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經濟產業結構優化路徑研究

2021-03-22 03:47
智慧農業導刊 2021年21期
關鍵詞:產業結構優化農業

李 妍

(山東農業大學,山東 泰安 271000)

1 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背景

1.1 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理論

由于農業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加快我國農村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的提升,誕生了鄉村振興戰略。對于農業經濟來說,其產業結構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國家經濟的發展,體現了經濟發展狀況[1]??梢酝ㄟ^產業的發展來推動經濟建設,隨著農業產業的興旺,農村經濟獲得提高,這有助于統籌城鄉發展,并逐漸縮小之間的差距。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還應該不斷優化農業產品的產業結構,探索更多的優化路徑,以此帶動經濟更加迅猛的發展[2]。

從目前我國的國情和實際發展情況來看,我國仍然處于一個傳統到現代農業的過渡階段。從農村的經濟結構來看,其結構與發展目標并不匹配。這是明顯的問題之一,如果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就必須要加快改革,打破傳統的單一發展模式,創建新型的農業發展模式,不斷促進實現農業現代化,以此創建出一個高效的經濟結構,來實現農業現代化[3]。

1.2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經濟產業發展的意義

目前對于我國農村經濟結構方式的探索還在不斷深入,實現鄉村振興要走合適的發展道路,要不斷探索新方式。路麗明[4]認為,在農業的生產過程中,離不開各種各樣的農業技術,當農業技術得以應用時,人們對于科學技術的重視也在不斷攀升。這也促使了農業的服務水平提高,從而使產品質量得到可靠保證。李曉天[5]根據研究結果進一步作出推斷,農業經濟是“三農”發展的關鍵,在農業經濟發展時,首先必須要尊重客觀規律,要明白農業發展的科學道路,從學術以及科學的角度認真對待市場以及產業的關系,推動農業經濟以及農業產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同時,周昊天[6]以及楊孝偉等人[7]也展開了相關論述。隋福民[8]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農業產業結構信息化手段的研究,通過一些信息化的手段方式,來探索優化農業經濟結構。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措施,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平臺進行產業升級,同時還可以通過相應的平臺改變流通模式。通過流通模式的改變以及生產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使主體更加穩定,獲得可靠的利潤,同時消費者也將獲得優質的農業產品,以及更實惠的價格,實現雙向互利,達到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目的。

2 農業經濟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

2.1 農業結構調整趨同,區域比較優勢不明顯

目前,對于農業的經濟產業發展來說,其在結構上應該進行調整,但是由于發展并不平衡,所以各地優勢以及特長沒有得到充分地發揮,因此迫切需要特色的產業支持以及有優勢的農產品經營?,F在市場化的程度相對較低,對于未成體系的農產品,還沒有建立合適的銷售渠道,而且還存在附加值低,對外競爭時未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的問題[9]。

2.2 產業結構單一,發展基礎薄弱

對于農業經濟發展來說,其中一個特點就是發展的速度慢,模式渠道較為固定單一,在調整時也不能非常及時。在最近的發展以及政府扶持下,農業發展也邁出了新的一步。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進行調整,充分發揮優勢,力求以此促進農民收入,提高經濟水平。但是,目前發展的規模與體系還較小,流通與服務的相應體系未健全,所以發揮的作用還有所受限。

2.3 農業產品轉化比率低,現代設備應用不足

在發展過程中,有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農產品的加工環節,以及對農產品進行倉儲。這些方面現在還比較薄弱,大型企業尤其是能獨立完成加工的企業較少,易出現質量差等問題,需要提高加工的能力。由于農產品需要及時處理,若不能得到及時加工而產生滯銷,可能會使農產品腐爛變質,從而降低營業額。若能夠做到及時有效地加工并且轉化,就可以提高生產的效率,但從目前看,我國對設備的應用率并不高。

3 鄉村振興與農業經濟產業結構的關系

3.1 農業經濟產業布局的優化促進農村產業的繁榮

鄉村振興依托點在于繁榮的產業系統,鄉村建設也通過創建興旺的產業促進繁榮。對于村民收入較低的村落來說,一般都存在農業發展滯后的情況。收入低的主要原因就是結構還需要優化。若想使農村經濟得以發展,就必須順應國家戰略要求,從內部出發進行改革,通過市場的要求挖掘潛力,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3.2 農業經濟產業結構優化推進綠色生態發展

農業與自然密切相關,密不可分。農業在發展時也要以綠色為要求,構建綠色發展模式。農業的發展也要遵循可持續性,在進行鄉村建設時,注意生態以及生態文明。保護農村的山林湖泊,才能使農業以及產品綠色保證質量。這也是農村發展的重要物質要素與基礎。

3.3 農業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助力農民增收

對于農民收入來說,由于其收入因素受多種條件影響,所以增長較為緩慢。若想促進經濟發展,推動農民收入增長,就必須完美解決結構化問題。通過對農業經濟產業的結構進行調整,以及優化增加機械設備使用情況,才能夠使農民從簡單的重復性機械勞動中解脫出來,以此完善結構發展。

4 農業經濟產業結構優化路徑

4.1 引進“4+N”農業產業融資模式

如圖1所示,“4+N”農業產業融資模式包括由政府主導構建農業經濟產業鏈和供應鏈、搭建農業經濟產業平臺、推行農業經濟產業示范園與引進國企和社會資本形成農業經濟產業聯盟四個部分。

4.1.1 政府主導構建農業經濟產業鏈和供應鏈

對于農業經濟產業發展來說,其面對的最大困難并不是資金,而是產業鏈,如圖2所示。

圖2 農業經濟產業鏈

由于產業鏈條并不完備,上下游產業還需要完善,并且應該增加一些配套設施裝備。這是由于經濟產業不可能獨立存在,所以所有的環節必須要完全配合。無論是從供應鏈還是從產業鏈上看,這種完善環節都需要很長時間,應該由政府以及社會一起推動。

4.1.2 搭建農業經濟產業平臺

目前,政府出資并制定了多種政策搭建產業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可以完善發展的布局結構,形成以優勢產業為主導的平臺,以此作為特色彌補短板。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使產業鏈條更加完善齊全,變得更加完整,從而打通經濟供應鏈,提升農業經濟產業效益。

4.1.3 推行農業經濟產業示范園

若想發展農村經濟,必須要在主導產業上多下功夫,不斷完善產業鏈條。同時對于供應鏈上也要多加注意,形成優勢產業??梢岳谜ㄔO的示范園區,實行產業集中,利用多種渠道進行展示,充分發揮展示作用以及示范功能。同時,還可以帶動周圍農民積極參與,共同參與以擴大產業規模。一旦形成了產業集中,就可以更好地構建和完善體系,增加農民的收入。

4.1.4 引進國企和社會資本形成農業經濟產業聯盟

如果想要形成產業聯盟,就必須要求農村的經濟產業達到一定的規模,這樣才能夠吸引投資,進一步壯大產業,以此形成經濟產業聯盟。目前,各行各業的國企和社會資本占比情況見表1。

表1 國企和社會資本占比情況

4.2 加大產業資金投入,著力強化支持保障

必須不斷加強現代化體系建設,同時還要做好風險調控。通過一些保護政策,采取積極有效的融資渠道,通過資金的投入以及政策支持優化結構,加快設施完善。目前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提出了多種資金支持政策,可以做好地方項目申報,積極投入和搭建服務平臺。同時,相關部門也應該確保資金按時到位,相互統籌,共同解決融資難題。

4.3 以農業經濟產業融合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一定要進行產業融合,這也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說明了未來應該要推進多產業的融合,實現農業的多元化發展。這也有助于農產品加工,同時延長產業鏈,提升產業價值。

4.4 以農業資源整合促進農業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要充分利用各種農業資源,進行整合,實現農業經濟產業的提升及農業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一環節也需要多主體共同努力,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積極落實創新服務政策,吸引各類人才,為農民增加就業崗位,提高相應收入。

5 結束語

目前,在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對于農村經濟的改革,其中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探索農業經濟結構的新的優化路徑。這能夠帶動農業經濟飛速增長,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關鍵舉措,所以必須要制定更完善的措施,以此不斷推進產業結構優化。

猜你喜歡
產業結構優化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私募股權投資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民用建筑防煙排煙設計優化探討
關于優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諾的一些思考
城鎮化對產業結構高級化的影響研究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