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給高中物理教學帶來的變革

2021-04-07 19:48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1年35期
關鍵詞:高中學生高中物理物理

◎ 郝 雷

一、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很多的學生在老師講解題目時,學生只是在自己的座位上悶頭進行解題,對于老師的講解并不是十分關心。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一些不懂的問題也不會進行主動的詢問。傳統式的物理課堂教學,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教學任務很難進行。學生在物理課時,經常會感到難熬,對于老師講的內容感覺像是天書一樣,不能進行很好的聽講和思考。于是,課堂睡覺、跑神、做小動作等行為時常發生。學生的物理成績較差,對于課堂提問以及課堂搶答等不會做出任何的反應,會有一種“反正我物理成績就這樣子了”的想法。長此以往下去,學生對于物理課程的興趣就會大大縮減,學習的效率以及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大地降低,成績就會越來越不理想。

2.老師教學的觀念較為滯后

很多的高中老師在對物理進行教學時,會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對于學生的物理教學進行“灌輸式”的教學,采用“題?!睉鹦g,讓學生做大量的題目,但是并不注重學生對于題目是否理解。這樣一來,學生不會的問題積累的越來越多,就造成了學生上課不聽講,課后習題不想做的現象。除此以外,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只注重自身的講解,和學生之間沒有任何的交流與溝通,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沒有過多關注,這就使得原本十分有趣的一門課程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變得枯燥無味。學生被動地去學習知識,沒有主動了解知識的心理,學生的成績就會難以提高。高中又是處于學生成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段時期,物理對于學生的高考成績影響較大。高考檢查的并不是某一段時期的物理積累,而是多年學習下來的經驗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在這樣的環境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了解物理才是提高學生物理成績的最好辦法[1]。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的變革

1.積極轉變教學模式

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師也應當積極改變教學模式,重視引導學生形成物理抽象思維。物理教學的抽象思維對學生而言,能夠幫助學生透過物理表象,看到物理的本質內容。而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引導學生對相關的物理知識進行不斷地思考和創新的過程。如果一些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物理基礎知識點把握不好,他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物理的實際思想,因此,在基礎教學的理論思考和實踐學習的過程中,會容易產生一種抵觸的心理,導致學生的物理抽象思維能力得不到較好的提高。教師在積極開展物理教學活動時,應注意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通過激發和利用學生的物理好奇心,引導和督促學生將發散性物理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合理運用與基本物理知識結構框架的基本構建聯系起來,同時,努力提高對物理知識的基本認識,形成基本完備的物理知識結構體系。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與學習能力一般或是較差的學生分為一組,實現“優生帶差生”。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高中物理“電動勢”的教學活動時,由于所學知識點的抽象性,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現實生活事件中的典型事例等來幫助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抽象理解。電源如果移動電荷,會自動增加電荷的移動電流和勢能,這種增加原理與重力抽水機自動增加泵中水的重力勢能原理十分相似。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積極地聯系,學以致用才是作為物理教學的最終存在目的,教師只有充分引導和使學生充分利用以前所學的基礎物理常識知識,解決實際社會生活工作中的許多問題,知識才有價值。鑒于本章的教學內容往往需要學生用抽象的思維方法將各種零散的知識緊密聯系起來,理解電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如將能量轉化為其他電能,然后把電轉化成其他形式的電能,還有非靜力處理、電場非靜力處理等,學生在進行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時,老師需要了解一些學生在課堂討論問題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努力幫助學生迅速找到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共同完成學習目標。[3]

2.運用對比式的啟發性提問

在高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想加強提問的教學效果,就需要保障自身的課堂提問次數。一定量的提問次數能夠保證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感,來有效保障學生對高中物理基礎知識的系統學習與理論掌握。在課堂使用啟發性問題提問這種教學方法時,教師同樣可以使用采用互相比較的思維方式對比來進行提問,以此有效發散高中學生的物理思維,讓高中學生能夠尋找物理知識之間的基本聯系,優化高中學生的物理知識體系結構思維體系,加深學生對高中物理教學知識的基本理解掌握程度,從而有效促進高中學生思維個性化和思維能力的不斷發展。

3.學生建立物理模型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由于物理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建立相關的物理模型,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摩擦力》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視頻和圖片等,然后向同學們拋出問題“在兩個物體相對運動中,這兩個物體的摩擦力方向分別該怎樣判斷呢”讓學生們帶著這樣的問題去思考,展開實驗,讓學生邊實驗邊進行思索,建立物理實驗模型。老師也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實驗工具,比如學生們自己手中書本,兩本書交叉結合在一起,用拔河的方式將兩本書拉開,探究兩本書的摩擦力方向。如此一來,既可以激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幫助學生鞏固了知識,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2]。

三、結語

在新高考背景下,老師要對教學的方式進行自我總結,要主動地發現存在的問題。對于學生學習沒有興趣的現象,要主動地找出解決方案。采用新的教學理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考的壓力下,每個學生的壓力都是巨大的。教師不應在教學過程中繼續給學生增加壓力。注重培養學生對物理課的自信心和興趣。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成為學生人生道路的重要向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高中學生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培養高中學生科學精神的實踐探索
學好高中物理必須做好的四件事
處處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傳送帶模型簡析
高中物理實驗
三腳插頭上的物理知識
新形勢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加強高中學生社團建設的思考
我不是教物理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