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皮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2021-04-01 07:34裴博陳文昭蘇嘉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21年2期
關鍵詞:椎板椎間盤出血量

裴博 陳文昭 蘇嘉

廣東佛山健翔醫院骨科 佛山 528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骨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見原因,系因外力作用于退行性改變的腰椎間盤,使纖維環部分或全部破裂,單獨或連同髓核、軟骨板外突,刺激或壓迫竇椎神經和神經根所致[1]。除了初次發病、病程較短、休息后腰腿痛可自行緩解,或有手術禁忌證的患者外,均宜手術治療。椎板間開窗術、半椎板切除術等傳統手術雖有一定療效,但創傷較大,不利于脊柱的穩定性。近年來,經皮椎間孔鏡技術(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discectomy,PTED)以出血少、患者術后恢復快等優勢,已應用于LDH[2]中的治療。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8-12—2020-09間我院應用PTED技術治療的96例LDH患者的臨床資料,以探討PTED治療LDH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病例納入標準:(1)均依據癥狀、體征,以及X平片、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確診[3]。(2)癥狀嚴重、反復發作,非手術治療3~6個月無效者。排除標準:(1)初次發病、病程較短、休息后腰腿痛可自行緩解者。(2)存在嚴重內科多系統疾病、局部皮膚疾病,以及伴有脊柱畸形、椎間盤鈣化、惡性腫瘤等手術禁忌證者。男64例,女32例;年齡32~70歲,平均44.36歲。依據突出程度及影像學特征分型:突出型42例,脫出型38例,游離型16例。椎間盤突出部位:L4~554例,L5~S142例。

1.2手術方法[4-5]患者俯臥,懸空腹部、腰椎后凸。C臂X線機透視確定目標間隙的體表投影并標記穿刺點。常規消毒、鋪巾,局部浸潤麻醉。18G穿刺針通過Kambin安全三角區向目標間隙穿刺至病變椎間盤纖維環。將1mL美蘭與9mL碘帕醇混合液注入椎間盤內造影。經穿刺針置入導絲,拔出穿刺針。穿刺點處做7mm左右小切口,經導絲沿小關節突外側緣由小到大逐級插入導桿、導管、環鋸擴大椎間孔。置入工作套管和椎間孔鏡系統,確認黃韌帶、椎間盤韌帶,神經根、髓核、纖維環等組織結構及病變情況。髓核鉗處理椎管內突出椎間盤、骨贅、黃韌帶等,顯露神經根。雙極射頻電極止血、分離組織,行纖維環成型。確認硬膜囊和神經根充分減壓及止血徹底后,移除內鏡及工作套管,縫合切口。術后第1 天即佩戴腰圍下床行走,并開始循序漸進鍛煉腰背肌功能。佩戴腰圍6周。

1.3觀察指標及效果評價(1)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和并發癥。(2)術后3個月時依據Macnab標準評價療效[6]:癥狀完全消失,已恢復日常生活和工作為優。有輕微疼痛,活動輕度受限,但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為良。癥狀有所減輕,但活動受限,已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為可。癥狀無改善或加劇,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為差。優良率=(優+良)例數/總例數×100.0%。(3)術前和術后3個月,依據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評價患者的疼痛程度[7]:共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劇烈;依據Oswsetry功能障礙指數(oswsetrydisabilityindexes,ODI)[8]評估脊柱活動功能:分值越高,活動功能障礙越嚴重。以日本骨科協會(JOA)評分[9]從主觀癥狀、客觀癥狀、日常生活等維度評價患者腰椎功能,最高29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腰椎功能越好。

2 結果

2.1手術時間等指標本組手術時間43~84min,平均53.46min。術中出血量20~51mL,平均31.06mL。術后下床活動時間為23~72h,平均27.47h。住院時間5~8d,平均6.12d。術后出現一過性神經麻痹3例(可能系術中刺激神經根所致),未采取治療措施,均在3~5d內自行消退。未發生腸管損傷、椎旁血腫、椎間隙感染、血管損傷、神經損傷及硬脊膜破裂等并發癥。

2.2治療效果末次隨訪依據Macnab標準評價療效。本組優52例,良40例,可3例,差1例。優良率為95.83%(92/96)?;颊叩腣AS評分、ODI評分、JOA評分均顯著優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手術前后VAS評分、ODI評分、JOA評分比較分)

3 討論

對于經過規范非手術治療3個月以上腰腿痛未緩解而影響日常生活工作的LDH患者,應實施手術治療。傳統椎板開窗減壓髓核摘除等術式,雖具有術野清晰、操作簡單、可直視下切除黃韌帶及增生的骨質、擴大減壓神經根管,以及解除神經根的壓迫等優勢,但術中為顯露突出的椎間盤,需將硬膜囊及神經根牽拉,不僅易導致硬膜破裂,且可引發神經根損傷和術后神經根粘連[10],而影響患者術后康復。

近年來,隨著脊柱外科技術的快速發展,PTED因效果確切,并發癥少,目前已成為臨床治療LDH的主要方法。有研究結果指出,PTED治療LDH的有效率可達80%以上[11-12]。其原因在于:(1)切口小,術中出血量少,未切除關節突與椎板,無須牽拉硬膜囊與神經根,可維護正常的解剖結構,故有利于維持腰椎生物力學穩定性。(2)術中行美蘭與碘帕醇混合液注入椎間盤內染色和造影,可明確破裂纖維環及突出髓核的位置,并精準分別進行消融、熱凝處理。不但可顯著降低術后復發風險,而且最大限度保留了椎間盤生理結構。(3)應用環鉆擴大椎間孔神經通道,有助于解除椎管或神經根管狹窄對神經根造成的壓迫。

收集近年來我院應用PTED技術治療的96例LDH患者的臨床資料,通過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手術時間43~84min。術中出血量20~51mL。術后下床活動時間23~72h。住院時間5~8d。術后出現一過性神經麻痹3例,未采取治療措施,均在3~5d內自行消退。未發生腸管損傷、椎旁血腫、椎間隙感染、血管損傷、神經損傷,以及硬脊膜破裂等并發癥。治療優良率達95.83%。術后6個月時患者的VAS評分、ODI評分、JOA評分均顯著優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有關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13-14]。充分表明了PTED治療LDH的近期良好效果和安全性。

在臨床實踐中我們體會到,為保證治療效果,需注意:(1)術前應依據患者的癥狀、體征,以及X平片、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確認符合手術指征和確定目標間隙。(2)術中將藍染的髓核取出后,應檢查并確認神經根周圍松解度和硬膜搏動程度滿意,以確保有效減壓。同時及時旋轉工作套管,從各個方向查看髓核組織去除情況,避免髓核組織殘留,影響治療效果。持續生理鹽水灌洗術區,避免椎間盤內殘留物或熱凝治療副產物積聚。(3)術后第1 天即佩戴腰圍下床行走,并開始循序漸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佩戴腰圍6周。

本研究為回顧性分析,術前對病例進行了篩選,有可能影響結論的客觀性;此外樣本量較小,隨訪時間尚短。故仍需大樣本、多中心的前瞻性隨機對照,以及長期隨訪研究,以進一步明確PTED術治療LDH的效果。

綜上所述,PTED術治療LDH,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患者術后可早期下床活動,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脊柱功能障礙、腰椎功能,近期療效良好。

猜你喜歡
椎板椎間盤出血量
基于振動信號融合的手術機器人椎板磨削剩余厚度識別
稱重法和升級容積法并用對產后出血量的估算調查
頸后路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的研究進展
椎板螺釘在胸椎內固定中的臨床應用
經皮椎體強化術后對鄰近椎間盤影響的觀察
頸椎間盤突出癥的CT、MRI特征及診斷準確性比較*
綜合護理對無痛分娩產婦出血量及新生兒評分的影響
椎間盤源性腰痛患者鍛煉首選蛙泳
半躺姿勢最傷腰
應用氨甲環酸對髖關節置換術出血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