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策略探究

2021-04-07 19:48蘇永俊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1年35期
關鍵詞:責任感社會保障生活化

◎ 蘇永俊

一、高中政治教學中社會責任感培養的重要性

社會責任感也就是指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之中,基于對自己的了解以及對社會的了解,主動承擔自身責任的意識。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肩負的是祖國振興和民族發展的重要使命,而其社會責任感則是體現國家綜合素養的重要指標。然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推進的今天,多種形態文化的引入也對學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導致其立場出現了不堅定,價值觀念受到扭曲的問題。而通過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同時探究改造社會的方法,確保學生成為思想統一,有著愛國精神和犧牲奉獻精神的高素質人才,這也是高中政治教學中社會責任感培養的意義所在[1]。

二、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策略

1.充分挖掘政治教材內容

社會責任感培養是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從高中政治教材之中也蘊含了很多社會責任感培養的內容。教師要充分運用高中政治教材,充分挖掘政治教材之中的相關內容,利用顯性和隱性和課程因素,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在社會生活之中的角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和價值觀念,從而使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得到良好培養,推動高中政治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舉例而言,在學到《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這一課時,這堂課程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在于讓學生了解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根本條件以及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過程,而作為教師,也應該對政治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的發掘,從三個時期空想社會主義的特點出發,為學生介紹空想社會主義形成的背景和條件,同時根據資本主義的弊端出發,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社會主義建設的必要性。教師要從顯性課程因素出發,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對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是歷史洪流推進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繼承者,讓學生的社會責任素養得到初步形成;同時教師也應該利用教材之中的隱性課程因素,讓學生思考和分析我國在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之中提出過哪些想法,獲取過哪些成就,而作為社會的一分子,自己在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之中也應該做出哪些努力。通過這種教學模式,社會責任感培養將于高中政治教材有機融合,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與社會之間存在的緊密聯系,從而為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提供有力的保障。

2.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更源于學生對自身實際生活的理解和認識,而作為教師也應該能夠為學生構建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從自身日常生活之中探尋相應的政治知識,感受政治與自身生活存在的緊密聯系,從而使學生能夠對社會與自身存在的關系加以全面的認識,從而確保學生社會責任感得到有效培養。

舉例而言,在學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課時,很多學生難以明確政府在市場經濟之中的作用,認為當前社會已經逐漸過渡到了資本持主要話語權的時代。而作為教師,也應該首先肯定學生對當前我國社會發展進行的思考,對學生勇于發表自身見解加以充分的肯定。然后教師可以從我國對糧食價格的調整,菜籃子工程的實施出發,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從糧食與蔬菜價格最近幾年的變動出發,為學生講解我國政府在市場經濟體制之中發揮的調控作用,并引入最近幾年豬肉價格的大幅度變動讓學生了解我國政府在市場資源配置之中做出的努力。同時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分析自己作為公民,應該從哪些角度更好地履行自身社會責任,從而使學生從實際生活之中認識到自己不應該參與到投機倒把、哄抬物價之中,確保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充分發揮生活化教學情境構建的作用和價值。

3.引入角色模擬的教學策略

在諸多的教學方法之中,角色模擬是一種較為有效地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模擬相關人員的言行,從而更好地體會到社會生活之中一些特定職業和角色的行為,這也是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有效手段和對策[2]。

比如說在學到《我國的社會保障》這一課時,這堂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作用和價值,多種具體保障措施的區別和作用,明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策略。而作為教師,為了確保學生社會責任感得到良好的培養,也應該引入角色模擬的教學機制,要求幾名學生在課堂之中扮演當地社會保障部門的工作人員以及不同身份的居民,并要求不同身份的居民到社會保障部門辦理相應的社會保障手續,而扮演工作人員的同學則應該對其資質加以審核。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將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作用、必要性和意義有著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時也將對個人在社會保障體系之中扮演的角色有著更加清晰和明確的認識,確保學生能夠在角色扮演之中認清當前社會多種制度與自身存在的緊密聯系,使學生感受到自身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多種社會性問題,從而使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得到全面的鍛煉。

4.引入社會調查教學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開展離不開社會調查與研究性學習活動,而社會調查本身就是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有效途徑。教師要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調研和分析,明確其中與社會特點密切相關的內容,并將社會調查活動以及綜合探究活動融入其中,為學生提供體會社會的平臺與空間。例如在學到《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一課時,這堂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涵有著深入的理解,明確三個代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起到的指導意義,同時也應該通過習近平兩會熱詞的學習,讓學生明確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而作為教師也可以引入社會調查教學策略,要求學生針對2019 年年末爆發的新冠疫情開展社會調查,通過走訪和互聯網資料的查詢,掌握當地防疫策略的調整過程,并分階段地列出當地新冠疫情防疫策略的變動情況,說說這些防疫策略從哪些角度體現出了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宗旨。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將走出校園,深入社會獲取相應的調研數據和信息,學生的政治知識和政治實踐能力也將得到有效培養,學生也能夠在社會調查之中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多種問題的有效和策略,激發學生的擔當感和使命感,確保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達到預期要求。

三、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已經成了高中政治教學的主要內容,而作為高中政治教師,更應該充分挖掘教材資源,結合生活化教學情境構建、角色模擬、社會調查等多種行之有效地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社會責任意識,明確自身社會責任,從而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責任感社會保障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英國“大爺”的責任感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國企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有“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責任感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媒體品牌推廣中的社會責任感
堅持就業優先 推進社會保障全覆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