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診科護理人員同情疲勞研究進展

2021-06-02 01:20何怡慶周紅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 2021年2期
關鍵詞:急診科護理人員心理

何怡慶 周紅

作者單位:434000 湖北荊州,長江大學醫學部護理系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1]中提倡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化護理服務,強調從心理上照護患者,要求護理人員除了向患者提供最基本的護理服務外,還要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對待患者要更具有愛心、耐心和同情心。但是這種長期的情感付出容易使護理人員出現情感麻木、工作喪失激情等現象,從而產生同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CF)問題[2]。急診科是醫院的重要窗口之一,承擔著急危重癥患者的首診和搶救工作,急診科護理人員經常面對急性創傷的人群,常常暴露于車禍、重癥、燒傷、意外傷害等環境,還經常面臨急診暴力事件。調查顯示,89.8%的急診科護理人員遭受過工作場所暴力事件,因此,急診科護理人員更易發生CF[3-4]。CF如不及時發現和有效調節,不僅會危害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5],還會導致護理人員流失、護理質量下降等一系列問題,與其工作質量、護理服務息息相關[6]。筆者對急診科護理人員CF的研究現狀進行歸納和分析,以期為護理人員提供CF的相關預防措施或護理管理者如何改善護理人員CF提供依據,從而避免護理人員CF的發生。

一、CF的相關概念

(一)CF的定義

最早是在 1992 年由美國學者Joinson[7]在《Nursing》上首次提出的,用來描述及調查急診護理人員對看到患者經受疾病折磨時所感受到的壓力,最終使情感淡漠的一種獨特現象;又被稱為同情心疲乏,其是指因長期暴露于創傷性情境下產生的無助和憤怒的感受[8]。2010年,學者Coetzee[9]對CF的概念和發展歷程進行研究,總結CF產生的3個歷程,即“最初的同情心不適”“同情心壓力”和“同情疲勞”。同情疲勞包括兩個組成部分——倦怠和繼發性創傷應激[10]。

(二)倦怠

他用來描述人們在面對工作壓力時的消極行為和態度,表現為挫敗感、無力感和無法實現工作目標的感覺[11],主要表現為情感衰竭、去個性化和個人成就感降低。

(三)繼發性創傷應激(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STS)

指身體、情感或行為上的痛苦癥狀[12]。調查顯示[13],急診科工作者最容易產生繼發性創傷應激,導致CF。

二、國內外急診科護理人員CF現狀

(一)國外急診科護理人員CF現狀

國外學者較早關注急診科護理人員這一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態,認為急診科護理人員較其他護理人員所承受的精神壓力要更大[14],因此,急救服務提供者的CF風險要遠遠大于其他服務群體,約80%的急診護理人員存在CF的危險[15]。Mangoulia等[16]研究結果顯示,急診科護理人員發生CF的可能性為57.9%,處于高危險水平。Gomez[17]等對美國加利福尼亞州3所綜合性醫院的67名急診科護理人員進行調查顯示,33%的實驗者有CF,遠高于腫瘤科的護理人員;Jarrad等[18]的調查結果顯示急診科護理人員與其他??谱o理人員相比,CF的現象更加嚴重。Hooper等[19]的研究表明,大多數有CF的急診科護理人員自身往往沒有良好的緩解方法,常依賴安眠藥、能量飲料、抗抑郁藥、抗焦慮藥以及吸煙等方式來解壓。

(二)國內急診科護理人員CF現狀

國內對于護理人員CF的相關研究相較國外開始的較晚,且主要集中于腫瘤科護理人員與ICU護理人員[20-21],對于急診科護理人員CF的研究報道較少。陳煒等[22]對上海市3家三級甲等醫院152名急診科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急診科護理人員的CF程度要遠高于其他科室的護理人員,并且三級甲等醫院的急診科護理人員在高負荷、高強度工作環境下更容易出現CF。

三、急診科護理人員CF的影響因素

(三)一般人口學因素

年齡、工作年限、學歷等均可影響護理人員CF的程度。有研究顯示[23],不同年齡段護理人員CF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31~40歲年齡段的急診科護理人員,CF的調查得分最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該階段護理人員既是科室的骨干力量,同時又是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壓力承擔較多,因而容易導致心理問題,最終產生CF。鄭明偉等[24]研究發現,急診科護理人員的CF與工作年限有一定相關性;工作年限在6~10年的護理人員CF得分最高,而工作年限>10年的護理人員CF得分較低;可能是由于工作年限在6~10年的急診科護理人員正處于上升期,對待工作的生理投入和心理投入較多,易導致CF程度增加;而工作年限>10年的急診科護理人員已經適應急診科的工作環境,自身緩解壓力和處理護理問題的能力比較強,所以有CF程度較低。胡曉瑩等[25]的研究顯示,本科學歷護理人員的CF程度明顯低于大專學歷的護理人員,可能是本科學歷的護理人員在業務上能更深刻地理解急診護理工作的內涵并且具備解決突發急診事件的能力。

(二)個人心理彈性

心理彈性是指個體積極應對逆境、創傷或其他重大壓力時的過程,即對困難經歷的反彈能力[26]。研究結果顯示[27-28],急診科護理人員的CF程度和心理彈性水平呈負相關,心理彈性水平越高,CF程度越低,提示提高急診科護理人員的心理彈性可以降低急診科護理人員同情心疲乏的水平;這可能與急診科的護理工作風險高、責任大以及負荷重,是護理服務價值體現的重要場所,常站在社會輿論的最前端有關。

(三)工作因素

1.工作環境:急診科是醫院一個比較特殊的科室,環境復雜,護理工作的風險較大[29]。急診科護理人員常接觸車禍、酗酒、斗毆、吸毒等事故,并且容易面臨急診暴力事件[30]。調查結果顯示[31],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與工作場所遭到的暴力有關,遭受過身體和言語上的暴力的護理人員更容易發生CF。國外研究顯示[32],約80%的急診科護理人員遭受過身體或心理暴力。急診科護理人員在這種復雜的環境中工作,往往會給其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比起其他科室的護理人員更容易發生CF[33]。

2.工作強度:急診科收治急危重癥患者,護理人員作息時間不規律,工作技術性強等,使急診科護理人員存在顯著的精神壓力[34]。調查結果,約51%的急診科護理人員每日工作8~12 h,工作時間過長,強度過大[35]。而研究顯示[36],長時間超過8 h的輪班容易導致CF。Steege等[37]的調查研究也顯示,長時間的護理任務,還有突發性急診事件的處理都會導致急診科護理人員出現CF。

3.社會支持因素:調查結果顯示[38],社會支持與CF呈負相關,有較高的社會支持的急診科護理人員往往有較低的CF。在工作中受到護理人員長和患者的稱贊,有家人理解支持的急診科護理人員往往出現CF的現象較少[39]。

四、急診科護理人員CF的應對措施

(一)學會自我調節

對于處于CF中的急診科護理人員來說,加強自身的心理調節能力,正確對待壓力,可以促進自己的身心健康,提高護理工作質量[40];比如適當的休息、健康飲食、與他人溝通、適當運動、自我冥想等,都能夠有效緩解CF[41]。研究顯示[42],消極情緒與CF呈中度正相關;而自我同情就是一種可以有效緩解消極情緒的自我調節方法[43]。還有研究發現[44],自我同情對個體心理健康起保護作用,自我同情水平越高越不容易發生CF。所以急診科的護理人員,需要學會自我調節,提高自我同情水平,從而提高自身在面對突發或不良事件的自我管理能力,減輕CF[45]。

(二)改善工作環境,彈性排班

急診科與其余科室相比,其復雜的環境容易導致急診科護理人員產生CF[46]。有調查顯示[47],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能夠降低職業倦怠,改善CF。護理管理者應該積極采取措施,如構建急診暴力預警模型,并加大安保投入,預防急診暴力事件[48]。護理管理者還可通過彈性排班,合理分配護理人員的工作與休息時間;如可以采用層級管理結合分組APN排班模式[49]、SHE排班法[50]、責任制分層排班[51]等,有效配置急診資源,減輕急診護理人員的身心負擔。

(三)提供心理支持,組織心理培訓

護理管理者平時需要多關注急診科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況,運用積極心理學[52]對急診科護理人員進行干預,制定科學的壓力釋放和情緒管理辦法。如可通過在科室內開展心靈綠洲工作室[53],舒緩急診科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減輕CF;定期開展人文關懷教育主題活動,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身心健康水平,降低CF的發生率[54];通過組織同情心疲乏彈性(compassion fatigue resiliency,CFR)培訓[55]和護理人員個人反思報告[56],來提高急診科護理人員的心理復原能力,改善CF;運用焦點解決模式[57]來改善急診科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出現的焦慮現象,避免產生CF。

(四)提供社會支持

有研究指出[58],社會支持是治療CF的有益工具;通過提高社會支持,可以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改善因工作壓力出現的CF現象[59]。澳大利亞學者他們制定了一個護理提供者支持計劃(care provider support program,CPSP)[60],通過強有力的社會支持,提高護理人員的心理恢復能力,減輕護理人員的CF。護理管理者作為社會支持力量之一,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如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實施各種獎勵制度,來改善急診科護理人員的CF[61]。急診科護理人員也可以通過相互支持、鼓勵,來預防CF[62]。

五、總結

急診科護理工作風險高、責任大、負荷重,護理人員極易出現CF,這是影響急診科護理人員身心健康的重大心理問題。因此,護理管理者應關注急診科護理人員的CF,選擇科學有效的干預措施。目前國內外對有關急診科護理人員CF研究顯示,對于研究對象多集中于在腫瘤科與ICU護理人員上,對急診科護理人員涉及的較少。在研究方法上,國內外關于急診科護理人員CF影響因素的研究多集中于量性研究,質性研究少,因此有必要通過量性研究與質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來進一步來了解急診科護理人員CF的真實體驗。在研究內容上,國內研究多集中于現況調查,對于干預措施的研究涉及較少,研究者可進一步圍繞急診科護理人員CF的預防與干預措施展開研究,改善診科護理人員的CF,穩定急診護理隊伍,保證急診護理質量,推動護理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急診科護理人員心理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繞行急診科直達導管室的應用與探討
急診科護士分層培訓的實踐與探索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分析急診科腦出血昏迷患者搶救治療的臨床效果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三維管理在促進護理人員醫療設備規范使用及提高護理質量中的作用
護理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婦產科護理糾紛原因及對策
心理小測試
護理人員獎500被批“寒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