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在提高兒童1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中的效果*

2021-03-22 04:36王歡楊貴榮李新文
中外醫學研究 2021年5期
關鍵詞:糖化延續性依從性

王歡 楊貴榮 李新文

1型糖尿病兒童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其是一種胰島β細胞功能持續受損所致的疾病,其引發因素較為復雜,常見的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兒童和青少年中,罹患1型糖尿病的概率越來越高。有最新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全年齡段1型糖尿病患者中,每10萬例中,低于15歲的患兒每年高達1.93萬,且這一占比還在逐年增多[1]。大多數1型糖尿病兒童經診斷確診后,均需要終身用藥治療。一般情況下,1型糖尿病兒童的住院時間相對比較短,大部分需要患兒及其家屬居家進行自我管理。而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有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發現,患兒極其家屬對病情的自我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血糖的穩定性,還對減少低血糖事件及促進患兒生活質量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慢性管理模式,主要通過醫護團隊,采用促進健康的手段,提高患兒及其家屬對疾病的認知程度,進一步提高患兒自我疾病管理的能力[3]。本次研究選取了92例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治療的1型糖尿病兒童,通過對其實施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護理,詳細的探究了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在提高1型糖尿病兒童治療依從性護理方面的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92例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治療的1型糖尿病兒童。納入標準:符合WHO中1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合并心、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2)合并精神疾病,意識不清,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3)合并嚴重的糖尿病并發癥。男52例,女40例;年齡7~13歲,平均(10.52±1.21)歲;病程4個月~3年,平均(1.2±0.4)年。本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

1.2 方法

均實施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護理。(1)成立護理小組。選取本科室副主任醫師1名和主管護師2名及若干名??谱o士一起組成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小組,在熟練掌握1型糖尿病相關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的基礎上,具備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對不同年齡段患兒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2)管理教育形式及時間的確定?;純喝朐汉?,由小組中專業的護士對患兒進行教育,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確定教育的時間,每次教育參與患兒以6~8人為宜,可通過自制的PPT對患兒進行相關知識的教育,將每次教育的時間控制在40~45 min為宜。護士還要認真解答患兒及家屬提出的問題。還通過給患兒發放宣教手冊,飲食模具、展板墻等方式向患兒進行教育[4]。(3)院內管理?;純罕淮_診后,要協助醫師給予患兒有效的治療,護理小組可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管理體系,調動起患兒與家屬對治療的積極性,促使其主動地參與到自我管理中,向患而講解疾病相關的知識,給予患兒及家屬有效的安慰和情感支持,緩解患兒家長心理上焦慮的情緒[5]。指導患兒認識糖尿病,對患兒進行飲食方面的健康教育,為其制定個性化的營養補充方案。指導患兒正確的監測血糖,并掌握監測方法,正確的認識胰島素,并掌握胰島素泵、胰島素筆的使用方法,指導患兒進行相應的運動鍛煉,會識別低血糖[6]。(4)院外管理。為了促使1型糖尿病患兒在家也能夠做到自我健康管理,要管理患兒及家屬共同參與到自我管理教育中,護理小組為患兒建立隨訪檔案,由專門的工作人員為患兒建立隨訪檔案,新發患兒出院后7 d要對其進行第1次電話隨訪,了解患兒出院后血糖水平的控制情況、飲食情況、運動情況等,詳細詢問低血糖事件的發生情況以及處理的方式,血糖監測方式的準確性,以及胰島素的保存使用情況等,需要注意的每次隨訪時間不得少于15 min,要保證在較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了解到患兒的病情情況,解決患兒及家屬心中的困惑。出院后1個月后指導患兒到醫院進行復診,由??漆t生及護士對患兒的病情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鼓勵患兒記錄日記,尤其是一些特殊事件的發生,如外出、生病、低血糖時間等[7]。護理小組還可建立微信群,設置相應的線上課程,如胰島素的治療、血糖的自我監測、壓力管理方式、與患兒的溝通方式、飲食方案等,對糖尿病相關的知識進行不斷地更新和強調,進一步促進患兒日常行為的改變。針對患兒的病情舉辦一些講座,鼓勵患兒將自身實施的控糖方案進行分享,通過游戲互動的方式感受到同伴的鼓勵[8]。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并比較患兒護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及治療依從性。從用藥、飲食、運動3個方面對治療依從性進行評價,如患兒完全堅持治療為完全依從,當患兒基本堅持治療為部分依從,當患者未配合治療為不依從,依從度=(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兒護理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對比

護理后,患兒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護理前(P<0.05),見表1。

表1 92例患兒護理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對比 (±s)

表1 92例患兒護理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對比 (±s)

糖化血紅蛋白(%)護理前 9.8±2.8 12.7±2.8 12.9±1.8護理后 6.5±2.1 9.2±1.3 8.1±0.7 t值 3.694 3.873 4.009 P 值 <0.05 <0.05 <0.05時間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

2.2 患兒護理前后治療依從性比較

護理后,患兒治療依從性與護理前比較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92例患兒治療前后治療依從性比較 例(%)

3 討論

1型糖尿病患兒由于胰島素的缺乏,需要終身依賴于胰島素治療,但是大部分患兒對血糖檢測、胰島素注射等存在有恐懼心理,導致其對治療的依從性比較低[9]。加上患兒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差,如果缺乏家屬的監督,則會導致其血糖控制不佳,從而引發多種急慢性并發癥,如酮癥酸中毒、低血糖等,不但加重了患兒自身的痛苦,還加重了其家庭經濟負擔[10]。但是由于1型糖尿病患兒不能根治,只能控制,因此,對于1型糖尿病患兒而言,血糖水平的控制也就成了一種系統性的管理教育方式[11]。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有研究人員發現,針對1型糖尿病患兒實施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對不同年齡的患兒實施個體化的自我管理教育指導,對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12]。

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的實施,促使更多的患兒通過管理教育,能夠按時對血糖水平進行監測,根據監測的結果調整自身的用藥情況、飲食情況及運動情況,找出導致血糖控制不佳的因素,并給予對癥處理,通過有效的調整,使其血糖盡量達標,將血糖波動的概率降到最低,在緩解患兒并發癥的基礎上促使患兒生活質量的提升[13]。本次研究結果也顯示,患兒經護理后,其血糖指標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護理前比較均明顯降低,且患兒均未發生嚴重的低血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嚴重的并發癥事件,患兒在日常生活中健康生活的意識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不良的生活習慣逐漸減少,自律性也明顯提升。并且與護理前相比,護理后患兒治療依從性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提示,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護理在1型糖尿病患兒中的應用,在促進了其血糖指標改善的基礎上,還促使了患兒治療依從性的提升。

綜上所述,將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應用在對1型糖尿病患兒的護理中,患兒對治療的態度更加積極,所了解到的糖尿病相關知識也更加全面,患兒自我管理行為更加自律,對治療的依從性得到了明顯的提升,應用效果明顯,建議將其推廣在更多的臨床上。

猜你喜歡
糖化延續性依從性
應用PDCA循環法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對醫院感染的影響
延續性護理對宮頸癌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
糖尿病患者為何要做糖化血紅蛋白測定?
計劃行為理論在藥物依從性方面的應用
中藥藥學服務對患者依從性的干預作用研究
院外延伸干預模式對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自護行為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延續性動詞和非延續性動詞的用法解讀
健康教育對改善癲癇患兒治療依從性的效果
常吃煎蛋有危害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與心房顫動關系初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