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背景下BIM課程改革與探索

2021-04-06 19:35張玉紅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時代背景模塊專業

張玉紅

(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重慶402560)

一、引言

時代,是指歷史上以經濟、政治、文化等狀況為依據而劃分的不同時期。不同時代的歷史情況或現實環境為其賦予了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歷史情況或現實環境又為同一時代賦予多種時代背景。新的教育時代背景和新的行業時代背景都對高等職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背景,培養高素質人才,教育改革與探索勢在必行。

二、時代背景

(一)教育時代背景

2017年12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2017〕9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推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改革。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國發〔2019〕4號,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用7個方面20項政策舉措明確了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具體行動,再次要求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由此可見,新的教育時代背景對高等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探索和研究可實施的措施和方法,達到學校和企業的真正深度融合。

(二)行業時代背景

2015年6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質函[2015]159號,研究制定了《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發展目標,要求到2020年末,就企業而言,建筑行業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級、一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掌握并實現BIM與企業管理系統和其他信息技術的一體化集成應用;就項目而言,90%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筑和申報綠色建筑的公共建筑、綠色生態示范小區要使用BIM技術。2015-2019年,住建部又相繼發布了《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建筑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準》、《建筑信息模型設計交付標準》等一系列國家標準。這一切都顯示著BIM深度應用時代的到來。BIM深度應用時代的到來無論對建筑設計行業還是工程造價、室內設計等行業都產生了巨大沖擊。因此,高等職業教育BIM課程需要順應新的行業時代背景,探索和研究更加可行的課程改革方案。

三、BIM概述

2016年12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國家標準《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其中,明確規定: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在建設工程及設施全生命期內,對其物理和功能特性進行數字化表達,并依此設計、施工、運營的過程和結果的總稱,簡稱模型。通過這一定義,我們不難看出BIM強調的是:(1)全生命期;(2)數字化表達。全生命期是指包括設計、施工、運營的過程和結果的整個動態生長過程,這一過程所涉及到的專業多種多樣,互相交叉滲透,對我們的現有各專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數字化表達,則突破了傳統的二維、三維表達,將要求提高至四維、五維甚至多維,并且要求多維之間的聯動性,要求結果的物理性和功能性,這又對我們的現有各專業課程提出了新的挑戰。

四、課程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現狀

國家對BIM的推動和行業對BIM人才的需求,促使我國各高校相繼開設BIM相關課程,成立BIM教研室或實訓中心,研究BIM相關課題,編寫BIM相關教材,撰寫BIM相關論文。我校于2011年開始培訓BIM師資隊伍,2013年開始開設BIM相關課程,2013年立項申請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建筑信息模型技術(BIM)課程及其課程群的開發與建設研究,2015年開始編寫教材《Revit建筑建模與室內設計基礎》,并且后續相繼發表多篇BIM相關論文。2013年,我校僅一個專業開設BIM課程,至2019年增至四個專業開設BIM課程。

(二)存在的問題

第一,課程設置不夠合理,開設范圍仍需擴大。

首先,BIM課程與其他各專業之間的課程交叉探索很少。其次,當前BIM課程雖定義為專業必修課程,但就像海中孤島,與其他先行課程和后續課程之間的聯系非常少,先行課程的知識講解中提及和使用本課程的知識幾乎沒有,同時,后續專業課程中要求使用本課程知識和技術的也幾乎沒有。再次,基礎知識講授課時和實踐指導課時之間的比例不夠合理,開展方式不夠多樣。同時,越來越多的專業應該探索BIM相關課程的開設方式。

第二,課程內容與行業、企業實際項目結合不夠。

雖然現有BIM課程教學內容多采用項目式教學,但教學內容所涉及到的實踐項目內容更新緩慢,與行業、企業實際項目結合更是少之又少。

第三,課程教學方法不夠多樣。

現有BIM課程仍是以講授加實踐的方式展開的占多數,課程教學方法需要進一步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渠道。

第四,課程評價體系單一。

平時成績加考試成績的方式仍為主流,任課教師仍是成績評定的單一主體。

第五,師資隊伍能力有待提升。

教師BIM課程執教能力晉升渠道及資源較少,與行業具體實踐項目結合機會較少。

五、改革與探索

(一)“兩條線”探索多專業多課程融合互通

“兩條線”,一條是縱向各專業緊密結合,從設計到施工到運維形成一條全生命周期生長線。BIM全生命周期向各專業提出互相交叉、無縫鏈接的培養要求;我們應該積極探索BIM課程從設計專業開始,就要思考施工專業和運維專業的需要,將設計專業BIM課程成果提供給施工專業繼續使用;施工專業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又可以反饋給設計專業,同時施工專業成果提供給運維專業繼續使用并再次反饋問題。另一條是橫向本專業各個課程之間的交叉結合,齊頭并進串行線。BIM技術某一環節涉及到的具體專業所需要掌握的知識也是多種多樣的,這些多種多樣的專業知識具體學習的課程中也應該涉及、滲透BIM知識,讓BIM知識與技術在學生認知中更加全面,應用更加廣泛。

(二)依托行業優勢,探索“N+N+1”課程內容體系

2019年,建筑職業教育集團和重慶藝術職業教育集團先后在我校成立。為BIM課程探索“N+N+1”課程內容體系創造了條件。筆者認為BIM課程內容應分為基礎知識和項目實踐兩大模塊,基礎知識模塊先行,項目實踐模塊緊跟,兩大模塊互相配合,互相促進。其中,基礎知識模塊主要涉及基礎建模、基礎軟件操作等零散知識點的學習和運用,這部分學習需配以“N”個實踐小練習以提高動手能力,激發學習興趣。而“N”個小練習應該從行業使用頻率較高的實踐應用節點中截取。項目實踐模塊是對基礎知識模塊中所學內容進行整合使用的訓練。這一模塊需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使用“N”個小項目作為主要實踐內容,逐步提高整合使用能力,然后,再由“1”個行業提供的大項目檢驗效果,進一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線上線下,探索“2+2”課程教學方法

互聯網的應用,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電腦的普及,手機的應用都對我們的課程教學方法提出了多樣化的要求?!?+2”課程教學方法,第一個“2”是指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第二個“2”是指專業教師和企業教師兩個教學主體。網站、APP等線上渠道開設公開課程,為學生隨時提供一對一基礎知識講解,解決課上課下的地域和時間局限。線下課堂主要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即時問題,重點討論和指導解決問題的辦法。專業教師和企業教師則從知識角度和行業角度兩個方位進行講授和指導。專業教師重點負責“N+N+1”課程內容體系中的前兩個“N”,企業教師則重點負責后一個“1”。

(四)考核、競賽、證書,探索多渠道課程評價體系

平時成績加考試成績的方式仍然必不可少,任課教師仍應是成績評定的第一主體。但與此同時,國家及行業為推動BIM的發展所組織的各種競賽和證書資格考試也應該納入到課程評價體系中,不同證書對應不同積分,而成績評定的主體也轉為專業教師、企業教師、行業認可等多個主體。

(五)齊頭并進,探索全面提升師資隊伍能力的方法

教學水平的提高,首先應從教師水平的提高開始,BIM深度應用時代的到來對師資隊伍能力的全面提升提出了要求,要求我們培養全方位、兼顧多專業的師資力量,并且探索長效提升機制。筆者認為可以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將BIM教師的培訓納入到國培計劃中去,從而促進BIM師資隊伍能力的整體提升;

(2)學校和行業達成一致,要求BIM教師深入企業,真正接觸、完成實踐項目,接受行業檢驗,以經得起市場檢驗的一線項目實際操作促進教師能力的提升;

(3)制定激勵措施,鼓勵BIM教師參加專業競賽,考取資格證書,促進能力提升;

(4)開展多校多專業交流,以交流促學習,達到共同進步。

六、結語

時代需求,大勢所趨,高等職業教育也要把握機遇,大膽嘗試,勇于探索,為培養適應時代所需行業所求的創新應用型人才,砥礪前行。

猜你喜歡
時代背景模塊專業
28通道收發處理模塊設計
“選修3—3”模塊的復習備考
新時代背景下棊江區政協建設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探索新時代背景下的交通運輸管理模式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進氣模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