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經濟有望出現恢復性增長復蘇不穩定不平衡性凸顯

2021-04-01 13:58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
中國經貿導刊 2021年4期
關鍵詞:經濟體政策疫情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

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響,2020年世界經濟陷入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主要經濟體相繼出臺大規模應對政策,推動下半年以來世界經濟出現反彈,但四季度歐美疫情再次大規模暴發,世界經濟復蘇勢頭受到一定影響。展望2021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主要經濟體將延續寬松政策取向,全球范圍內新冠疫苗接種覆蓋率將持續提升,世界經濟有望出現恢復性增長,但疫情走勢仍具有較強不確定性,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債務水平大幅攀升、宏觀政策空間受限、結構性體制性矛盾進一步凸顯,世界經濟復蘇仍不穩定不平衡,中長期增長仍面臨較強風險挑戰。

一、2021年世界經濟有望延續低位復蘇態勢

2020年三季度以來,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均有所反彈,主要國際經濟組織均小幅上調2020年世界經濟增速預測,并預計2021年世界經濟將延續低位反彈勢頭,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分別預計2020年世界經濟將下降4.3%、3.5%,2021年將增長4.0%、5.5%。

第一,發達經濟體復蘇形勢有所分化。IMF預計,2020年發達經濟體GDP將下降4.9%,2021年將增長4.3%。美國經濟復蘇具備一定支撐。在大規模寬松政策推動下,2020年下半年美國經濟持續復蘇,市場主體信心逐步恢復,自8月份以來制造業和服務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均保持在55以上,三季度GDP環比折年增長33.4%,同比下降2.9%,較二季度9%的同比降幅明顯縮窄,在發達經濟體中經濟韌性相對較強。美國政府有望推動出臺新一輪大規模應對疫情支持政策,客觀上有利于支撐經濟復蘇。IMF預計2020年美國經濟將下降3.4%,2021年將增長5.1%。歐洲經濟復蘇困難較多。歐洲經濟受到疫情較強沖擊,服務業大規模停擺,投資消費大幅下行,失業率超過8%,歐盟2020年二三季度經濟同比分別下降14%、4.2%。四季度以來歐洲疫情走勢更趨嚴峻,各國相繼恢復大規模封鎖政策,經濟可能出現“雙底衰退”,在主要經濟體中降幅較大。IMF預計2020年歐元區和英國經濟將分別下降7.2%、10%,2021年將分別增長4.2%、4.5%。日本經濟前景仍較為疲弱。日本疫情走勢相對可控,東亞地區產業鏈供應鏈聯系緊密,日本經濟受到我國經濟穩定恢復較強帶動,2020年三季度經濟環比折年增長21.4%、同比下降5.7%,較二季度10.3%的同比降幅有所回升,但東京奧運會延期對投資消費形成較強沖擊,與社會總需求不足、人口老齡化等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相互疊加,未來走勢仍不容樂觀。IMF預計2020年日本經濟下降5.1%,2021年將增長3.1%。

第二,新興經濟體復蘇面臨困難較多。疫情對新興經濟體沖擊總體超過預期,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等主要新興經濟體疫情持續蔓延,經濟運行受到嚴重沖擊,失業率明顯攀升,普遍面臨貿易進出口下行、本幣貶值、資本外流、海外負債壓力加大等較強挑戰,國際收支形勢更趨嚴峻,加之新冠疫苗接種進度滯后于發達經濟體,對經濟復蘇形成明顯制約。IMF預計2020年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將下降2.4%,2021年將增長6.3%,其中我國將發揮重要帶動作用,預計2020年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GDP將分別下降8%、4.5%、3.6%、7.5%,2021年將分別增長11.5%、3.6%、3%、2.8%。

第三,全球貿易投資恢復將較為緩慢。疫情影響下,各國紛紛采取人員出入境管制、交通運輸限制等措施,全球生產貿易投資活動急劇下滑,世界經濟供需循環受阻,產業鏈供應鏈區域化、本地化特征更趨明顯。IMF預計,2020年全球貿易額將下行9.6%,2021年將恢復性增長8.1%。全球外商直接投資(FDI)也受到疫情和各國保護主義措施較強影響,聯合國貿發會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FDI下降42%,15年來首次跌破1萬億美元,受疫情走勢不確定性影響,預計2021年全球FDI仍將總體低迷。

第四,國際金融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震蕩回升。大規模寬松政策的溢出效應明顯,支持全球資產價格大幅上漲。全球股市大幅反彈。全球主要股指經歷2020年年初大幅下行后,在寬松流動性環境支撐下快速反彈,全年實現較大漲幅。美股2020年一季度出現歷史罕見的4次熔斷,跌幅一度達到近35%,隨后美聯儲出臺不限量資產購買計劃,直接持有企業債券,助推資本市場穩定,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全年上漲7.2%,標普500指數上漲16.2%,納斯達克指數上漲43.6%。日經225指數2020年年內上漲16%,韓國綜合指數上漲30.7%,德國DAX指數上漲3.5%,英法股指相對前期低點也有明顯反彈。大宗商品價格回升態勢明顯。路透CRB商品指數自疫情前2020年年初的190點左右一度跌至110點左右的低位,目前已反彈至175點左右。路透CRB金屬、食品、食用油現貨指數目前分別達到990點、370點、430點左右,均較2020年年初的760點、340點、370點左右的水平明顯上漲。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自2020年年初的65美元/桶左右一度跌至22美元/桶左右,目前已回升至約53美元/桶。隨著全球經濟復蘇疊加流動性寬松,大宗商品價格未來仍存在進一步上行空間。

二、2021年全球寬松政策環境可能延續

疫情暴發后,各主要經濟體均出臺大規模財政貨幣刺激政策,當前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各主要經濟體仍有望繼續實施寬松政策,短期內政策難以大幅轉向。寬松政策背景下全球再通脹預期有所增強,IMF預計,2021年發達經濟體通脹水平將為1.3%,高于2020年0.7%的水平,但仍低于目標通脹水平,寬松政策仍有一定空間。

第一,美國推動新一輪應對疫情財政支持政策。美國應對疫情財政支持政策總額已近4萬億美元,目前正加快推動總額達1.9萬億美元的新一輪財政支持政策,將主要用于抗擊疫情、為居民提供紓困補貼、支持中小企業和州政府。同時,貨幣政策將保持較為寬松,美聯儲2020年12月議息會議維持聯邦基金目標利率0—0.25%的水平不變,每月將增持8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400億美元的抵押支持債券。寬松政策環境下,美元貶值預期增強,美元指數自2020年年初的99左右下降至目前的90左右,黃金等抗通脹資產價格明顯上漲。

第二,歐盟和日本進一步擴大寬松政策支持力度。歐洲疫情走勢不容樂觀,各國普遍實施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英國政策規模已分別占其GDP的20.9%、39.1%、37.9%、17.7%、25.8%。歐盟層面財政刺激規模達其GDP的10.7%,并于2020年12月正式通過總額為7500億歐元的新一輪應對疫情財政支持計劃,包括3900億歐元的無償贈款和3600億歐元的低息貸款。歐洲央行長期維持零利率,近期將應對疫情資產購買計劃延長至2022年3月,并將其規模由5000億歐元擴大至1.85萬億歐元。日本政府前期財政刺激政策總額已占其GDP的35%,并于2020年12月進一步推出總額達73.6萬億日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占其GDP比重達13.1%,包括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延長前期應對疫情優惠貸款期限,推動結構性改革以促進后疫情時期經濟復蘇。此外,日本央行也將延續大規模資產購買計劃。

第三,新興經濟體更加注重發揮寬松貨幣政策作用。受自身財政能力制約,新興經濟體財政刺激規模相對有限,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政策規模分別占其GDP比重的7%、14.6%、3.4%、9.6%,明顯低于發達經濟體。在貨幣政策空間相對較為充足的情況下,新興經濟體普遍采取降息、資產購買等寬松貨幣政策支持經濟,疫情暴發以來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分別降息115、125、175、27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下調至4.0%、3.0%、5.25%、3.5%,在美聯儲等全球主要央行寬松預期較強的情況下,未來新興經濟體利率水平仍有一定下行空間。

三、發展不平衡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制約世界經濟復蘇

目前全球疫情走勢不確定性仍然較強,疫情沖擊帶來的各類衍生風險不斷凸顯,各國刺激政策力度受宏觀負債水平攀升較強制約,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在疫情中進一步暴露,全球經濟復蘇仍面臨較強風險挑戰。

第一,各國疫苗接種差異可能加大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不平衡性。北半球進入秋冬季后,全球疫情再次大規模暴發,目前全球累計新冠病毒感染人數超過1億人,死亡人數超過215萬。疫苗接種速度對控制疫情發展具有關鍵影響,目前全球疫苗產能尚無法完全滿足市場需求,受疫苗供給、運輸條件、接種能力、接種意愿等因素影響,不同國家和人群接種情況可能明顯分化,不利于世界經濟同步復蘇。高收入國家預計可在2021年一季度完成重點人群接種,有助于助推經濟復蘇。中低收入國家普遍面臨疫苗供給不足挑戰,存在疫情持續蔓延較高風險,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短期內難以完全恢復。世界衛生組織預計,疫苗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接種至少需要到2021年年中。IMF預計,如全球疫情防控形勢再度惡化,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可能較基準情景再下調0.75個百分點。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平衡發展的南北差距將隨著疫情擴散和低迷增長而呈擴大趨勢。

第二,全球債務持續攀升加劇國際金融體系不穩定性。發達經濟體央行資產負債表持續擴張。目前主要發達經濟體基準利率均已為負利率或零利率,寬松貨幣政策主要依賴資產負債表擴張,但其資產負債表規模已經較大,將制約進一步擴張空間。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已從疫情前的約4.2萬億美元升至約7.4萬億美元,其中美國國債占美聯儲總資產的60%以上,財政赤字貨幣化趨勢已經顯現。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從疫情前的4.7萬億歐元左右升至目前的7萬億歐元左右。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從疫情前的約573萬億日元升至目前的700萬億日元左右,已經達到其GDP的130%。發達經濟體政府債務快速攀升。發達經濟體經濟刺激政策規模較大,當前普遍面臨財政收入減少、債務負擔加重的較強壓力。2020財年美國財政赤字達3.3萬億美元,占GDP比重達16%,為二戰以來最高水平,惠譽評級已將美國主權信用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測算,未來財政刺激政策空間將趨于縮小,2021年、2022年美國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將分別為8.6%、6.1%。IMF預計,到2021年年底發達經濟體政府負債將達到GDP的125%,達到歷史最高點。部分新興經濟體存在主權債務違約風險。一些新興經濟體依賴資源出口和旅游業,經濟運行和國際收支平衡受疫情影響較大,前期已經存在的債務問題更為突出。IMF預計,到2021年年底新興經濟體政府負債將達到GDP的65%。2020年以來,阿根廷、厄瓜多爾、贊比亞等國家已經發生主權債務違約。居民償債壓力持續加大。國際清算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二十國集團成員的家庭債務占GDP比重達62.8%,處于歷史高位。疫情導致失業率高企,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隨著未來紓困政策逐步退出,居民債務違約風險可能大規模暴露。

第三,金融和房地產市場均不穩定加劇泡沫風險。股票市場估值處于歷史高位。寬松流動性環境下大量低成本資金追逐高收益資產,蘋果、亞馬遜、特斯拉等大型科技股大幅上漲,2020年全年分別上漲88%、106%、680%,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滾動市盈率(TTM)已高達57倍,居于全球主要市場首位。比特幣等成為新的投資投機熱點。比特幣從2020年年初5000美元左右一度快速上漲至4.3萬美元左右,此后有所回落,目前仍處于3萬美元左右的高位,投機性特征顯著、泡沫化風險嚴重。反映市場主要數字貨幣價格走勢的ChaiNext5指數,已從2020年年初約360點波動上行至目前的2500點左右。全球房價總體上漲。疫情前全球房價已經處于歷史高位,疫情后寬松政策環境下長期貸款利率走低,購房成本下降,進一步刺激住房需求,推動全球住房價格普遍較快攀升,2020年三季度全球56個主要經濟體住房價格平均同比上漲4.5%,美國、德國分別上漲7%、7.8%。

第四,結構性不平衡矛盾凸顯制約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經濟復蘇要素支撐仍不穩定不平衡。疫情影響下世界經濟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進一步凸顯,各國社會收入差距擴大,投資率大幅下行,教育研發支出受到擠壓,將拉低經濟潛在增長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所受沖擊尤為嚴重,根據世界銀行預測,未來十年平均投資增長率將下行至2.7%,中等教育完成率可能下降至30%,兩項因素將分別拉低經濟潛在增長率0.4個和0.2個百分點。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聯合國預計全球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將從目前的9.1%上升至2030年的11.7%,不利于勞動生產率提升。發展環境不確定性加大。疫情影響下超過50%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低于5年前,全球約1億人口重返極端貧困狀態,影響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各國中低收入群體受疫情影響較大,弱勢群體醫療保障不足,部分國家社會矛盾更趨激化,族群對立和政治斗爭加劇。英國脫歐加大歐洲政經走勢不確定性,中東等熱點地區地緣沖突仍多發頻發,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勢力有所抬頭。后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增速將較疫情前趨勢性下行。世界銀行預計,未來10年全球潛在增長率將比疫情前預測值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將下降0.6個百分點,到2022年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總產出將較疫情暴發前預測分別低3.2%、6%。IMF預計,世界經濟增速到2025年將下行至3.5%,其中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平均增速將分別下行至1.7%、4.7%,均低于2011—2017年3.6%、1.9%、5.0%的平均增速,各方亟待通過深化結構性改革、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促進世界經濟中長期穩定增長。

猜你喜歡
經濟體政策疫情
“三提高”“兩保障”: “雙減”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國出臺三孩政策
疫情中的我
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
疫情應對之爭撕裂巴西疫情應對之爭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貿易同比增長
工作圖什么?
股指沖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新興經濟體分裂為三大陣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