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伏寒與外寒對脾胃病影響

2021-03-25 14:36張麗秀劉鐵軍李安陽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伏邪陽氣脾胃

張麗秀,劉鐵軍,李安陽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長春 130021)

脾為人體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中醫治病尤其重視脾胃,近年臨床上發現寒邪致病在脾胃病中十分常見,具有反復發作、難以根治等特點,因此探討先天伏寒與外寒對脾胃病的影響、預防與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1 伏邪

伏邪理論最早從《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冬傷于寒,春必溫??;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夏傷于暑,秋為痎瘧;秋傷于濕,冬生咳嗽”[1]。與“蓋風為陽氣,寒為陰氣,風氣先勝,故先熱而后寒,得知冬中于風,寒氣藏于腎,內至骨髓”明確指出伏邪的伏藏于內,待時而發的特點。

伏邪,又分為先天伏邪與后天伏邪。先天伏邪為子女稟受父母之邪而生,如稟承心精氣不足,則面色無彩;稟受脾精氣不足,面瘦肌松;稟肝精氣不足,經筋不舒;稟受腎精氣不足,則五遲而生,骨軟。后天伏邪,是由天地運化的四時五行決定的。人受天地之氣而生,受四時陰陽五行而養,若人不順應自然陰陽規律,則生壞病,逆春則肝病,逆夏則心病,逆秋則肺病,逆冬則腎傷。順應自然,人體健康,如若不順應四時陰陽規律,則導致風、火、濕、燥、寒侵襲對應肝、心、脾、肺、腎,日久不祛,伏藏于體,待時而發?!端貑枴酚痔岬搅说乩砦恢玫牟煌虏〉牟町?,東方之人易肝病,南方之人易心病,中央之人易脾病,西方之人易肺病,北方之人易腎病,但由于交通發達,可能因地理位置差異而致病的特點沒有古代那么明顯,但仍能追溯到一些影子。

《伏邪新書》[2]將后天伏邪又分為四類。其一,感六淫而不即病,后發病者;其二,已發病者而治法不當,病情伏隱;其三,受六淫侵襲,即時發病,治療不當,病邪入里內陷,癥狀暫時消失,稱之為伏邪,為假愈,遇誘因而發;其四,感六淫發病,治法正確,但停藥過早,未徹底驅邪外出,內伏,后再次發作。

2 伏寒

伏寒理論是在伏邪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因此,伏寒理論也包括先天與后天之分。許浚的《東醫寶鑒》說:“人之壽夭各有天命存焉,所謂天命者,天地父母之原氣也,父為天,母為地,父精母血盛衰不同,故人之壽夭亦異[3]。先天稟賦來源于父母,一陰一陽之合而成,此依賴于母親陰血的滋養與父親陽氣的溫煦。先天伏寒,寒從何而來?其因有二,其一,任繼學教授將其歸因于“男女媾精,陽氣不足”[4]?!熬?,即父母素體脾腎陽虛,失于溫煦,寒從內生,寒精相結,其子必寒,辨其輕重,當尋父母兩精是否均寒,兩精之寒必重于一精之寒。其二,“胎寒”,為胚胎形成后,其母受寒傷陽,波及胚胎,使胚胎夾寒而生,其性屬寒,難以根除。無論是“精寒”,還是“胎寒”,兩者均先天而成,寒藏伏于腎,待機而發,素體脾腎陽虛,且難以糾正。脾腎為先后天之本[5],日久殃及他臟生理功能,臨床證候多變。后天伏寒是指人體感受寒邪,或直接伏藏于體,或因失治誤治導致病邪伏隱,如夏季本陽氣升發,然飲食起居未順應天道、過食生冷、體受寒冷,使寒邪客于中焦或由表入里,或因傷寒解表未透,寒伏于內,待時而發。

3 外寒

寒邪最早在《黃帝內經》中提出[6]?!端貑枴ぎ惙ǚ揭苏撈罚骸氨狈秸?,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7],指出寒氣本源是自然界的正常氣候,寒氣過盛,是單純環境氣候的變化[8],太陰司天而致[9],稱為寒邪,又稱寒淫。寒邪易傷陽氣,故見惡寒、四肢不溫等;寒邪其性凝滯,故見筋脈拘急,脈絡滯澀,脈細,甚至出現白舌、青舌等寒性舌象兼夾瘀斑瘀點的征象。

4 伏寒與外寒的區別與聯系

外寒是由感受寒邪引起,起初以實寒證為主,日久兼有虛癥,病位較淺,易于根除,起病初期多以寒戰癥狀為主,添加衣被不能緩解;伏寒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寒伏日久而成,損傷脾腎陽氣,脾腎陽虛,病位深,不易根除,反復發作,發病多以畏寒肢冷,但添加衣被可緩解。

伏寒與外寒的聯系是,伏寒與外寒互為因果,外寒侵襲,實寒初起,多次感邪或日久侵襲可損傷陽氣,陽氣不足,形成伏寒,伏藏入內,引誘而發。若伏寒之體,素體陽虛,因無力抗邪,稍有外寒即可發病,反復發作。

先天伏寒與外寒傷人的共同病機有三點。1)寒性凝滯,導致氣、血、津、液的不通。2)寒凝結聚,此為凝滯日久演變而成,日久不通致津液日久不化,釀液為痰,血液日久凝結成瘀等,形成氣滯、血瘀、痰凝結聚而成癥瘕積聚等有形之邪。3)寒濕而生,又有三種情況,如寒邪與濕邪合而侵襲,或如寒性凝滯,使津不布散,而成寒濕,或如寒邪日久,脾腎之陽損傷,脾不運化水液,而成寒濕。

5 先天伏寒對脾胃病的影響

5.1 先天伏寒伏藏之性對脾胃病的影響

伏寒,伏藏人體,又具有寒邪的特征[10],先天伏寒為伏寒體質[11],子稟先天父母之寒而成陽虛之質,寒入正虛之處,凝結津液,損傷陽氣,影響五臟,五臟皆虛,尤以脾腎為甚。虛寒性脾胃疾病多由脾胃虛弱而來,先天伏寒日久,脾腎陽虛,寒邪為質,出現虛寒性脾胃病更加嚴重,反復發作,難以根治,寒邪之體,日損陽氣,使脾胃虛寒日益嚴重,出現弱于常人的脾胃功能,消瘦、面色白、神色疲倦,稍遇寒氣等因素無法調節就會反復出現腹瀉便溏、四肢不溫、腹中冷痛,甚至影響他臟。

5.2 先天伏寒結聚之性對脾胃病的影響

伏邪具有自我積聚的特征,寒性又具凝滯,伏寒較外寒更具有結聚之性,病邪較深、較頑固。脾主運化水液、水谷,胃主受納腐熟水谷[12]。伏寒日久,損傷中陽[13],失于溫煦,寒性凝滯,清氣不升,濁氣不降,出現四肢不溫、腹部冷痛、或脘腹脹滿而痛;失于運化,致津液不布,釀而為痰,出現頭暈、嘔吐、便溏等證;失于統血,致血液不行,聚而為瘀;伏寒自身積結又與水飲、痰飲、瘀血互結,日久形成癥瘕積聚,甚則出現惡性消耗性疾病侵害他臟。先天性伏寒更易導致難治性脾胃病積聚的癥候出現。

5.3 先天伏寒郁滯之性對脾胃病的影響

脾為后天之本,伏寒日久,損傷脾陽,陽氣衰弱,陰氣內盛,氣血生化受損,致津、血、精、氣運化失常,郁閉陽氣、氣機、津液。因先天伏寒藏于至深之處[14],又感新邪,可出現陽氣閉滯于半表半里之間[15],出現真寒假熱型的脾胃疾病[16],表現為脾胃虛寒癥候,伴見之煩熱、喘促等陽氣不得宣發之證;可出現氣機郁閉,脾氣陷則泄,胃氣逆則嘔,伴見脫肛、陰挺、內臟下垂、泄痢、惡心、嘔吐等病癥;可見郁閉津液,伏寒陽虛不能氣化,聚而為痰,從無形變有形,出現脾胃的器質性病變[17]。

6 外寒對脾胃的影響

6.1 外寒直中對脾胃的影響

外寒與先天伏寒最突出的區別是先后天的形成,因此對于脾胃疾病來說,飲食生冷廣義上講也為一種外寒。寒邪直中脾胃或飲食生冷或過用寒涼藥物,損傷脾胃陽氣,脾胃寒凝,則胃脘部猝然而痛,嘔吐清水,腹冷;寒凝阻礙氣機,出現腹脹、胃脹、呃逆、嘔吐等癥候;血行緩慢而瘀滯,脈絡拘急。

6.2 外寒郁滯之性對脾胃的影響

外寒郁滯有三種情況,其一,寒邪侵犯未致里虛,無脾腎陽虛之虛弱象,僅為邪犯之處的氣、血、津、液的滯澀不通。傷及脾胃僅出現脾胃局部的疼痛、伴有惡心嘔吐等實寒證候。其二,寒邪侵犯,日久不去,病邪入里,傷及脾陽,近而傷及腎陽,脾腎陽虛,除腹冷疼痛,惡心嘔吐等癥又多見下利清谷、晨起腹瀉、肢體寒冷等表現。其三,《太平圣惠方》:“謂氣結為腫,久久而不消,后亦成癰,此是寒氣所為也。留積經久,極陰生陽,寒化為熱,所以潰也”[18]。就是“寒邪入里化熱”。寒邪侵犯,脾陽郁閉,陽氣不能渲染于外而化熱,出現寒氣郁閉,陽氣失于宣發,寒熱錯雜的脾胃疾病。出現胃脘部燒灼,喘促,嘔吐,嘔吐清水,泄瀉,四肢不溫,怕冷,喜熱飲等病癥。

6.3 外寒結聚之性對脾胃的影響

外寒結聚性是凝滯和傷陽的進一步發展,是最為難治的癥候。病變為由外而內、由實而虛。其一,寒邪侵襲,邪氣亢盛,正氣未虛,寒邪凝滯,氣血津液不通,陽氣不化,聚而為痰為飲為瘀,波及脾胃而出現胃中有水飲,腸間瀝瀝有聲,或脾胃脈絡瘀滯癥候,脾胃等器質性病變。其二,寒邪侵襲日久,日損陽氣,入里,正氣虛弱,氣機、津液無力推動運行,寒凝與痰飲、瘀血相結,可出現于胃中癥瘕積聚伴見陽虛體征,且難以治療,預后較差。

7 病案舉例

李某,女,40歲,2015年8月2日就診,胃痛、腹脹反復發作3年,加重10天。3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胃痛,于地區某醫院胃鏡檢查:慢性淺表性胃炎,未遵循醫囑系統治療,自行口服奧美拉唑腸溶片、止痛藥物治療,癥狀緩解,而后稍飲食不節及情緒波動即胃痛、腹脹發作,治療同上,療效不顯,近1個月發作頻繁,每周1~2次。10天前因工作緊張,兼飲酒食用辛辣刺激之后,出現胃痛,腹脹,腹瀉,大便稀溏,2015年8月1日于當地醫院行胃鏡檢查示:慢性萎縮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F癥見:胃痛,腹脹,腹瀉,日10次以上,惡心,偶發嘔吐,吐出清水,納差,面赤,煩渴,呼吸急促,四肢不溫,小便正常,大便溏稀,舌紅苔黃,脈細弱,平素痛經、惡風、怕冷(拒絕西藥治療)。中醫診斷:胃痛(寒熱錯雜證)。因患者面赤、煩渴、呼吸急促,為上焦郁熱之候,而吐清水、痰涎,四肢不溫、大便溏稀,為下焦虛寒之候,因此整個病程為寒熱錯雜之象,治以溫陽透邪。方以烏梅丸加減:烏梅30 g,細辛3 g,桂枝10 g,黃連10 g,黃柏10 g,炮姜15 g,甘草5 g,人參10 g,花椒10 g,制附子9 g(先煎)。5劑,水煎取汁300 mL,日3次口服。

2015年8月8日2診,患者無腹痛、腹瀉,腹脹,自汗,呼吸平,面色可,四肢不溫,納差,乏力,睡眠可,小便正常,大便溏稀,舌淡白,脈弱。中醫診斷:痞滿(脾胃虛寒證),予理中湯加減:人參10 g,干姜15 g,黃芪15 g,白術15 g,桂枝6 g,白芍6 g,大棗10 g,生姜3 g。7劑,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

2015年8月14日3診,患者一般狀態良好,偶有腹脹,且程度明顯減輕,汗出可,面色可,口不渴,四肢稍溫,乏力,納可,睡眠正常,小便正常,大便可,舌淡,脈弱。予上方,再服7劑。并囑患者連續3年,于伏天口服中藥祛寒、溫陽,顧護正氣,糾正伏寒之體。

2016年8月1日4診,患者一般狀態良好,胃中和,自汗,面色可,口不渴,下肢稍冷,膝蓋尤甚,乏力,納可,睡眠可,小便正常,偶飲冷后大便不成形,日3行。舌淡白,脈沉細。中醫診斷:泄瀉(脾胃虛寒證)予附子理中湯加減:人參10 g,干姜15 g,甘草10 g,黃芪15 g,白術15 g,桂枝6 g,制附子6 g,生姜12 g,大棗10 g。7劑,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患者遵醫囑,每年伏暑復診,至今未復發,狀態良好。

按語:本病的病因為先天伏寒、素體陽虛,3年前感邪,引發伏寒,出現了虛寒性病癥,腹痛腹瀉等癥候,予寒涼藥物治療,使伏寒再次伏藏機體之內,陽氣虛弱,伏寒遂每遇誘因反復發作。10天前,肝氣不舒、飲食不節,引動伏寒,郁閉陽氣,導致陽氣閉滯于半表半里,出現寒熱錯雜之象的癥候群,此為典型的由于陽氣被寒邪郁閉而呈現的寒熱錯雜型脾胃疾病。予烏梅丸,方中炮姜、附子、細辛,花椒四味藥既能辛散驅寒,又能溫中下二焦之寒;黃連、黃柏合用清上焦之熱,人參、當歸合用一則補其氣血,二則助正氣以驅寒;烏梅為君,既助補虛,又助泄熱,還可制辛散太過,此方溫清并用,糾其寒熱錯雜之象。而后用理中湯糾脾胃虛寒之本,后每于夏季糾正伏寒之體,身體狀態良好,病情穩定,未再發生發作性胃痛、腹瀉。

7 小結

劉鐵軍[19]曾指出,未病先防,已病防變[20],是行醫者的最高境界。伏寒雖隱于無形,但如“滴水穿石”顯現出來,很大程度上影響疾病的痊愈。寒邪的留去取決于正氣,而正氣的充足與否取決于陽氣的盛衰。若后天注意溫養調護、避寒涼,或著涼后及時解表透邪,可顧護陽氣、增強正氣;自古有春夏養陽之說,如若于夏季糾正其伏寒之體,借助自然界陽氣的力量,可阻止因伏寒所致脾胃虛寒性疾病的向愈,阻止因伏寒導致機體氣、血、津、液不通而至癥瘕積聚等惡性病候,正是發揮中醫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的優勢之所在。

猜你喜歡
伏邪陽氣脾胃
李忱主任從“伏邪成瘀”論治DKD理論經驗*
尋找伏邪的蛛絲馬跡
好脾胃 養出來
脾胃失調該如何調理
晚睡晚起“雙殺”陽氣
脾胃不和的人,夏季飲食應該注意什么?
脾胃氣滯多因肝胃不和
陽氣不足該怎么調理?
歷代醫家伏邪觀
伏邪概念實質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