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的母親,一家五個中央委員

2021-05-05 20:41羅爾
女報 2021年12期
關鍵詞:蔡和森女兒

羅爾

葛蘭英的父親葛葆吾,是曾國藩麾下的一員驍將,因戰功升遷為正四品道員,1867年戰死在湖北蘄州六神港。葛葆吾戰死的消息傳回湘鄉荷葉桂林塘(今屬雙峰縣),葛蘭英才滿1歲4個月,剛剛學會叫“爸爸”。

葛蘭英對父親沒有任何印象,卻繼承了父親的傲骨和勇氣。

葛葆吾生前,把剛出生的女兒許給了軍中好友蔡壽嵩的兒子蔡蓉峰。

十多年后,蔡家衰落。葛家與曾國藩家是姻親(葛葆吾娶的是曾國藩的親侄女),與曾、王并稱荷葉桂林塘三大望族,正如日中天。葛家聽說,蔡家的蔡蓉峰,似乎不怎么靠譜,葛葆吾當年的許婚,也許只是隨口而出的玩笑,要不要把葛蘭英嫁過去受苦?葛蘭英自幼隨哥哥讀書,熟讀《四書五經》,懂得許多道理,她沒見過未婚夫蔡蓉峰,不知道他是個什么樣的人,但她知道,祖上傳下來老規矩,不能不遵守,父親的許婚,不能不算數,葛家不能讓人指著后背議論,瞧,嫌貧愛富的勢利人家。何況,葛蘭英相信,好男人是好女人栽培出來的,她有信心,讓不怎么靠譜的男人變得靠譜一點。

1881年,葛蘭英剛滿16歲,就踮著一雙小腳,按老規矩嫁到了離家三十多公里的永豐蔡家。

蔡蓉峰果然不是個靠譜的男人,家境一天不如一天,卻依然擺著曾經有過的闊氣譜。葛蘭英沒有太郁悶,拜托曾國藩的小女婿、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總辦聶緝椝,為蔡蓉峰謀了個職位。葛蘭英跟著夫婿到了上海,聶緝椝后來做了道臺、巡撫,是洋務運動的得力干將,有他關照,蔡蓉峰不愁沒有好前程。

蔡家的日子慢慢有了起色,葛蘭英生下了兒子蔡麓仙、蔡和森,女兒蔡慶熙,肚子里又懷上了小女兒蔡咸熙(葛蘭英共生六個孩子,長子和次女早逝),幸福在望。

就在這時,蔡蓉峰露出了紈绔子弟本色,抽上了鴉片,還偷偷養了小妾。

前一年,謀求變法的“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其中有個湖南人譚嗣同,本來可以逃走卻不逃,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p>

當熱血男兒為國捐軀之時,自己的男人卻在醉死夢生!直到此時,葛蘭英才發現,不能拘泥于老規矩,既然自己的男人無法改變,就算了吧。她斷然“休夫”,帶著孩子回到了荷葉桂林塘娘家。

那個年代,男人抽鴉片、娶小妾,不足為奇。葛媽媽勸女兒,睜只眼閉只眼,也沒什么,女人一般都是這么過來的。

葛蘭英說不,我不想做個一般的人。

葛蘭英只想做一個不一般的人,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不一般的人。

在荷葉鎮,還有兩個不一般的女人。一個是曾國藩的表侄王廷鈞的妻子秋瑾,一個是曾國藩的堂弟曾傳綱的妻子唐群英。葛蘭英傾慕二人的膽識和才華,與她們常來常往。后來,鑒湖女俠秋瑾成了女權運動家、民主革命家,從容就義,光耀千古;唐群英成了中國同盟會唯一的女性創始人,辛亥革命的共和元勛。葛蘭英與秋瑾、唐群英并稱“瀟湘三女杰”,她們的故事傳誦百年,至今仍是女性勵志榜樣。

蔡蓉峰緊隨葛蘭英來到荷葉桂林塘,想把她接去永豐婆家。葛蘭英堅決說不,蔡蓉峰只好在桂林塘買房買地,讓他們母子住下來。但蔡蓉峰并沒有從此成為一個好男人,他依然擺著家長的架子,干下了許多荒唐事兒。

小女兒蔡咸熙5歲之時,蔡蓉峰要按老規矩給她裹小腳。葛蘭英自己受夠了小腳的罪,不愿意女兒受二遍罪,果斷解開了女兒的裹腳布。蔡咸熙后來能為革命奔走四方,參加萬里長征,都是拜母親所賜。

1913年,蔡蓉峰喝了人家幾杯酒,收下500銀圓,就把蔡咸熙許給了一個小地主。

1908年,大女兒蔡慶熙嫁到衡山劉家,兩年后生下女兒劉昂,三年后丈夫病逝。婆家嫌蔡慶熙生了個克夫相,對她各種欺凌。葛蘭英很是不忍,把蔡慶熙母女倆接回了桂林塘。

大女兒的不幸婚姻,讓葛蘭英備受煎熬,她堅決不同意蔡蓉峰把小女兒賣給一個糟老頭,就讓正在省立第一師范讀書的三兒子蔡和森,悄悄把妹妹帶去長沙。不久,蔡咸熙入讀周南女校,改名為蔡暢。

安頓好小女兒,葛蘭英松了一口氣,卻并未輕松,此時,閨蜜秋瑾已犧牲六年,但她說過的一句話,“女人不受欺,必須要自立”,時刻在葛蘭英耳邊回響。她經常想:如今已改天換地,到了民國,女人如何自立,仍然是困擾女性的最大難題。蔡暢能逃脫父權的控制,純屬僥幸,29歲的蔡慶熙,3歲的劉昂,48歲的自己,還有千千萬萬的女同胞,又如何獨立于男人的世界,笑傲人生?

就在這時,葛蘭英聽蔡和森說,長沙有所女子教員養成學堂,可以教女子各樣生存技能,大喜,當即決定,帶上慶熙和劉昂,祖孫三代,到長沙上學去。

到了長沙,學校收下了蔡慶熙,讓她學縫紉,也收下了劉昂,讓她讀幼兒園,卻拒收葛蘭英,嫌她超齡了。葛蘭英據理力爭,學校怎么也不答應。葛蘭英惱了,讓蔡和森寫下狀紙,投到長沙縣政府,把學校告了。

在訴狀中,葛蘭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葛健豪,她解釋說:“健”就是要做改造社會的健將,“豪”就是要做打倒封建的豪強。

縣長默默地讀完葛健豪的訴狀,提筆寫下四個字“奇志可嘉”,特批葛健豪入學。

48歲的葛健豪成了年齡最大的學生,也成了最勤奮的學生,她只想讓全中國的姐妹們都看看,沒有女人做不成的事!

1915年,葛健豪學成回到永豐,創辦湘鄉縣立第二女子職業技術學校。

第二女校教文化知識、職業技能,還教女子自強自立的道理,每一個入學的小腳女子,葛健豪都親手為她解下裹腳布。

此時,蔡和森已在長沙結識毛澤東等一批熱血青年,正在探索尋求救國救民之道。葛健豪很為兒子的追求而激動,時常在女校宣講兒子的革命道理。

第二女校的“不安分”,引起了封建勢力的恐慌,只辦了三個學期,即被緊急叫停。

學校停辦以后,葛健豪又帶著女兒和外孫女去了長沙,在劉家臺子租屋住下來,以刺繡、縫紉維持生計,同時尋找發展機會。

一時間,劉家臺子蔡家,成了蔡和森和毛澤東等革命同志的落腳點,毛澤東的母親來長沙看病,也住在蔡家。葛健豪做的辣子醬,為革命增添了火辣辣的激情。

1918年4月14日,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張昆弟、羅章龍、蕭三、蕭子昇等13人聚集劉家臺子蔡家,成立新民學會。

葛健豪和女兒蔡慶熙準備了豐盛的午餐,給13個立志要改變中國和世界的年輕人敬了一碗酒。

1919年,新民學會決定組織有志青年赴法勤工儉學,尋求救國之道。

蔡和森和蔡暢都報了名,但更多的人在觀望,葛健豪一拍手:“我也報個名?!?/p>

這一年,葛健豪55歲,她要遠渡重洋去留學,掀起了留學高潮。

葛健豪不顧蔡蓉峰的反對,賣掉自己的陪嫁首飾,又向曾家親戚借了600塊大洋,湊夠母子仨的留學費用,于1919年圣誕節那一天,在上海登上法國郵輪央脫來篷號。

經過35天的顛簸,郵輪抵達馬賽港,當葛健豪踏上法蘭西的土地,許多人盯著她的小腳看。葛健豪坦然面對好奇的眼睛,說:“雖然我的腳小,但我的路走得正?!?/p>

在同船去法國的留學生中,有一個蔡暢周南女校的同學,溆浦姑娘向警予。在35天的旅途中,向警予和蔡和森擦出了愛的火花,到達法國以后四個月,二人結為革命伴侶,琢磨應該成立一個政黨。蔡和森隨即寫信給國內的毛澤東,提議“要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這是“中國共產黨”五個字第一次出現。1922年7月,蔡和森出席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與向警予同時當選為中央委員。

比葛健豪他們早兩個月去法國的留學生中,有一個長沙伢子李富春,會開火車會修火車,賺雙份工資,人稱李富翁。1922年春天,在留法同學鄧小平的見證下,李富春與蔡暢結為夫妻。不久,蔡暢懷孕了,為不耽誤革命工作,她要做人工流產,葛健豪堅決反對,寧愿自己不讀書不工作,專職帶外孫。1923年2月25日,蔡暢生下了女兒李特特。在生產的同時,蔡暢做了絕育手術,以示一心干革命的決心。

1919—1920年,先后有1600多人赴法勤工儉學,葛健豪年齡最大,被周恩來、陳毅、鄧小平等同學們尊稱為“蔡伯母”。蔡伯母是最賣力的工人,她年齡偏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日夜做刺繡賺法郎,供養自己綽綽有余,還接濟其他同學;蔡伯母是最用功的學生,在蒙達尼女子中學上學期間,她以湖南人霸蠻勁,學會法語,完成了學業;蔡伯母還是勇敢的戰士,在留學生向中國駐法公使館請愿的活動中,她和兒子、女兒沖在最前面。

當蔡暢生下女兒之后,葛健豪又成了最稱職的外婆。

1924年秋天,李富春和蔡暢赴蘇聯學習,葛健豪帶著八個月的外孫女兒李特特回到中國。

留學歸來,葛健豪成了女權運動的積極推動者,與唐群英、王昌國等人倡議恢復湖南女界聯合會,最終讓“男女平等”第一次列入憲法(《湖南省憲法》)。

1925年夏,葛健豪在長沙顏子廟辦起了平民女子職業學校。她寫下的對聯:“遵一家教,從三代言,不出閨房半步,小奴家何苦束手就縛;學五車書,練兩手技,闖蕩江湖萬里,新女性豈能宰割任人?!贝淀懥巳媾拥淖詮娞柦?。

“馬日事變”,暴露了葛健豪的女校與共產黨聯系緊密,被迫停辦。

1925年11月4日,葛健豪次子、畢業于黃埔軍校的蔡麓仙,在省港大罷工斗爭中犧牲。黨組織發給葛健豪600元撫恤金,她給女校買了兩臺縫紉機,剩下的捐給了困難學生。

1928年5月1日,葛健豪三兒媳向警予在武漢被槍殺。在押赴刑場的路上,向警予高呼口號,宣講革命道理,劊子手殘忍地用沙子石頭塞住她的嘴。向警予沒有流淚,沿途圍觀群眾流淚了。

1928年8月17日,蔡和森悄悄回家,陪媽媽過63歲生日。時值革命低潮,全國上下都在追殺共產黨,革命力量遭到嚴重破壞,近六萬黨員,死的死、逃的逃、叛變的叛變,只剩下一萬多人。

蔡家也犧牲了兩個黨員。葛健豪似乎并沒有怎么悲傷,只是平靜地對兒子說:“和森,我要入黨?!?/p>

蔡和森很是震驚,媽媽雖然不是黨員,但一直在為黨工作,她入不入黨,沒什么區別,她在此時提出入黨,其實是在給兒子打氣:別怕兒子,媽媽和你在一起。

因為來去匆匆,蔡和森只能答應媽媽,下次回家給媽媽辦入黨手續。

蔡和森卻再也沒有回來。1931年8月4日,蔡和森在廣州英勇就義。

組織上一直沒有讓葛健豪入黨,因為她不入黨更方便為黨工作。兒女在外干革命,葛健豪在家為他們帶孩子,蔡和森的兒女,蔡暢的女兒,還有十幾個革命者的遺孤,都在葛健豪的翼護之下。直到1938年,第二次國共合作以后,延安才來人把孩子們接走。

1943年3月16日,葛健豪病逝。直至臨終,葛健豪也不知道三兒蔡和森已犧牲,她喃喃地對大女兒蔡慶熙說:“我看不到和森、咸熙(蔡暢)事業成功的那一天了,但我相信,革命一定能勝利?!?/p>

得知葛健豪去世,毛澤東寫下挽聯:老婦人,新婦道;兒英烈,女英雄。

葛健豪去世6年之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她的女兒蔡暢成了新中國第一任婦聯主席,她的女婿李富春成了國務院副總理,加上犧牲的蔡和森、向警予,蔡家出了四個中央委員。到1970年,葛健豪的外孫女婿錢之光(外孫女兒劉昂之夫),出任國家輕工業部部長,成了蔡家的第五個中央委員。

蔡家長女蔡慶熙,是蔡家兒女中最不起眼的人,當母親和弟弟、妹妹轟轟烈烈鬧革命的時候,她默默地在廚房做飯,扶老攜幼,在蔡家來來往往的革命者,都尊稱她為“老大姐”。1957年,平民蔡慶熙病逝,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參加了她的追悼會。

猜你喜歡
蔡和森女兒
光甲堂:蔡和森在這里下定決心改造社會
一封信發出“成立中國共產黨”的先聲
蔡和森:用生命踐行立下的誓言
蔡和森:“最后勝利一定是屬于我們的”
蔡和森:第一個明確提出成立中國共產黨的人
哈哈村
和女兒的日常
中國革命的“普羅米修斯”蔡和森
女兒不愛自己讀書等
女兒愛上了串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