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聲樂表演藝術的發展趨勢

2021-04-06 19:35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流行歌曲美聲唱法唱法

李 子

(常德市文化館,湖南 常德415000)

一、引言

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舉辦的青年歌手電視大賽為了明確比賽的分組競賽規則,將參賽歌手根據其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不同的演唱形式進行了劃分成不同的分組,在此之后又因為我國各地方的特色不同出現了勞動人們的原生態唱法。但是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聲樂表演形式也不再僅僅局限于這幾個大的類別之內,反而因為各種音樂形式的出現將這幾種音樂形式更加融合起來,更加追求隨意、科學發聲、真情實感流露的演唱方式,各種演唱方式之間的界線也逐漸模糊。

二、關于演唱方法

(一)美聲唱法

美聲唱法源自于意大利,該唱法的主要特點是要有充足的呼吸、清晰的咬字以及真切的發聲、嘹亮的音質等各方面。Belcanto這個名詞所涵蓋的涵義已經進一步的拓展為美好、優越并且科學的演唱方式。但是belcanto這個詞語并不是僅僅指聲音,其翻譯成英語應該是beautiful singing,并不是指beautiful voice。所以將該單詞進行翻譯時,更應該是指美好的演唱方式亦或是美麗的演唱,但是在譯成中文的時候,我們將該詞譯成了美聲唱法,這就在一定范圍上縮小到了聲的界定,讓人誤認為美聲的唱法只追求聲音的悅耳。但是真正的美聲唱法絕對不僅僅是指只追求聲音悅耳的唱歌技巧,也不是某一種特定獨立的演唱風格,更多的是演唱者在對于聲樂理解的美學原則的體現,以及歌唱者所要表達的藝術思想的體現。

(二)民族唱法

從宏觀角度來說,民族聲樂主要是指傳統戲曲、曲藝說唱以及民族歌曲演唱等三種鮮明的演唱藝術。從狹義范圍來說,一般情況下我們常說的民族唱法就是民族聲樂藝術的主要體現。民族唱法繼承了我國民族傳統的演唱方式,并將其進一步發揚的過程中還融合了美聲唱法的精華所在,隨著時間的發展,將兩者不斷融合為現代的民族唱法。

(三)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又叫通俗唱法。一開始就是叫流行唱法,后來又因為多方原因改名叫通俗唱法,為了與國際稱呼統一又叫流行唱法。流行唱法的風格是豐富多樣的,并不像其他唱法一樣有固定的形式。流行唱法的風格相對而言也更加追求隨意,在個人特色中將歌曲中所要表達的感情自然流露出來。在舞臺上上表現形式主要時通過音響等設備的利用來達到將聲音擴大,并且會根據歌曲曲風所需將舞蹈、和聲、電子樂隊等方式來融入其中來進行舞臺氣氛的渲染。因為流行歌曲與美聲和民族唱法等藝術表演形式有著明顯的不同,相對于這些表演風格來說流行唱法更貼合人們的實際生活,并且流行唱法對于美聲、民族等等其他表演形式來說,其有著更強的娛樂性質,并且商業性質也更強一些。在此基礎上,流行唱法對于其他演唱方式來說入門也更容易一些,大部分的流行歌曲就算是沒有專業聲樂知識的也能夠朗朗上口,傳唱度也就更高。因此流行唱法經過這些年的沉淀與發展愈發受到人們的熱愛,有了廣泛的以青少年為主流的受眾基礎。

(四)原生態演唱

原生態唱法與民生唱法同屬于我國民歌的一種演唱形式,與其不同的是原生態唱法主要以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和集體演唱為主要的演唱形式,因此原生于勞動人們口中的原生態演唱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原生態唱法有著演唱形式多樣、題材豐富、地域廣泛、聲音質樸等幾大特征。

三、演唱方式的新變化

(一)藝術歌曲流行化

藝術歌曲是將音樂與詩歌相融合的藝術作品,這就要求演唱者要具備很高的演唱技巧以及藝術修養,在此基礎上還要有細膩的聲線和準確的咬字?,F在,這樣的藝術歌曲也逐漸被流行歌手所歌唱走進大家的視線,并得到了廣大青年聽眾的喜愛,將藝術歌曲和大眾審美不斷拉近推動了藝術歌曲的轉型及發展。

(二)流行歌曲藝術化

流行歌曲的藝術化主要得益于交響樂隊和流行歌手的組隊在音樂會上的表演。早在2000年6月份北京工人體育館的流行音樂演唱會上,就已經通過流行歌手與交響樂隊組合演唱的表演形式打破了傳統的表演形式。而在近些年的發展之下,也有陸陸續續的美聲歌唱家以及民族歌唱家將流行歌曲帶進了各大舞臺以及大熒幕上。各大歌唱家的這種傳唱流行歌曲的做法為流行歌曲的演唱提供了新的活力以及新穎的演唱模式,與此同時,也將流行歌曲的藝術價值進行了有效的提升,其文化底蘊也有一定的豐富,為流行音樂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助力作用。例如楊曙光演唱的流行歌曲《在水一方》;澤旺多吉演唱的耳熟能詳的歌曲《天路》;以及廖昌永翻唱的周杰倫的《菊花臺》等。

(三)民族唱法美聲化

突出歌曲中的中國特有的民族性是對于演唱者演唱民族歌曲演唱的基本要求,對于歌曲的演唱必然要將我國獨特的民族韻味和氣派充分體現出來。

經過近些年來這段時間的沉淀,有越來越多的學習民族歌曲演唱的學生還有聲樂相關的從業人員,將美聲唱法融合進到傳統的民族歌曲的演唱中,來演唱這些美聲特點較為突出的我國民族歌曲。例如閻維文翻唱的戴玉強的作品《我像雪花天上來》;還有王宏偉翻唱的徐晶晶的音樂作品《把一切獻給黨》;以及常思思演唱的原創歌曲《春天的芭蕾》等等。對于演唱者而言,這些演唱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演唱者不僅要充分掌握民族歌曲的演唱形式,還要掌握優秀的美聲唱法,否則將無法完成。

(四)美聲唱法民族化

盡管有一些民族聲樂的表演藝術家學習美聲唱法。但是其與民族聲樂還是大相徑庭的。隨著近些年我國聲樂領域的不斷發展,在我國內地也開始陸續出現以美聲演唱形式為主要表演形式的歌唱家,這些音樂家在我國各種音樂表演場合和大大小小表演舞臺上展現了優異的民歌作品,有效且大范圍的拓展了我國美聲唱法的曲目和演唱范圍,在我國傳統的聲樂藝術中融合進了美聲唱法,從而走進大眾的視線中去。例如戴玉強和孫麗英演唱的《婚誓》;殷秀梅演唱的由王德于1980年作詞創作的《我愛你,塞北的雪》等。

總的來說,在我國的聲樂領域中,各種演唱方式以及各類型的歌曲融合趨勢越來越廣泛。不同唱法領域之間的相互借鑒現象也不再罕見。有些聲樂歌唱家本身具備各領域的技能以及作品,最鮮明的代表人物就是中西唱法合璧的吳碧霞了,因此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各種唱法的分界線也就愈發模糊。這樣的聲樂發展趨勢之下,如何做到聲樂的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如何培養能夠適應聲樂領域發展的歌唱人才是從事聲樂教學的工作者們面臨的首要難題。

四、基于唱法融合下的聲樂發展策略

(一)打破瓶頸,解放思想

針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大多學校會根據其唱法將學生劃分為美聲、民族、流行、音樂劇等各大類別,在不同唱法的教學匯總也是各不相干的,其教學模式及教學體系都不盡相同,教學的曲目更是毫無聯系。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了一個客觀而又現實的問題,學習美聲唱法的學生對于民樂并不了解,民族唱法的學生對于西洋樂又幾乎并不了解,這也就因此形成了各個專業之間的學生對于其他專業知識并不了解的情況,其知識面的涵蓋并不廣泛。這樣的教學模式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終將是無法順應時代發展的,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出現學生不能滿足社會實際需求的情況,我們認為在當代的聲樂教育中中國應該以演唱方法為歌曲創作服務的教育理念。學習美聲唱法的同學依然要學習民族唱法,學習民族唱法的同學也要掌握美聲唱法的技巧,要做到能將各大唱法靈活運用,根據自身的特點形成自身個性化的演唱方式。

(二)夯實基礎,科學發聲

中國唱法是在基于中華聲樂傳統精華之上,將西洋美聲唱法進行不斷融合,并經過改革以及反復實踐后形成的具備中國時代發展特點的唱法。中國唱法即與民族聲樂唱法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又與其的自然唱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中國唱法是新時代背景下最具鮮明時代特征的中國特色民族唱法。該唱法能夠演唱藝術性強的歌曲,還有歌劇等一些難度較大的歌曲也能夠通過該唱法進行演唱。

與此同時,該唱法還能夠迎合我國當代人民的審美,該唱法是具有科學性、民族性、藝術性、時代性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獨特唱法。中國唱法經過幾代聲樂相關工作者的不斷改善,其唱法體系也在愈發成熟,這是中國聲樂藝術的必然發展趨勢以及所有聲樂表演工作者共同的努力目標。

(三)接觸不同風格作品

進入21世紀,我國聲樂發展藝術也得到了迅速發展。聲樂表演藝術的發展必然要適應社會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并在聲樂發展的基礎上推動人類文明的展。我國的聲樂藝術發展必然會在時代發展的推動下進入到演唱方式融合的發展方向。在當代的聲樂藝術演唱中出現了數不勝數的“跨界”演唱,其主要含義就是跨越“唱法”的嚴格界限,突破傳統的演唱方式將各個聲樂派別的不同聲樂表演藝術方式進一步的融合。隨著跨界演唱的興起,在聲樂表演藝術中能否客觀理解學習這些現象,推動聲樂藝術的前進是當代聲樂教學的主旋律。

五、結語

演唱方式根據其特色進行劃分已經有30余年,劃分演唱方式的最初就針對于這一點爭鳴不斷。隨著中國聲樂發展至今,演唱方式的劃分終于因為社會發展的多元化以及演唱方式的多元化而逐漸融合起來,人們對于演唱方式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某種特定的演唱方式,只要是發聲科學、符合中國人民生理結構而演唱的使人享受發生共鳴的音樂都是優秀的聲樂表演。這樣各類別唱法的融合是我國聲樂藝術發展在社會多元化發展背景下的必然趨勢,也是人們進行不斷創新之下的行動使然。

猜你喜歡
流行歌曲美聲唱法唱法
改革開放以來流行歌曲的正能量表達
頻譜分析在美聲唱法教學中的應用
研究美聲唱法發展史對美聲學習的啟示
談聲樂教學中的輕聲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對譚晶參加《蒙面唱將》的思考
當代美聲唱法教學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流行演唱元素在美聲唱法中的運用
“手舞足蹈”破難點——談“劃唱法”在歌唱教學中的作用
《打支山歌過橫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國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國民歌”之十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