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材施教”思想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2021-04-14 18:31孟仲霞
考試周刊 2021年25期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因材施教應用

孟仲霞

摘 要: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幼兒教育某種程度上關系著國家的發展和進步,因此,幼兒教育愈發受到教育部門的關注,如何提升幼兒階段的教學質量,挖掘每位幼兒的性格特點和天賦,根據幼兒性格制定個性化的發展方向是教育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教育學者提出應在幼兒教育中開展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關注幼兒的性格差異,并有針對性地引導和教育,從而促進每位幼兒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因材施教;幼兒園教學;應用

幼兒階段是孩子成長和性格發育的重要階段,該階段使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引導幼兒的性格發展對幼兒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所成長的環境各有不同,不同環境可能使得幼兒形成不同的性格特點,幼兒對事物的認知正處于萌芽階段,該階段教學中注重培養幼兒的個性特征并發掘幼兒的特長和潛力對幼兒教育有深遠的意義。因此,將因材施教思想應用于幼兒教學中是符合時代發展的教學方式,其能夠確保每位幼兒接受公平的教育,并深入發掘每位幼兒的天賦?;诖?,文章主要闡述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一、 幼兒個體差異的具體體現

不同環境可以造就不同性格的幼兒,尤其是幼兒在入學前的階段,該階段幼兒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特征主要由家長引導,不同性格的家長對幼兒性格特點的形成也各有不同。因此,幼兒教學的關鍵是了解每位幼兒的性格差異和特點,并尊重不同幼兒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注重引導幼兒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行為意識的差異

首先是幼兒行為意識上的差異,不同性格特點和不同性別的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意識也不盡相同。通過觀察幼兒的戶外運動可以了解到有的幼兒極為好動,不斷地在追逐奔跑,且一般情況下,好動型幼兒具有極強的探索能力和好奇心,行動力極強,對有疑問或吸引自己注意力的事物都非常急切地想去探索,這種好動型的幼兒多為男生,當然也存在少數女生擁有如此好動的性格特點;反之,還有部分幼兒并不喜歡追逐奔跑的運動,喜歡專注于安靜的游戲,教學中發現有幼兒提出追逐打鬧過于吵鬧,表示自己喜歡處于安靜的環境,這就是體現在行為意識上不同幼兒的差異。

(二)思想意識的差異

相關專家提出,人生來就具有思想意識,幼兒雖然年齡尚小,但已經具有初步的思想意識,尤其是在入學前家長的引導和家庭環境的造就下,多數幼兒已經有了初步察言觀色的思想意識,比如幼兒可能會根據家長的表情判斷他們是否開心或沮喪,甚至會根據家長的行為表現出不同的表情和狀態。甚至,會知道通過哭泣來獲取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這就是幼兒的思想意識。幼兒已經養成初步思想意識,體現在個體的差異上也各有不同,如有的幼兒極會察言觀色,會根據大人的表情和行為判斷出他們的情緒,進而做出相應的表現;相反,有的幼兒則十分天真無邪,并不會注意周圍的環境或人們行為以及表情的變化。通俗來講,有的幼兒更為敏感,而有的幼兒天真單純。

(三)領悟能力的差異

領悟能力差異是指幼兒對教師指導或與同伴溝通之間的理解能力。領悟能力對幼兒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中發現,雖然幼兒都是三歲到六歲的階段,但每位幼兒的領悟能力卻參差不齊。有的幼兒有極強的領悟能力,可以短時間內明白教師的引導或同伴的需求,這類幼兒一般在游戲中承擔引領作用,教師可能講解一遍幼兒就能清楚知曉教師所要表達的意思;而有的幼兒則領悟能力欠佳,比如在游戲環節反應遲緩,或需要教師講解多次幼兒才能明白教師的意思。之所以通過因材施教的教學手段平衡幼兒的領悟能力,是因為領悟能力對幼兒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在幼兒階段注重培養幼兒的領悟能力,從而促進幼兒未來更好地發展。

二、 開展因材施教教學思想的前提

(一)教師應從思想和觀念上認同因材施教的思想

開展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的關鍵是教師從根本意識上形成對新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的認同感,并在此教學基礎上深入了解每位幼兒的性格特點。深入了解幼兒性格特點是開展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的關鍵。不同于國內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早在18世紀末就被西方國家應用在教學工作中,西方國家非常注重對學生性格特點的培養,往往采用多種方式和豐富的教學工具激發幼兒的創造力。而我國的傳統教育是注重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培養而對學生性格特點的培養和特長的挖掘較為忽視,幼兒教育也是如此,幼兒教師普遍認為幼兒教育就是游戲互動,并未在教學中注重挖掘幼兒的性格特點和其他方面的天賦。因此,為了推進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的開展,教師應從對因材施教有正確的認知和認同感。

(二)以幼兒為中心

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不僅要求教師對幼兒有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要求教師公正且平等地對待每位幼兒,在教學過程中不得有偏見,不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對不同幼兒表現出不同的態度,這不僅是因材施教的準則,更是各階段教學工作的準則。雖然幼兒年紀尚小,但已經有初步的思維意識,幼兒內心是渴望得到尊重和關注的,教師應將自己看作幼兒的同齡人,像朋友一樣與幼兒相處,并充分鼓勵幼兒自由、快樂地成長,為幼兒的成長和學習建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習不再成為幼兒的壓力,而是幼兒享受快樂的渠道。此外,教師應根據幼兒不同的性格特征引導幼兒在不同的游戲中擔任不同的角色,并通過循循善誘的引導方式幫助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價值。

三、 幼兒教師開展因材施教教學工作的意義

(一)因材施教是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孔圣人是我國歷史長河中首位推崇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的教育學家,然而因材施教并未在當時的教學環境中被推崇開來,且并未形成完整規范的理論,但卻為如今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的廣泛使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然,孔圣人所提倡的因材施教與當前教育工作中的因材施教理念存在一定的差異。儒家思想的因材施教主要是為了平衡人才的發展,即抑強扶弱。教育事業發展至今,因材施教已經有了新的定義,其不再局限于人才平衡發展的目標,而是注重每位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幼兒教育也是如此。不同于初高中教學階段,幼兒教育對幼兒性格的培養和個性化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該階段實施因材施教的理念是推動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猜你喜歡
幼兒園教學因材施教應用
小學作文如何實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幼兒園教學提問存在的問題及有效措施
彈和唱對幼兒園教學的重要性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中高職銜接的關鍵在于因材施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