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冰治療慢性腎炎用藥之經驗

2021-03-28 13:23嚴曉楓王素芹張芳芳
江蘇中醫藥 2021年7期
關鍵詞:土鱉蟲嚴師慢性腎炎

嚴曉楓 王素芹 張芳芳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淮安中醫院,江蘇 淮安 223001)

慢性腎炎是以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伴緩慢進展的腎功能減退為臨床特點的一組腎小球疾病。該病遷延難愈,最終部分病例將發展為終末期腎病。嚴冰教授為江蘇省名中醫,從醫60年,勤求古訓,扎根臨床,在慢性腎炎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筆者跟師多年,深受啟迪。茲將嚴老治療慢性腎炎之用藥經驗介紹如下,期與同道共享。

1 治宗脾腎,用藥雙楫并舉

慢性腎炎治宗脾腎是其關鍵,但在具體運用時必須抓住主次。脾虛嚴師重用黃芪、黨參、山藥、茯苓,補脾之氣,升脾之陽,健脾滲濕,養血利水。其中黃芪、黨參、山藥三味皆入脾肺經,還能起培土生金、增強肺氣通調之作用,杜絕水邪成災。腎虛用山萸肉、巴載天以鼓舞腎氣,固腎節流。因脾陽得健,則腎陽得復,先天全賴后天之呵護,故而補腎當不忘健脾,雙楫并舉。

慢性腎炎的治療,重在溫補脾腎,尤以腎陽虛衰占重要地位。而腎之陰陽是互根的,故溫補腎陽時,當顧其陰虛,具體運用宗張景岳“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助而泉源不竭”之旨。嚴師用黨參、黃芪、山萸肉等助陽,佐生地黃、枸杞子、阿膠等養陰,燮理陰陽,以增一份元陽,長一份真陰為原則,并密切注意其他諸臟的功能,臨床隨癥加減,獲效滿意。

2 活血化瘀,用藥利取其大

治療慢性腎炎,嚴師謂“活血化瘀應貫穿其始末”。藥選丹參、益母草、土鱉蟲、炙水蛭之味,這些藥物皆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腎功能的恢復、水腫的消退、蛋白尿的轉陰和血尿的消失。因慢性腎炎患者脾腎本虛,用藥尤需注意顧護氣血,活血化瘀藥久用多易耗血傷陰。故臨床選擇活血化瘀藥時,嚴師常選丹參、益母草等草本類活血化瘀藥。丹參《本草綱目》謂其能“破宿血,生新血”,世有“丹參一味功勝四物”之語??嫉⒖喾谴罂?,寒非大寒,入心(包)肝經,活血不耗血,因非大苦,亦不燥血,故治慢性腎炎乃當選之味。益母草其性微寒,味辛能散,歸膀胱經,功善活血利水而消腫,據“血水同源”理論,活血利水兩相兼顧,對治慢性腎炎水腫乃首選之味。

嚴師還常用血肉有情之品,如土鱉蟲、炙水蛭之屬,考土鱉蟲又名?蟲,性寒不大寒,味咸不顯咸,入肝經,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功效,兼通督脈、補益肝腎。醫圣張仲景之抵當湯、百勞丸、大黃?蟲丸,皆用土鱉蟲。嚴師宗仲景“五勞虛極羸瘦……大黃?蟲丸主之”之旨,用土鱉蟲治療慢性腎炎,嚴師謂此乃仲景之法心悟也。慢性腎炎不等同于“五勞虛極羸瘦”,但其虛是雷同的,土鱉蟲屬“血肉有情之品”,雖破血但不峻烈,能行能和,破血不傷血,祛瘀不傷正,是一味平和的活血化瘀藥;水蛭,味咸苦,性平,入腎與膀胱經,亦屬血肉有情之品,有破血逐瘀之功效。凡破血之藥,多傷氣分,唯水蛭味咸專入血分,誠如張錫純說:“水蛭破血而不傷新血,純系水中精華生成,于氣分絲毫無損,而瘀血默消于無形,真良藥也?!比凰谓K屬化瘀峻藥,嚴師用量多在6~10 g之間。對于慢性腎炎活血化瘀藥的選擇,嚴師更重視權衡利弊,使活血而不傷正,力求利大而弊小。

3 消除血尿,用藥不忘協同觀

對于慢性腎炎血尿,嚴師認為不能見血止血,應將補氣攝血、活血止血、涼血止血三法一統,用藥不忘協同觀。言補氣攝血,實則是益氣養血,血足則流暢,暢則新血生,瘀血去,血自歸經的一種圖本之舉。脾主生血統血,誠如唐容川《血證論》所云:“五臟皆受氣于脾”,提出“用歸脾湯統治”,很有見地。慢性腎炎的尿血有直觀可見,有尿檢所得,謂之尿隱血,其因皆與脾有關,故用黨參、黃芪、白術健脾攝血。

活血止血是矛盾的統一,凡出血之癥皆有留瘀之機,止血之味皆有留瘀之弊,止血應活血,血止不留瘀,這是治已病、防未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嚴師臨床選用三七、花蕊石之味活血止血??既咝詼?,味甘微苦,入血分,歸肝經,為活血化瘀、活血止血之良藥,有止血不留瘀、活血不耗血之妙;花蕊石酸澀性平,歸肝經,既能活血止血,又能收斂止血。此二味乃嚴師活血止血之必選用藥。

涼血止血,對慢性腎炎而言,目的有二,一為使其“血還其道,不致奔脫”(唐容川《血證論》),二為涼以清毒(血毒、尿毒、熱毒、藥毒……),而奏涼血止血、順清其毒之功。嚴師喜用生地黃、牡丹皮、大黃之味。生地黃性寒味甘,功擅涼血止血,又兼能養陰,對慢性腎炎血尿的治療可奏涼血止血之效,又能配合補腎之山萸肉、巴戟天起到陰陽互補之功,無害而利大;牡丹皮性微寒,味苦辛,歸腎經,因寒能涼血、辛能行血、苦能泄熱,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活血化瘀,對慢性腎炎之血尿屬首選之味;大黃味苦性寒,嚴師選大黃,一為清熱,二以通腑兼泄腎毒,三則止血不留瘀。唐容川《血證論》用大黃治血證凡三十多處,涉及五臟六腑,以折其氣分之熱而達止血之目的,值得后人借鑒。故慢性腎炎血尿,嚴師選藥常不離生地黃、牡丹皮、大黃三味,每又三法一統,相互協同,共奏消除血尿之功。

4 消蛋白尿,用藥不忘優選觀

尿蛋白為水谷精微下泄之征,脾虛則清濁升降失常,腎虛則固攝無權而致精微下泄,對于慢性蛋白尿反復出現長期不消者,嚴師每重用黃芪、黨參、山藥、白術等健脾益氣、升陽固泄。以上四味藥,皆藥性平和,有調和脾胃之功,適合慢性腎炎患者長期服用。用巴戟天、龜甲、熟地黃、金櫻子、芡實、冬蟲夏草等補腎固精,符合腎精宜藏不宜泄、宜斂不宜散的特點。所選藥物都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黃芪、黨參、山藥還能提高免疫功能,對防止病情進展有積極意義。治療慢性腎炎,不忘治本,優選觀第一。嚴師還作了個比喻:“竹葉扁擔一小舟,看上相似絕非同,隅讀為偶也偶然,醫系人病不堪從”,以此告誡弟子。

5 利水消腫,用藥不忘制約觀

慢性腎炎腎病型水腫,伴胸水、腹水者,暫用攻瀉逐水法,對排出體內水毒有一定效果,但絕不能久用,水腫稍退,當立即著手固本。攻逐之法,易傷正氣,故嚴師多健脾在先,滲濕利水在后,互相制約,標本兼顧,以防利水傷陰、陰傷及陽之弊。

慢性腎炎因臟腑功能失調致水濕泛濫,故不能見水治水,利水消腫還當與調整臟腑氣血陰陽相結合。如脾虛氣弱,健運失司,水濕內停,可健脾益氣、滲濕利水,采用健脾利水法,選用四君子湯、五苓散等,藥用黃芪、黨參、白術、山藥、茯苓等;若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氣不化水,水濕泛濫,可用溫腎利水法,選用真武湯、腎氣丸等,藥用附片、肉桂、巴戟天、葫蘆巴等[1];如氣機不暢,當理氣行氣與滲濕利水同用,藥用檳榔、大腹皮、木香等標本兼治。

嚴師治療慢性腎炎水腫,茯苓乃必用之味,考茯苓味甘能補,味淡滲濕,藥性平和,既能祛邪,又能扶正,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消腫之要藥。每與澤瀉、白術相伍:澤瀉甘淡滲濕,利水作用較強;白術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為補氣健脾之要藥。茯苓、澤瀉滲濕,得白術之助,健脾護胃。但需注意生白術與炒白術有所不同,生用有利于胃,炒用有利于脾。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炒用者可燥濕,故有利于脾,生用者無燥性,則有利于胃,無礙于脾,生、炒運用,各取所需。

6 量關療效,用藥不忘量變觀

量變引起質變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臨床用藥亦如此,劑量小可以四兩撥千斤,量大則能擔重任。嚴師治慢性腎炎,常用大黃、黃芪、澤瀉、仙鶴草四味。用無定量,因需而變。如大黃,用于通便用量5 g,生用,沸水沖服,藥到便通,取其速效;用于活血化瘀用量10 g,不必后下,緩化其瘀;瀉火泄濁、灌腸排毒用量30~50 g,導毒下行,各顯其效。黃芪固表,用中劑量15 g,與白術、防風相伍;益氣健脾用小劑量10 g,緩補慢來;消蛋白尿則重用30 g,與山藥、芡實相伍,益氣固精,據情可增至50 g。澤瀉用于利水消腫,用量10 g,利水不耗陰;用于慢性腎炎腎衰“變癥”,利水醒腦,則用15~30 g,取其速效,醒則藥減。治慢性腎炎尿血者,仙鶴草是嚴師首選之品,仙鶴草性平,既能止血又能補氣,每用30 g,平和效佳。至于用量更大者,嚴師認為不需。掌握量變,以取效為原則。

7 清熱解毒,用藥不忘整體觀

藥物的作用須賴胃氣的輸布,慢性腎炎的治療一般療程較長,難以速效,而慢性腎炎屬本虛標實之證,熱毒、濕熱、水濕、瘀血為標,又以濕熱為多見,故臨床治療慢性腎炎常用清熱解毒藥物以祛熱毒、濕熱等邪毒,此類藥物多性寒味苦,應用時當從整體觀著手,防苦寒敗胃。在治療用藥中酌加陳皮、砂仁等調理脾胃之氣。慢性腎炎以脾腎氣虛為本,臨床常用健脾益腎、調補氣血之味,如熟地黃、當歸、阿膠等,用藥須防滋膩礙胃,可加炒麥芽、焦山楂、砂仁、陳皮等健脾助運,相得益彰。胃氣不足可佐太子參、生白術、茯苓益氣護胃;胃陰不足用南北沙參、麥冬滋養護胃。慢性腎炎病勢纏綿難愈,患者常因久病不愈,致情志不暢,而見木郁克土或土虛木賊,治佐調暢氣機之味,藥用郁金、娑羅子、八月札、木蝴蝶之屬,治療慢性腎炎切記用藥整體觀。

8 腎炎“變癥”,用藥不丟“三不一灌”

慢性腎衰竭,即嚴師稱之為慢性腎炎的“變癥”,腎衰竭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如何延緩慢性腎功能不全的進展,使病人腎功能能夠相對穩定,還是一個難題。嚴師采用益腎健脾扶其正,泄濁化瘀祛其邪,治療慢性腎炎“變癥”,獲效較滿意。嚴師稱之為“三不一灌”法,即治本不放、活血不丟、排毒不讓、灌腸給藥。其具體應用陳師強調以辨證為宗,隨證而變。濕濁熱毒盛者,藥用生大黃、枳實、水牛角、丹參等瀉火降濁;胃中穢濁邪毒盛者,藥用生石膏、生大黃、黃連、赤芍等清胃泄濁;氣虛懶言,氣短不足以吸者,藥用黃芪、黨參、生大黃、丹參等益氣降濁;脈微細,大汗出,張口氣促,尿失禁者,藥用人參、熟附片、生龍骨、生牡蠣、生大黃等回陽固脫泄濁;面赤氣粗,脈弦滑,查顱壓高者,藥用生大黃、川牛膝、澤瀉、丹參等脫水降濁;腎陽衰微者,藥用附片、人參、肉桂、丹參、生大黃、牡蠣等溫陽降濁[2]。

9 驗案舉隅

吳某,女,36歲。2020年5月21日初診。

主訴:腰酸乏力1年余?;颊?019年4月體檢發現尿蛋白(++),尿隱血(+++),行腎穿刺活檢提示:IgA腎病,查24 h尿蛋白定量1.65 g,腎功能正常。1年多來服用黃葵膠囊治療,未見明顯效果??淘\:腰酸乏力,疲勞感重,納谷不香,大便溏稀,畏寒怕冷,稍有受涼則覺咽部不適,夜寐尚可,時有煩躁。舌質淡紫邊有齒痕、苔薄白微膩,脈沉細弦尺弱。辨證屬脾腎氣虛,瘀血阻絡。治擬健脾益腎,活血化瘀。處方:

炙黃芪15 g,黨參15 g,炒白術10 g,茯苓15 g,山藥15 g,山萸肉10 g,巴戟天10 g,金櫻子15 g,炒芡實15 g,土鱉蟲10 g,牡丹皮10 g,丹參15 g,花蕊石20 g,仙鶴草30 g,炒麥芽15 g,砂仁5 g,陳皮10 g,木蝴蝶10 g,甘草5 g。7劑。每日1劑,水煎400 mL,早晚分服。

5月28日二診:患者訴服藥后無不適反應,乏力感較前減輕。舌淡紫、苔薄白,脈沉細弦。上方黃芪增至30 g,加紫珠草15 g,繼進7劑。

6月4日三診:查尿常規示尿蛋白(+)、尿隱血(+),患者訴大便已成形,納谷好轉。二診方又服14劑,復查24 h尿蛋白定量0.85 g。

后繼用上方加減治療2個月,諸癥消失,多次尿檢:尿蛋白(±),尿隱血(±)或(-),病情平穩。

按語:本案患者素體脾腎氣虛,脾虛則清濁升降失常,腎虛則固攝無權而致精微下泄。方用黃芪、黨參、山藥、白術、茯苓健脾益氣、升陽固泄,用山萸肉、巴戟天、金櫻子、芡實補腎固精,用牡丹皮、丹參、土鱉蟲活血化瘀,用花蕊石收斂止血而不留瘀,酌加陳皮、砂仁、炒麥芽健胃助運,調理脾胃氣機?;颊呔貌〔挥?,情志不暢,加用木蝴蝶既可疏肝和胃,又可清肺利咽,一舉兩得。諸藥合用,切中病機,故取得較好療效。

10 結語

臨床治病,明確診斷之后,用藥是關鍵的一籌。醫者既要使藥物發揮最大作用,又要使機體因用藥而致的損害最小化。故必須掌握藥理、藥性,在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指導下,擇藥利取其大,弊取其小。嚴師從“雙楫”“取大”“五不”“一不丟”等著手,用藥靈活,治療慢性腎炎療效確切,值得進一步學習和探討。

猜你喜歡
土鱉蟲嚴師慢性腎炎
土鱉蟲研究概述
土鱉蟲的臨床應用及其用量探究
本期話題:你還敢當嚴師嗎?
接骨療傷的土鱉蟲
跌打損傷良藥土鱉蟲
小數字大生活
綜合護理在慢性腎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應用觀察
六味地黃湯加減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聯合科素亞治療慢性腎炎臨床分析
尿TGF-β1檢測在診斷慢性腎炎中的臨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