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城兩千年

2021-05-03 10:53林秀玉
閩都文化 2021年3期
關鍵詞:城隍城隍廟福州

林秀玉

城隍神信仰在我國漢族地區十分普及,古代中國大大小小的城鎮幾乎都建有城隍廟,供奉守護城池的城隍神。福州的城隍廟既稱為“福州城隍廟”,又叫“福建都城隍廟”,因其建造時間早,是現存最古老的城隍廟。福州城隍廟位于福州市鼓樓前省衛生廳附近的一條巷子里。巷口處一塊“城隍廟官地碑”十分醒目,順巷而進便可找到?,F存城隍廟的面積不大,四周被民居所包圍。一前一后殿宇兩座,均為上下層結構。前殿供奉都城隍、都城隍夫人及其他神明;后殿供奉三清道祖、文昌帝君、臨水夫人等神明。主祭城隍神之外,為福州地區信眾最多的神明設壇供奉,這也是福州民間信仰諸神并存、包容并蓄特征在廟宇布局中的物化體現。

福州城隍廟

城隍廟官地碑

城隍廟的建造及都名的來歷

福州建城歷史悠久,其城隍廟建造時間亦很早。據南宋《三山志》載:“城隍廟,府治之東,古有之……晉太康遷城即建今所?!币簿褪钦f,福州城隍廟建于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僅次于現存古籍所載最早的建于三國時期東吳赤烏二年(239)的蕪湖城隍神祠,而且“省垣壇廟,此為最早”。西晉時期建于冶山的這座福州城隍廟此后一直未移,香火始終不斷,延續至今。明清時期廟宇規模最大,城隍神信仰趨于極盛。清朝林楓撰的《榕城考古略》載:“近多營造廟中司神廨宇,山左右鏟鑿殆盡,山無完膚矣?!鼻宄V莩勤蛏裥叛龆κr,整座冶山幾乎被城隍廟及其相關廟宇所覆蓋,因此當時人們又將冶山稱為“城隍山”。

城隍神自唐宋之時就扮演著冥界地方官的角色。明朝建立后,在統治者推崇下,城隍神成為國家祭典的神靈,導致城隍神信仰普遍化和制度化,全國按都—府—州—縣的四級序列,使城隍神正式成為與人世地方官相對應的冥界地方官。實際上,明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為布政使司,該級官員所祭拜者理應為同級城隍神,即布政使司城隍神,因布政使司俗稱省,故又有省城隍神之稱。但明代城隍神序列中“京都”以下就是“府”,那么省級官員拜謁的對應城隍神又是哪一級呢?正德《明會典》卷86為社稷神號所加注文寫道:“各布政司寓治之所,雖系布政司官致祭,亦合稱府社府稷?!奔锤魇∈卓ぶ琊m稱府社稷壇,卻有省社稷壇的職能。風云雷雨山川壇如此,城隍神祭祀也是如此。歷史上福州長期是八閩政治中心和省級行政機構所在地,所以明代福州府城隍廟事實上屬“布政使司城隍廟”,即“省城隍廟”。

到了清代,省級機構以“省”統稱之,與之對應的是省城隍神。據方志資料記載,省城隍廟始建于清初。至雍正、乾隆年間以后,省城隍廟逐漸增多。福州的省城隍神就出現在這個時候,與之并稱為“福建都城隍”。

所謂都城隍廟者,清朝依照明代城隍祭祀制度,原先僅稱建于都城的城隍廟?!肚迨犯濉氛f:“都城隍廟有二,舊沈陽城隍廟……清初建都后,升為都城隍廟,有司以時致祭。其在燕京者,建廟宣武門內。順治八年仲秋,遣太常卿致祭,歲以為常?!比欢?,在明清時代的城隍信仰中,省城隍卻可稱之為都城隍。從文獻資料看,大約從明代開始,“都”字作為神及廟宇的修飾詞,除了有“京都”這一層含義之外,還可作為“總”的意思,表示一定地域內城隍神的統領。這一地域可以是“天下”,也可以是“省”。這樣,各省首郡城隍廟稱本省都城隍廟也就很自然了。反之,具有“都城隍”稱號的城隍廟所在城市是本省首郡的政治地位也是不容置疑的。

清《福州府志》云:“惟閩為東南大方藩國,福為八閩首郡?!弊詽h高祖五年(前202)越王勾踐后裔無諸受封為閩越王,在福州筑城建都始,歷史上福州一直是福建政治中心。明清福州府城隍廟等同省城隍廟,其所供奉之城隍神乃“福建都城隍”,這與福州作為福建省郡的地位相吻合,真正體現了城隍神信仰中冥界與人界等級對應的特點。經歷近2000年歲月洗禮久存下來的福州城隍廟,守護并見證了福州城市的發展進程。

城隍廟和福州社會及百姓生活的關系

城市給城隍神提供了棲身的場所與發展的空間,而明代立國后確立的各地城隍主祭厲壇的制度,進一步吸引了城市居民的廣泛參與,使城隍神信仰得以普及與盛行,導致明中葉以后各地逐漸出現了城隍信仰的伴生物——城隍廟會。

明中葉王介撰的《福州府城隍廟碑》記載:“每春秋仲月,有司合祭于山川壇。有事于厲,則位主于中,鎮群祀焉。初蒞官者,必先誓于神而后視篆。其誓神之語,祀厲之文,皆太祖手自裁定,倦倦之于禮樂幽明之治,蓋欲神人合德以佑國庇民,垂于萬世也?!庇杀目芍?,一是地方新官上任,必須先到城隍廟拜謁城隍,并致祭發誓,而后才能履任;二是明朝福州官府不在廟里祭祀城隍,而是合祭于山川壇內。乾隆《福州府志》載:“風云雷雨境內山川城隍神壇,在郡城南釣龍臺。明洪武三年建于惠澤山,六年移今所。清因之……設神位三:中風云雷雨之神,左境內山川之神,右府城隍之神……春秋仲月上巳日臺祭?!钡搅饲宄?,又在城隍廟里增加了“春秋二祭”。

祭厲為祭鬼神。祭厲壇帶有赦罪超生、安撫鬼神的色彩。官府祭厲壇禮每年三次,春祭于清明日,秋祭于七月十五中元節,冬祭于十月朔日(即十月初一)。而清明、中元及十月朔日也是民間傳統的三個鬼節。

祭厲前三日,主祭官要齋戒沐浴更衣,而后備香燭酒果牒告于城隍神,祭日迎神主之。而在城隍廟中常有兩尊城隍神:一尊為泥塑,固定不動;另一尊系木雕,方便祭厲時抬著出巡。由于祭厲涉及面廣,影響大,因此民間參與、官民合祭十分熱烈,是城隍信仰中最主要的活動。

除了以上三項規定的祭厲外,官員還有許多臨時性的祭祀城隍活動,如向城隍神祈雨求晴、穰災禍乃至斷案等。此外,每月的初一、十五官員亦常到城隍廟里進香祀神。

福州府城隍廟碑

隍神誕的祭祀活動是祭祀城隍的又一高潮。福州的城隍神誕是農歷二月初七。每逢此日,官府致祭有加,民間信眾則云集廟前擂臺唱戲,或進廟焚香禱祝,進獻祭品,人流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官方祭祀城隍的目的是要以神設教,以幽肋明,以達神人合德、護國安邦的效果,而民間崇信城隍則更看重它治理陰間、統轄百鬼的功能。在城隍信仰中官祭與民祭的目的雖不同,但都與祭祀者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祈求內容有別而已。于是,在官民雙方出于不同目的卻有共同意愿的前提下,城隍的祭祀成為規模巨大的官民合祭的宗教活動。

明代中葉以后,由于定期的祭祀城隍活動,逐步形成了城隍廟會。進入清代以后,城隍廟會規模更盛大。城隍廟內外人山人海,善男信女進香者不計共數。廟會期間,遠近商販云集,攤販林立。城隍廟會上除了銷售祭拜神靈的香燭紙錢外,還出售土特產品,這些貨物價廉實惠,符合平民的消費水平。由于城隍廟地處市中心,人氣旺盛,故許多原本趕廟會的“行商”,逐漸“沉積”了下來,成為“坐商”,開店鋪做生意,慢慢就形成了商業街區。明代福州以城隍命名的街坊,“城隍坊在依仁坊、直街之北城隍廟巷口”,清代以后“廟之南為城街……左一徑稱城隍崎”。而廟前的城隍街至今仍在,故名猶存。據當地老人說,至20世紀80年代舊城改造之前,城隍街兩旁依然商店密集,生意紅火。這些是城隍信仰及廟會活動與城市商品經濟相生共榮的歷史見證。

城隍廟會還推動了城鄉社會文化的交往。一方面,廟會期間均有熱鬧非凡的演戲娛神活動。在江南地區,幾乎所有的城隍廟內都搭建有戲臺,明清福州城隍廟繁盛時期有6個戲臺。老百姓對城隍廟會上的娛神且自娛的民間藝術表演極為熱心,十分踴躍地募捐。福州城隍廟會上上演的閩劇、評話等地方藝術,為民眾所喜聞樂見,往往吸引城鄉居民蜂擁而至,人們拜神、購物,觀看各種演出,成為城鄉民間交往的盛會。另一方面,城隍廟會雖是城內居民自發的組織,但當城隍神出巡的時候,城鄉交接部居民的“迎神”活動卻異?;钴S,反映出城鄉居民在傳統民俗文化上的共通之處。城隍廟會無意識地營造了一種城鄉民眾社會和文化交流的平臺,推進了福州城市與周邊鄉村在經濟活動和民間民俗文化上日益密切的關系。城隍信仰的發展及其所衍生出的一系列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城市商業、文化的繁榮。

城隍神信仰中的閩都民俗文化

城隍神信仰雖然由民間發展為被統治者列入國家祀典,但其主要信眾仍是城市居民,所以具有各地民間俗文化的特色。福州民俗文化區域特點在城隍神信仰中也得以體現。

首先,福州民間對城隍的崇拜與閩地固有的尚鬼習俗密切聯系。史稱:福建“其俗信鬼尚祀,重浮屠之教”。志書也記載:“閩俗好巫尚鬼,祠廟寄閭閻、山野,在在有之?!备V菝耖g傳統,每年農歷二月是東岳泰山放鬼時節,民間認為那些經地府皇帝獲準放假外出的家鬼及孤魂野鬼此時紛紛出籠,周游人間。因此,福州信仰東岳大帝的信眾非常多,福州東門外泰山廟是福州最大的神廟之一,“乞福人多,紙錢飛雪。祭神客眾,竹葉成池”。以前福州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四、二十五兩日要“迎東岳”(亦稱“迎泰山”)以放鬼,讓眾鬼回家享受人間香火;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是陽間親人慰勞鬼神的日子,明代謝肇淛《五雜俎》記載:“閩人最重中元節,家家設楮陌冥衣,具列先人號位,祭而燎之。女家則具父母冠服袍笏之類,皆紙為者,籠之以紗,謂之‘紗箱’,送父母家……是月之夜,家家具齋,餛飩、楮錢,延巫于市上,祝而散之,以施無祀鬼神,謂之‘施食’?!倍鲁跻粍t要把地府中的地方最高長官城隍爺抬出來游行,以“收鬼”,稱“迎城隍”。俗云只有這樣,全城才會平安無事,無災無疫。因此,福州每年祭城隍中的冬季厲祭“迎城隍”活動,民間參與熱情最高,場面熱鬧非凡。

福州從農歷九月二十六日開始,先在廟里開堂,設祭演戲酬神,十月初一正式迎神出游。游城隍有兩天,第一天先游城內(即今之福州市北半部),當晚宿于搭建的“公館”內。第二天再從“公館”出發游南臺,最后回到廟里,儀仗十分隆重。

游城隍之前要先迎馬牌。隊伍最前面是高照、金鼓、旗鑼開道,繼而執事銜頭牌,隨后有彩戲,“塔骨”如保長公、孩子弟、高哥、矮伯等。廟里的七爺、八爺、大柏福、二柏福等也都被抬出來。游行隊伍的最后是城隍神乘坐的大駕,轎夫都穿綠色衣服。很多人手持香火,有的人裝扮鬼臉或裝成囚徒刑犯的樣子,身系枷鎖,表示代父母受過,形成城隍祭祀迎神中的一大景觀。為此清代官府曾屢發禁令,不準這類人參與游行。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當時民間參與祭祀的盛況和閩地尚鬼習俗的特點。

其次,福州對城隍的崇拜凸顯當地民間信仰中尊崇忠、善、義、勇、賢的價值取向。南北朝時期,城隍神信仰在各地民間自發產生,城隍神人格化形象漸趨完善。如人們熟知的漢代的紀信、彭越、蕭何、張騫、灌嬰等人,死后都被當作城隍神奉祀。福州城隍廟最早祭祀的神靈乃中原傳入:“廟之神,西漢御史大夫周苛也,守滎陽,為項羽所烹。高祖休兵,思苛忠烈,乃令天下州縣附城而立廟,以時祀之?!币院髿v代都是如此。清代時,福州城隍廟中除主祀城隍神外,廟東偏壁間還袝祀有13塊石刻歷代有功名宦諸神碑,它們是:“唐光祿大夫樊公之神,宋少師忠惠蔡公之神,知武岡軍楊公之神,參知政事張公之神,直龍圖閣孫公之神,將軍盧公之神,烈士范公之神,元太尉忠獻董公之神,行省都事藍公之神,侍御使韓公之神,英義侯闞公之神,楚國公李公之神,明大夫湯公之神?!逼渲胁坦冈胃V葜?、政績顯著的蔡襄;盧公指的是盧珖;董公指元朝董文炳,他率兵進入福州城時“市肆不移,郡人懷德”,因而祀之;湯公指明朝的湯和,他“兵至福州,由臺江入城,一路秋毫無犯,市場秩序井然”,百姓感激,也袝廟祀之??梢?,只要是御災捍患、有功德于百姓的,不僅被官方歸入國家祀典,也自然成為福州民眾祭拜崇信的神靈。

再次,立足于“閩都”的福州都城隍廟是連接臺灣信眾鄉情神緣的祖廟。臺灣與福建在地緣、族緣、血緣等方面關系密切,中原文化通過閩籍鄉民的傳入在臺灣得到延伸,臺灣民間各種信仰與宗教同樣來自祖國大陸,特別是來自閩地。臺灣同胞追溯神靈崇拜源頭的神緣成為聯系兩岸親情的紐帶,城隍信仰是其中之一。

福州都城隍廟大殿內的福建十二州府城隍壁畫,其中就有臺灣府的記載

臺灣奉祀城隍神,早在17世紀中葉即鄭成功收復臺灣后便開始了。史載,臺灣第一座城隍廟建于臺南,稱“府城隍廟”。清統一臺灣后仍把它繼承下來。當時,臺灣設有一府三縣,除了這座府城隍廟外,康熙五十年(1711)、康熙五十四年(1715)、康熙五十七年(1718),先后在臺南、諸羅、鳳山三地建起了縣級城隍廟。這樣,臺灣一府三縣都有了祭祀城隍的廟宇。以后隨著臺灣地方設治的不斷擴大,各廳、縣也都相繼建造了城隍廟。

清代臺灣的城隍廟最初多由官府興建,后來民間紛紛建造。福州城隍廟作為閩臺兩地的城隍祖廟,與臺灣的關系十分密切。從官方祭祀城隍神來看,由于許多官員到臺灣履任,必須先經過作為福建首郡的福州,福州都城隍廟的祭祀儀式對臺灣官員很有影響。據《福州市宗教志》載,臺灣各地現有的大小49座城隍廟,均奉福州冶山都城隍廟為祖廟。20世紀80年代后,臺南、南投、新竹等地臺胞組織進香團,專程來福州尋根認祖、晉謁祖神和分靈節儀式。自1990年以來,臺灣各地城隍廟前來福州城隍廟尋祖祭祀的一波又一波。他們分別來自臺南、高雄、臺北、鹿港等地城隍廟,其中南投縣靈德城隍廟前來尋祖祭祀的次數最多。21世紀以來,兩岸城隍信仰交流活動進一步擴大,福州都城隍祖廟成為連接臺灣信眾鄉情神緣的紐帶。

福州城隍廟因立足“閩都”而地位優越,而福州城隍廟的興衰演變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歷史上“閩都”政治地位、經濟發展、民俗文化等若干區域特點。

猜你喜歡
城隍城隍廟福州
平遙城隍廟,中秋之月
兩個城隍
城隍廟的來歷
城隍廟的來歷
逛鎮江城隍廟街
我認識的幾位福州女
以愛之名 和諧至美——福州十中簡介之三
禁戲下行與“以神為戲”之民間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劇為例
逐夢福州 只為“她”
尋味福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