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家庭功能與社會支持的護理干預對甲狀腺癌患者生存質量及心理的影響*

2021-03-22 04:36陳惠嬌肖碧玲王小仁梁曉萍蘇燕玉
中外醫學研究 2021年5期
關鍵詞:甲狀腺癌家庭評分

陳惠嬌 肖碧玲 王小仁 梁曉萍 蘇燕玉

甲狀腺癌雖是一種具有較高存活率的惡性腫瘤,但“癌”的診斷,無論是對患者還是家庭都會帶來心靈的沖擊,易使之產生焦慮、抑郁的心理。甲狀腺癌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患者在圍手術期出現的焦慮抑郁情緒會使治療和預后受到影響,使其原本較差的生活質量進一步降低[1-3]。隨著現代護理的發展,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心理問題越來越受重視。本文通過提高患者家庭功能與社會支持的護理干預來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改善不良的心理狀況,效果較理想,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1)所有病例符合文獻[4]《甲狀腺癌診斷與治療標準》,并經臨床病理檢查確診為甲狀腺癌;(2)無手術禁忌證。排除標準:(1)合并有其他惡性腫瘤;(2)合并心腦、肺重要器官疾??;(3)既往有精神類疾病。選擇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在本院住院的甲狀腺癌患者90例,以信封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中男18例,女27例;年齡19~71歲,平均(49.26±0.65)歲;病理類型:乳頭狀癌16例,髓樣癌14例,濾泡狀癌1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學歷15例,高中學歷13例,大專及以上學歷17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28例,年齡20~71歲,平均(49.15±1.09)歲;病理類型:乳頭狀癌17例,髓樣癌14例,濾泡狀癌14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學歷14例,高中學歷13例,大專及以上學歷18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理類型、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報批醫院倫理委員會獲得批準,并在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下進行。

1.2 方法

干預時間均為3個月,患者出院后囑咐1周后返院干預1次,期間電話隨訪1~2次。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的心理支持,包括協調家屬親友間的親密合作、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合理使用心理療法、提供醫學護理信息、解答疑慮等。

1.2.2 觀察組 增加提高家庭功能與社會支持的護理干預。措施如下:(1)以提高家庭功能為中心的護理。家庭功能反映了家庭作為一個整體滿足家庭成員需求的能力,與個人的健康狀況、疾病的發生和預后有著密切的聯系[5]。與患者及家屬建立信賴關系,評估患者的家庭功能,了解患者家庭成員的基本資料、家庭事務的決策模式、家庭成員之間的角色分工、家庭的健康價值觀等,以及家庭經濟狀況、醫療費用支付方式、近期有無引起家庭壓力的事件發生,并評估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及家人之間的感情關系,向他們講解家庭功能的相關理論知識,給他們進行醫學信息教育,使他們明白所患并非是不治之癥,可通過補充甲狀腺素藥物替代化療,終身服藥、定期復查,并邀請患者及家屬參與護理,督促患者服藥和運動,甲狀腺癌術后還需進行必要的頸部鍛煉和全身的有氧、無氧運動,給患者情感支持。(2)以提高社會支持為中心的護理。社會支持一直被認為是患者能夠采取積極正面應對方式的基礎[6]。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對患者進行社會支持結構問卷調查,了解患者的治療經濟負擔,以及工作、子女、家庭、婚姻等方面面臨的壓力,了解患者需要哪一類的心理支持[7]。選擇機會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是否需要家屬或工作單位給予關懷,有否患者所牽掛的人和事,盡量減輕患者在治療養病期間的后顧之憂。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干預前后3個月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價。住院患者現場發放、現場回收;出院患者在回訪時進行評價。

1.3.1 生存質量 干預前后對兩組患者按照文獻[8]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BREF)進行評定。WHOQOL-BREF由26個條目組成,反映生理、心理、社會關系和環境4個生存領域的質量,量表共包括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環境領域四大因子26個條目,每條目均按1~5級評分法進行評價,質量評分經過分值轉換后各領域得分越高表示QOL越好。量表Cronbachα系數為0.756[9]。

1.3.2 心理狀況 干預前對兩組患者按照文獻[10]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定。SAS和SDS每個量表均包括20個項目,每個項目分為4級評分:“1”表示沒有或很少時間有;“2”表示小部分時間有;“3”表示相當多時間有;“4”表示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有。評定后表內20項評分相加,得粗分,為20~80分,將所得的粗分乘以1.25得標準分。正常為50分以下;50~59分為輕度焦慮或抑郁,60~69分為中度,≥70分為重度。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數據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兩組生存質量比較

干預前兩組生存質量4個領域得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生存質量4個領域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分,(±s)]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n=45) 59.40±5.84 80.22±5.17 61.31±5.47 78.67±5.77 59.04±5.01 81.11±5.29 59.76±6.34 78.47±5.93對照組(n=45) 58.87±6.52 61.22±6.45 60.87±5.99 63.22±4.91 59.36±6.15 62.84±5.04 58.58±4.52 60.51±6.26 t值 0.432 14.258 0.465 15.043 0.272 16.880 1.022 12.620 P值 0.668 0.000 0.644 0.000 0.787 0.000 0.312 0.000組別 生理領域 心理領域 社會關系 環境領域

2.2 干預前后兩組心理狀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SAS和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和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和SDS評分對比 [分,(±s)]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和SDS評分對比 [分,(±s)]

SDS組別 SAS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n=45) 54.87±3.38 43.49±4.49 58.78±4.90 45.73±4.88對照組(n=45) 53.58±2.49 50.62±3.68 59.13±4.33 56.78±3.62 t值 1.861 9.090 0.623 11.193 P值 0.069 0.000 0.537 0.000

3 討論

甲狀腺癌是人體內分泌系統中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11],發病率在頭頸部腫瘤中居第一位,占所有惡性腫瘤發病的2.3%[12],甲狀腺癌包括未分化型甲狀腺癌、甲狀腺髓樣癌、甲狀腺濾泡狀癌、甲狀腺微小癌四類。甲狀腺癌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其中包含多種疾病[13]。術前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甲狀腺癌的相關知識,闡述手術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做好安慰及解釋工作。有研究發現,雖然甲狀腺癌的生存率較高,但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不樂觀,他們的身體、心理、社交和精神狀態還常常低于結腸癌、乳腺癌和其他需要更深入治療且預后更差的惡性腫瘤幸存者的平均水平[14-16]。甲狀腺癌患者由于手術的創傷可能會出現聲音嘶啞、進食嗆咳、低鈣血癥、四肢面部麻木甚至抽搐等,有些患者服用甲狀腺素還會出現精神過度緊張或失眠,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社交活動和自信心,個別患者還會出現自我封閉、懶惰現象,采取消極態度表現為不愛衛生、蒙頭大睡、不按時吃藥和吃飯等。本研究顯示,干預前兩組的生存質量評分均較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家庭是患者疾病康復進程中的有力后盾,是最重要的社會支持系統,邀請家屬參與、給予社會支持,有利于患者保持健康行為和有效的自我護理。生存質量是順應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而產生的一類新的健康指標[17]。本研究提供以提高家庭功能為中心的護理,按照由國際醫學和護理界提出的“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FCC)[18-19],把護理由以往的“治療性”向“照顧性”轉型。評估患者家庭功能,通過護士的鼓勵、家屬的督促、社會的支持,將醫院的護理干預計劃延伸到了患者的家庭,使護理人員、患者及患者家庭三方之間互利基礎上構成的醫療護理綜合性模式,發揮家庭及社會作用,關懷體貼患者,給患者情感支持。本研究主要通過提高家庭功能和情感意志,實現改善患者生活態度和精神狀況,使軀體的功能得到有效的調節,自覺配合手術治療和終身藥物治療,積極應對疾病,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從而提高生存質量。在問題解決、溝通、角色功能、情感反應、情感介入、行為控制等方面進行針對性干預,給患者的健康行為大力支持,提高患者的健康責任感,患者不管是心態、飲食、活動、作息,還是用藥、復查、家庭生活等方面都積極應對,質量得到提高。與王藝曉[20]研究報道相同。研究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生存質量4個領域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提高患者家庭功能與社會支持的護理干預可提高甲狀腺癌患者的生存質量。

許多甲狀腺癌患者在病程早期并無明顯的癥狀,只有當病灶包塊在壓迫到神經之后才會發生不良反應,這時已經錯過了疾病的最佳時機[21],因此甲狀腺癌手術尚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困擾著患者的心理。惡性腫瘤為負性生活事件,加上手術在患者心理造成的應激反應,容易出現負性心理狀態[22]。也有研究顯示,工作及學業情況是甲狀腺癌患者心理困擾問題的重要影響因素[23]。本研究顯示,干預前兩組SAS和SDS評分均高于50分,屬輕度焦慮、抑郁狀態。通過提高患者家庭功能與社會支持的護理干預,在心理溝通中了解患者擔心病后不能正常工作,怕失去經濟的來源,缺失家庭的支持,未能為疾病治療提供物質和生活條件,因此患者面對家庭和社會壓力采取消極態度。課題組人員通過多聯絡家屬,讓患者與患者之間多交流,借助互動交流為患者營造輕松、歡快的氛圍,消除壓抑感,完善生活照護,使患者對家人的關懷有切身感受,以獲取有效情感支持和領悟社會支持,以頑強的意志力去接受癌癥的挑戰,以保持良好心態。同時,予以生活的細致指導,如飲食、運動等,增進患者認識和健康,從而改善焦慮、抑郁情緒。研究顯示,干預后觀察組SAS和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提高患者家庭功能與社會支持的護理干預可提高甲狀腺癌患者的心理素質。

綜上所述,提高患者家庭功能與社會支持的護理干預是通過護士有計劃、有目的進行心理和行為干預,優化患者心境,從而改善不良心理狀態,增強對疾病康復信心,提高生存質量。

猜你喜歡
甲狀腺癌家庭評分
甲狀腺癌“低位領”式與“L”型切口淋巴結清掃術的比較
VI-RADS評分對膀胱癌精準治療的價值
“互聯網+醫療健康系統”對腦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評分及SF-36評分的影響分析
分化型甲狀腺癌切除術后多發骨轉移一例
分化型甲狀腺癌肺轉移的研究進展
護理干預在降低甲狀腺癌患者焦慮中的應用研究
我給爸爸評分
家庭“煮”夫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戀練有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