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大提梁石瓢”藝術特征

2021-05-24 14:11
山東陶瓷 2021年2期
關鍵詞:古雅圓潤泥料

秦 蒙

圖1 大提梁石瓢

紫砂壺藝術從明朝正德年間發展至今已經相當成熟,大量的經典款式組成了紫砂壺的藝術創作史,奠定了紫砂壺藝術的基本審美風格。在各種經典款式中,“曼生十八式”有著重要意義,不僅數量極多,造型新奇,且開創了詩文、繪畫及篆刻等與紫砂壺藝術結合的先河?!笆皦亍睘槁姁壑畨匦?,提梁造型的融入使壺更為高挑,構成虛實結合的空間。圖1“大提梁石瓢”在經典造型的基礎上突出了“大”的特點,是對石瓢及提梁特征的強化,展現了這一壺型的和諧之美。

1 古雅之色

石瓢與提梁這兩種造型早在紫砂壺藝術誕生前就已出現在中國傳統茶壺制作中,它們所代表的即是經典。為了迎合經典的步調,創作選擇了紫砂壺藝術中最為經典的紅色泥料來制作此壺,使泥料色彩與造型統一于對經典之美的表現。

紫砂泥是一種礦物質含量豐富的泥料,這也是它的優勢。在燒制后能夠呈現出紅色的泥料得益于鐵元素在其中發揮的作用,這種泥料不僅色澤光鮮,能夠保證茶葉的品質,更能在熱茶滋潤中日漸光亮。此壺有著健康的紅潤之色,散發出古雅的中國魅力與活力氣息。壺表色彩均勻,光潔無暇,這是對紫砂壺泥料的基本要求。淡淡的光澤體現出泥料自身的細致紋理和工藝的精湛,加深了作品的精致美感,體現了紫砂泥與眾不同的美感。運用這一泥料使作品直接繼承了傳統,構成了作品的經典氣質,烘托了提梁與石瓢的悠久歷史。

2 圓潤的石瓢與提梁

一般來說,紫砂壺基本造型結構以圓形和方形居多,這就將八字形或金字塔形的石瓢壺襯托地尤為獨特。石瓢壺由曼生開創后經許多制壺者模仿并加入個人審美因子后變得更為豐富,或圓潤玲瓏,或明快硬朗,此件作品屬于前者。壺身是標準的八字形,左右對稱,頂部較窄,越向下越寬大,比例完美。平整寬闊的底部為作品提供了十分穩固的“底盤”,保證了作品的平穩性。創作在此壺中融入了更多圓器的特征,使壺身更傾向于圓潤豐腴,以飽滿的效果體現結構的張力。筒身壺面有明顯的弧度,底部兩角也十分圓潤,所形成的外部弧線流暢干凈,底部亦由弧線構成,兩端翹起,中部平緩,使壺更有可愛活潑之氣,緩解了古雅莊重易產生的莊嚴單調之感。對于弧度的控制是此壺最精妙的工藝設計,創作將之維持在一個平衡點上,過于柔軟就會形神俱散,過于硬朗就失去石瓢壺的風格和作品本身要表達的圓潤之美,因此看似簡單的壺身實際上具有極高的工藝水準。

壺身一側鑲嵌了上揚的直嘴,根據壺身體積,壺嘴體積也較大,線條與壺身線條連成一體,使壺整體的外部輪廓線條保持了簡潔完整。平整光滑的圓形壺蓋置于壺身頂端,小而精巧。壺鈕鑲嵌在壺蓋中部,是石瓢壺中常用的環形壺鈕。在此壺中,創作加大了壺鈕的弧度,使之形成了一個圓潤的等邊三角形,與壺身的圓潤相符合。壺鈕本身的線條也較為粗大,與壺嘴形成呼應。圍繞著壺身以及與壺身相連的結構可以看出,此壺的設計的確做到了“大”,無論是線條還是面都非常的寬闊舒展,但絲毫沒有笨拙之感,可見創作對于壺整體結構、線條轉折及弧度的控制都是相當精確的,最終呈現出的效果就是大氣端莊,穩重又不失活潑。

創作在壺中運用了圓形提梁,使其鑲嵌在壺身兩側肩部上,向上延伸形成標致的圓環,如同光圈。提梁的線條相當粗壯,與壺體的厚實相對,下部的線條則較為纖細,向上則逐漸變粗,至頂端達到極限,通過過渡的方式使提梁不會過于死板憨重,有勻稱豐腴的美感。提梁與壺身之間形成了完美的圓形空間,上下相對,一虛一實,增強了作品的空間感。提梁的運用增加了作品的整體高度,也是表現“大”的一種方式,使作品在整體輪廓、造型以及細節部分都有大氣的美感。

創作對提梁與石瓢的“放大”將二者之間的和諧感體現的更為明顯,在這種和諧中則包含著中國的古雅風尚,構成了作品大氣、寬厚的氣質。作品無多余裝飾,是一件純粹光滑的光器作品,展現了紫砂壺經典款式的藝術價值與精心細致的工藝態度。

3 結語

“大提梁石瓢”在經典之上展示出了個性特征,作品做工精致,樸實中有細膩,展現了紫砂壺藝術獨特的古雅之美和工匠水準。作品天成般的和諧之美,傳遞了紫砂壺藝術的獨特魅力與中國的大國工匠精神。

猜你喜歡
古雅圓潤泥料
淺談王國維之“古雅說”
淺談紫砂壺手工成型中泥性的應用
云南建水紫陶泥料配比與工藝性質對比研究
一手掌控的餐具
LDM法3D打印紫砂泥料的制備及參數控制
Roll with it
我的敖魯古雅(外一首)
生活
蠢萌
王國維“古雅”話語的闡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