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對現代陶藝創作的影響

2021-04-04 23:11王璐嫻葉如海
中國陶瓷工業 2021年6期
關鍵詞:陶藝家陶藝陶瓷

王璐嫻,葉如海

(1.南京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7;2.南京工業大學,江蘇 南京 211816)

0 引言

人工智能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在改變造物方式和藝術創作方面被許多人寄予厚望。國內外不少學者都在研究用人工智能創作交響樂、山水畫等。在現代陶藝創作領域,3D 打印陶瓷成為最新科技的代表,被人們追捧。而實際上,3D打印陶瓷并不是人工智能的全部,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種表現形式。電腦和3D 陶瓷打印機只是設計師和陶藝家創作的工具,是科技較先進的創作方式之一。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與藝術創作方面的介入,它可以給現代陶藝創作帶來新的動力,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所以,需要辯證地看待人工智能帶來的影響。

1 人工智能基本概況

1.1 人工智能現狀

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興科學,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2016年3 月,人工智能機器人阿爾法狗4∶1 戰勝了圍棋職業九段棋手李世石,取得了圍棋人機大戰的勝利,使人類進一步認識到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與未來。隨著人工智能與大數據、云平臺、機器人、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等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開始扮演著基礎性、關鍵性和前沿性的核心角色[1]。

人工智能由三個基本的要素組成:數據、算力和算法[2]。計算機采用一定的算法,基于高性能的計算能力,通過海量的數據計算與學習,歸納總結事物發展規律,預測判斷事物未來發展趨勢,取得了很多人類難以企及的成就。目前,人工智能較為廣泛地運用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文本處理、游戲博弈等方面。

1.2 當前人工智能在藝術領域的作用

在視覺藝術領域,人工智能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通過對藝術大師作品的深度學習,人工智能可以將作品內容和藝術風格分開,歸納總結出該藝術大師的藝術風格,并套用這樣的藝術風格,植入新的內容,形成具有該藝術大師明顯風格特色的新藝術作品。這意味著人工神經網絡可以精確量化原本許多人文科學中模糊含混的概念。例如:特定領域中的“藝術風格”,使這些只可意會、無法言傳的技巧風格變得樸實無華,容易復制和推廣。隨著計算機算力的提升與算法的改進,部分人工智能創作的藝術作品已經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同時,人工智能領域的圖像識別技術同樣能為3D 打印帶來全新的發展思路[3]。2016 年,哥本哈根IT 大學和懷俄明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們采用新的算法,開發出一種能夠創作3D 打印藝術品的軟件。使用機器深度學習來創建3D 對象,并基于3D 打印技術創造出全新的實物對象。

2 現代陶藝創作及瓶頸

2.1 現代陶藝創作的基本要求

現代陶藝尤其是中國的現代陶藝大多情況下指的是“觀念陶藝”。白明老師認為:“現代陶藝是藝術家借助陶瓷材料,表現現代人的理想、個性、情感、心理、意識和審美價值的作品形式。這種審美價值重視挖掘現代社會中人的內心世界,將暗示、隱喻、象征、聯想、意象等手法視覺化?!盵4]可見,現代陶藝已經脫離傳統陶瓷藝術中的實用性,關注的是藝術家個人表達。它不再關注陶瓷作為器物的實用功能,更關注的是陶瓷作品的題材與風格等問題。

現代陶藝創作的基本要求可歸納為三點:首先,現代陶藝是以陶土或者瓷土為基本材料來進行創作。其次,現代陶藝創作大量的依賴傳統工藝,尤其是燒制工藝。有不少陶藝家摒棄缺乏變化的現代電窯,常常采用熏燒、柴燒等保留火焰痕跡的燒成工藝。第三,現代陶藝更加關注藝術家個人想法理念的表達。

2.2 現代陶藝創作的瓶頸

當陶藝家進行現代陶藝創作時,需要考慮用什么手法表現設計理念。在確定設計理念的手法后,還要選擇合適的工藝進行創作。同時,陶藝家還需要考慮在保證作品表現力、創造力的同時,如何才能延續作品中個人風格的一致性。

在現代陶藝的創作中,往往存在許多創作的瓶頸。

(1)個人視野的局限性與陶藝創作無窮性的矛盾?,F代陶藝創作的可能性是無窮的,但陶藝創作屬于陶藝家的個人創作行為。該行為往往是感性的、自發的,甚至是盲目的。他的創作受制于個人的視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傳統技術手段下的陶瓷器型與陶藝家求新求變的矛盾。陶藝家在創作過程中希望創造出更多的陶瓷器型來實現個人的想法,但受制于陶瓷材料與技術手段,相關的想法理念往往難以實現。

(3)現代陶藝創作的曲高和寡與普通市民積極參與之間的矛盾。陶藝家的創作需要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造成陶藝創作的范圍很小,不利于現代陶藝的推廣。而陶瓷與普通市民休戚相關,普通市民想要參與其中,相關途徑極為狹小,較為普遍的形式就是“陶吧”。該形式很難體現現代陶藝的藝術魅力。

3 人工智能對現代陶藝創作的積極作用

3.1 有利于藝術家掌握宏觀創作態勢

陶藝家的創作行為往往是個體主觀意志的體現,缺乏對宏觀態勢的準確把握。雖然陶藝作品看似與市場無關,甚至很多陶藝家極力撇清與市場的關系??墒?,如果作品只能被自己欣賞和理解,創作無疑成了一種“自娛自樂”。當前市場對哪些類型的陶瓷藝術品較為關注?不同的分類市場有什么樣的不同需求?未來可能轉為哪些方向?等等。人工智能恰恰在這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人工智能需要有海量的數據支撐,同樣海量的數據可以使人工智能較為準確地評判市場需求與發展趨勢,從而使無意識的個體創作行為變成有意識的結合宏觀態勢的創作。創作并不是沒有靈魂,而是讓陶藝家們關注表現個人觀念的同時,適當考慮市場,創作出既有個人觀念,又能為大眾和市場所接受的作品。

同時,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對整個陶瓷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分析與智能化管理,實現設計、生產、物流、銷售的集約高效。陶藝家也可全程了解整個藝術品的流動去向。

3.2 有利于陶藝家創作形成獨特體系

雖然現階段人工智能無法直接取代現有的現代陶藝創作方法,但對于陶藝家實現目標有一定的輔助支撐作用。例如:在制作大型作品時,常常因缺少支撐等原因使作品開裂、坍塌。通過計算機的強大運算能力改進材料、結構、燒制溫度等,可以很容易地解決這些問題。人工智能也可以通過分析不同工藝手法為陶藝家推薦更合適的工藝。

同時,現階段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對某一位藝術家的所有作品進行解讀分析,剝離具體的作品內容,歸納總結該藝術家作品的藝術風格。這種藝術風格有可能是藝術家的有意而為,也可能是一種無意之下的必然特征。人工智能的加入,可以輔助藝術家創作新的作品,使得這種無意而為變成有意而為,強化了藝術家的藝術風格,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體系。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分析陶藝作品并指導陶藝家強化創作風格也將成為可能。

3.3 有利于實現傳統方式無法達到的目標

人工智能通過深度學習和創新引擎來創建3D 陶藝模型,并通過陶瓷3D 打印技術來實現相關目標。人工智能的介入為傳統制瓷手工藝注入新的活力。它能通過自身學習創作出一些傳統制瓷手工藝無法想象的器型,也可以通過3D 打印技術制作極其復雜或者精確的陶瓷作品,拓展了陶藝家的創作思路。正如2016 年阿爾法狗與李世石第二局圍棋比賽中第37 手的肩沖,大大拓展了人類在圍棋中的大局觀,以及行棋的基本思路。

縱觀陶瓷器的制造史,科技的進步往往帶來陶瓷器型的創新。陶瓷3D 打印技術作為最新的陶瓷器型制作工藝,為陶瓷器的制作帶來了更加廣闊的空間。新的制造陶瓷3D 打印技術可以制作出諸如簡單精確幾何形狀、復雜鏤空結構、大弧度旋轉角度造型等,這些器型大大突破了傳統手塑成型、泥條盤筑成型、拉坯成型等工藝的限制,實現了更大的創作自由,并能精確實現創作者意圖。

陶瓷3D 打印技術也適應了小批量的個性化定制的需求,豐富了陶瓷造型品種,為現代陶藝的創作帶來更多的表現方式[5]。同時,在面對市場方面,并能對市場需求做出快速反應。

3.4 有利于更多普通人參與創作過程

現代陶瓷制作中3D 打印技術具有造型自由、技能要求低、簡化工序和快速成型的優勢[6-7]。同時,人工智能使得陶瓷制作與設計門檻大幅降低。陶瓷藝術愛好者能夠在手機或電腦客戶終端通過選擇拼貼等方式,在人工智能輔助下設計屬于自己的3D 陶藝數字模型,并通過3D 打印工廠加工制作后成為一件合格的陶藝作品。

人工智能的發展使得每一位普通人也能參與到陶藝創作過程中,而不僅僅局限于“陶吧”中低層次的陶瓷制作,對于陶瓷藝術的推廣應用有不可估量的積極意義。

4 人工智能在現代陶藝創作的局限性

4.1 當下的人工智能過于強調連續性

當下的人工智能主要通過機器深度學習來獲得“智能”。簡單來說,機器學習就是通過算法,使得機器能從大量歷史數據中學習規律,從而對新的樣本作智能識別或未來預測[8]。因此,人工智能基于已有數據來判斷未來,對一位藝術家作品的未來預測是在現有藝術風格框架下的創作,突出事物的連貫性。

但藝術家的創作,有可能是連續性的或是跳躍性的。尤其是一些名家,其藝術創作不斷推陳出新、超越自己,前期、中期和后期作品風格迥異。有些藝術家在時代變革的背景下,帶來了觀念的變化,造成了形式的變革。如陶藝大師彼得·沃克斯,作為美國“奧蒂斯”陶泥革命的核心人物,美國現代陶藝的領軍人物,對比他早期和后期創作的作品風格具有明顯差別。這一變化源自陶藝家自身對陶藝觀念的改變。而他這一變革也直接影響了美國現代陶藝的發展,進而更加深遠地影響了其他地區[9]。

因此,人工智能的過度介入不利于藝術家不斷革故鼎新,突破自身創作,進而追求更高的藝術成就。

4.2 人工智能無法代替陶藝家的手工和半手工創作

陶瓷3D 打印技術基于人工智能的機器創作可為陶藝創作帶來很多便利。但是,現在運用陶瓷3D 打印技術進行創作的陶藝家很少,究其原因有以下兩點。

(1)陶瓷3D 打印技術的表現力不足。不同的制作工藝有其特有的工藝語言,在陶藝創作中并不存在一種工藝被先進的工藝完全替代的情況。哪怕是最原始的捏塑工藝、泥條盤筑工藝,至今還是很多陶藝家創作的手法。陶瓷3D 打印技術也有其自身的工藝語言,現在人工智能還無法模仿其他工藝的語言。因此,它的表現力較弱,缺乏讓人自由創作的條件。

(2)缺乏陶藝家與材料的互動,無法帶來突發的靈感和意想不到的可能性。人工智能輔助的陶藝創作是一種純理性的,通過數據設置與計算的結果,作為機器是極力避免誤差的。因此,設計中數據如何,結果也就如何。作品只有做好與做壞的差別。而對于選擇手工工藝進行創作的陶藝家來說,最初的設想和最終的作品可能有很大的差別。在陶藝創作中,陶藝家們往往會因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使作品無法按預想的方向發展。而陶藝家常常在這些“失誤”中發現另一種可能性,從而改變最初的設想,換一條思路繼續完成作品。著名的開片瓷(宋代的哥窯開片青瓷)就是一種因“失誤”發展而來的經典瓷器。人們從原先認為的弊病中發現了獨特的美。而人類對于不可控、不可預料的東西都有極強的探索欲?,F在陶藝家們極其推崇的樂燒和柴燒工藝,在燒成時常常出現無法預料的作品。這兩種燒成工藝都有很大的不可控性。而人類往往對于神秘的東西具有探索的興趣。

4.3 優秀的陶藝作品需關注人的情感和感受

根據當下的人工智能創作實驗可看出,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學習現有大師作品的藝術風格,改變畫作內容得到全新的繪畫作品。也就是說,這些作品并不是由情感或觀念觸發的。對于作品背后的各種社會性因素都不關注,應該被看作較高水平的抄襲作品??赡苡胁糠钟^賞者無法分辨人工智能作品與藝術家作品的差別。而對于具有一定藝術修養的觀賞者來說,兩者的差別還是顯而易見的。人工智能下的機器創作,尚無法取代藝術家的感性思考,以及基于此形成的帶有人類情緒的藝術作品。人是感性動物,正如日本江戶時代國學大家本居宣長提出的物哀觀。人通過接觸外部世界,觸景生情、感物生情。而這種情緒可以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物化為藝術作品,并產生了和諧、優美、細膩、沉靜等美感。那些優秀的陶藝作品都是人的感情與感受物化的結果。因此,人工智能的畫作哪怕在風格上無限接近大師,也無法成為精品,只是缺乏靈魂的模仿作品。所以,僅僅風格和技法趨于完美并不能產生優秀的陶藝作品。

優秀的陶藝作品不僅要求陶藝家在作品中表現個人的情感、觀念等,而且要讓廣大的觀賞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觀賞者關注一件陶藝作品,是通過視覺、觸覺、視觸覺等感官體驗來認識理解。這種感官體驗,有的內容可以量化,可以被人工智能計算預測;還有的內容是感性的,每個個體均存在差異,無法量化和用精確語言來表達的。同一個作品,不同的觀賞者關注的地方不同??墒?,評判一件作品是否優秀,最終的標準都是人,即觀賞者。人工智能制作的陶藝作品可以在風格、工藝、造型等各個方面趨于完美,卻缺乏現代陶藝最重要的內核,即表現陶藝家個人的情感和觀念,也就無法成為優秀的陶藝作品。陶藝家在不斷的創作中,完善個人風格、造型、工藝等各個方面,同時讓個人付諸作品中的情感、觀念等引起大多數觀賞者共鳴,那就是優秀的作品。

優秀的陶藝作品不僅僅只為他人呈現一件物質的實體,更需要賦予作品相應的思想內涵,關注他人的感覺。而當下的人工智能,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可以通過強力計算精確量化數據。而人對陶藝作品的精氣神研讀,尚無法精確判斷。因此,一部分優秀陶藝作品的創作,依然需要依靠陶藝家的經驗和感覺,人工智能尚無法取代。

5 結 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工智能在藝術創作方面的作用越來越明顯?,F代陶藝是陶藝家創作思想理念的體現。人工智能的介入,有利于藝術家掌握宏觀創作態勢;有利于藝術家創作形成獨特體系;有利于實現傳統方式無法達到的目標;有利于更多普通人參與創作。但是,就當下的技術而言,人工智能對陶藝創作也存在局限:一是當下的人工智能過于強調連續性,不利于藝術家不斷革故鼎新;二是人工智能無法代替陶藝家的手工和半手工創作;三是優秀的陶藝作品需關注人的情感和感受。

當然,未來可能隨著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陶藝創作中的大量工作可能被人工智能與更高級的機器生產代替。但陶藝創作與欣賞中的觀念內核和對人感覺的關注是無法替代的。正如歷史無法倒退,工業革命的機械化大生產無法代替小作坊的手工作業一樣。

猜你喜歡
陶藝家陶藝陶瓷
載歌載舞話陶瓷——瓷之舞
“瘋狂”的陶藝
學陶藝
做陶藝
陶瓷藝術作品
陶元浴素——中國當代陶藝家黑白影像(NO.2)
德化陶瓷 閩中精粹
陶元浴素——中國當代陶藝家黑白影像(十一)
陶瓷鑒賞
中外現代陶藝家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