經成為教師的一種專業習慣。在一日生活各個環節中,幼兒的各種成長故事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教師如何捕捉有趣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中能看到幼兒的哪些發展?

以下是我在游戲環節中觀察到的大班男孩小熙的故事。小熙有點害羞,常常獨自坐在某個區角安靜地游戲,不太與同伴交往的他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小熙特別喜歡玩積木,建構區里幾乎每天都有他的身影。面對如此執著的小熙,我也有些好奇,建構活動中的小熙又會帶給我哪些驚喜呢?

[觀察片段一]搖搖晃晃的大擺錘

10月12日,小熙剛跨進建構區,就得意地問我:“周末爸爸媽媽帶我去了歡樂谷,你見過那個大擺錘嗎?可好玩了!”他決定自己來搭大擺錘。

一塊細長的積木剛被小熙豎起就倒下了,再次豎起不久,又倒下了?!霸趺纯偸堑瓜??嘿,你們別走來走去了,要‘地震’了!”小熙自言自語道。趁沒人走動,他馬上又豎起了那塊積木,可它還是倒了。小熙看了看自己的作品,將原先搭建在凹凸不平的地墊上的底座挪到一塊平整的積木塊上繼續搭建。果然,第一塊積木穩住了??墒?,好景不長,第二塊積木剛放上去又倒了。

之后的一段時間里,小熙不斷地重建倒塌的積木。每次積木倒塌后,他總會繼續選擇不同的材料進行新的嘗試。眼看大擺錘搭得越來越高了,不料,它“啪”的一聲轟然倒塌……這時,小熙有點失落,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兩手一攤告訴我:“搭大擺錘實在是太難了,要不下次我還是搭一個博物館吧?!闭f完,他默默地整理起了倒塌的積木。

游戲結束了,孩子們三三兩兩分享著游戲感受。有的說自己造了一幢連體別墅,有的說自己造了一輛能開起來的汽車。此時我聽到小熙插了一句:“那種很高很刺激的大擺錘你們肯定沒見過?!币慌缘耐橛悬c驚訝:“你還會搭大擺錘?這也太‘天才’了吧!”小熙揮揮手說:“倒了,沒成功?!辈贿^,聽到“太‘天才’了”這樣的夸贊,小熙竊喜。

分析:搭建中,小熙經歷了多次積木倒塌。每一次積木倒塌后,小熙都會仔細觀察自己的作品,找出存在的問題。比如,第一塊積木幾次倒下,小熙以為是周圍同伴走動產生的震動導致積木不穩,可是他多次嘗試后才發現原因并非如此。于是,他在第一塊積木下方墊了一塊積木塊,并且調整了建構的位置(見圖1)。我發現,小熙通過觀察發現地墊不平整,同時能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

在建造大擺錘的圓盤時,小熙遇到了平衡問題,即大擺錘的兩端始終不平穩,怎么辦?他想到的辦法是找一塊和圓盤積木差不多重的積木塊。只見他細細掂量著每一塊積木,似乎在比較它們的重量。從這個動作可以看出,小熙對平衡有自己的理解。最終他把兩塊一樣的圓盤積木放在杠桿的兩端,使其保持平衡(見圖2、圖3),或許小熙知道讓其對稱才是最好的方法??梢?,小熙有著較好的空間感知能力,同時知道用對稱的數學方法來解決平衡問題。

雖然最終小熙沒能完成作品,但讓我感動的是小熙逐個撿起積木,并將它們分類擺放在相應的筐里。這個舉動讓我感到,小熙遵守規則,有著良好的整理習慣。

游戲結束后,聽了小熙和另一個幼兒的對話,我感到欣慰。原本以為小熙會氣餒,誰知他還主動和朋友們聊起了“倒塌的大擺錘”,看來小熙挺樂觀向上的。

如果當時我急于介入,或許就看不到小熙努力解決問題的過程,也聽不到小熙和同伴間的那段對話了。所以,教師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理解每個幼兒的不同發展速率?!暗却睅Ыo幼兒更多的成長空間,“等待”讓教師收獲更多的驚喜,“等待”就是一種支持。

基于那段對話,我對小熙之后的表現又產生了好奇,不知小熙明天是否依然會選擇建構區?是否會繼續完成這個“超難”的大擺錘作品?是否會與同伴產生互動?是否會讓我看到不一樣的精彩?

[觀察片段二]定格中的大擺錘

10月14日,小熙果然又選擇了建構區。一進區角,小熙馬上拿來那幾塊熟悉的積木,開始了大擺錘的重建工作。

小熙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大擺錘的前期建造進展得比較順利,大約15分鐘后,小熙就把大擺錘的主體結構建造完成了。此時,他又一次拿來兩個一模一樣的圓盤,準備將它們放在大擺錘的兩端。左邊的圓盤剛放上去就倒了,試著先放右邊那個圓盤,還是倒了。最后小熙嘗試兩邊同時放,只見他的手一直在顫抖,看著搖搖晃晃的大擺錘,他扶著圓盤不敢放手。

“如果一雙手不夠,可以再請一雙手幫幫忙呀?!蔽姨嶙h。小熙大喊:“誰來幫幫忙啊,不行了,不行了?!痹捯魟偮?,晨晨走來了。小熙只是輕聲說了句“太不穩了”,晨晨見狀也束手無策?!皣W啦啦!”大擺錘終于還是倒塌了。晨晨站在一旁說:“啊呀,差一點,就差那么一點點?!薄笆茄??!毙∥醮鸬?。之后,小熙邊搭建邊自言自語地說著昨天積木無數次倒塌的經歷:“昨天不知道倒了幾次了。一會兒站不穩,一會兒又倒。如果真能搭出來,我豈不是變天才了?”說著說著,又到了搭大擺錘的最后一步,這一次小熙開始和晨晨互動了,他告訴晨晨自己需要怎樣的幫助。

合作開始了,經過4次失敗之后,小熙的大擺錘終于站穩了(見圖4)。他站起來歡呼:“成功了!我果然是個大天才!”我好奇地走上前問他:“這就是你說的大擺錘?為什么和我見過的不一樣呢?怎么會有兩個圓?”“大擺錘不是左右搖晃的嗎?搖到左邊就是這個圓,搖到右邊就是那個圓呀?!蔽一腥淮笪?,原來這是一個定格中的大擺錘呀?!霸趺礃??我是不是很‘天才’??!”小熙的眼神中閃著驕傲。

分析:在之前的觀察中,我看到了小熙在建構能力方面的發展,這一次我看到了小熙的另一面。

今天的建構游戲持續了將近一個小時。每一次的倒塌幾乎都出現在最后階段,小熙必須從零開始搭建。過程中,我看到小熙始終專注于自己的搭建,努力完成自己的作品,顯示出一個大班幼兒較好的堅持性和專注度。

無數次的倒塌后,小熙起初并沒有向教師或同伴開口求助。此時我的建議似乎給了小熙勇氣,激發了他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愿望。雖然一開始小熙有些害羞,只是試探性地向同伴求助,但在之后的合作中,小熙逐漸用語言與同伴交流,并能完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小結

撰寫觀察故事讓我們逐步意識到,自己的教育行為會對幼兒的成長產生較大的影響。教師應該接受、尊重幼兒個體之間的差異,關注幼兒全面協調的發展。教師也應在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不斷反思與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

1.讓觀察多一刻等待

幼兒的內心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觀察能讓教師更加了解幼兒。教師需要靜下心來,耐心傾聽幼兒的話語,用心捕捉幼兒的行為。教師需要放慢腳步,等待或許會讓自己看到更多面的幼兒,也會發現不一樣的精彩。

2.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理解

幼兒之間的發展是有差異的,教師觀察、記錄幼兒成長的點點滴滴,充分尊重幼兒的差異,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幼兒,才能真正理解幼兒發展的每一面。

3.讓支持走向專業

教師在介入前一定要思考自己的介入是否必要,在介入后要反思自己的支持是否有效。教師要在解讀幼兒發展的證據后適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以更好地助推幼兒的發展。

3170501908221

猜你喜歡
圓盤積木同伴
Scratch制作游戲
堆積木
尋找失散的同伴
奇怪的大圓盤
有趣的積木
玩積木
落地
從圓盤形世界到圓球狀大地
2009年高考物理專項訓練題十 電磁感應
好主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