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利度胺片在減輕放療所致皮膚黏膜反應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2021-05-28 07:16河南省南陽南石醫院473003肖聃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21年9期
關鍵詞:沙利度胺黏膜常規

河南省南陽南石醫院(473003)肖聃

全球癌癥報告數據指出,近些年惡性腫瘤發生率、死亡率呈上升趨勢,2018年惡性腫瘤患病人數約為1810萬,而死亡人數高達960萬,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壽命的嚴重疾病之一[1]?,F階段惡性腫瘤治療方法較多,如化療、放療、手術、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其中手術、化療、放療為主要治療措施。放療是指經射線照射殺滅癌細胞,可適用于各階段腫瘤治療,控制腫瘤細胞擴散、轉移,延長患者生存周期。但其在殺死腫瘤細胞同時,可一定程度損害放射區皮膚,有報道指出,惡性腫瘤患者放療后約87%可出現不同程度紅斑、脫皮、潰瘍等一系列不良皮膚反應[2]。若未及時控制,可導致感染向全身擴散,引發菌血癥,增加放療患者痛苦,影響治療效果。故臨床需注意保護皮膚,控制放療所致皮損損傷,以保障放療順利進行,提升疾病控制效果。沙利度胺片是一種免疫調節藥,具有抗炎、免疫調節、預防瘢痕增生效果,在皮膚科有廣泛應用。本研究回顧性選取我院惡性腫瘤患者74例,旨在探討沙利度胺片對放療所致皮膚黏膜反應的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8月我院74例惡性腫瘤患者。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組。常規組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齡37~66歲,平均(51.76±7.02)歲,疾病類型:14例乳腺癌,6例宮頸癌,17例鼻咽癌,TNM分期:12例Ⅱ期,18例Ⅲ期,7例Ⅳ期;沙利度胺組37例,男12例,女25例,年齡38~67歲,平均(52.36±7.05)歲,疾病類型:16例乳腺癌,8例宮頸癌,13例鼻咽癌,TNM分期:9例Ⅱ期,20例Ⅲ期,8例Ⅳ期。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納入標準:病理學檢查證實為惡性實體腫瘤,TNM分期Ⅱ期~Ⅳ期,均接受放療治療,符合放療指征;具有可測量病灶,預計生存時間≥6個月,東部腫瘤研究協作組(ECOG)評分≤2分。

排除標準:伴有顱內高壓、腦轉移、栓塞性疾病、血栓性靜脈炎;尿毒癥、電解質紊亂、前庭功能障礙、完全性腸梗阻。

1.2 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治療,放療后噴敷氯化鈉注射液(0.9%),出現潰爛或紅斑后涂擦絡合碘,6~8次/d,放射野皮膚暴露至結束放療后7d。

沙利度胺組于常規組基礎上聯合沙利度胺片治療,開始放療后即開始用藥,口服,100mg/次,1次/d。兩組均持續治療至放療結束后7d。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皮膚黏膜反應發生情況。放射野皮膚基本無變化為0級;放射野皮膚可見淡紅斑、水皰、出汗減少、干性脫皮為1級;皮膚觸痛、紅斑明顯,可見中度水腫、濕性片狀脫皮為2級;重度水腫,濕性融合性脫皮為3級;出血、潰瘍、壞死為4級。

②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前、治療后分別取2ml肘靜脈血,離心,分離血清,通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兩組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酶聯生物公司。

③生活質量:以癌癥患者生活質量量表(EORTCQLQ-C30)評定,內容包括功能領域(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癥狀領域(惡心嘔吐、疼痛、疲勞),總分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等級資料采用Ridi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皮膚黏膜反應 沙利度胺組皮膚黏膜反應發生情況優于常規組(P<0.05),見附表1。

附表1 兩組皮膚黏膜反應比較[n(%)]

2.2 炎癥因子水平 治療前沙利度胺組、常規組血清TNF-α、IL-6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沙利度胺組、常規組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但沙利度胺組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常規組(P<0.05),見附表2。

附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附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 n TNF-α(μg/L) IL-6(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沙利度胺組 37 14.68±2.15 18.46±2.52a 12.74±3.05 16.80±2.29a常規組 37 15.23±2.37 21.39±3.14a 13.43±3.11 22.34±2.57a t 1.046 4.427 0.964 9.790 P 0.299 <0.001 0.339 <0.001

2.3 EORTCQLQ-C30評分 治療前沙利度胺組、常規組EORTCQLQ-C30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EORTCQLQ-C30評分升高,且沙利度胺組評分(72.29±4.58)高于常規組的(67.15±5.02)(P<0.05)。

3 討論

放療是惡性腫瘤主要治療手段之一,能殺傷癌細胞,且會損害機體正常細胞,射線照射達一定累積劑量后,可導致細胞增殖、分裂能力降低,致使細胞脫落、蛻變,引發內皮細胞閉塞、損傷,破壞皮膚完整性,增加微生物入侵風險。因此尋求一種經濟、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法有重要價值。

沙利度胺屬于谷氨酸衍生物,具有催眠、鎮靜效果,最初常用于輔助睡眠、預防孕吐反應,后因其有嚴重致畸形兒效應而被禁用,隨臨床研究逐漸深入,其逐漸被人們重新認識和定義,1998年7月其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上市,用于治療麻風性結節紅斑(ENL)及預防復發[3]。本研究顯示,沙利度胺組皮膚黏膜反應發生情況優于常規組,治療后EORTCQLQ-C30評分高于常規組(P<0.05),提示沙利度胺片能有效減輕惡性腫瘤放療患者皮膚黏膜反應,改善生活質量。分析原因在于沙利度胺片是經人工合成谷氨酸衍生物,能穩定肝臟溶酶體系統,抑制炎癥介質分泌,且其能干擾T細胞功能,抑制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從而起到免疫調節、抗炎作用,糾正局部炎癥狀態、免疫紊亂狀態,加速糜爛皮損恢復[4]。因此惡性腫瘤患者放療過程中應用沙利度胺片能一定程度減輕皮膚黏膜反應,提升生活質量。

皮膚潰瘍等慢性皮膚病發生、進展過程中炎癥刺激發揮關鍵作用,TNF-α、IL-6為重要炎癥因子,由巨噬細胞(M1型)誘導產生[5]。其中TNF-α可刺激靶細胞分泌、合成IL-6、IL-1等,誘導粘附因子-1表達,促使炎癥細胞參與炎癥反應,在局部皮膚炎性浸潤中有重要作用;而IL-6可結合IL-6受體,激活胞漿JAK激酶,從而刺激T細胞增殖、細胞毒性T細胞活化,參與炎癥反應[6]。本研究發現,治療后沙利度胺組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常規組(P<0.05),可見沙利度胺片能有效抑制血清TNF-α、IL-6因子表達,改善局部炎癥狀態,從而減輕皮膚黏膜反應。

綜上所述,沙利度胺片可作為放療所致皮膚黏膜反應有效治療藥物,能夠改善局部炎癥狀態,減輕皮膚黏膜反應,提高放療患者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沙利度胺黏膜常規
沙利度胺致心動過緩回顧性分析
腭部良性腫瘤切除術中應用豬小腸黏膜下層脫細胞修復補片修復硬腭黏膜缺損的療效觀察
常規之外
Tiger17促進口腔黏膜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和遷移
探討消化道早期癌前病變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治療后的護理干預
探討常規課的高效課堂
緊急避孕不是常規避孕
沙利度胺對IL-1β介導的支氣管上皮細胞炎癥反應的影響
沙利度胺對宮頸癌裸鼠移植瘤的放療增敏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別受限于常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