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劍橋體驗英式幽默

2021-04-23 16:02浩瑛
科學文化評論 2021年6期
關鍵詞:劍橋全球化

摘 要 回憶劍橋求學期間體驗的兩則幽默故事,說明英式幽默與美式幽默的不同在于其“冷”與“含蓄”,認為在全球化過程中,理解西方文化中的幽默感也是一種文化融合。

關鍵詞 劍橋 英式幽默 全球化

中圖分類號 N09

文獻標識碼 A

收稿日期:2021-02-10

作者簡介:浩瑛,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博士,克萊爾學堂研究員,現在美國從事石油化工行業工作。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在中國讀書,特別是學英文時,經常會聽到或讀到一些西方人的幽默段子。由于時代的局限,當時認為西方式的幽默只是開玩笑的一種方式,有些段子充滿諷刺與詆毀,個別的甚至帶有低級趣味。對于一向以嚴肅著稱的國人來說,西式幽默往往令人難以理解與消化。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東西方文化必然會相互影響與融合,理解西方文化中的幽默也是一種文化融合。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魯迅和林語堂這兩位文化大師就因為英文單詞Humor的翻譯發生過爭論,可見中國人在生活、言語和文字中接觸西式幽默并非始于今日。然而真正能夠品味其中竅奧,還是身臨其境方有更佳的感悟。

我親身體驗的西方幽默是從20世紀80年代去英國讀書時開始的,后來在美國又聽到人們談論美式幽默與英式幽默之別,才知道我們過去所說的西式幽默竟然還有美英之分;或許還有法式、德式等等,但我知之甚少不便多談。多少年后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在劍橋聽到的一些段子竟然是典型的英式幽默。

記得我在劍橋第二學年的某一天,突然收到三一學院院長的一封信,邀請部分已婚的研究生在某個星期天下午二到四點鐘到院長官邸做客,其實就是我們熟知的英國人的周日下午茶。 我和太太為之非常興奮,因為自從成為三一學院的學生以來,我們還沒有機會與院長說過話,更沒有參觀過院長官邸。盡管早就聽說三一學院的歷任院長都是某個領域的世界一流人士,但現任院長何許人也,當時一無所知。要知道那年月還沒有網絡,無法即時查詢。

到了那個特殊的日子,我們早早用過午餐,花了很長時間整束衣冠。雖然約定時間與通常的周日下午茶無異,對著裝也沒有特別的要求,但是聽說院長的任何活動都不可隨隨便便。在我們衣冠楚楚地前往學院的路上,碰到一位學長說院長官邸正是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總理訪問劍橋時去過的地方,無形中又給我們增加了興奮感和對那個地方的神秘感。

進入三一學院大門后直奔院長官邸。門前站著一位工作人員,問明我們來意后馬上說歡迎歡迎,并指著樓梯說上了二樓就是院長夫婦的會客廳,他們正在那里等著我們的到來。我和太太順著所指上了二樓,果然看到院長和夫人已站在離樓梯僅有幾步遠的地方等候客人??吹轿覀?,院長遠遠就伸出手,頗似尼克松總統首次訪華時在飛機懸梯上把手伸向周恩來總理的樣子,我當時備感榮幸。

院長中等身材,看上去六七十歲。果然不出所料,即使是下午茶,他仍然西裝革履,一副典型的英國紳士派頭。他首先介紹自己是院長,再將夫人介紹給我們。我們彼此握手寒暄之后,院長馬上問我是學什么專業的。當我說是學物理化學時,他立刻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我說“好極了”(Excellent),并說他在中學時非常害怕化學(原文是:Oh dear, I was so scared of chemistry in high school)。經他這么一說,我馬上猜想這位院長的專業一定是文科方面,如法律、歷史、經濟、文學、藝術等等。于是我便接過話茬講起化學方面的事情來,并著重向他解釋化學并不可怕,比如“只要了解物質的化學性質并遵循基本的實驗操作程序就不會有什么問題”,“一般人對化學的看法多屬缺乏認知以至形成偏見”等等。我越說越來勁,院長始終饒有興趣地聽著而且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并適時地點頭贊許,直到又一對研究生夫婦到來我才停下來。

接著院長夫人招呼客人們去客廳喝茶。我們一邊喝茶一邊和其他學生互相介紹認識,同時不忘觀賞客廳里的擺設??梢韵胂罂蛷d里陳列的都是古董、老油畫和其它珍貴物品。印象最深的是牛頓曾經用過的一把椅子。我和太太直到現在還經常說起那把椅子,說若把它扔在大街上大概都不會有人去撿,但擺在院長官邸并標上牛頓的大名就成了無價之寶。

大約一個小時左右,我們辭別院長夫婦離開其官邸。緊隨我們身后出來的是一對印度學生夫婦,我隨口問了一句院長是哪方面的專家。那位學生說他也不十分清楚,但知道是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我馬上追問是哪個學科的諾貝爾獎,他說雖然不能完全肯定,但確信是化學或者生化、醫學方面的。我頓覺好不自在,果真如是,剛才顯然做了一件愚蠢而不可原諒的事?;氐郊依锵肓撕靡粫何也怕匚虺鳇c道理,原來他說在中學時害怕化學是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可以自信地高談闊論,盡快丟掉拘束感。多少年后我還常?;貞浧甬敃r的情景,仔細琢磨之后,也沒有覺得他所說的不合邏輯——中學時期害怕化學并不代表他在大學及其后的職業生涯中害怕化學。

第二天跟同組的幾位英國學生喝茶時講起此事,他們大概已經習慣了英式幽默,聽眾中居然沒有一個人大笑,只有一位夸獎院長的幽默感,另一位告訴我院長不僅是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且出身名門,這讓我更加忐忑不安。趕緊查了一下資料,天哪!原來是諾獎得主安德魯·赫胥黎(Andrew Fielding Huxley,1917-2012),自詡為“達爾文的斗犬”的老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的嫡孫。他還有兩個了不起的哥哥:大哥是被稱為“科學公仆”的朱利安·赫胥黎(Julian Sorell Huxley,1887-1975),演化生物學家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任干事長;二哥奧爾德斯·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1894-1963)是著名小說家、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的作者。他本人因對神經細胞膜外周和中樞部分激發機制的研究而榮獲1963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想必是化學實驗室里的資深老手!他于1974年被封為爵士,1983年榮膺英國皇室的榮譽勛章(Order of Merit),1980—1985年擔任皇家學會會長,1984—1990年出任三一學院院長。

來到美國后我跟很多朋友講過這個故事,他們都說那是典型的英式幽默。我想英式幽默的特點大概是冷峻、自嘲和不動聲色,事后卻讓你越琢磨越滑稽,忍俊不禁。相對而言,我感覺美式幽默比較直截了當。有人說美式幽默是用語言和肢體動作給別人講笑話,而英式幽默是講笑話的人本身就是個笑話,其差別猶如憨豆先生(Mr. Bean)和里根(Ronald Reagan)。后者是美國人喜歡的第四十任總統,在他許多有名的橋段中,在尼克松總統圖書館揭幕儀式上的講話應屬于典型的美式幽默。這個圖書館坐落在尼克松家鄉南加州的約巴林達(Yorba Linda),開幕式在圖書館前的露天廣場舉行,正逢七月份,驕陽似火。美國前總統圖書館的揭幕儀式向來十分隆重,來賓除了時任總統及政府要員,還有所有在世并能行動的前任總統,總統任內的重要官員及其生前好友。講話的人排成一長串,一個接一個,臺下的人個個大汗淋漓,已經有點不耐煩了。輪到里根上臺,他開頭就說:“就象亨利八世分別對他六位太太所說的,我不會讓你們待多久”(原文是:As Henry VIII said to each one of his six wives, I wont keep you long)關于亨利八世與他的六任妻子的軼事,可參閱本刊2020年17卷2期上刊發的小文“英王亨利八世的六次婚姻”。。于是臺上臺下一陣大笑,大家似乎忘記了炎熱的天氣。以后大概不會有人記得眾多政要們講過什么,但不會輕易忘記里根總統的這個美式幽默。

無獨有偶,也是在劍橋第二學年當中,我在指導教授的研究小組里經歷了一件至今回味起來興味盎然的幽默故事。話說某天上午我和兩位博士后一起做實驗,其中一位(在此姑隱其名而以老安稱之)不慎將一臺儀器的關鍵部件弄壞,這樣整個設備便無法使用,而且當時不知道需要花多少錢和時間才能修好。那臺儀器(超高真空設備配有齊全的表面分析儀器)是全組儀器設備中最貴重(也許是全系最貴的),而且也是使用率最高的一臺,幾乎連周末和晚間都被連續使用。對于這樣的嚴重事故,作為實驗負責人的另一位博士后理所當然地向教授報告,教授聞訊大為光火,停下手中的事情沖到實驗室。他簡短詢問了一下事故的經過,然后瞪著老安提高嗓門吼道,從今以后這臺儀器你只能看(you can only watch),不能摸(but not touch),隨即拂袖而去。這件事就像爆炸性的新聞一樣很快在組里轉開。

老安在實驗室稍事滯留片刻,隨后沮喪地離開了,我和另一位博士后也相顧無言。以后幾天老安沒來上班。大概情緒慢慢穩定下來后,有一天老安又出現了,但是沒到實驗室,而是在辦公室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我們都裝著什么事都沒有發生過。十點鐘左右,老安和我們一起去喝上午茶。同組的人三三兩兩圍坐在同一個長桌兩邊閑聊,不一會兒教授也來了。其中有一位蘇格蘭來的新生,大概不知道前幾天組里發生了什么大事(因為我們組的四個實驗室分散在不同樓層),于是問老安怎么好幾天沒見。這時老安的表情看上去還有些不自然,稍加停頓后才慢條斯理地說,前幾天身體不舒服在家里休息。這位新生又天真地問是什么引起的身體不適,老安回說大概是食物中毒。這位新生睜大眼顯得十分震驚,于是故事來了。老安說他去森寶利(J. Sainsburys)超市買了一種食品,回家吃了之后馬上感到不舒服,于是打電話到那家超市,超市經理告訴他那種食品只能看,不能摸;但他不但摸了,而且還吃了,當然就會出問題。組里人聽到這個故事,立刻哄堂大笑起來。教授自然明白其中奧妙,他也隨著大家苦笑了一下。

從此以后老安、教授和組里同事再也沒有提起這件事,老安繼續在教授的指導下做博士后,相安無事直到按計劃出站。我卻越想越覺得這些英國佬真是好玩,這么大的糾紛無需大吵大鬧,或者長時間的隔閡和怨恨,一個英式幽默就解決了問題??雌饋碛哪粌H是一種解嘲的方式,有時還真管用,足以應付人事間的繁復糾紛。

British Humor i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HAO Ying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 of British humor during studying at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cidentally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American one. It argue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have been mutually introduced and influenced by each other, and humor is also a kind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Keyword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British humor, globalization

猜你喜歡
劍橋全球化
全球化時代的數字紀念
歐洲·英國 中國人限游?
馬云 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 協助中小企業全球化
從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選擇的全球化
“一帶一路”是實體經濟的全球化
請打賞
劍橋歷史
全球化遇阻
一組完形填空
避免情緒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