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空間溢出效應與地區異質性

2021-05-07 00:00廖翼
關鍵詞:農民收入標志效應

廖翼

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空間溢出效應與地區異質性

廖翼

(湖南農業大學 商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采用2011—2018年省際面板數據,利用空間杜賓模型、偏微分估計法等就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增收的空間效應、地區異質性進行實證檢驗,結果表明:地理標志農產品通過品牌溢價、誘發農業產業集聚、帶動關聯產業發展等促進本地區農民收入增長;通過經驗、技術外溢及人員流動,帶動周邊地區農民增收。地方政府對農業發展支持力度不同,使得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增收影響存在地區異質性。

農產品;地理標志;農民增收;空間溢出效應

一、問題的提出

作為一種地域性、獨特性及制度賦予特定權利的農業資源,地理標志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利益,它在提升地方特色農產品形象、增加農副產品價值方面作用巨大?!丁笆濉泵撠毠砸巹潯穼l展地理標志農產品視作產業發展脫貧的重要手段,中央一號文件(2017年至2020年)也多次強調,各地要加強地理標志認證和管理,促進富民鄉村產業發展。在政策引導和扶持下,多地依托地理標志農產品實現農民脫貧增收。以贛南臍橙為例,2018年臍橙鮮果銷售收入60.5億元,果農人均臍橙收入達到8640元,占果農人均收入的85%,關聯配套產業解決了近100萬農村勞動力就業。然而,也還有很多地區在利用地理標志農產品開展脫貧增收工作時,并未取得預期效果[1,2]。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是如何促進農民增收的?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增收的效應緣何呈現地區異質性?這些問題的解答對于進一步激發地理標志農產品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潛能方面的意義重大。

已有關于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影響的研究以定性分析為主,認為地理標志商標具有品牌溢價效應,并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尋求現實依據。橫向維度,學者們將注冊為地理標志的農產品和未注冊的同類農產品進行價格對比,以揭示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價格優勢對增加農民收入的作用[3,4]。另外一些學者從縱向,即選擇單一地理標志農產品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該農產品注冊為地理標志農產品前后的價格差異,以佐證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溢價效應[5]。溢價機制發揮作用的重要前提是農戶和企業的生產行為得到控制,嚴格按照地理標志授予標準向市場提供產品[6,7]。

關于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影響的定量分析多從宏觀和中觀兩個層面展開。宏觀層面,劉華軍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基于全國31個省際截面數據進行經驗估計得出,地理標志農產品數量增長對農民增收具有顯著促進作用[8]。在此基礎上,夏龍等引入空間計量模型進一步探究了地理標志數量增長與農民收入增長的關系[9]。遺憾的是,該文并未對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的空間溢出效應進行理論分析,也沒有給出空間溢出效應的估計結果。由于地理標志農產品數據難以收集,從全國層面展開分析的不多,大部分學者選擇從中觀尺度入手,得出的研究結論略有差異。趙金麗等對江蘇省的研究表明,地理標志資源對農民收入的促進作用并未體現[10]。苗成林通過在模型中引入地理標志農產品數量的一次項和二次項,發現山東省地理標志農產品數量與農民收入之間存在倒U型關系[11]。邰秀軍等測量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集聚度后證明,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化具有減貧增收效應[12]。

由于研究時限、研究區域等不同,關于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結論存有差異,且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現有研究側重于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之間關系的確認,對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影響農民收入增長的機理分析不夠全面和深入。第二,鮮有學者從空間經濟學視角,分析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因此已有結論可能會低估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的農民增收效應。第三,學者們針對不同地區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增收影響的實證分析結論有差異,但還未有學者從全國層面闡釋地區異質性產生的原因,并進行實證分析。第四,由于我國對地理標志實施多頭管理,數據獲取比較困難,因此已有文獻從中觀尺度進行研究的較多,以單一部門數據為對象的研究較多,從全國視域展開實證分析的很少?;诖?,本研究擬先就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作用路徑進行全面分析,然后審慎核算出我國省際地理標志農產品存量,采用空間杜賓模型實證檢驗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增收的影響,分析其空間溢出效應和地區間的作用差異。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1.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本地農民增收的影響

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本地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主要通過三條路徑實現:一是品牌溢價,二是農業產業集聚,三是關聯產業發展(圖1)。

圖1 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促進本地農民增收的路徑

地理標志農產品依托于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和人文歷史傳承,其健康、獨特的風味、人文情懷是消費經濟時代大眾所偏好的,并且,只有達到相應的生產標準,地方特色農產品才能獲批為地理標志農產品?;谏鲜鎏匦?,加之政府背書,地理標志農產品具有信號顯示機制,利于消費者將其與普通農產品進行分辨,并愿意為其支付一定溢價。這種附著在地理標志農產品上的品牌價值直接增加了農民的經營凈收入。

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地域性、獨特性及制度賦予它的特定權利,使得地理標志農產品能夠集聚區域內其他經濟資源,形成產業集群效應。事實上,國內外大多數農業相關產業集群都是為了利用純農業資源的比較優勢而以特色農產品或準地理標志農產品為主建立起來的有機產業群落[13]。農業產業集群形成后,又將反哺地理標志農產品,提高地理標志農產品品質、信譽與品牌價值,促進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收入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四個維度:第一,提高生產效率。農業產業集群形成后,高校、科研機構與農民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知識溢出和技術進步進程加快,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步入規?;?、專業化發展道路,由此帶來生產效率的提高。第二,降低交易成本。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催生了發達的農業合作組織,它將單個農民聯合形成一個整體,與經銷商、中介機構等開展談判、交易,大大降低了農民的交易成本。第三,提供就業崗位。農業產業集群延長了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鏈,大量加工企業進入區域內,創造了很多新的就業崗位,擴充了當地的就業容量。第四,獲取政策支持。依托地理標志農產品建立的農業產業集群形成后,集聚區將爭取到更多的政府財政支持,用于完善基礎設施、提供有效公共服務,解決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難題,促進農民增收。

當地理標志農產品走上規?;?、專業化發展道路后,憑借其市場知名度和信譽度,創建集農業觀光采摘、農事體驗、科普研學、民俗體驗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將為農民增收帶來新的亮點與支撐。如廣東省新會區依托新會陳皮地理標志建立現代農業產業園,構建“陳皮產業+文化”“陳皮產業+旅游”發展模式,2018年吸引游客超過118萬人次,帶動陳皮產業就業5萬人,農民人均增收1.88萬元。

基于上述理論分析,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說1:

H1: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會對本地農民收入增長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2.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的空間溢出效應

一個地區的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除了促進本地農民收入增長外,還將產生空間溢出效應,即對周邊地區農民收入增長發揮積極作用。從宏觀層面來說,這個地區的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模式、政策支持與配套體系將通過信息外溢對鄰近地區產生示范作用,助推鄰近地區政府合理規劃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布局、明確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各環節的建設重點、完善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的基礎設施,糾正其地理標志農產品建設中可能發生的低效率現象,提高地區整體收入水平。從微觀層面來說,市場本身是知識傳播的重要渠道,自然資源稟賦在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毋庸置疑,但技術、營銷對于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的影響日益凸顯。技術創新與推廣的直接效果即是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種更加豐富、品質日益優良,而產品本身就是技術的體現。技術最終通過市場上產品間的競爭關系或通過企業的上下游合作關系得以傳播。同時,技術人員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學術層面的交流渠道也比較多,期刊、著作、學術會議、互聯網等都可以促進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知識的外溢。產品包裝、宣傳推廣等營銷活動也通過市場上產品的流動產生顯著的知識外溢。同時交通和信息的發展方便農民前往周邊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化發展好的地區就業,其工資性收入得以提升?;谏鲜隼碚摲治?,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說2:

H2: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鄰近地區農民增收具有空間溢出效應。

3.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增收影響的地區異質性

地理標志作為一種特殊的知識產權,在使用方面具有非排他性,這就決定了政府在地理標志農產品開發、管理、市場推廣等方面承擔著重要職責。首先,政府財政支農支出用于農田水利改造、土地治理等支出,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穩定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能力提供了保障。其次,政府通過支持高??蒲袡C構、農業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牽頭的科技示范項目、現代農業園區試點項目等,為當地地理標志農產品結構優化、品質提升提供科技助力。第三,政府用于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等的補助越多,地理標志農產品申請、市場開拓、可持續擴展的資金越充足。這些對于提升地理標志農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發揮品牌效應至關重要?;谏鲜隼碚摲治?,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說3:

H3: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增收的影響具有地區異質性,不同的政府財政支農力度會影響其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農民增收效應。

三、研究設計

1.變量選取與說明

(1)被解釋變量。農民收入水平(),具體用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以2011年為基期,根據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將各年名義值轉化為實際值。同時將城鄉收入差距()作為被解釋變量的另一代理變量,通過對被解釋變量進行替代測度,檢驗相關研究結果的穩健性。具體用剔除價格因素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反映城鄉收入差距。

(2)解釋變量??紤]數據的權威性、可得性、連續性,并參考已有研究,本研究選取地理標志農產品存量作為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水平()衡量指標。我國對地理標志的保護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經過數十年發展,建立起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為依托的三套注冊保護體系。本研究在核算地理標志農產品存量時,分別統計三套注冊保護體系相關單位發布的公告再予以加總,并剔除在不同單位重復申請的地理標志農產品,最終得到2011—2018年各?。ㄗ灾螀^、直轄市)地理標志農產品存量。

(3)控制變量。影響農民收入增長的因素較多,本研究在借鑒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選取以下變量作為控制變量。農村固定資產投資水平():用各?。ㄗ灾螀^、直轄市)農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來表示,利用2011—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指數將其折算為2011年的不變價格。人力資本水平():用人均受教育年限來衡量。根據《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公布的各地區農村居民受教育情況,以6歲及以上人口中各種不同文化程度人口占比為基數,分別對未上過學、小學、初中、高中、大專及以上等5個類別賦予0年、6年、9年、12年和16年的權重,加權計算出各地區歷年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農業現代化水平():借鑒楊建輝的研究成果,從農業產業化、農業機械化、農業化學化、農業水利化、農業電氣化等5個方面構建包含10個指標在內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14],各指標權重的設定參考楊華等的研究成果[15]。在此基礎上,將各指標的標準化值與對應的權重相乘,加總求得各地區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分值。農業貸款():用金融機構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衡量,并利用國內生產總值指數將其折算為2011年的不變價格。產業結構():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產值之和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予以表示。

2.模型設定

為檢驗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本研究建立如下計量模型:

PIN-=β0+1GI+2FAI+3PEDU+4AM+5AL+6IND+ε(1)

上式中,代表30個?。ㄗ灾螀^、直轄市),代表時間,ε是隨機誤差項。

進一步地,建立空間計量模型考察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增收的空間溢出效應。根據空間效應表現方式的不同,空間計量模型分為空間自回歸模型(SAR或SLM)、空間誤差模型(SEM)和空間杜賓模型(SDM)??臻g杜賓模型的優勢在于它同時考慮了空間滯后的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可以更全面地估計面板數據的空間溢出效應,因此本研究選擇空間杜賓模型作為基礎模型。結合式(1),本研究構建的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增收影響的空間杜賓模型為:

四、數據來源與計量結果分析

1.樣本及數據說明

鑒于數據的可獲得性,研究樣本選定我國30個?。ㄗ灾螀^、直轄市)(香港、澳門、臺灣和西藏等4個地區除外),研究期限為2011—2018年。地理標志農產品數據分別來源于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中國商標網、地理標志網、農產品地理標志信息查詢網。其他經濟、社會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農村統計年鑒》《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中國金融統計年鑒》《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報告》、各?。ㄖ陛犑?、自治區)統計年鑒、各?。ㄖ陛犑?、自治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個別缺失數據根據歷年數值予以估算。

為消除量綱和模型構建時可能存在的異方差問題,本研究對非比值之外的所有變量進行取對數化處理,各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1。

表1 變量的含義及描述性統計

2.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影響的檢驗

在不考慮解釋變量的空間影響時,Hausman檢驗結果(2(7)=432.25)支持固定效應優于隨機效應,因此采用固定效應組內差分法估計模型式(1),將回歸結果報告于表2第(1)列。與預期相符,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確實有利于促進本地農民增收。同時,根據前文的理論分析,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還可能存在空間溢出效應,即對鄰近地區農民增收發揮作用。因此,有必要借助空間計量模型對其溢出效應進行實證分析。

表2 空間模型設定形式的選擇性檢驗結果

注:***、**、*分別表示通過1%、5%和10%水平上的顯著性檢驗;()內為各估計系數對應的或統計值,[]內為值。

根據Ehlorst提出的空間面板數據模型設定形式的檢驗步驟,拉格朗日乘數檢驗結果(LM-lag和LM-err統計量均顯著)表明有必要建立空間計量模型進行回歸分析[16],似然比(LR)和瓦爾德(Wald)兩個檢驗統計量判斷空間杜賓模型不能退化為空間自回歸模型和空間誤差模型。同時,Hausman檢驗(2(6)=-32.33)判斷應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得到的結果如表2所示。

由于空間模型結構本質上構成了非線性模型,其解釋變量回歸系數不能像經典線性模型一樣被視作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17,18]。為此,借用LeSage 和Pace提出的空間計量模型偏微分估計方法,將解釋變量的空間效應分解為直接效應、間接效應和總效應。直接效應表示解釋變量對本區域被解釋變量的影響,間接效應反映解釋變量對鄰近地區被解釋變量的影響,即空間溢出效應[19],結果見表3。

表3 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的空間影響估計

注:***、**、*分別表示通過1%、5%和10%水平上的顯著性檢驗;()內為各估計系數對應的統計值

首先,考察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本地區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直接效應的估計結果表明,在2011—2018年間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整體顯著促進本地農民增收,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地理標志農產品存量每增長1個百分點,農民收入將增長0.0816個百分點。與普通面板數據模型結果相比,地理標志農產品產出彈性值升高了0.0464個百分點,即如果不考慮空間溢出效應,我們就會低估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農民增收作用。其次,分析本地區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鄰近地區農民增收的影響。間接效應的估計結果具有統計顯著性,且與預期一致,估計結果為正值,表明地理標志農產品存量的增長,將通過技術、經驗的外溢和人員的流動等帶動地理標志農產品所在地以外其他地區的農民增收。綜合上述結果,本文研究假設1和研究假設2得到驗證。

控制變量的研究結果基本和其他研究一致。第一,農村固定資產投資的直接效應、間接效應和總效應都很顯著,即無論對于本地農民,還是鄰近地區農民,都具有增收效應。固定資產投資的實施會催生對社會產品、勞務的大量需求,創造出非農就業機會,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完成后,借助交付使用的固定資產,農民可以開展相關經營、服務活動。第二,與農村固定資產投資一樣,人力資本水平對農民收入增加的直接效應、間接效應和總效應都顯著為正。人力資本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農民在市場上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同時通過人員流動,將其知識、技能傳遞給其他地區農民。第三,農業現代化水平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赡艿脑蚴?,本研究通過構建指標體系測算各地區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但在研究期間內,30個研究單元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變動趨勢并不一致,導致全樣本無法通過顯著性檢驗。第四,農業貸款對農民增收具有顯著促進作用,并在省域空間層面產生正向外溢效應。金融機構增加涉農信貸投資,將使得農民人均資本存量增加。根據生產函數理論,當其他條件不變時,資本增加將會帶來產出增加,因此金融機構涉農貸款額度的增加將會通過增加農民人均產出最終帶來農民收入的增加。第五,產業結構的直接效應、間接效應和總效應均在1%水平下顯著為正,且其對農民增收的貢獻是所有變量中最大的。二三產業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同時相比農業,收益更高,對促進農民增收作用顯著。

3.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收入增長影響的地區異質性檢驗

由于對農業發展投入的資金不一樣,各地區用于支持地理標志農產品開發、認證、管理等的資源投入存在差異,可能導致不同地區地理標志農產品存量增長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存在差異。對此,我們引入財政支農力度變量,具體用各地區農林水事務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予以衡量,并將其與地理標志農產品存量相乘,得到新的交叉變量(·)。同前文一樣,本研究分別計算了線性模型和空間模型回歸結果。Hausman檢驗結果(2(9)=48.26)表明,線性模型應采用固定效應。LR檢驗和Wald檢驗依然支持SDM模型不能退化為SAR模型和SEM模型。同時,Hausman檢驗結果(2(8)=14.75)支持采用隨機效應的SDM模型回歸,結果見表4。顯然,不管是否考慮空間影響,·的估計系數都顯著為正,即財政支農力度越大的地區,地理標志農產品存量增長對農民增收的促進作用都更大。因此,各地區不僅要加強對特色農產品的挖掘,積極申報地理標志,同時要投入更多的資金推進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后續產業化發展,有效推進三產融合。

表4 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地區異質性檢驗

注:***、**、*分別表示通過1%、5%和10%水平上的顯著性檢驗;()內為各估計系數對應的或統計值,[]內為值。

4.穩健性檢驗

穩健性分析的形式很多,包括加入更多的控制變量、被解釋變量的替代測度、不同的樣本等。本研究主要采用被解釋變量的替代測度進行穩健性檢驗,將城鄉收入比作為農民收入增長的另一代理變量。從表5的結果來看,地理標志農產品存量的估計系數為負,說明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能夠有效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且財政支農力度的加大會強化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增收效果。

表5 基于被解釋變量替代測度的穩健性檢驗

注:***、**、*分別表示通過1%、5%和10%水平上的顯著性檢驗;()內為各估計系數對應的統計值。

五、結論與啟示

上述研究表明: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不僅有利于本地農民增收,同時通過經驗、技術外溢及人員流動,帶動了周邊地區農民收入增長。在不同地區,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對農民增收的促進作用是不同的。政府財政支農力度越大、對農業發展越重視,地理標志農產品對農民增收的貢獻越大。

基于現實背景,本研究結論對于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和農民增收具有如下啟示:一是應充分挖掘地理標志農產品潛力,大力提升農產品特色和質量。各地區應基于自然資源稟賦和人文歷史傳承,充分挖掘優質特色農產品,申報地理標志。狠抓育苗技術、栽種技術、加工技術等核心技術,提升產品質量。重點圍繞“小”“特”“精”發展產業,豐富農產品品種,增加產品豐富度與梯度,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二是應以地理標志農產品為依托,做好產業鏈延伸和產業融合。產業鏈延伸方面,各地要深挖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增值潛力,促進產業鏈前延后伸,讓農民充分享有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全鏈條的增值收益。產業融合方面,以地理標志農產品為依托,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促進農業與二三產業尤其是文化、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為農民持續增收提供產業支撐。這些都要求政府進一步優化財政支農結構,加大對科技示范項目、產業化經營項目、現代農業園區試點項目等的資助,同時進一步完善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建設。三是應創新營銷模式,提高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知名度與美譽度。企業要回歸營銷主體地位,積極參與政府、行業協會籌劃的農事節慶活動,利用直播、短視頻等現代營銷工具,借助淘寶、抖音、微信、微博等平臺開展廣告宣傳與促銷活動,提高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四是應加強地理標志農產品制度建設。在制定地理標志產品標準過程中,廣泛征求企業、農戶等利益相關方意見,并借助專家力量對意見進行總結,保證標準質量。規范地理標志授權使用,強化產品帶標上市。建立生產經營主體目錄、生產檔案,優化地理標志產品的認定、監管、維權和服務支持體系建設。

[1] 周韓月,安秋陽.基于地理標志助推精準扶貧困境的改進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8):154.

[2] 許暉,薛子超,鄧偉升.區域品牌生態系統視域下的品牌賦權機理研究——以武夷巖茶為例[J].管理學報,2019,16(8):1204-1216.

[3] PRADYOT R,JENA,ULRIKE GROTE.Impact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basmati rice cultivation in Uttarakhand State of Northern India:What implications does it hold fo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J].World Development,2012,40(9):1895-1907.

[4] 楊永.精準扶貧視域中的地理標志保護蔬菜發展研究[J].北方園藝,2018(22):195-199.

[5] 楊瀏洋.農戶“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經濟效益研究——以地理標志農產品湖南寧鄉豬為例[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9.

[6] 薛彩霞,姚順波.地理標志使用對農戶生產行為影響分析:來自黃果柑種植農戶的調查[J].中國農村經濟,2016(7):48-57.

[7] FILIPPO ARFINI,ELENA COZZI,MARIA CECILIA MANCINI,et al.Ar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s fostering public goods? Some evidence from Europe[J].Sustainability,2019,11(1):1-14.

[8] 劉華軍.地理標志的空間分布特征與品牌溢出效應——基于中國三部門地理標志數據的實證研究[J].財經研究,2011(10):48-57.

[9] 夏龍,姜德娟,隋文香.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空間分布與增收效應[J].產經評論,2015(1):78-91.

[10] 趙金麗,張落成,陳肖飛.江蘇省地理標志品牌溢出效應及地區差異分析[J].中國科學院大學學報,2014(11):760-767.

[11] 苗成林.農產品地理標志促進農業經濟發展[D].濟南:山東大學,2016.

[12] 邰秀軍,楊慧珍,陳榮.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化的減貧增收效應——基于山西省110個縣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6):144-149,225.

[13] 商世民.地理標志集群品牌對農產品產業集聚的影響——以湖北省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33(23):40-43.

[14] 楊建輝.農業現代化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及空間演化研究[J].中國農機化學報,2020(8):229-236.

[15] 楊華,芮旸,李炬霖,等.陜西省農業現代化水平時空特征及障礙因素[J].資源科學,2020,42(1):172-183.

[16] ELHORST J P.Matlab software for spatial panels[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12,8(1):56-72.

[17] 劉舜佳,張雅.農產品貿易知識溢出的環境效應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18(7):119-131.

[18] 張海龍,黃鏡淳,賈菲,等.我國288個城市經濟發展的空間溢出效應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9(24):141-144.

[19] JAMES LESAGE,R KELLEY PACE.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M].Boca Raton: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2009.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on the farmers’ income growth: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and regional heterogeneity

LIAO Yi

(College of Busines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By using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11 to 2018, Spatial Durbin Model and partial differential estim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on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and the regional heterogeneity of the farmers’ income growth has been empirically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motes the increase of local farmers’ income through brand premium, inducing agricultur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ies; and promotes the income growth of the farmers in surrounding areas through the experience and technology spillover and personnel flow. Due to the different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the effect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on farmers’ income growth differs in different regions.

agricultural products;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farmers’ income growth;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F329.9

A

1009–2013(2021)02–0026–08

10.13331/j.cnki.jhau(ss).2021.02.004

2020-12-16

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8YBA232)

廖翼(1986—),女,湖南株洲人,博士,講師,主要從事農業市場與貿易方面的研究。

責任編輯:李東輝

猜你喜歡
農民收入標志效應
新型城鎮化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多功能標志桿的使用
陜西農民收入:一路爬坡過坎
收入結構更加優化 城鄉差距逐步縮小 “十三五”期間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單靠出門打工——搬遷后農民收入來源報告
首都的標志是只熊
死海效應
為什么奧林匹克以五環為標志?
應變效應及其應用
偶像效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