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診斷中的研究進展

2021-05-30 05:40羅樹林
健康之家 2021年16期
關鍵詞:肝纖維化診斷肝硬化

羅樹林

摘要:肝纖維化及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診斷和動態評估,直接關系其是否能夠及時得到合理的臨床治療。為了深入探究CT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本文就對CT平掃及增強掃描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診斷中的應用,CT灌注成像(CTP)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診斷中的應用,CT能量成像技術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診斷中的應用,CT分子影像學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診斷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CT;肝纖維化;肝硬化;診斷

肝纖維化及肝硬化都是臨床常見的肝臟疾病,同時也是慢性肝臟疾病患者的最終疾病形態。肝纖維化及肝硬化對患者的肝臟健康有極大的危害,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手段進行治療,有引起惡變的風險。臨床研究表明,肝纖維化及肝硬化在發病早期如果及時進行干預,其病情是可逆的[1]。因此,及時準確地對肝纖維化及肝硬化進行診斷,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當前,肝組織病理學檢查是臨床公認的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診斷“金標準”,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的診斷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2]。但是該診斷方式屬于有創診斷,在診斷過程中會對患者產生一定的創傷,且患者承受著一定的風險,導致其臨床應用受到了局限,無法作為肝纖維化及肝硬化患者診斷及動態監測的手段進行推廣應用[3]。隨著影像學技術的發展,CT技術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的診斷中逐漸得到了應用。但傳統觀點認為,CT僅能夠對中晚期肝硬化及其并發癥進行診斷,卻無法衡量肝纖維化的程度和分期[4]。近年來,隨著CT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新技術逐漸應用到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的診斷中,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的診斷和動態評估中均獲得了顯著的應用效果。本文就對CT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診斷中的應用進展進行了闡述,以期為提升這類患者的診斷水平提供參考。

1CT平掃及增強掃描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診斷中的應用

臨床研究表明,患者從肝纖維化發展到肝硬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且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階段會伴隨出現不同程度的形態學變化?;颊叩倪@一發病特征,為CT平掃和增強掃描的診斷提供了理論基礎[5]。通過CT平掃和增強掃描,能夠清晰地顯示肝硬化的形態學改變特征,即CT下可見肝邊緣呈波浪狀、肝裂增寬、肝囊窩增大、膽囊移位、膽囊壁增厚、肝實質密度不均勻等[6]。不僅如此,經CT平掃及增強掃描還能夠觀察到門靜脈增粗、脾大、腹水、側支循環形成、胃壁及腸壁增厚等門靜脈高壓征象。而以上這些征象,在肝纖維化到肝硬化發展的不同階段會表現出較大的差異,通過對這些差異的觀察,能夠對患者的疾病進展情況進行評估。

但由于肝纖維化及肝硬化在發病初期,其形態學改變較小,導致CT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并不理想。臨床認為對于該階段的患者,借助一些量化的測量指標,有助于患者的臨床診斷。對機體的器官體積進行準確的測量,這是CT技術所具備的一項主要功能。而當前臨床研究已證實,肝臟、脾臟體積的變化與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的程度有密切的關系,測量以上臟器的體積對于輔助診斷有重要的意義[7]。這一方向值得臨床日后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盡管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發病早期,其形態學變化缺乏顯著性特征,但CT在識別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評估其病情程度和預后效果中仍有較大的應用價值。當患者發病后,在尚未出現肉眼可辨別的形態學改變之前,借助CT技術對一些微細結構進行準確的測量,有助于早期的臨床診斷。通過CT對患者的肝臟體積進行測量,對于提升肝纖維化、肝硬化的疾病發展進程有良好的評估作用。

2CT灌注成像(CTP)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診斷中的應用

肝臟在機體內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器官,屬于雙重血供器官,由門靜脈和肝動脈共同供血,在通常情況下,其供血量分別占肝血供總量的70%和30%左右[8]。當患者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病變后,其血流動力學會隨著疾病的進展發生相應的改變,即肝動脈血流出現代償性增多,這主要是由于患者發病后,其肝血竇閉塞、門靜脈受壓變窄,肝動脈和門靜脈小分支的竇前異物異常吻合,引起肝門靜脈壓力增大,血供減少,進而導致肝動脈血流出現代償性增多。

CTP是一種能夠在活體上,以無創的方式,對組織、器官的血流灌注狀態功能進行評估的技術。而研究表明,門脈關注量、肝總灌注量與肝纖維化、肝硬化的病情程度呈負相關,而肝動脈灌注量、肝動脈灌注指數、達峰時間、平均通過時間均與肝纖維化、肝硬化的病情呈正相關[9]。因此,通過CTP技術對相應血流灌注量及相關指標的評估,可判斷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

CTP技術在肝纖維化、肝硬化診斷中的最大優勢就在于能夠以無創的形式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改變進行評估。而臨床研究表明,患者的這些血流動力學改變往往發生在其形態改變之前,這就使得CTP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對患者的早期診斷。

但與CTP技術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CTP在使用過程中,輻射劑量較大,在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廣泛使用。當前臨床針對這一問題,也積極地進行了一些探索,例如通過改變掃描條件、圖像濾波、量子消噪等方式,可使其輻射劑量得到明顯降低。其次在應用CTP診斷的過程中,灌注參數會受到對比劑、注射流率、計算模型的影響,而出現一定的差異,這也是限制CTP應用的一個因素。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急需建立標準化的掃描方案。最后CTP使用過程中存在大量測量參數重疊的問題,這是影響CTP臨床應用的一個主要因素。

3CT能量成像技術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診斷中的應用

CT能量成像技術是當前的一種新型成像技術,該技術的,最大的優勢在于對微小病灶的診斷中及病灶性質的分析。相比傳統CT技術,CT能量成像技術不僅能夠檢出肝臟的微小病灶,同時能夠對病灶的質性進行準確的判斷。

應用CT能量成像技術,對患者進行診斷時,通過常規肝臟CT增強掃描即可獲得肝血流動力學參數,在完成肝硬化形態學診斷的同時,能夠對肝血流動力學參數功能進行準確地評估。不僅如此,使用虛擬平掃代替真實的CT平掃,能夠降低輻射劑量,這一點較CTP技術有明顯的優勢,這使得CT能量成像技術更適于作為肝纖維化、肝硬化患者的動態監測手段進行臨床應用。

雖然CT能量成像技術在肝纖維化、肝硬化的診斷中有明顯的優勢,但當前針對其在肝纖維化、肝硬化診斷中的應用報道尚且較少。而該技術在肝血流動力學參數中的應用也尚處于起步階段,尚不及CTP技術成熟、精確,其針對的敏感性、特異度、閾值及圖像采集的時機等,均需臨床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這也是臨床未來研究需關注的一個方向。

4CT分子影像學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診斷中的應用

臨床研究表明,肝纖維化、肝硬化的特征是膠原蛋白等細胞外基質(ECM)的過渡沉積。同時ECM被降解則是肝纖維化、肝硬化可逆轉的病理基礎[10]。因此,通過量化肝細胞外體積分數(fECVs)能夠間接推斷EMC的變化,從而對患者的病情程度進行判斷、對治療效果進行監測,對預后效果進行評估。

CT分子影像學就是借助這一原理對肝纖維化、肝硬化患者進行診斷和動態監測的。但當前臨床對于CT分子影像學的應用和研究報道較為罕見,對該領域的探索也處于初步階段。但該技術手段相比常規CT技術,在肝纖維化、肝硬化患者的診斷中蘊藏著較大的應用前景,值得臨床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探索。

5結束語

綜上所述,CT是當前臨床常用的一種影像學技術手段,在多種疾病的診斷中均有廣泛的應用。近年來,隨著CT技術的不斷發展,各類CT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其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的診斷中也逐漸表現出了較大的應用優勢,不僅具有無創性和可重復性,且能夠對肝纖維化及肝硬化進行動態評估,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患者的診斷和療效評估中有表現出了較高的應用價值。但當前CT定量診斷仍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有待進一步進行探究和提升。CT分子影像學的研究和發展為實現肝纖維化及肝硬化患者的定量診斷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向,未來臨床學者需朝著這一方向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王航宇,魏書堂,楊文義,等.MRI-DWI不同模型參數評估CHB肝纖維化分級的價值觀察[J].中國CT和MRI雜志,2021,19(4):4.

[2]史景璐.彩超和CT在慢性肝纖維化患者肝臟形態學變化評估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CT和MRI雜志,2021,19(5):3.

[3]朱春霧,劉欣艷.探究CT與MRI聯合檢查在肝硬化背景下肝臟良惡性結節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1,5(16):2.

[4]王慧慧、S.Bak、J.E.Kim、K.Bae、J.M.Cho、H.C.Choi、M.J.Park.雙能CT量化肝細胞外體積:預測肝硬化中肝臟相關事件的效能[J].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2020,43(6):123-123.

[5]苗小變、許磊、龔夢、葉永盛.釓噴酸葡胺增強MRI在肝硬化背景下肝癌診斷中的應用及其價值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21,19(1):3.

[6]王忠、陳超、楊偉、王晉秋、周西、范丹丹、王丹、何川東、溫凌字、劉啟榆.五期CECT肝臟灌注成像在肝硬化評估中的應用價值[J].醫療衛生裝備,2020,41(9):4.

[7]劉海靜,夏遠艦,申兵,等.64排螺旋CT和寶石能譜CT在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側支循環中的應用研究[J].河北醫藥,2019,41(10):4.

[8]龔怡,付倩,張蓓.多層螺旋CT檢查肝臟體積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臟受損程度的量化診斷價值分析[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9,21(06):77-80.

[9]鄒磊,吳堡,趙燕,等.超聲造影,增強CT對肝硬化背景下肝內微小結節的診斷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21,19(4):3.

[10]李斌,孟德莉,徐美芳.CT與超聲彈性成像對肝炎肝硬化的診斷及Child-Pugh分級相關性的研究[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21,31(11):4.

猜你喜歡
肝纖維化診斷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防治肝硬化中醫有方
NF—κB信號通路抗肝纖維化的研究進展
紅外線測溫儀在汽車診斷中的應用
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胃黏膜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扶正化瘀制劑抗肝纖維化和治療慢性肝病的臨床療效
扶正化瘀方抗肝纖維化的主要作用機制與效應物質
中西醫結合抗肝纖維化的研究思路與方法
活血化瘀藥在肝硬化病的臨床應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硬化腹水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