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人本理論下共產黨人扶貧工作經驗總結

2021-04-01 14:06查莎
中國經貿導刊 2021年5期
關鍵詞:異化馬克思中國共產黨

摘?要:?馬克思人本理論是中國共產黨扶貧工作的重要理論來源。在70年的扶貧工作中,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人本理論與中國扶貧改革實踐緊密結合,以“人是和諧發展的人”堅定扶貧信念,以“人是具體的歷史的人”指明扶貧道路,以“人是社會關系中的人”創新扶貧方式,使中國成為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馬克思人本理論下共產黨人的扶貧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科學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實際問題的又一偉大創舉。

關鍵詞:?馬克思人本理論?扶貧工作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脫貧人數超過世界人口大國美、俄、日、德4國人口的總和,創造了世界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跡”。[1]以馬克思人本理論為切入點,總結中國共產黨70年扶貧工作經驗,科學把握扶貧工作內在規律,對我國取得脫貧決勝攻堅之戰的最終勝利,從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堅定扶貧信念:人是和諧發展的人

馬克思認為,異化導致了工人的貧困,從而限制了工人的和諧發展。他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揭示了異化的產生根源及解決路徑,明確了扶貧工作的開展將貫穿整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階段,為我國鞏固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一以貫之地開展扶貧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私有制是異化產生的根源,而正是異化導致了工人的貧困。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家通過雇傭關系剝奪了勞動者的剩余價值,工人創造的價值落到資本家手中,成為用以壓迫工人自身的一種反對力量。也就是說,工人與自身發生了異化。工人越賣力工作,就越容易陷入貧窮。馬克思指出,要想擺脫異化,首先要消除異化產生的條件,即必須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從根源上消滅一切剝削和壓迫。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生產力,在社會主義制度條件下為徹底擺脫異化、消除貧困提供物質保障。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一切生產都是“為了公共的利益按照總的計劃和在社會全體成員的參加下來經營”[2],人們真正擺脫了異化,實現了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解決貧困問題始終是黨的重要使命,它不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經之路,同時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必然要求。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到如今脫貧攻堅進入決勝之年,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實現人與自身的和諧統一放在首位,在鞏固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道路上落實扶貧理念,實事求是地開展扶貧工作。第一代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帶領人民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在國家制度層面消滅了封建剝削。但只要社會主義制度沒有建立起來,就意味著還存在著階級壓迫,有壓迫就有異化,有異化就有貧窮。1953年,我國正式拉開了“一化三改”的序幕,在這一過程中,資產階級被徹底消滅,社會主義公有制和社會工業化體系初步建立。這不僅直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條件,也為我國后來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扶貧工作的開展奠定了政治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背景下,我國始終把經濟建設作為工作中心,力圖讓人民生活水平更上一層,縮小貧富差距。改革時代的引路人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實現共同富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離不開扶貧工作的開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強調,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2015年出臺的關于脫貧攻堅的《決定》,標志著我國正式把精準扶貧作為一項國家戰略來執行,我國對扶貧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

二、指明扶貧道路:人是具體的歷史的人

馬克思認為,人是活生生的、處于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人,以唯物主義視角為扶貧道路指明了方向。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堅持切實從人民的實際需要出發,把扶貧工作做到群眾心上,同時做到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推進扶貧工作的開展。

“德國哲學從天國降到人間;和它完全相反,這里我們是從人間升到天國?!盵3]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的一個鮮明特征就是,它是以具體的而非設想的人為研究出發點。馬克思認為,不同于其他無生命的物體,每一個具體的人都有著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如果這些需要得不到滿足,人類將無法繼續生存發展。馬克思進一步指出,滿足需要的根本途徑就是實踐。人們通過生產生活實踐改造自然和人類社會,“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4]實踐具有歷史性。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會受到客觀規律的制約,社會歷史條件也影響、制約著人們的實踐。因此可以說,人是歷史的人,是受到一定歷史條件制約的人。

在70年的扶貧工作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民情與國情緊緊聯系在一起,既能最大程度地滿足人民的脫貧需要,又充分考慮了現實經濟條件,在現實需要與歷史條件之間實現了最大程度的平衡。毛澤東時期,考慮到建國初期經濟基礎薄弱,人民生活普遍貧困,采取從制度層面上進行整體扶貧,以社會主義公有制對全社會進行救濟式扶貧。同時發揮我國的農業資源優勢,從農民土地問題著手開展扶貧工作。通過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極大地解放了農民生產力,改善了農民生活條件?!稗r民沒有擺脫貧困,就是我國沒有擺脫貧困?!盵5]鄧小平看到了改革開放給扶貧工作帶來的機遇,主張要將改革的時代浪潮吹到農民身上去。他改變了過去土地的集體經營形式,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形式使農民獲得土地經營權,農民的農業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1978年到1985年間,我國貧困人口平均每年減少約1786萬人。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經濟發展失衡問題日益顯露,人民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江澤民針對這一新情況,與時俱進地提出了新的扶貧工作要求。他認為,擺脫貧困的根本出路在于開展開發式扶貧,要通過就業、教育等方式指導貧困群眾實現脫貧。在此基礎上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東西部地區均衡穩定發展。面向21世紀,中共黨人胡錦濤對新階段的扶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主張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下大力開展新農村建設,縮小城鄉差距,提出“到二〇二〇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6]的工作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扶貧工作進入攻堅時期,然而“最后一公里”對扶貧精度和效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工作理念,強調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真正把扶貧政策落實到人,實現真脫貧、脫真貧?!皬?013年到2017年,我國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2018年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7%?!盵7]

三、創新扶貧方式:人是社會關系中的人

馬克思指出,人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上的人,人的現實力量必須到所處的全部社會關系中去實現。我國是人口眾多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魄力,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領導力量,團結一切社會力量共同支持扶貧工作,彰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根據人是具體的人的觀點,馬克思指出,對人的本質的探討不能憑借抽象的觀念,而應該從現實出發,到人所處的現實世界中去尋求人的本質。在此基礎上,馬克思得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4]這一結論。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構成了人們所處的現實世界,并且人們就處于這種社會關系網絡下的現實世界。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人們只有在個人與他人的交往關系中,才能實現個人的生存發展。絕對脫離社會關系的人是不存在的,社會上所有人都是作為一種社會存在物而存在的個體。因此,人的全面發展也是社會性的,個人發展必須以現實為依托,在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中實現自我發展。

70年的扶貧工作證明,脫貧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扶貧工作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必須充分調動一切有利于開展扶貧工作的力量,為扶貧工作奠定堅實的力量基礎。首先在領導核心方面,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在扶貧工作中的核心領導作用,為扶貧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證。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就強調中國共產黨是貧困工作的領導力量,扶貧工作必須由中國共產黨帶頭完成。1986年,從中央到地方各個地區都設立了經濟開發領導小組,進一步在組織上保證了黨的引領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強調了共產黨在扶貧工作中的領導作用,指出開展扶貧工作是黨為人民服務宗旨提出的必然要求,必須將扶貧工作作為黨的事業來開展。其次,扶貧與扶志相結合,強調扶貧工作的人民主體性。改革開放前,我國主要采取的是簡單直接的救濟式扶貧方式,人民主動脫貧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逐漸從“輸血式扶貧”轉向“造血式脫貧”,不斷加強貧困群眾思想教育工作,鼓勵人民依靠自身智慧主動脫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要有斗志,要堅信“弱鳥可望先飛”,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主動創造幸福。最后,引導多種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為扶貧工作增添強大動力。2006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就強調,要發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扶貧工作,構建社會力量扶貧開發平臺,健全社會扶貧工作機制。2017年底,中國社會扶貧網“注冊用戶超過1000萬,發布貧困戶幫扶需求200多萬條,對接成功超過120多萬條”[8],我國逐步形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主動致富、社會共同參與的多方力量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大扶貧格局。

綜上所述,過去70年,中國共產黨在扶貧工作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既是共產黨人不斷把握扶貧工作規律的認知過程,也是馬克思人本理論中國化的實踐過程,是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的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參考文獻:

[1]中國經濟最權威數據:統計局發布2018年統計公報[EB/OL].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9-02-28/doc-ihsxncvf8490804.shtml2019-2-28.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7.

[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7-78.

[6]胡錦濤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80.

[7]曾學龍,王素芳.新中國扶貧改革70年的哲學意蘊[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9,40(05):24-29.

[8]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網.《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強調牢記初心堅定信心?全面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EB/OL].http://www.cpad.gov.cn/art/2017/12/29/art_624_75961.Html.

(本文系“教育部高?!p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建設項目”研究成果)

(查莎,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猜你喜歡
異化馬克思中國共產黨
拒絕異化的人性之光
最有思想的句子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作品選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四中全會在京勝利閉幕
對《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異化勞動”的探析
《卡爾·馬克思:世界的精神》
“社會主義異化”論與精神污染
別開生面的描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