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進行黨史教育的路徑

2021-04-07 19:48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1年35期
關鍵詞:場館黨史利用

◎ 陳 浩

為了提升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黨史教育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資源,并利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與情感認同。同時,通過黨史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教師應利用好教材,提升黨史教育的實效性。

一、利用好教材,探索教材與黨史教育的銜接點

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黨史教育資源,并樹立單元教學意識,全面把握黨史教育的內容。以“富強與創新”教學為例,這個章節的內容包括四個部分,教師可以結合內容提煉出一個主題,即: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改革開放40 多年的奮斗史。改革創新可以實現國民富強,而這也是黨的使命與初心[1]。圍繞這個主題把這一章節的內容進行重組,引導學生從國家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入手,全面了解我國深化改革的進程。首先,黨帶領全國人民堅持改革開放,創造了奇跡。請問:在不同的階段,黨帶領人民做了什么? 獲得了什么樣的成就? 其次,方帶領人民深化改革面臨著句法挑戰。請問:具體的挑戰是什么? 又是怎么應對挑戰的? 最后,黨帶領人民走向未來,提問:在世界形勢變化情況下,中國還可能會做什么? 你猜測的依據是什么?

利用這種問題設計,可以幫助學生了解黨的初心與使命,并從歷史發展的層面上深化學生對黨的認知。此外,學生還可以從辯證的角度看待不同歷史階段我國發展所面臨的困境,在面對問題時其中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

二、利用好故事,創設出相應的教學情境

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特征,利用時政與歷史材料,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深化學生的感知。比如:教師可以把時政與故事結合在一起,增強歷史的縱深感。利用建國70 周年閱兵場景,幫助學生感受我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獲得一系列成就[2]。實踐教學中,還可以把時政材料與革命過程融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從黨與國家發展的層面上,深度感知故事的內涵與精神。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深化學生對中國故事與紅色基因的理解與傳承。以“中國自信”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把建國70 周年閱兵與第一次閱兵場景進行對比,并給學生講解當時發生的一些小故事。在對比以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兩次閱兵有什么相同的呢? 理由是什么?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談到對70 周年閱兵的感受,都會被“我們的飛機再也不用飛兩遍了”這句話所打動?,F在的中國已經發展的強大了,他們對此感覺到非常的自豪與驕傲,對祖國今后的發展充滿信心。而在教學中,應該怎么讓學生體會到中國自信不只是來源于現在的成就,還來源于困苦時期的鑒定與轉折階段的歷史清醒。對此,教師可以嘗試利用兩次建國閱兵儀式里的小故事,讓學生對這兩個事件建立起關聯。首先,帶領學生進入不同的歷史時期,分析其中的異同點,并把講個故事所在的背景銜接起來。其次,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正確認識中國所經歷的那段苦難歲月,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感悟,使學生理解到對中國的自豪也是屬于一種自信。教師把時政、歷史以及形式材料等充分融合,創設出一個有深度、有厚度的情境,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歷史的理解與感悟,并讓學生把故事聯系在一起。只有這樣,才可以把中國故事講得更加的生動與清晰。需要注意的是,講故事并非只是幫助學生了解中國的過去,更重要的是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將眼光放的長遠一些,切實講好中國故事。

三、利用好場館,開展多樣化的實踐體驗活動

1.在場館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

教師可以嘗試設計問題,以任務為導向組織教學活動。學生在場館中可以通過問題進行探究與學習,而此時,場館表示生動的資源庫。以江南造船廠博物館為例,在這個博物館中記錄了江南造船廠的發展歷史,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該廠更是成為我國企業創新的鮮活例子,同時,江南造船廠也是我國企業邁向自主創新發展道路的一個縮影。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到博物館參觀與學習,進一步幫助學生感受到企業是社會創新的中堅力量,增強學生對創新驅動發展的正確認知[3]。同時,通過場館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到大國重器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為了發展成為一個強國,必須要加快建設出一個創新型國家。對此,教師可以嘗試設計以下幾個學習任務,第一,通過參觀江南造船廠,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歷史圖片與材料,記載了江南造船廠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請選擇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進行描述,并說出具體的原因。第二,通過觀察這些圖片資料,分析改革開放以后江南造船廠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境? 又是怎么突破困境的呢? 江南造船廠獲得了哪些成就呢? 他們為什么會獲得這樣的成就呢? 第三,江南造船廠的發展歷程,給我國現代企業發展帶來了什么樣的啟示? 這對于你今后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否有可以借鑒的內容呢?在設計這些內容時,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明確場館中哪些資源可以用于黨史教育,進一步明確黨史教育的主題,即;愛國敬業、自主創新。其次,結合場館里的內容設計出學習活動任務。最后,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可以對場館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場館內容與自己之間的關聯。在我們的身邊有著豐富的紅色場館資源,而如何有效利用這些場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切忌只是帶領學生進行簡單的參觀,而應該是讓學生以任務為導向進行學習。

2.將場館作為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育人新場地

學生在學習教材的內容以后,可以通過自主探究活動,進一步將教材中的內容與場館內容結合起來,并得到有效地鞏固。以學習改革創新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在線資源或者是相應的場館資源,比如:江南造船廠博物館等,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對教材中的觀點進行深度的調查組分析,充分感受到黨帶領人民在改革創新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有效開展黨史教育,要求教師能夠利用好教材,探索教材與黨史教育的銜接點;利用好故事,創設出相應的教學情境;利用好場館,開展多樣化的實踐體驗活動。在黨史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黨為什么能?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等問題。通過黨史教育,增強“四個自信”,實現紅色基因的傳承,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

猜你喜歡
場館黨史利用
利用min{a,b}的積分表示解決一類絕對值不等式
會前視察 支招亞運場館利用
創新標準打造綠色雪上運動場館
第一次學黨史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冬奧之約,場館先行
黨史上的今天
利用一半進行移多補少
利用數的分解來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