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環境動蕩性與競爭敵對性的聯合調節效應

2021-04-14 08:38劉業鑫吳偉偉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21年7期
關鍵詞:動態性敵對突破性

劉業鑫,吳偉偉

(1.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經濟管理學院,山東 威海 264209;2.哈爾濱工業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0 引言

探索如何成功進行突破性技術創新不僅是一個重要理論問題,更是事關我國經濟發展的緊迫戰略任務。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9全球創新指數報告》(GII)中,中國排名從2018年的第17位上升到第14位。但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底層基礎技術、基礎工藝能力不足,工業母機、高端芯片、基礎軟硬件、開發平臺、基本算法、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等瓶頸問題仍然突出,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需要企業開展突破性技術創新,以完成對現有技術的替代和新技術的跨越,實現“彎道超車,后發制人”。但從技術創新實踐看,目前我國企業突破性技術創新與國外相比還有相當差距[1]。突破性技術創新乏力成為阻礙我國制造業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問題。

突破性技術創新在知識儲備、方向定位等方面要求較高,需要實施一系列創新行為,以滿足突破性技術創新需求。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是企業為實現原有技術軌道跨越或新技術軌道開辟而進行的特異性技術活動[2],其既是突破性技術創新影響因素的作用對象,也是突破性技術創新績效產生的來源。因此,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是突破性技術創新成功實現的基礎。從理論上看,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不僅取決于對技術變化自身的管理,還取決于對技術潛力的處理[3]。而作為鼓勵發明和創新的技術管理,其關注的是技術活動全過程,即從研究開發到營銷實現,并注重技術的戰略管理[4]。因此,技術管理能力是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源動力。雖然已有眾多學者對技術管理能力與技術創新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并認為技術管理能力能夠積累知識基礎[5],促進技術集成[6],推動顧客參與[7],從而對技術創新產生正向影響。然而,現有研究尚未關注到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的關聯關系,尤其是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同時,作為將技術活動和商業活動集成的實踐,技術管理能力作用的發揮必然受到外部環境影響[8]。但技術管理能力對技術創新影響的現有研究仍聚焦于技術管理能力的直接作用,對技術管理能力作用發揮的情境效應沒有充分展開。缺乏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關系的研究,造成對突破性技術創新成功實現條件理解不充分;缺乏對技術管理能力作用發揮的邊界條件研究,造成通過技術管理能力促進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建議缺乏權變角度的可操作性解釋。因此,在何種情境下,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起到促進作用成為理論和實踐上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文著眼于突破性技術創新理論發展和企業實踐的迫切需求,在理論分析基礎上,以制造業企業為研究樣本,通過實證研究,深入探索并揭示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影響的權變機制,以期豐富技術管理和技術創新相關理論,為企業突破性技術創新實踐提供理論指導。

1 文獻梳理與研究假設

1.1 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

突破性技術創新與現有技術具有不同科學原理和方法,是指脫離現有技術軌道進行非連續性、非線性技術開發,創造出新技術并將其市場化的過程[9],其實現必然伴隨一些創新行為?,F有組織層次的創新行為研究大都集中于技術創新行為,較少關注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學者們主要從組織內、外部兩個視角探討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因素。從組織內部視角看,現有研究重點關注了資源供給和管理實踐對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如趙娜等[10]發現,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對技術創新行為具有顯著正向影響;Le Bas等[11]研究發現,企業知識管理實踐能夠促進技術創新行為。從組織外部視角看,現有研究重點關注政府政策對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如Feldman&Kelley[12]、Kang&Park[13]的研究均表明,政府直接和間接支持能夠促進企業技術創新行為。雖然現有文獻對技術創新行為進行了大量研究,但較少涉及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與一般性技術創新相比,突破性技術創新要求企業應用全新理念進行突破性技術開發。因此,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與一般性技術創新行為具有顯著差異性。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研究不充分,導致未能對如何實現突破性技術創新形成清晰的理論認識,也無法滿足企業突破性技術創新實踐需求?;诖?,本文探索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揭示環境動蕩性與競爭敵對性對二者關系的影響。

1.2 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

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是為實現突破性技術創新而實施的各項技術創新活動的總和[14]。資源基礎觀認為,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根植于知識資源,遵循知識吸收與知識創造的過程演進[15];而技術管理能力是通過對知識資源進行規劃、開發和實施,以完成組織戰略和運作目標的能力[16]。因此,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具有重要影響。一方面,經常吸收新知識是突破性技術創新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要求企業必須實施有關知識搜尋和獲取的創新行為。企業通過技術管理提供的技術圖、技術矩陣和技術曲線等工具,能夠清晰描述組織當前所處技術位置,以及未來技術發展方向和演變路徑[17],然后前瞻性地從外部知識環境中搜尋和獲取企業所需知識,并對其進行篩選和轉化,由此提高知識搜尋與獲取的數量、質量和準確性,促進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另一方面,突破性技術創新需要不斷通過知識創造降低路徑依賴,常常伴隨著打破原有技術規范的創新行為[18]。企業通過有效的技術管理,能夠設定未來技術發展方向和路線[19],并在其指導下,對自身習慣性認知提出挑戰,進而形成與以往不同的新知識。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適時打破已經形成的技術常規,避免基于以往技術標準進行重復性技術創新活動,為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奠定基礎?;谝陨戏治?,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1: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1.3 環境動蕩性的調節效應

企業在開展突破性技術創新過程中,需要不斷從組織外部獲取互補性知識資源,其對外部環境的影響更為敏感。外部環境變化程度一般用環境動蕩性表示,環境動蕩性主要有兩個來源,即技術發展導致的技術不確定性和客戶需求變化導致的市場動態性[20]。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企業無法完全預測未來技術發展趨勢,需求的動態變化使得企業面對的市場不斷發生改變。在高技術不確定性和市場動態性情況下,需要吸收和創造更多知識資源[21],促使企業更加充分地發揮技術管理能力從而激發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因此,環境動蕩性可能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的關系起調節作用。

技術不確定性是企業所在行業內技術變化的不穩定性和不可預測性[22]。在高技術不確定性情況下,技術更新與過時速度加快,要求企業更加充分地利用技術管理能力,促進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技術不確定性越高,技術更新速度就越快,使得企業很難僅僅依靠自身知識資源預測行業技術變化趨勢,需要從外部快速尋找異質性知識資源,鎖定創新焦點[23]。為此,企業需要利用技術管理能力,建立更加有效和多維的信息網絡,搜尋和獲取更多前沿性技術知識,進而產生更多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同時,高技術不確定性也會導致技術生命周期縮短,此時運用現有技術知識指導技術創新可能并不有效,因為現有技術知識可能會導致能力鎖定,造成企業在技術變革中落后并逐漸失去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超越[24]。此時,企業需要利用技術管理能力對現有知識進行整理和融合,形成新的知識體系,由此促進更多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相反,在技術不確定性較低的情況下,企業面臨的知識吸收與創造壓力較小,有相對充裕的時間進行長期探索,由此降低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谝陨戏治?,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2:技術不確定性正向調節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的關系。

市場動態性是企業顧客群體需求變化的不穩定性和不可預測性[25]。在高市場動態性情況下,顧客需求的異質性和多樣性增強,可為企業利用技術管理能力促進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提供強大動力。市場動態性越高,顧客需求變化速度越快,原有知識的價值將會隨變化快速貶值[26]。對此,企業需要更加充分地利用技術管理能力,搜尋和獲取更多可用知識進行技術探索與變革,以應對顧客需求變化帶來的挑戰,由此強化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同時,高市場動態性也會導致產品生命周期縮短,使得企業現有市場優勢可能因其它公司發布新產品而喪失[27]。為此,企業需要更加充分地利用技術管理能力,快速追蹤市場變化趨勢,了解顧客需求變化方向和程度,從而創造出新知識,克服路徑依賴,激發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相反,在市場動態性較低的情況下,顧客消費需求相對穩定。此時,企業更傾向于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知識吸收與創造意愿不強,由此限制技術管理能力作用的發揮,弱化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谝陨戏治?,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3:市場動態性正向調節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的關系。

1.4 競爭敵對性的調節效應

環境動蕩性作用的發揮還可能會受競爭敵對性影響。競爭敵對性反映了企業所在行業內資源的稀缺程度[28],競爭敵對性越高,企業所在行業競爭越激烈,越能夠加劇環境動蕩性形成的知識吸收與創造意愿,由此強化環境動蕩性的調節作用。

高競爭敵對性反映行業內存在大量競爭者,使得企業對所需資源的爭奪強度變大,從而強化技術不確定性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關系的正向調節作用。一方面,高競爭敵對性意味著行業內資源缺乏,企業受到的資源可用性約束較強,這能夠強化由技術不確定性形成的知識吸收意愿[29],使企業更加積極地通過技術管理能力拓展知識搜尋的寬度與深度,獲取新知識,促進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另一方面,在高強度的市場競爭中,跟隨者會很快趕上領先者,導致領先者技術優勢喪失,這促使企業因技術不確定性放棄既往技術創新經驗,形成認知解鎖意愿[30],從而更充分地利用技術管理能力進行知識創造,促進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相反,在競爭敵對性較低的情況下,行業內企業競爭強度不大,企業容易出現僵化現象,弱化由技術不確定性形成的知識吸收與創造意愿,進而減弱技術不確定性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關系的調節作用?;谝陨戏治?,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4:競爭敵對性正向調節技術不確定性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關系的影響。

競爭敵對性也可以正向調節市場動態性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之間關系的影響。一方面,高競爭敵對性直接導致行業市場容量下降,迫使企業必須通過新技術開發,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避免顧客轉向競爭對手的替代品[31]。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不斷搜尋和獲取技術知識,利用技術管理能力在更大范圍追蹤技術變化,由此強化市場動態性的調節效應。另一方面,在高競爭敵對性情況下,企業必須對競爭對手的競爭策略作出反應,要求企業從技術性能定義出發,使自己與競爭對手之間體現出顯著差異化特征[32]。為此,企業需要不斷創造新的技術知識,同時通過技術管理能力探索更多可能的技術開發路徑,由此強化市場動態性的調節效應。相反,在競爭敵對性較低的情況下,企業會滋生保守情緒,產生慣性效應,更傾向于改進現有技術,由此限制市場動態性作用的發揮,弱化市場動態性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關系的調節作用?;谝陨戏治?,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5:競爭敵對性正向調節市場動態性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關系的影響。

2 研究設計

2.1 數據收集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企業數據,問卷調查對象是技術創新活動較為密集的制造業企業。問卷發放方式包括面對面發放和電子郵件發送。為保證問卷質量,正式發放問卷之前,選取5家企業進行預調研,并根據預調研結果對問卷進行修改完善。為減少共同方法變異對研究結果的影響,本文從不同渠道獲取自變量和因變量數據。問卷中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填寫者為研發部門負責人,其它部分填寫者為技術管理負責人。本次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80份,回收問卷157份,其中有效問卷128份,有效回收率為76.67%。有效樣本分布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有效樣本分布情況

2.2 變量測度

對于技術管理能力、技術不確定性、市場動態性、競爭敵對性和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測度,本文主要采用國內外已有成熟量表,并根據本文研究目的進行適當改進,確保研究量表的合理性。問卷中所有測量題項均采用Likert 5點量表進行測度,其中1~5表示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其中,技術管理能力的測度借鑒Wu等[33]的研究成果,技術不確定性的測度參考Candi等[34]的研究成果,市場動態性的測度參考Lichtenthaler[35]的研究成果,競爭敵對性的測度參考Yang&Li[36]的研究成果,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測度參考Kelley[37]、O'Connor等[38-39]的研究成果。測度題項如表2所示。

根據以往突破性技術創新相關研究,本文將可能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產生影響的企業特征作為控制變量納入到研究模型中,包括企業年齡和企業規模。

3 研究結果

3.1 信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Cronbach's α值進行信度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結果顯示,各變量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7的參考值,表明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本文用于測度技術管理能力、技術不確定性、市場動態性、競爭敵對性和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測量量表均選自國內外研究中多次使用的成熟量表。在問卷定稿前,邀請熟悉本研究領域的業內專家和企業實際工作者對量表測量題項與構念內涵間的契合性進行判斷。結果表明,本文選取的技術管理能力、技術不確定性、市場動態性、競爭敵對性和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測量題項與所要測度的構念內涵相一致。因此,量表的內容效度得到保證。

應用平均方差抽取量的算術平方根檢驗變量間區分效度,結果如表2所示。結果顯示,各變量平均方差抽取量的算術平方根均大于相關系數表中該變量所在行和列的相關系數,說明各變量之間具有良好的區分效度。

結構效度采用因子分析進行判斷,結果如表2所示。結果顯示,技術管理能力可以提取3個公因子,其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1.223%;技術不確定性可以提取1個公因子,其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5.139%;市場動態性可以提取1個公因子,其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8.332%;競爭敵對性可以提取1個公因子,其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8.366%;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可以提取1個公因子,其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5.236%。各量表提取的公因子數量和結構與量表設計時的維度一致,且所提取公因子的累計方差貢獻率均大于70%,表明本文量表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

3.2 描述性統計與相關性分析

表3報告了技術管理能力、技術不確定性、市場動態性、競爭敵對性和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描述性統計與相關性分析結果。由表3可知,技術管理能力、技術不確定性、市場動態性、競爭敵對性和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

3.3 假設檢驗

本文運用SPSS24.0進行回歸分析。根據調節效應檢驗程序,首先進行自變量與因變量回歸,然后分別加入調節變量進行回歸,最后運行包含全部變量的回歸模型,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由Model 1可知,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具有顯著正向影響(β=0.173,p<0.01),H1得到驗證。技術管理能力越強的企業越傾向于在技術上保持領先地位,因而也更能促進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

Model 2、3分別加入技術不確定性與技術管理能力的交互項和市場動態性與技術管理能力的交互項,Model 4同時加入技術不確定性與技術管理能力的交互項和市場動態性與技術管理能力的交互項,以檢驗環境動蕩性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關系的影響。由Model 2、4可知,技術不確定性與技術管理能力的交互項系數顯著(β=0.165,p<0.01;β=0.137,p<0.01),說明技術不確定性正向調節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的關系,H2得到驗證。由Model 3、4可知,市場動態性與技術管理能力的交互項系數顯著(β=0.183,p<0.01;β=0.145,p<0.01),說明市場動態性正向調節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的關系,H3得到驗證。以往研究表明,環境動蕩性能夠對突破性技術創新產生直接影響[40]。然而,突破性技術創新的實現需要創新行為提供原動力。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不僅是突破性技術創新影響因素的作用對象,而且是突破性技術創新績效提升的直接誘因?;诖?,本文從行為視角出發,發現環境動蕩性能夠正向調節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的關系。高技術不確定性意味著技術知識快速更新,高市場動態性意味著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高環境動蕩性對企業利用相同技術持續獲利帶來了挑戰,要求企業不斷吸收和創造新的知識資源,為企業利用技術管理能力促進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創造良好條件。因此,環境動蕩性能夠強化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

表2 測量題項與信效度檢驗結果

Model 5、6分別加入技術管理能力、技術不確定性與競爭敵對性三者的交互項和技術管理能力、市場動態性與競爭敵對性三者的交互項,Model 7是包含全部變量的全模型,以檢驗環境動蕩性與競爭敵對性的交互作用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關系的影響。由Model 5、7可知,技術管理能力、技術不確定性與競爭敵對性三者的交互項系數顯著(β=0.218,p<0.01;β=0.223,p<0.01),即競爭敵對性強化了技術不確定性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關系的調節作用,H4得到驗證。由Model 6、7可知,技術管理能力、市場動態性與競爭敵對性三者的交互項系數顯著(β=0.295,p<0.01;β=0.325,p<0.01),即競爭敵對性強化了市場動態性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關系的調節作用,H5得到驗證。以往研究大多關注競爭敵對性的直接調節作用[41-42],本文將競爭敵對性作為環境動蕩性的影響因素,分析競爭敵對性對環境動蕩性調節作用的影響。高競爭敵對性要求企業通過發展新技術創造新價值,這進一步放大了由環境動蕩性形成的知識吸收與創造需求,進而增強環境動蕩性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關系的調節作用。

表3 描述性統計與相關性分析結果

表4 回歸分析結果

為了更好地解釋環境動蕩性、競爭敵對性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關系的調節作用,本文繪制了技術不確定性、市場動態性和競爭敵對性的調節效應圖,如圖1~4所示。由圖1、2可知,虛線(技術不確定性和市場動態性程度高)的斜率大于實線(技術不確定性和市場動態性程度低),說明環境動蕩性在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存在顯著正向調節作用。

圖3、4顯示了技術管理能力、環境動蕩性與競爭敵對性三重交互作用的影響。由圖3可知,當技術不確定性和競爭敵對性都高時,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促進作用更顯著。由圖4可知,當市場動態性和競爭敵對性都高時,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促進作用更顯著。這說明環境動蕩性和競爭敵對性共同影響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的關系。

圖1 技術不確定性的調節作用

3.4 穩健性檢驗

本文采用Mplus構建結構方程模型重新對假設進行檢驗,設置Bootstrapping為5 000,結果如表5所示。檢驗結果與回歸分析結果一致,說明本文研究結論較為穩健。

圖2 市場動態性的調節作用

圖3 競爭敵對性與技術不確定性的聯合調節作用

圖4 競爭敵對性與市場動態性的聯合調節作用

4 結論與啟示

4.1 研究結論

本文以制造業企業為研究樣本,通過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探索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以及環境動蕩性與競爭敵對性之間的復雜交互作用。結果表明,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具有顯著正向影響,環境動蕩性正向調節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的關系,競爭敵對性強化了環境動蕩性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關系的調節作用。

表5 穩健性檢驗結果

4.2 理論貢獻

本文研究結論對于更深刻理解技術管理能力與技術創新之間的關系、揭示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影響的權變機制具有重要理論貢獻。首先,發現了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具有重要影響。以往組織層次的創新行為研究大多集中于技術創新行為,較少關注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本文以突破性技術創新為研究對象,從行為視角出發,證實了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具有顯著正向影響,不僅拓展了突破性技術創新研究視角,也豐富了突破性技術創新前因變量研究成果。其次,識別了技術管理能力影響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過程中的情境因素,揭示了環境動蕩性與競爭敵對性之間復雜的交互作用。以往技術創新行為相關研究多關注直接效應,本文在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關系中引入環境動蕩性和競爭敵對性作為調節變量。研究發現,隨著環境動蕩性增強,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也會提升;競爭敵對性強化了環境動蕩性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關系的調節作用。對技術管理能力影響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情境因素及作用方式的揭示,厘清了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作用發揮的邊界條件,不僅使技術管理能力與技術創新關系的詮釋更為完整和深入,而且也為后續技術管理能力作用發揮機制研究提供了探索性研究框架。最后,對技術權變管理理論提供了有益補充。已有研究分析了技術生命周期對技術管理能力的影響,提出了基于技術生命周期的技術權變管理模式。本文從引發技術生命周期的因素入手,深入分析了環境動蕩性與競爭敵對性之間復雜的交互作用對技術管理能力作用發揮的影響,將環境動蕩性和競爭敵對性引入到技術權變管理理論中,有助于把握技術管理的內在規律,也為技術權變管理研究提供了新視角。

4.3 管理啟示

本文研究結論對企業突破性技術創新實踐具有一定啟示。本文研究表明,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具有重要影響。因此,企業需要提升技術管理能力,以促進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為此,企業應設置人才選拔、激勵和培訓機制,注重技術人才團隊建設;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深入分析;組建跨部門的合作關系,以滿足技術創新需要;積極關注與自身相關的技術標準發展情況,及時對自身標準進行修訂和補充;識別技術創新面臨的風險,采取相應控制措施。

本文研究表明,環境動蕩性與競爭敵對性的交互作用能夠強化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因此,企業應正確認識外部環境變化,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形成的挑戰。在環境動蕩性方面,企業需要密切關注與自身技術創新活動相關的技術發展趨勢和顧客需求狀況,大量獲取技術創新所需的技術信息和市場信息,快速搜尋、獲取由技術不確定性與市場動態性形成的技術知識和市場知識,形成新的思維模式。在競爭敵對性方面,企業應深入了解競爭對手的發展動向,積極引進新知識、替換舊知識,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市場準入門檻,拓展市場空間,應對競爭對手的挑戰。

4.4 研究局限與展望

本文還存在一些局限,需要在未來研究中進行拓展。首先,本文僅從理論上論證了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機制,后續研究可以對此作進一步實證檢驗;其次,本文僅從外部環境視角識別了技術管理能力影響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過程中的情境因素,為進一步認識技術管理能力對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影響的權變機制,可以考慮從其它視角出發,挖掘其它可能的情境因素;第三,本文實證研究樣本數據來源于制造業企業,因而研究結論對制造業企業更為適用,為增強研究結論的普適性,應豐富研究樣本,對研究結論進行進一步檢驗;最后,本文僅對技術管理能力與突破性技術創新行為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初步探討,未來可以采用案例研究等方法對本文研究結論進行驗證。

猜你喜歡
動態性敵對突破性
特別策劃《突破性創新與突破性創新設計研究綜述》
“雙超”油菜新品種選育取得突破性進展
NASA突破性的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成功發射升空
自組織多主體系統動態性的推理研究
動態性對簡筆畫動物審美的影響及其神經機制*
管理者認知視角的環境動態性與組織戰略變革關系研究
古巴革命勝利后美國對古巴態度轉變研究
有過一場雨
“敵對”國家領導人會晤地點有講究
初中思想品德“動態生成教學”的研究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