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新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探析

2021-04-14 18:01史偉功
考試周刊 2021年25期
關鍵詞:教學方向高中物理教學模式

史偉功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國教育不能固步自封,必須緊跟社會前進的腳步,課堂教學的內容已經不再局限于對學生科學知識的傳授。教學方向開始從傳統的應試型教育發展為注重學生學習感受,提升教學實效性的綜合型教育。高中物理是高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物理教學的教學質量值得大家深思,文章就高中物理新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做出探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教學方向;教學模式

一、 引言

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高中物理教學大多以教師圍繞教材內容授課為主要教學方式,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該增加自身教學能力,改進教學方法,增加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思考,把高中物理和發展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相結合,積極改進課堂的教學氛圍,拓展學生的思考能力,注重學生多方面知識的運用。

二、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學的教學方向

眾所周知,課堂授課是教學體系中的核心組成部分,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應該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幫助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內容中,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對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有積極的影響。在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里讓學生能夠盡可能地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點,對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物理課堂教學應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掌握重點內容和關鍵問題,知識的拓展必須圍繞核心知識點展開。教師通過豐富教學手段可以引導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鞏固完善,加深學生對物理課程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高中物理人教版“萬有引力定律”的教學案例中,針對萬有引力的教學過程,學生圍繞重點內容先后提出了幾個關鍵問題,如“物體質量的大小是否影響萬有引力定律”“有哪些物質適用于萬有引力定律”“距離是否成為萬有引力的阻礙”等問題。提出疑問是解決問題的開端,學生通過提問和分析的方式,融入自身對知識難點的理解和思考,通過教師的解答和釋疑幫助學生找到關鍵的知識點。引導型的教學方式可以誘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思考,提升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加深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印象。

(二)加強學生應用能力

物理科學現象遍及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應將教學與日常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把理論與實踐進行連接。豐富物理教學的課堂內容,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通過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的參與,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去分析思考書本上的知識,而不是通過對生活中物理科學現象的觀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在人教版高中教材“電磁波的發射與接收”授課過程中,要求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中的電磁波應用,比如經常使用的家用電器如收音機、微波爐,或者去醫院看到的X射線等應用,引導學生將科學知識延伸到實際中去。高中物理教師應該在物理課中引導學生開拓思維,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地去學習和思考。教師利用課堂授課充分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主動學習能力。在多元化的教學中,通過講解生活中物理科學現象出現的過程和原因,讓學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去合理解釋身邊的物理現象。

(三)提升教學氛圍

物理科目的學習需要多個角度的切入,全方位的思考和分析。高中物理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將感官感知和思考想象相結合,對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也是一種鍛煉。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和語言授課很難讓學生充分理解教材上的復雜的公式和定理。教師應利用合作教學課堂為學生創造一個集視覺、聽覺、觸覺為一體的授課環境,增加學生的感官感受。學生在模擬的教學情境中更容易融入課堂內容,從不同維度讓學生感知到物理科學的奧妙,加強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加深對學習過程和知識難點的印象,同時,高中物理教學將理解與運用相結合,能夠顯著提升學生對物理公式和相關定理的解題應用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從而在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物理科學素養。

三、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的教學模式

教師可以依照物理教學內容,敢于探索實踐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在完成教師布置學習任務的同時,提升物理科目的學科素養,提高學生的思維意識,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結合信息技術教學

教學體系需要跟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前進,教師應嘗試多元化的教學創新,例如,學生提出學習問題的方式,使學生跟隨教師不斷加深對物理知識的探究,并督促學生進行不偏離物理學習主題的學習,讓學生能夠主動探究出教材中的知識深意,將其轉化為自身的基礎知識與學科素養,奠定學生扎實的物理知識基礎。也可以為學生營造發散自主學習思維的空間,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總結學習體驗,加強與學生的信息互換,使教師能夠真實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加強物理教學內容,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同時,信息技術的運用也為初中物理教師增添了豐富的教學手段。教師應該充分學習掌握新媒體設施的使用方法和功能,盡可能地開發全新的教學方式,利用生動的教學素材能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高中物理教材中所蘊含的拓展知識點,通過學習體驗的提升也更能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例如,電子軟件可以為物理教學實驗教學帶來更多嘗試性的操作。在“歐姆定律”和“導體的電阻”教學案例中,教師指導學生利用電子仿真技術軟件,做電子線路設計實驗,包括線路設計錯誤出現的狀況,例如,二極管燒壞、電阻損壞、電容擊穿等破壞性的實驗測試。這些測試如果在現實實驗中存在著較大的危險性,并且電路和電子設備的損耗大,實驗成本升高。但通過信息技術模擬這些實驗,可以有效地降低實驗風險,節約實驗成本。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教學互動嘗試更多的實驗方法,利用計算機模擬電子電工實驗可以反復操作,多維嘗試,極大地加強了學生對實驗的記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改善授課環境

課堂教學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不能完全依靠簡單的講解或者背誦去定義,教師與學生在平等地位下共同協作完成的教學活動都是有效的教學方式。物理課程把教學過程局限在教室中,對書本知識進行抽象化的傳授式學習本身對學生的大腦記憶就是不利的,容易造成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物理教師應積極改善授課環境,創造有利于學生感知物理現象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感受提升學習印象,而傳統教育方式不能將學生的意識和觸覺完全融入物理學習中,不能完整體會到物理科學的魅力。例如,高中教材中的“曲線運動”和“平拋運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小河或者池塘,讓學生拿起石子進行分組的打水漂比賽。在比賽中利用討論等形式引導學生通過石子的體積大小、重量、飛行高度、打水漂時的角度進行對比,在打水漂過程中深刻感受如重力、推力、飛行角度等不同變量對運動距離的影響。學生通過戶外活動可以放松緊繃的大腦神經,調整學習狀態,并且對比賽等活動產生有充分的興趣,對平拋運動的相關知識的學習質量有明顯的促進效果。

猜你喜歡
教學方向高中物理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學好高中物理必須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物理實驗
初中歷史教學要注意的三個問題
新形勢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