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針對性護理對CT增強掃描患者的影響

2021-03-22 04:36王曉娜馮錕羅麗珊
中外醫學研究 2021年5期
關鍵詞:造影劑效能研究組

王曉娜 馮錕 羅麗珊

隨著近年來醫療水平及影像學的不斷發展,螺旋CT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多種疾病的診斷中,具有分辨率較高、無創性、安全性較高及經濟簡便的優勢[1]。采用血管內對比劑是CT掃描技術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更清晰地顯示器官及病灶影像,進一步為臨床疾病的診斷提供參考依據[2]。然而,有研究報道顯示,在增強掃描過程中需于迅速經靜脈注進有機碘的造影劑之后給予掃描,可能導致患者發生一系列不良反應[3-4]。加之患者普遍需要靜脈穿刺,易對其心理狀況不利,繼而可能影響其檢查及診斷結果。因此,如何有效預防此類不良反應顯得尤為重要,亦是目前臨床護理工作中關注的熱點。其中目的針對性護理主要是指以護理人員護理經驗為基礎,通過檢索相關治療完善護理模式,且以患者身體狀況為前提,對其康復需求予以評估,從而制定護理目標及護理計劃的一種護理模式。鑒于此,本文通過研究目的針對性護理對CT增強掃描過程中碘造影劑不良反應的預防效果并進行詳細而深入的分析,得出一些結論,現做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實施CT增強掃描12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擬行CT增強掃描;(2)無意識障礙、聽力障礙及語言障礙等,可接受檢查;(3)首次接受CT增強掃描;(4)年齡≥18歲。排除標準:(1)存在過敏型哮喘、呼吸衰竭及重要器官病變;(2)對造影劑過敏;(3)伴有甲狀腺病變抑或是有自身免疫類疾??;(4)有神經系統疾病。以隨機抽簽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男37例,女23例;年齡22~75歲,平均(47.11±12.52)歲;檢查區域:腹部39例,胸部21例。研究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23~77歲,平均(47.20±12.55)歲;檢查區域:腹部38例,胸部22例。兩組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獲得患者知情同意,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1)行CT增強掃描,使用儀器為16排CT掃描儀(西門子),綜合患者情況實施增強掃描,采用碘海醇作為造影劑,通過高壓注射器經由其外周靜脈注射,注射速率為3.0~4.5 ml/s,劑量為90 ml。(2)護理干預,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即完善查對制度,嚴格掌握碘造影劑適應證及禁忌證,向患者講解掃描注意事項,幫助其明確可能發生的一系列不良反應,掃描完成后叮囑患者多飲水。對于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遵醫囑予及時干預。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用目的針對性護理干預,(1)心理干預:由本院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主動與其交流溝通,明確患者的內心真實想法,向患者詳細講解CT掃描的特點及相關知識(主要包括增強掃描的目的、碘對比劑輸注的相關注意事項、配合事項及潛在不良反應),并對所提疑問正確解答并指導。檢查前1 h針對焦慮程度較為嚴重的患者可予以鎮靜劑干預。(2)掃描過程中護理:嚴格控制對比劑輸注速率,并視其年齡、病情及血管情況予以適當的調整,正確指導患者與檢查過程中屏氣、吸氣、憋氣。輸注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情況,若出現發熱和嘔吐,及惡心時,需反饋給醫生,并遵醫囑予以相關干預,并完善搶救工作。(3)環境干預:保證室內溫度、濕度適宜,且空氣清新無異味。檢查前30 min開始播放舒緩、輕快的音樂,直至檢查結束。(4)檢查結束后感謝其配合行為,并進行30 min的觀察,若患者無遲發性不良反應及不適感則可離開。(5)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對所有受試者均進行碘過敏測試,并預防性靜脈注射抗過敏藥物干預。(6)飲食干預:告知患者盡量攝入低蛋白、低鹽食品,如谷類及綠葉蔬菜等,盡量避免油炸食物的攝入,禁止暴飲暴食,禁煙禁酒,適當予以香蕉等水果,維持大便通暢。(7)針對部分如心臟病、高血壓、身體相對虛弱的患者,應盡量于主管醫師的陪同下實施掃描,并對其進行監測。(8)指導上肢的扭動活動,加速其患肢血液循環及功能恢復。(9)實時監測患者造影劑外滲情況,針對造影劑的外滲量少于20 ml者,采用喜遼妥軟膏涂抹于外滲部位實施局部按摩,隨后以冰袋持續冷敷。針對造影劑的外滲量20 ml及以上者,抬高其患肢到心臟水平,再以舒康博水凝膠敷料外敷,予以冰袋持續冷敷。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不良反應、干預前后心理狀況、滿意度、檢查情況及自我效能感。將不良反應按照嚴重程度的不同分為輕度、中度、重度3個等級,其中以惡心、嘔吐、面部濕紅及頭暈等為輕度;喉頭輕度水腫、皮疹、反復嘔吐及呼吸困難為中度;痙攣、嚴重水腫、嚴重呼吸困難、神情恍惚及休克為重度[5]。采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AS/SDS)評估心理狀況:兩者各含20個項目,前者每項評分為1~4分,后者每項評分為1~3分,其中SAS評分≥50分為焦慮,SDS評分≥53分為抑郁,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也越顯著[6]。采用滿意度評估量表對其實施評價:包含十分滿意、較滿意、不滿意共3個選項,十分滿意+較滿意=總滿意[7]。檢查情況中順利是指患者完全依靠自己結束檢查,尚能完成是指患者出現問題與醫生處理后自己勉強完成檢查,拒絕是指患者終止檢查。自我效能感則依靠中文版的自我效能量表實施評估,共包含10個項目,每項目以Likert4級評分法實施評估,其中1分記作完全不正確,2分記作部分正確,3分記作基本正確,4分記作完全正確,分值范圍10~40分,分值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也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研究組輕度不良反應、中度不良反應、重度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例(%)

2.2 兩組心理狀況對比

干預后,研究組SAS及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理狀況對比 [分,(±s)]

表2 兩組心理狀況對比 [分,(±s)]

組別 SAS SDS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n=60)55.19±10.02 35.02±8.17 54.84±7.18 37.28±5.11對照組(n=60)55.32±10.06 47.74±8.55 54.46±7.20 44.29±6.62 t值 0.071 8.332 0.289 6.493 P值 0.944 0.000 0.773 0.000

2.3 兩組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滿意度對比

2.4 兩組檢查情況對比

研究組檢查順利人數占比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檢查情況對比 例(%)

2.5 兩組自我效能感評分對比

干預后兩組自我效能感評分較干預前提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自我效能感評分對比 [分,(±s)]

表5 兩組自我效能感評分對比 [分,(±s)]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研究組(n=60) 27.52±5.23 35.82±4.38 9.424 0.000對照組(n=60) 28.11±5.20 31.19±4.22 3.562 0.001 t值 0.620 5.897 P值 0.537 0.000

3 討論

3.1 CT掃描造影劑外滲的分析

CT掃描時近年來所發展的一種影像學手段,其分辨率較高,可幫助醫生清晰地觀察患者病變部位、數目、范圍及臟器整體狀況,同時可清晰地顯示及鑒別解剖關系,對病灶區域的薄層掃描能夠增大信息量的采集,其應用效果明顯優于傳統X線片[8-10]。特別是CT增強掃描,可將患者病變區域性質、范圍、血供情況等進行清楚的顯示,CT增強掃描可在同時獲取多層厚度的有關圖像,存在較大覆蓋區域,且其掃描時程較短,造影劑使用劑量較少,目前已得到廣泛的應用[11-13]。然而,相關研究報道顯示,部分患者因對疾病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懼心理,從而會導致檢查過程中一系列不良心理反應的發生,而CT增強掃描過程中所采用的造影劑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可能會引發呼吸困難,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4-16]。

3.2 目的針對性護理對不良反應的影響

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與對照組在輕度不良反應、中度不良反應、重度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對比,前者更低,這與巴提曼·馬拿甫、黃芳芳等[17-18]研究報道相符,說明了研究組干預方式應用于CT增強掃描過程中,可顯著降低患者的碘造影劑相關不良反應。分析原因,該干預方式于注射對比劑過程中時刻注意并指導患者,密切監測其不良反應,同時實施及時有效的處理,繼而從心理及生理方面保障了CT增強掃描的安全性,提高了檢查舒適度,進一步有利于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3.3 目的針對性護理對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

干預后研究組與對照組在SAS、SDS評分方面比較,前者更低,這表明了研究組干預方式可顯著緩解CT增強掃描患者的負性情緒。原因可能在于:此種干預方式更加注重和患者之間的交流溝通,并有效解除患者的心理壓力及負擔;同時,通過向患者詳細講解CT增強掃描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有利于減輕患者因對相關知識的未知而產生的一系列負性情緒。

3.4 目的針對性護理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

研究組與對照組在滿意度方面對比,前者更高,這表明了研究組干預方式可顯著提高CT增強掃描患者的滿意度。究其原因,筆者認為研究組所用的干預方式能夠使得患者感受到人性化關懷,從而提高了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和依賴,進一步促進醫患關系[19-20]。

3.5 目的針對性護理對患者檢查順利情況的影響

研究組與對照組在檢查順利人數占比方面對比,前者更高,同時,干預后兩組的自我效能感評分較干預前更高,且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高。這提示了研究組干預方式應用于CT增強掃描過程中,有利于促進檢查順利完成。其中主要原因可能與該干預方式有效減輕患者不良心理情緒,并為患者提供了舒適的檢查環境有關。

目的針對性護理應用于CT增強掃描過程中,可獲得較為明顯的碘造影劑相關不良反應的重要預防效果,還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狀態,并提升滿意度,促進CT增強掃描的順利進行,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造影劑效能研究組
遷移探究 發揮效能
循證護理在增強CT檢查中減少造影劑外漏發生的作用
立體幾何單元測試題
充分激發“以工代賑”的最大效能
造影劑腎病的研究進展
2019屆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一)本刊試題研究組
圓錐曲線解答題訓練
期中考試模擬試題
“造影劑腎病”你了解嗎
靶向超聲造影劑在冠心病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