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挖車站地下連續墻施工地表沉降分析

2021-04-15 06:32朱雅倩薛洪松劉希勝杜昌隆張志紅
巖土工程技術 2021年2期
關鍵詞:工法斷面土體

朱雅倩 薛洪松 劉希勝 杜昌隆 趙 旭 張志紅

(1. 北京工業大學 城市與工程安全減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24;2. 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55)

0 引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軌道交通迅猛發展。大量的地鐵車站鄰近建(構)筑物建設,需對地鐵車站施工誘發的沉降量進行嚴格控制,避免造成建(構)筑物的損傷[1-2]。PBA(Pile-beam-arch)作為地鐵車站修建的主要工法,在全國各地均有廣泛的應用。近年來,已有不少學者對PBA工法進行了研究分析,為地鐵車站修建過程中地表沉降控制提供了大量的有益經驗[3-6]。李 皓和葛克水[7]、王文濤[8]通過對PBA工法導洞不同開挖方案進行數值模擬,從而得出相應地層PBA工法控制地表沉降效果最好的施工方案。賈少春[9]、肖 茜[10]、曹 賡[11]對現場監測數據整理對比,并且通過數值模擬實際PBA工法整個施工過程,得出在施工過程中,導洞施工階段和扣拱施工階段對周圍環境影響最大,即引起的地表沉降最為明顯,是控制地表沉降的關鍵階段。長期以來,對PBA工法施工過程引起的地面變形相關研究很多,對其發展變形規律有了較深入的認識,但對PBA工法導洞內邊樁施工階段地表變形規律研究較少。

現有PBA工法存在一個最大的困難,即難以進行地下水有效控制,這對于PBA工法在富水地層中的應用造成了嚴重限制。北京地鐵16號線看丹站在原有PBA工法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為達到對地下水有效控制的目的,將邊導洞內的邊樁改為地下連續墻,在國內尚屬首例。

以北京地鐵16號線看丹站工程為背景,通過對邊導洞內地下連續墻施工進行數值模擬,并與地表沉降監測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深入探討城市地鐵暗挖車站地下連續墻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變化規律,為PBA工法在富水地層中的推廣應用奠定基礎。

1 工程概況

1.1 工程簡介

北京地鐵16號線看丹站總長271.2 m,有效站臺中心里程右K20+698.600,車站有效站臺中心處軌面高程29.15 m??吹ふ緸殡p層三跨島式車站,車站有效站臺寬12 m,結構寬21.3 m,高16.04 m,拱頂覆土約7.2 m,車站東西兩端均為礦山法區間隧道。

其中,邊導洞內的邊樁原計劃采用排樁形式。但現場條件不允許降水,因此將邊樁優化成地下連續墻作為止水帷幕。

1.2 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

看丹站底板埋深約為23.6 m,開挖深度范圍內主要包括以下土層:雜填土①層、黏質粉土素填土①3層、細砂—粉砂②1層、圓礫—卵石②層、卵石③層、卵石④層。

地下水為潛水,勘察期間地下水位穩定標高28.5 m,埋深22 m(現狀地下水位穩定標高29.5 m,埋深21 m)。車站底板標高27.5~26.8 m,埋深為23.5~24.1 m,車站底板進入地下水為2.6~3.1 m。工程地質剖面及地下水分布如圖1所示。

1.3 地下連續墻止水方案

看丹站地下連續墻體厚度為0.8 m,深度(最深)為18.5 m,每幅寬度為2.5 m,分節安裝,鋼筋籠長度為2.5 m、3.5 m。采用型鋼、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地下連續墻采用C35抗滲混凝土,標號為P8,每幅寬度內設四根注漿管,對墻趾土體進行注漿加固。地下連續墻被劃分為111個槽段,其中“一”字型槽段110個,“L”型槽段1個。

圖1 工程地質剖面及地下水分布

地下連續墻采用DJK-68-01型號低凈空鉆機挖槽,優質泥漿護壁。鋼筋籠在加工場制作,用全液壓工作DJK-58-01型號吊裝機械吊裝鋼筋籠,鋼筋籠采用焊接連接,導管法灌注混凝土。

2 數值計算模型

2.1 模型建立

為研究PBA工法下導洞內地下連續墻施工對地表沉降的影響,模型圍繞導洞開挖、支護與地下連續墻施作這兩個施工階段建模。

應用MIDAS/GTS NX軟件建立三維數值分析模型,模型寬度設為80 m,約為4倍的車站跨徑,高度為50 m,沿車站縱向長度為40 m,滿足忽略邊界效應的要求。模型前后左右及下部邊界均加法向約束,上部地表為自由邊界。整體模型網格剖分如圖2(a)所示,導洞及地下連續墻部分網格剖分如圖2(b)所示。

2.2 模型參數

相比于Mohr Coulomb本構模型,修正Mohr Coulomb本構模型可以分別設定土體的加、卸載模量,能有效地控制大斷面土體開挖時由于應力釋放引起的回彈隆起現象[12-13],故本模型中地基土體選用修正Mohr Coulomb本構模型模擬,以實體單元建立。模型參數各取值與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數據相同(見表1)。導洞初支襯砌和地下連續墻采用彈性本構模型;注漿土體采用Mohr Coulomb本構模型。支護結構參數見表2。

表1 巖土物理力學參數值表

表2 支護結構物理力學參數

圖2 數值計算模型網格剖分

3 施工工序模擬

地鐵暗挖車站地下連續墻施工工序主要分為導洞開挖、初期支護和地下連續墻施作。在導洞開挖過程中,相鄰導洞斷面開挖距離不小于10 m,導洞開挖進尺設為1 m;開挖前注漿加固,開挖完成后即施作初期支護。

與地下連續墻實際施工過程保持一致,要根據設計圖紙分幅情況,結合現場實際,提前擬定地下連續墻成槽順序,配備1臺成槽機,采用跳槽(跳三打一)施工,先施作右側地下連續墻后施作左側地下連續墻。地下連續墻施工幅(槽)段劃分如圖3所示。數值計算過程中,右側地下連續墻施工過程模擬見表3,左側地下連續墻施工工序同右側。

圖3 地下連續墻施工幅(槽)段劃分

表3 導洞內地下連續墻施工工序

4 地表沉降數值模擬

4.1 地表橫向沉降規律

4.1.1 右側地連墻施作

地下連續墻施工前(即導洞開挖和初期支護施工完成后)深層土體豎向位移云圖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地下連續墻施工前,深層土體豎向位移基本呈對稱分布,沉降量較大位置集中于中導洞上方位置,圍巖隆起區域主要集中在左右側導洞及中導洞初期支護底板下方土體處。

圖4 地下連續墻施工前深層土體豎向位移云圖

隨著地下連續墻施工的進行,待右側地下連續墻施工完成后,深層土體豎向位移云圖如圖5所示。由5圖可知,右側地下連續墻施工完成后,中導洞左側深層土體豎向位移分布基本保持穩定。圍巖隆起區域主要集中在左側導洞底板處、中導洞底板處和右側地連墻底部。右側導洞底板處圍巖隆起現象明顯得到緩解。地表最大沉降量由21.9 mm增加至23.1 mm,地表沉降變化不大。

圖5 右側地連墻施工后深層土體豎向位移云圖

提取圖4及圖5中地表沉降計算結果匯總于圖6。分析圖6(a)可知,地下連續墻施工前,沉降曲線形成以車站中線為中心,呈對稱分布;右側地下連續墻施工完成后,沉降曲線也不再以車站中線為中心而是向右有所偏移,最大沉降值約13 mm,出現在車站中線右側5 m左右。分析圖6(b)可知,右導洞正上方由右側地連墻引起的附加地表沉降量最大,地表沉降量最大值增加了3.5 mm,約占總沉降量的25%。

圖6 地表中部斷面沉降曲線

圖6 地表中部斷面沉降曲線(續)

4.1.2 左側地連墻施作

左側地下連續墻施工完成后,深層土體豎向位移云圖如圖7所示。由圖7可知,左側地下連續墻施工完成后,深層土體豎向位移基本呈對稱分布,沉降量較大位置集中在中導洞上方位置,中導洞右側深層土體豎向位移分布基本保持穩定,地表最大沉降量增至25.0 mm,沉降變化不大。圍巖隆起區域集中在中導洞底板處和左右側地下連續墻底部。左導洞底板下方土體隆起范圍明顯減小。

圖7 左側地連墻施工完成后深層土體豎向位移云圖

提取圖5和圖7中地表沉降計算結果匯總于圖8。由圖8(a)可知,左側地下連續墻施工完成后,沉降曲線向左偏移,大致以車站中線為中線,呈對稱分布;由圖8(b)可知,左側地下連續墻施作完成后,地表沉降量最大沉降量增加3.6 mm,約占總沉降量的25%,出現在左側導洞正上方地表處。

圖8 地表中部斷面沉降曲線

4.1.3 雙側地連墻施工前后地表沉降對比

地下連續墻施工完成后地表沉降云圖如圖9所示。地下連續墻施工完成后,圍巖隆起最大值約為9.3 mm,隆起較大位置集中分布在導洞底板及下方土體處;圍巖沉降最大值為25 mm,沉降較大位置集中分布于中導洞上方土體處。

圖9 地表沉降云圖

提取圖4、圖7中地表沉降計算結果匯總于圖10。分析圖10(a)可知,地表沉降曲線最終形成以車站中線為中心,呈對稱分布;相比地下連續墻施工前,地下連續墻施工完成后沉降槽寬度增加、深度增大。分析圖10(b)可知,地下連續墻施工完成后,由地下連續墻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變化曲線呈W型;且W型曲線兩個最小峰值位于左右兩側導洞上方地表位置;地表最大沉降量增量為4.4 mm,約占總沉降量的31%,位于左側導洞上方地表處;地下連續墻施工階段引起的地表沉降量約占整個施工過程地表沉降量的24%。

4.2 地表縱向沉降規律

地下連續墻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地表縱向中斷面沉降曲線如圖11所示。分析圖11可知,地下連續墻施工前,縱向沿著導洞開挖方向,地表沉降量越來越大,總體呈下降趨勢。沉降曲線大致可以分為三段,0~10 m和30~40 m段沉降趨勢較為明顯,曲線比較陡;而在10~30 m段曲線比較平緩,沉降趨勢相對穩定。地下連續墻施工前和地連墻施工完成后,縱向中斷面最大地表沉降量分別為13.7 mm和17.0 mm。其中在右側地連墻和左側地連墻施工完成后引起的地表沉降量增量沿縱向分布比較均勻且基本相同。

圖10 地表中部斷面沉降曲線

圖11 地表縱向中斷面沉降曲線

選取三個導洞上方中心地表處為沉降監測點,如圖12所示。提取圖12中三個監測點在地下連續墻施工過程中的沉降計算結果匯總于圖13中。由圖13可知,在右側地連墻施工階段,監測點3(右導洞上方地表附近)沉降速率最大。同時也會引起監測點2(中導洞上方地表附近)和監測點3(左導洞上方地表附近)處有所沉降,中導洞上方地表沉降速率大于左導洞上方地表沉降速率。同理,在左側地下連續墻施工階段,左導洞上方地表沉降速率最大。在右側地連墻和左側地連墻施工階段,中導洞上方地表沉降時程曲線大致為一條斜直線,即這兩個施工階段所引起的中導洞上方地表沉降速率基本相同。

圖12 模型監測點布置

圖13 地表沉降時程曲線

分析右側地連墻施工階段監測點3的沉降時程曲線和左側地連墻施工階段監測點1的沉降時程曲線可知,沉降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左右兩側地連墻分別施工前6幅為第一個階段,在該階段,地表沉降時程曲線為曲線,沉降速率尚未穩定;左右側地連墻施工6幅到施工結束為第二個階段,該階段地表時程曲線大致為直線,即在單側地連墻施工6幅以后,地表沉降速率基本保持穩定不變。因此控制第一階段發生的沉降可有效降低地表沉降。

4.3 塑性應變分布

地下連續墻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土體塑性應變分布云圖如圖14所示。分析圖14可知,在地下連續墻施工前,由于導洞的開挖及支護,導洞周圍土體發生擾動,形成了第一次應力重分布,塑性應變較大區域集中于導洞頂部及底角位置;地下連續墻施工過程中,中部導洞塑性應變區域基本不發生變化,邊導洞塑性應變較大位置集中于地下連續墻溝槽兩側,溝槽底部的塑性應變大于溝槽頂部的塑性應變。

圖14 地連墻施工前后圍巖塑性應變分布

5 數值模擬結果與監測結果對比

沉降監測點平面布置如圖15所示,模型監測斷面如圖16所示,02、03、04斷面數值與地表沉降監測結果對比如圖17—圖19所示。根據現場地表沉降監測,選取02、03、04三個較穩定斷面進行數值模擬與監測結果對比分析。數值模擬結果與監測結果對比差別不大,變形趨勢高度相似,證明了數值計算結果的準確性。數值模擬結果略大于監測結果,較保守,可以作為預測完整40 m標準段實際地表沉降規律的依據。

圖15 沉降監測點平面布置圖(單位:m)

圖16 模型監測斷面

圖17 02斷面數值與監測地表沉降結果對比

圖18 03斷面數值與監測地表沉降結果對比

圖19 04斷面數值與監測地表沉降結果對比

6 結論

以北京地鐵16號線看丹站洞內施工地下連續墻為工程背景,應用現場實測與數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洞內施工地下連續墻過程中地表的沉降規律,并在此基礎上探究了地下連續墻施作順序對地表沉降變化的影響。主要結論如下:

(1)地下連續墻施工前,地表沉降主要集中在中導洞上方地表處;地表沉降曲線以車站中線為中心,呈明顯對稱的沉降槽形式。

(2)在導洞內地下連續墻施工中,單側地下連續墻施工完成后對地表沉降在該側地下連續墻上方地表附近影響最為明顯,增量最大值約為3.5 mm,約占總沉降量的25%。

(3)相比地下連續墻施工前,左右兩側地下連續墻施工完成后,沉降槽寬度變大,地表沉降量增加,約占總沉降量的24%;地表沉降量增量曲線類似W型,左右兩側導洞上方地表沉降增加較為明顯,最大增量值約為4.4 mm,約占總沉降量的31%。

(4)縱向沿導洞開挖方向,地表沉降曲線總體呈下降趨勢;其中1~10 m和30~40 m段沉降趨勢較為明顯;10~40段沉降趨勢較為平緩;右側和左側地連墻施工完成后引起的地表沉降量增量沿縱向分布比較均勻且基本相同;左右側地連墻分別施工6幅以后,上方地表處沉降趨于穩定,沉降速率基本保持不變;左右側地連墻施工中,中導洞上方處地表沉降速率基本相同。

猜你喜歡
工法斷面土體
小斷面輸水隧洞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點及對策
預制內隔墻板板優點及工藝工法
含空洞地層中雙線盾構施工引起的土體位移研究
110工法切頂留巷安全技術在張集礦的應用
考慮位移影響的有限土體基坑土壓力研究 *
高深度大斷面中深孔一次成井技術探索與應用
超長距離水平MJS工法樁鉆進水平度實例分析
軟黏土中靜壓樁打樁過程對土體強度和剛度影響的理論分析
超大斷面隧道初期支護承載力學特性及形變研究
N-JET工法在大粒徑砂卵石地層止水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