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儒家比德觀與墨竹繪畫
——以鄭燮為例

2021-04-06 19:35王藍圖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墨竹比德品格

王藍圖

(青島科技大學 藝術學院,山東 青島266000)

一、儒家比德觀的內涵

儒家將自然物的本質屬性與人的道德品格相比擬,使自然物象具有人一般的品格,成為人道德品格的具體形象展現,使人們可以明白直觀的看到道德觀念的具體形象。儒家比德思想最具代表、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首推孔子。

儒家的比德活動是主體內心情感與客體形象特征相似性的契合,并能使主體獲得美的體驗。比德的美首先體現在形象的象征之美,孔子的言論將其形象的象征之美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在《論語·雍也》中的“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币痪渥罹哂写硇?,這里他把水的源遠流長、奔騰不息比喻君子博學進取的精神;以山的穩重象征君子的剛毅沉靜。其次,比德的美體現在形象的寓意之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自然界中的許多植物與昆蟲等都是美好寓意的象征,有的是由于同音異字,如“鳴”與“名”、“鹿”與“祿”,寓意官職名位;有的是由于獨特的外貌讓人聯想到一些寓意,如以錦雞華麗的外觀來傳達富貴祥瑞的寓意。最后,比德的美是凈化心靈的美,它給予我們視覺審美感受的同時,同時也會引起心靈上的共鳴,看到高山自然就想成為胸懷博大的人,讓我們為這種美所傾服。儒家的比德觀以物來象征人格的崇高,在當今社會仍然有重要的意義。

二、儒家比德觀與墨竹繪畫

(一)儒家比德觀與墨竹繪畫的興盛

“比德”在于中國繪畫發展史中可謂是經久不衰,當今社會的畫家依然喜歡表現具有比德意義的梅蘭竹菊等題材,并用以象征人的高尚品格。而竹子最先實現了人格內涵的形成,它挺拔堅韌,中空外直的自然特征和它不畏嚴寒,折而不斷的精神同文人剛正不阿、謙虛高尚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淡泊名利的道德人格相契合,所以竹畫成為體現文人畫家道德品格的最佳形式,自古文人雅士對墨竹都有著獨特的偏愛?!袄钚b藝術觀點的內核,為重視人文道德的儒家思想,是一位務求不逾生態常規,融小我于大我,與社會倫理規范共存,以竹比德的畫家?!雹倮钚b的《竹石圖》,畫竹林一角,表現了山石、四竿翠竹、小樹叢和雜草。圖中竹子采用了雙勾填彩的形式,設色清雅,這種技法與程式是對宋代竹畫的繼承與發展。竹子占據畫面的大部分位置,畫面中的禽鳥并不突出。這種以竹子為主體進行描繪,突出體現了文人畫家賦予墨竹特殊的道德品格,其表現形式在宋代花鳥畫中是極少的。李衎對竹子的表現一改當時其作為花鳥畫背景的常態,使竹子成為畫面的主要描繪對象,李衎這一新圖式改變了兩宋時期竹子僅作為大幅花鳥畫鋪陳的常態,使竹子成為全圖的唯一主體,為宋代院體花鳥畫竹畫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在他之后的鄭燮,尤善畫竹,一生所作竹畫無數,每幅作品都有其獨特的含義。

(二)儒家比德觀與鄭燮的墨竹畫

清代文人的繪畫不僅體現出當時的精神風貌,更重要的是會體現自身的精神品格和人生追求。最典型的是鄭板橋的墨竹。板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尤愛儒家里面的“比德說”,他認為自然物象比人之道德,會體會到自然的美和人格的美。鄭燮的墨竹是自然界中竹子的美與其自身謙虛勁節,一心為民道德美的結合。

鄭燮的《竹石圖》畫面簡潔,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四竿修竹,后面是巨大的湖石。此畫在構圖上非常獨特,采用柱石居中,左竹右詩的章法。竹竿有粗有細,高低分明。嫩竹取斜勢,溫柔和順;老竹取直勢,高聳堅韌。竹石右側留出一定的空白用以落款??顑尚?,上下留出合適的距離,位置適宜。整個畫面錯落有致,濃淡配合,自然生動。在筆墨上,竹葉用濃墨和淡墨交替表現,采用草書中豎長撇法運筆,密中有疏,亂中顯正,充分體現出竹子的剛勁和挺拔,同時也展現了生機勃勃的活力。竹竿用筆簡練,中側鋒并施,體現出堅韌而勁挺的氣質,同時也折射出作者高岸倔強的性格。柱石以中鋒勾勒,筆法瘦硬秀拔,較少皴擦,在皴染間以筆法描繪嶙峋湖石的體勢與質感。右邊的行書題詩,作者用著名的板橋體“六分半書”寫成,行筆融合隸情篆意,奇暢不羈。作者用詩文題款,以表現主題,詩文生動有趣,一如其書字,不拘小節,細細感悟,別有情趣,給人以清新雅逸之感,體現了作者正直剛強的君子品格。

公元1740年贈予飲牛四長兄的《懸崖蘭竹圖》畫面題:“飲牛四長兄,其勁如竹,其清如蘭,其堅如石,行輩中無此人也。屢索予畫,未有應之。乾隆五年九秋,過予寓齋,因檢家中舊幅奉贈,竹無干,蘭葉偏,石勢仄,恐不足當君子之意,他日當作好幅贖過耳。板橋弟鄭燮?!雹谕ㄟ^題跋我們能夠看出,他給予蘭竹題材深刻的精神內涵,將蘭竹石的自然屬性和人的道德品格緊密聯系,以蘭竹石來象征人,將真摯的情感和客觀事物融入藝術形象之中,別開生面。畫面描繪了一處長在懸崖峭壁上的蘭竹,簡單的幾筆淡墨折帶皴勾出懸崖,筆墨并不靈動活躍,但卻灑脫涓秀,并含有一定的金石韻味,生長在懸崖的蘭草參差不齊,竹葉蒼翠挺拔,以濃淡分前后,行筆迅速勁利,實按而虛起,甚是別致。其畫面的布局也是十分獨特的,蘭竹與懸崖峭壁相互映襯,濃淡配合,虛實相生,富于變化,值得注意的是畫面的題款,好像也成為構成懸崖的一部分,使畫面更加協調。通過這幅畫,我們體會到板橋坦率和真誠的為人。

最為人熟知的作品《衙齋臥竹圖》,是乾隆十一年(1746)鄭板橋在濰縣任縣吏時呈給山東巡撫包括的,畫上題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雹燮洚嬅嬷饕伤闹隄獾嘁?、疏密有序的修竹和一首意義深遠的題詩組成。這四株修竹,墨色較重的兩株清瘦挺拔,另外兩株則柔弱嬌嫩,好像孩童依偎父母一樣,從側面也體現出百姓的美好生活也需要依賴于正直清廉、關心百姓疾苦的清官。畫面布局恰到好處,題跋可謂是點睛之筆,極富詩情畫意,且意義重大,增加了畫面的形式美。

從題跋上可以看出板橋有著根深蒂固的民本思想,為百姓吶喊的可貴精神,通過四株修竹的蕭蕭作響之聲,體現出他關心百姓疾苦、一心為民的情感。通過一幅竹畫表現出對百姓的關懷,通過繪畫創作以警示官員關心百姓,體現了一位文人畫家內心憂國憂民、心懷百姓天下的高尚人格。這幅作品至今讓我們感受到強大的藝術魅力,題畫詩也成為名垂青史的典型,讀著這首詩似乎可以聽到從畫面傳來的蕭蕭竹聲,更讓我們看到了鄭板橋在衙齋因為擔心百姓而寢食難安的情景。

竹子就代表著“君子”的形象,它那種清雅不俗,高風亮節,堅韌挺拔的精神本來就會提高人們的思想境界,凈化人們的心靈。先是栽竹養竹,后是觀竹賞竹,再后來是頌竹畫竹,從手、到眼、到心、到畫,承載著人們的美好希望與理想人格,竹子被深深地記畫著。技法上的提高,內涵思想的豐富,竹子的意義已不再是植物的竹子,是畫家們精神的需求,是思想觀念的進步。

三、儒家比德觀的影響

(一)比德對教育的影響

比德說是中國古代美學中的一個重要命題,它具有教化功能,它將所追求的人格從自然萬物中得到啟示,孔子系統的對其進行整理和總結最早從理論上將此方法加以總結,并應用于德育,形成了“比德”的教育模式。在儒家思想中,一直表現出遠大的政治抱負,銳意進取,奮發有為。這種思想至今仍然影響著我們,成為追求君子人格的思想根源。

(二)比德對繪畫的影響

比德對繪畫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花鳥、人物、山水繪畫中均體現著儒家學派中的比德觀念,先秦儒家的典籍中記載著孔子松喻以抒情言志。梅蘭竹菊等題材自宋開始,時至今日依然是畫家們樂于表現的題材,并保持著活力不斷向前。題材的持久不變恰恰是以思想不變為前提的,畫家受儒家比德觀的影響,在繪畫中不僅得得到精神的愉悅享受,而且可以在心靈上排除一切世俗牽累,得到生命本源的“真”和靈魂純凈的“善”。

儒家比德觀的精神內涵,給予很多畫家豐富的精神養料,它可能在他們的失落與怨恨的時候給予安慰,也可能陪伴他們的快樂與寧靜。只要愿意,他們一定能從先輩的藝術中獲取品德啟發與滋養。這種悠久的文化傳統為培育和熏陶高尚品格的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四、儒家比德觀的感悟

先前的藝術家以藝術比德的方式來抒發內心的感受、表明自己的志向,四君子題材就是典型的顯現。杰出的文人畫家文同,他尤愛墨竹且繪畫技藝精湛,又受到蘇軾的啟發和推動,竹子這個物象被文人作為比德對象。人的窮達悲歡就如同竹子的榮枯,文同的《墨竹圖》表現的是竹子挺拔素色的身姿,他將墨竹第一次賦予了人格魅力,雖然在文同筆下的墨竹技法與其他的畫家沒有很大不同,但是文同思想內涵上的高度是完善了竹子的“真善美”的內涵。文同的墨竹、華光長老的墨梅、鄭思肖的蘭花等等藝術實踐都將“四君子”題材的比德藝術發展傳播。比德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義,應繼續加以繼承和發展,將比德思想與繪畫緊密結合,運用于當代的德育工作中,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五、結語

儒家的比德思想對繪畫的影響至深,把人品與畫作相結合,既能夠給身居高位的士大夫予精神的調適與愉悅,也能夠給失意的文人予性靈的抒發與宣泄,從而使他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維系著一種可貴的藝術品格與道德人格,在這樣的傳統文化中,我們自覺的想成為山一般具有博大胸懷、水一般不斷博學進取的君子。

注釋:

①范斌,馬青云,薛帥杰.湖州竹派與中國人文精神[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158.

②黨明放.鄭板橋年譜[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杜,2009(07):110.

③(清)鄭板橋.王其和(點校).板橋論畫[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04):14.

猜你喜歡
墨竹比德品格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王光先國畫作品
季后賽高光時刻喬爾·恩比德沒有遺憾
“胸有成竹”
過程
大帝重生 喬爾·恩比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