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實踐促進雙創能力的培養模式研究

2021-04-02 12:13唐惠玲劉志軍
裝備制造技術 2021年8期
關鍵詞:學分雙創學院

唐惠玲,劉志軍

(1.廣東工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廣州 510006;2.廣州航海學院,廣州 510008)

0 前言

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各校都正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將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培養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學校專業教育各個環節,從而形成適應本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1-2]。因此,把雙創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是各校正在解決的難題[3-5]。本文總結某學院在雙創教育方面的工作成效,提出強化實踐促進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模式,學生在實踐基礎上進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1 雙創教育普遍痛點

雙創教育實施多年,各校在取得明顯的進步的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呈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學科專業教育脫節,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學科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不融合,兩層皮現象突出。一是專業課程設置上重專業知識傳授,專業教學缺少融入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培養方面的內容;二是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學科專業實踐教學脫節,創新創業教育與訓練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

(2)科研、教學平臺多,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少。雙創教育缺乏實踐平臺,實踐體系僅競賽、大創項目。整個教學實踐平臺基本為實驗室和教學基地,面向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開放式實驗室較少。

(3)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氛圍不濃。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參與面不廣,基本是以學生協助老師為主體的形式,未能形成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全員參與的創新創業教育文化。

2 實踐促雙創的培養模式

為突破雙創教育的困境,我校以某學院進行系統教學改革,結合學院的特色與優勢,強調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雙創能力,具體措施如下:

(1)強化學科建設,全面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創建“雙創融合”“兩位一體”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學院更新教學理念,堅持實施以學科帶動教學的思路和教學質量工程,強化創新人才,把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全面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創建“雙創融合”“兩位一體”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保障人才培養質量,措施有:①加強學科隊伍建設。擁有一支教學和科研能力較強的學科專、兼職教師隊伍,組建了無人機研究與開發、光電工程實驗中心、射頻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等科研團隊,為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礎。②實施以學科帶動教學的思路。大力提高本學科的科研實力,以科研為依托,促進本學科建設和教學質量提高。以學科建設、科研創新促進學生教學的思路,鼓勵教師隊伍參與各類科研創新工作,大力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強化創新人才培養的教學效果。學院現在每年撥出一部分經費作為創新項目的經費,鼓勵本科生申報這些創新項目、教師作為項目指導老師。③實施教學質量工程。成立大學生創新指導團隊、大學生創新室、大學生專業協會,完善大學生創新制度,制定和完善特色專業、精品課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教學團隊、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和教學名師、大學生競賽活動等方面的相關辦法與措施,為學科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強化創新人材培養的教學效果,要求教學過程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大力推進教學效果教師互評,學生評價的反饋與追溯制度,保障人才培養質量。④明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要求,并納入教學計劃和學分管理。要求創新創業教育課程10 個學分,素質拓展課程4 學分,并開設一些設計性、綜合性、探索性、創新性的實驗課程,培養學生專業核心應用能力,實踐課程學分占總學分超30%。⑤實現了課外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學分與課程學分的認定轉化。出臺了《大學生第二課堂學分認定管理辦法》,明確學生參加大學生學科(技能)競賽向、科研成果項目,以及創業實踐活動等均可轉化為選修課程學分。參加競賽獲獎、出版著作或者發表論文最高可認定為8 學分。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通識化,培養學生首創精神和創業意識。學院通過開設或引進了一些相關課程,如《大學生創業基礎》《創業創新領導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等10 多門以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創新思維的基礎課程,學院年選修學生約600 人次。積極組織企業精英進校園活動,為學生開設創新前沿知識、報告等專題講座。

(2)多方聯動,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協同培養平臺。

學院堅持多方聯動,協同培養,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提供訓練平臺,措施有:①更新觀念,堅持“科學規劃、共享資源、突出重點、提高效益、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大力推進跨學科、跨專業的公共實驗教學平臺建設;擴大學校實驗室的開放范圍和力度,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開放性實驗項目,推動優質實驗教學資源共享。②校企共建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與深圳朗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青年培訓營;與深圳匯正科技有限等上市公司共建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或教學基地10 余個,滿足各專業的實習實踐要求。③多方籌措,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基地。與其他學校共同申報廣州市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多個,基地每年從學生中選拔一批有創新意識和特長的同學進駐訓練基地和工作室,按照學生的志趣,將參與的同學分成若干個團隊,由指導老師提供項目,開展創新創業訓練。④多方協同,開展大學生創新成果轉化、孵化。堅持協同培養的思路,聯合學校創客空間和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協同培養。目前,學院學生注冊公司近10 家,10 多個團隊進駐創客空間和孵化基地。⑤成立多個大學生專業協會,在此基礎上組建跨專業、跨年紀的創新創業團隊40 余個,開展多層次創新創業訓練活動。

(3)整合資源,構建學院雙創培養實踐體系。

通過整合校內外各種資源,優化各類競賽和項目的設置,不斷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載體,措施有:①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資源,樹立競賽品牌。把“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挑戰杯”“互聯網+”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等創新創業競賽活動進行優化,鼓勵學生跨校、跨年級、跨學科、跨專業組建參賽隊伍,讓學生與校內外各級人員進行交流學習,完善項目和團隊,達到以賽促學,訓賽結合,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的目的。②積極組織申報各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組織導師引領申報校市省國等多級大創項目、攀登計劃,創新創業訓練工作室項目以及教授科研子項目為主的四大類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近年年均參與上述項目的學生超過500人次。③以實驗項目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學院開設設計性、綜合性、探索性、創新性實驗項目20 余項,使得專業能力的培養與創新能力培養有機融合。④注重創新成果轉化和創業項目孵化。以創業體驗、創業孵化、撰寫論文、申報專利等形式,鞏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成效,促進項目對接、落地轉化、知識產權交易、項目融資,提供生產經營場所和企業孵化服務,提高孵化成功率,努力實現產業化。⑤開展創新、創意、創造的“企業精英進校園”活動。與省內多家上市企業聯合組織開展學術交流、前沿知識講座、創新創業經驗交流、專利申報解讀等“企業精英進校園”引領活動,年均活動50 余場。

3 實施成效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形成了基于實踐能力培養促進雙創能力培養的培養模式,引起了較大的社會反響,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應。

(1)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受益面廣,受益程度深,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學院構建了綠色新能源作品設計大賽、機器人大賽、“挑戰杯”、“互聯網+”、創新創業作品巡展、職業規劃大賽等競賽品牌活動為主的第二課堂,為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提供了平臺,參與上述活動的學生年均約2000 人次,占學院學生人數80%以上。近三年,學院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國家級12 項、省市級41 項、校級50 余項,學生以第一作者發表文章20 余篇,參與申報專利30 余項,學生團隊獲創新創業競賽獎項國家級29 項,省市級49 項,以學生為法人注冊并進駐學校大學生孵化基地的公司10 多個。

(2)就業質量明顯提高,社會反響良好。連續六年,學院畢業生初次就業率超過92%,學院畢業生較高的職業素養和過硬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獲得了用人單位高度的評價,華為、騰訊和百度等知名企業在我院招聘的畢業生數量逐年攀升。

4 總結

通過基于實踐促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的實踐,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無論是學生的專業能力,還是創新意識、創業能力都得到顯著提升,二者相互促進。

猜你喜歡
學分雙創學院
初等教育學院
高淳區以僑聯雙創基地 助推“雙創”孵化成長、孕育未來
“雙創”浪潮方興未艾
如何用學分幣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分美食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雙新雙創
海盜學院(7)
學院掠影
斯皮爾伯格為什么要歷時33年修完學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